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浅议绩效考核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teamdo.com.cn/Html/xinchou/2007-1-3-cs/3J3A35KBFHHG.html"><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4">浅议绩效考核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font></strong></a></p></td></tr><tr><td><p align="center"></p><br/></td></tr><tr><td><p align="center">来源: 作者:郭丽莎 添加日期:07-01-03 11:47:47 责任编辑:lixiong</p><br/></td></tr><tr><td><p> <strong>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strong></p><p> 在质量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主要对象是一线员工,因为他们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产品质量的把关者。绩效考核应关注两方面的内容:员工的工作结果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明确绩效考核是一个过程管理,是在过程中管理绩效,而不是在结果中管理绩效,仅仅通过结果考核不仅无法提高绩效,还会让大家产生逆反情绪。而对员工在行为过程中的偏差加以调整和纠正,不仅能得到好的结果,还能在对行为的控制过程中,对员工不断进行自我发展的引导,促使其不断建立新的自我目标,从而达到“引导人、发展人、提升人、塑造人”的最终目的。</p><p> <strong>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用”的绩效考核体系。</strong></p><p> 如果在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中,把考核评价体系设计为:员工自评,线长对员工考评,领班对线长、员工考评,主管领导对领班、线长、员工考评,那么光每月的填表、汇总就是一项繁杂的工程。使用这样的考核体系,一是考核的过程让人“望而生畏”;二是考核的结果不准确,不能使人信服;三是考核的效果没有达到。其实绩效考核要有实效,关键不在于考核方案多么高深、多么精准,而在于一个“适”字,能适应企业的现状,能适应员工的整体素质,能易于操作。</p><p> <strong>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其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strong></p><p> 绩效考核究竟考核了谁?是员工还是管理者?其实管理者跟员工一样都是被考核者,只是考核的方式不同而已。对于员工,考核是显性的,被考核的是其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于管理者,考核是隐性的,被考核的是其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者是绩效考核的执行者,其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核的效果。员工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管理者不能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指导。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质量管理同样应广泛发动“群众”。</p><p> <strong>绩效考核“不患寡而患不明”。</strong></p><p> 儒家治国追求“大同”,认为老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在绩效考核中,贫富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认可,也就是不患寡而患不“明”。员工因为不明白、不清楚而犯错误,管理人员可以帮助、指导,但是管理人员不明白时,有谁帮助管理人员呢?靠一两次的理论培训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实战中的指导者,这样才能形成指导者→管理者→员工的良性循环。只有当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去做才会更好时,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才会提升,才会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稳步提高产品质量。</p><p>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应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切入点,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达到稳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为此,管理者应经常与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上的沟通,通过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绩效考核自评表的设计要简明扼要,为减少工作量,不再进行月度、季度员工自评,而只进行全年自评。在日常工作中,线长、领班应仔细观察员工工作行为,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包含好的、坏的、有待提高的、有所提高的、考虑推广的、应该推广的等内容。车间应有目的地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从而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人员素质得到提升,为稳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奠定基础。</p></td></tr></tbody></table> <p><strong>不患寡而患不明</strong></p><p><strong>很有道理</stron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