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应如何分析掌控自身企业价值?
供参考 <br/><br/>★★★★★★★★★★★★★★★第一段 <br/><br/>“企业价值观在实际运作中有什么作用?和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又有什么作用和关系,是如何体现的?”云云。这些问题任职公司执行董事期间,客户、同事和供应商都不止一次问过我这个问题,甚至是我主动在董事会上辞去执行董事一职的时候,还和公司年轻的总经理探讨这个问题。 <br/><br/>在我个人认为,要探讨企业价值观的作用,是不能对其孤立的进行分析的,它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法则互为依存关系,脱离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则,或者说对企业的运营法则不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企业价值观,最终就只能沦为一句口号!要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依存关系的话,企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运作的思想,企业的经营、管理法则就是企业运作的办法和行为。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检验、完善思想。这两者都是企业运营的核心。 <br/><br/>就以华龙帝升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法则(或称之为经营理念)举例探讨。 <br/><br/>华龙帝升的企业价值观是“将爱传播,享受生活!”,华龙帝升的经营法则(我个人也认为这是所有企业必须遵循的经营法则),就是“收入-成本=利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理们要做的就是用一切有效的经营、管理办法让“收入”上升,“成本”降低,从而使“利润”上升。毕竟,赢利是企业的根本任务。 <br/><br/>我们都知道,直接创造收入的是企业的行销体系,也就是企业的销售队伍,收入的直接来源是购买我们产品的客户,我们的经理们要提高收入,就要去想,更要去执行一些能让自己的销售队伍不断提高业绩的办法,比如绩效考核,要能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确定明确的目标,要量化,要全部是数字,要有时间节点,时间要分解,目标要分解,要有责任人,要可实现,要有挑战性,有压力才有动力;团队建设,要能优势互补,成功的效率是根本;薪资体系的制定和调整要合理性,要有激励性,业务部门就是开源的关键,不要怕这个岗位的人员多拿钱,只要他有本事,能签单,就要多拿工资和奖金,就要升官发财,不会做销售的、做不了金牌销售员的就不能和华龙帝升一起往前走,就不能担纲要职;等等。将销售队伍的管理和运作更到位,更有效!当然,我们也要制定和做一些能够刺激客户购买我们产品的事情,不管是服务办法、销售办法还是企业包装、产品包装等等,我们的经理们要会将好牌组合好,交给我们的销售队伍。对于成本,就是节流问题,我们的幕僚体系,上到执行董事(参与经营的董事)、经理们,下到财务部门、办公室、电子商务操作人员、技术研发和生产人员等等,他们是花钱的,是不直接产生利润但间接创造价值的,我们的经理们就要使用各种有效的管理和运作办法,能够让我们的幕僚体系同仁学会、情愿、自愿去砍掉一切多余的成本,控制成本,我们的经理们要懂得客观上根据财务数字,主观上广纳良策,发挥自己的才识和经验,并能够在这种成本策略下,我们的材料供应商愿意将质量保证的产品低利润卖给我们。 <br/><br/>要做到以上所阐述的目的,光靠方法、制度是不行的,我们得给一个理由,给我们的销售队伍、幕僚体系的同仁不断为企业奋斗、开源节流的理由,给我们的客户一个愿意掏腰包买我们产品的理由,给一个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在产品利润较低的情况下还将产品卖给我们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口号形式的,不是层面上的,必须是根本性的,源于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那就是“爱”,就是华龙帝升企业价值观里的“将爱传播”。这种爱可以是上级对下级员工的呵护和关心,可以是我们对客户的服务,也可以是我们对供应商的关心,不管这种爱是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性的。只有在“将爱传播”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我们才能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因为,对爱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br/><br/>追求爱,一种广义的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虽然人不是唯物主义者,最少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所有时段都是唯物的,但是物质基础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是享受生活的基础,企业的利润提高了,我们就要通过各种工作,让我们的客户从我们的产品中品位生活,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加盟商从产品获利中感受生活,让我们的股东、员工一起从利益分配中享受生活,这也是我们企业价值观得以循环,获得生命力的根本。 <br/><br/>我们的经理们对此,一定要有很深的认识,是骨子里的认识和认同,因为,这是华龙帝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br/><br/>★★★★★★★★★★★★★★★第二段 <br/><br/>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认真思索一些基本问题,企业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如何看待社会责任,如何看待利润,如何获得财富……这些问题是属于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如果无法理清这类问题,企业的发展就缺乏方向,就好象一艘在大海中航行而没有导航器、又缺乏动力的轮船一样,是非常危险的。 <br/>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目的是创造价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改造了人的价值理念。实践的经验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学识、智慧、技能等文化素质水平,锻炼了胆识、毅力、体能等身心素质水平,而且不断对原有价值认知形成冲击,使参与者今后能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实践提高了参与者的文化价值理念。 <br/>经营管理实践并不是一个从成功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现实中的错误和挫折是难免的。经营管理实践要不断面对新环境、新问题,实践的参与者要不断突破固有价值观念局限性,实践必然带来企业的文化创新,企业创新文化往往超前于学者们抽象的从概念到概念的学院文化。 <br/>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来源于实践,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长期指导性的文化哲学。 <br/>价值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不是具体的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具体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具体的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具体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具体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具体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经营价值理念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企业经营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br/>价值理念作为企业处世哲学,是企业经营管理反复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企业信念。脱离企业实践,价值理念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管理实践,实践的千姿百态导致了管理者感悟的千姿百态,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呈现出千姿百态。 <br/>价值理念包含了企业成长经历、境遇、经营体验。例如关于如何获得财富的价值理念有两种取向,其一是守法经营,其二是通过非法经营获得财富。很多企业在创业之初,夸大产品功能,短斤少两,能占就占,甚至制作假冒伪劣产品坑害用户,随意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拖欠工资。然而长期如此,企业失去了客户、员工也流失、银行不货款,政府监管部门会对其处罚,社会舆论也另眼相看,企业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于是沉痛的教训使你不得不重新认识,反省自己的价值理念,不少企业在实践的挫折中认识到要守法经营。由此看来,很多价值理念是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学来的。近年温州提出“打造诚信温州”的理念,就是温州人在商海中搏击,对自己原来获得财富方式的反思,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br/>又如商业诚信的价值观,也是在商业失信行为的实践过程中受到惩罚后而感悟出的经营之道,诚信在商业活动中被反复证明是适合自己的生存方法,于是诚信成了一条价值信仰。如果没有这种实践体悟,或者实践的体悟是诚信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失信的代价并不大,诚信就很难成为一种企业的价值理念。 <br/>在如何处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上,一种价值理念是非合作博弈,另一种价值理念是合作博弈。股东与股东之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之间,有许多企业一开始是采取“非合作博弈”,蛋糕就这么大,每个人都想把别人的一份占为已有,于是你争我斗,严重内耗,结果蛋糕越做越小。后来经过反思,逐步认识到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保持“合作、均衡”的重要,于是就提出了和谐企业的价值观。 <br/>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有禅者的智慧和感悟,要学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参禅打坐”,不断在“禅”念提升价值理念。 <br/>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有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br/>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参禅的三重境界揭示价值理念形成的不同境界,也道出了价值理念的形成要在实践中以联系思维去“禅悟”这一真谛。 <br/>所谓联系思维去“禅悟”,就是不再把经营管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决策、执行等因素孤立看待,而是从内外部结构、联系、系统、秩序、信息等关系状态来深入把握企业的形态,从结构上动态地理解“存在”,从运动、相互作用、联系和关系,即“存在方式”的意义上来进一步把握丰富、深刻、动态的现实。 <br/>在第一个阶段,只看见经营管理实践的表象,企业各个环节的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引起了管理者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价值理念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形成深刻的经营价值理念。是典型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 <br/>在第二阶段,经营管理实践不断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看见了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一些内在联系,于是在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是是而非,模模糊糊的价值理念。这种不清晰的价值理念已经不是经营管理的现象,不是经营管理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经营管理的部分本质,部分内部联系了,这时同一开始的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是典型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阶段。 <br/>在第三个阶段,通过进一步的实践,进一步了解企业运动中各要素的内部矛盾,了解它们相互变化的规律性,了解这一变化和那一变化的内部联系,进行抽象思维,简化思维,抓住了价值理念的本质,形成其经营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典型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阶段。先进的经营价值理念形成是经年累月的思考、努力及实践才能做到的。<ca></ca> 有道理!多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