湖北女企业家捐助索恩,贫困生无辜
<DIV><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8月中旬,湖北襄樊市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在受捐助期一年多里,没有主动给资助者(女企业家)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也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捐助者(女企业家)拒绝继续资助的理由是:贫困生无情! </SPAN></DIV><DIV><SPAN style="FONT-SIZE: 14pt"></SPAN> </DIV>
<DIV class=t_msgfont><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我读大学时,曾为学校学工处调查摸底过贫困生。<BR><BR> “自卑”和“自强”,这二点在他们身上体现很明显。大部分贫困生并不喜欢主动申请支助,而那些“假贫困生”(主要是老师同乡或学生干部)却喜欢露脸。更有甚者,有些班干部编假材料,领到钱后大家一起出去聚餐。大多贫困生自尊心很强,宁愿苦点,也不愿意伸手。因为贫困,所以懂得珍惜,通常有相当比例可以获得学习奖学金。因为贫困所以选择课外活动也少,所以他们经常沉默寡语。<BR><BR> 学校慢慢也觉察到这种现象,真正需要支助不愿意出来,而假材料到处飞。开始是调查学生食品饭卡,跟踪每位支助生的用餐情况。这确是一种好方法,查出一批“混儿”。后面觉得这种方法太片面和单一,学工处就组建了学生信息部,专门摸底排查,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作学校政策参考。<BR><BR> 因为经常和他们接触,他们中不乏优秀者。有些故事很感人,贫困会来自各方面,有些很无耐。比如,有一个湖北的MM,她家里其实并不穷,后因为管家的是后爸,这个后爸很历害,不仅不肯给学费,还把她在学校的奖学金也扒回家……人家说后妈恶人多,这后爸……她普经用6块钱维持过一周的伙食。人家是如何吃的呀,早上买一个馒头,中午晚上到教育食堂蹭免费汤。没有亲所遇到的人,都以为这是在讲故事。<BR><BR> 后面是学校党委书记经常在教工食堂遇到她,细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情的。而这情况,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从不讲。<BR><BR>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后面认真的研究了这批学生的心理。在学校里空出了一大批岗位让给贫困生做。以“勤工俭学”的名义来支持贫困生。这种效果非常好,按劳取酬,贫困生用自己劳动的方式获得报酬。后面还在这批队伍中出了一名人呢被央视众多媒体报道过。哈哈,这是后话。<BR><BR> 坛子里如果是有心帮助贫困生,请你一定要注意方式。贫困不仅是物质贫困,请注意他们的心理因素,给他们自信同样相当重要。这次湖北发生女企业<SPAN class=bold>捐助索恩事件,贫困生很是无辜,我只能说,相关部门工作太粗糙。</SPAN></SPAN></DIV>
<DIV class=t_msgfont><SPAN style="FONT-SIZE: 14pt"><SPAN class=bold></SPAN></SPAN> </DIV>
<DIV class=t_msgfont><SPAN style="FONT-SIZE: 14pt"><SPAN class=bold> 我读大学那年正好九江发洪水,寝室就有位同学因灾获助,学校曾也要求他与北京的支助人打打电话,写写信,以表感恩。每次,他都是在没人的时候打……后面灾后重建家庭条件好了,他就主动要求对方停止一对一捐助。毕业后提起这事,同学他说,对方是个母亲,以捐助的方式来教育她也在读大学的女儿,一开始就注定这是一个不对等的心理平台。</SPAN></SPAN></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