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s2009 发表于 2007-8-23 17:13:05

[注意]建设部原副部长否认“房奴说” ,学者联名抵制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新民网报道</strong> 在17日开幕的2007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住房需求量增长,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进程成正比的,杨慎认为,增加房屋建设数量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并且<a href="http://news.qq.com/a/20070819/001184.htm" target="_blank">他并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a>。 </p><p style="TEXT-INDENT: 2em;">22日晚,新民网收到来自9名学者的联名公开信,他们称抵制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的“否认房奴说”,这9名学者分别是刘正山、陈永苗、黄祖斌、吴木銮、王飞、陈中、贾晋京 吴锦宇、郑现莉。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9名学者认为,作为曾经的建设部高官,此番言论颇具代表性和危害性。与中央调整过度市场化,注重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相违背。据他们介绍,不仅杨慎部长否认“房奴”说,相当一部分官员和学者、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愿意承认“房奴”的存在性。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这9名学者的领衔人刘正山、陈永苗认为,否认房奴说者从供需不平衡角度解释中国房价过高比较肤浅。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他们认为,应该更深入地看到,这种供求不平衡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在刘正山、陈永苗等人看来,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时候,供求分析并不适用。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根据建设部和商务部的研究,我国城镇总计每年住宅需求7.6亿平方米。从供给角度看,按照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我国城市新建住宅面积:2005年为15.9亿平方米;2006年1-11月为17.67亿平方米。统计也显示,空置率高达20%以上。这9名学者认为,最近几年的住宅供应已超过需求。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对于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否认房奴一说,他们还认为,“房奴”是百姓对于房价居高不下这一现实的形象说法。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9名学者还引用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据介绍,该研究报告称,住房已经成为“新三座大山”之首。他们还称,今年初,国内某网站一项针对京、津、沪、穗、深等大城市15000余人的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人群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月供占其收入50%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达到了31.8%。调查显示,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房贷已经占到GDP10%的高比例,当房价之高让购房者苦不堪言的时候,能否认“房奴说”吗?”9名学者纷纷表示质疑。(新民网 章文君)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杨慎 曾历任国家建工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前身)局长、副部长等职务。此外,他还曾担任中房集团董事长一职,1994年,杨慎被选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2006年卸任。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部分学者简介:</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刘正山</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博士。曾任《中国土地》主编,《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人。国家房地产策划师职业标准终审专家。出版《幸福经济学》、《经济学林论剑》等6部书。在《经济学季刊》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陈永苗</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 1996年中南政法学院毕业,2002年前福建执业律师,2003来北京,先后任中法网内容总监,《新京报》评论员。《法制早报》评论编辑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平民社抵制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否定“房奴”的公开信</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日前,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表示,不同意“房奴”的说法。他认为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住房需求量增长,住房消费同城市化进程是成正比的,因此增加房屋建设数量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法。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们认为,作为曾经的建设部高官,此番言论颇具代表性和危害性。与中央调整过度市场化,注重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相违背,现在,不仅杨慎部长否认“房奴”说,相当一部分官员和学者、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愿意承认“房奴”的存在性。君不见,潘石屹抱怨房地产利润率低(只有26%),任志强叫嚣着不为穷人盖房。在他们努力否认房奴说、大力制造房地产虚假繁荣的背后,却是真切的民生艰辛。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之时,已经解决了住房问题。比照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政府本该在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建设上大有作为,然而住宅成了支柱产业。然而,谁从房地产虚假繁荣中获利了?房地产商和一些地方政府。超额的房地产暴利(100%左右)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中获得的巨额收益(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以上),推高了中国的房价。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杨慎们为了否认“房奴说”,运用看似科学的供求理论辩护。我们认为,简单地从供需不平衡角度解释中国房价过高是比较肤浅的。应该更深入地看到,这种供求不平衡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时候,供求分析并不适用。其实,即使按照供求框架分析,住房的供应已经超过需求。根据建设部和商务部的研究,我国城镇总计每年住宅需求7.6亿平方米。从供给角度看,按照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我国城市新建住宅面积:2005年为15.9亿平方米;2006年1-11月为17.67亿平方米。统计也显示,空置率高达20%以上。可见,最近几年的住宅供应,远远超过需求。可是,为何房价还继续大幅度上扬?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杨慎们否认“房奴说”,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房奴”。“房奴”是百姓对于房价居高不下这一现实的形象说法。实际上,考察世界各国房地产价格,考虑居民收入因素,中国房价应该是最贵的。1998年,政府确定合适的房价收入比为4,现在的房价收入却在1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住房已经成为“新三座大山”之首。今年初,国内某网站一项针对京、津、沪、穗、深等大城市15000余人的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人群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月供占其收入50%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达到了31.8%。调查显示,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当房贷已经占到GDP10%的高比例,当房价之高让购房者苦不堪言的时候,能否认“房奴说”吗?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杨慎们为了表功,说我国住房私有率高达80%且超过美国的时候,可曾想到,美国的70%住房是独立住房(single house)。以“市场经济的典范”闻名于世界的香港<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htm"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 src="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 border="0"/></a>,大约200万人住在居屋(经济适用房),这是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可是,中国内地的居民呢?全国城镇现在大约有4成左右的市民是“无房户”!杨慎们为何不研究这背后的原因,为何不寻求解决之道?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可是,“居庙堂之高”杨慎,不仅不“忧其民”,甚至想用“个人不同意房奴说”否认其百姓之深切感受!古人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杨慎否认“房奴说”,无异于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老百姓把“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寄托于政府。但愿我们的政府能够真正有所作为。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平民社研究员: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刘正山 陈永苗 黄祖斌 吴木銮 王飞 陈中 贾晋京 吴锦宇 郑现莉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2007年8月22日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新民网编辑:章文君</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carry1 发表于 2007-8-24 12:00:50

<p><strong>杨慎</strong> 曾历任国家建工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前身)局长、副部长等职务。此外,他还曾担任中房集团董事长一职,1994年,杨慎被选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2006年卸任。<br/></p><p>我觉得,杨站在自己的身份立场、利用惯用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应该说符合他的逻辑、不至于反人类的;</p><p>呵呵,但是作为一个能够享受政府补贴购买福利房的官员来说,做人嘛,低调一点,大把年纪了,抢什么风头?赚什么噱头呢?尤其是杨居然抛出这种腔调的话,让我们十足地感觉到——人性的丑陋和杨的病态心理;</p><p>作为共和国的老党员,难道不觉得惭愧吗?<br/></p>

mls2009 发表于 2007-8-24 14:38:5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arry1</i>在2007-8-24 12:00:50的发言:</b><br/><p><strong>杨慎</strong> 曾历任国家建工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设部前身)局长、副部长等职务。此外,他还曾担任中房集团董事长一职,1994年,杨慎被选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2006年卸任。<br/></p><p>我觉得,杨站在自己的身份立场、利用惯用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应该说符合他的逻辑、不至于反人类的;</p><p>呵呵,但是作为一个能够享受政府补贴购买福利房的官员来说,做人嘛,低调一点,大把年纪了,抢什么风头?赚什么噱头呢?尤其是杨居然抛出这种腔调的话,让我们十足地感觉到</p><p>作为共和国的老党员,难道不觉得惭愧吗?<br/></p></div><p></p><p>说的痛快!</p><p>这就显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杨的病态心理;</p>

蔚蓝智慧 发表于 2007-8-25 12:23:13

哪里有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作为共和国的老党员,难道不觉得惭愧吗?<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建设部原副部长否认“房奴说” ,学者联名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