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发表于 2007-6-11 19:43:08

一年一度高考日

<DIV>看收藏的博客,发现很多提到高考的。</DIV>
<DIV>&nbsp;</DIV>
<DIV>黄涌涛在他的<A class=gn_storytitle href="http://blog.sina.com.cn/u/4777be9d01000b4w">一个分析师的离职</A>说到:</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咨询业的发展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战略咨询,他们以知识为基础,这种knowledge就是方法论,简单的说就是分析问题的方法。麦肯锡这类公司充斥着大量的这种knowledge,有关于各行各业的,有关于企业各类职能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顾问有效快速的分析问题,这个世界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但是我们总能用一些线性的方法去分析他。咨询业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市场研究,Market intelligence,他们以数据为基础,公司里建立大量模型去分析和预测数据,不说每个数据,就仅仅说数据的维度,新手就需要大量时间去熟悉。</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Rink:方法论和市场研究是business的两个方面。对咨询人员而言,他们首先要擅长方法论。然后,当他们想专攻某一个行业的时候,他们应该在marketing intelligence上加强自己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将方法论和市场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有的是那种对方法论生搬硬套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去认真研究分析他手中的轮子是怎么产生的,应用那些轮子应该注意什么。</DIV>
<DIV>&nbsp;</DIV>
<DIV><A href="http://blog.sina.com.cn/victory"><SPAN style="COLOR: #000000">袁岳</SPAN></A>在<A class=gn_storytitle href="http://blog.sina.com.cn/u/489548eb01000aga">今日感慨:有职业呼召的人有福了</A>说到:</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中,马氏很好地诠释了那些敬业勤奋而又节俭好施的基督教徒资本家的心理动力,他认为虽然在其他人看来他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钱财,实际上他们是感到神对于他们从事钱财的积累事业的呼召CALLING,这种呼召变成一种深刻的内心动力,以至于他们乐于放弃其他很多的乐趣与不会轻易被他们的劝说动摇,而去从事这样的事业。当然如果这真是上帝的呼召,上帝也必然为你预备好适当的秉赋,从而使得你具有实现呼召的天赋GIVEN。在这个过程中有挫折,你知道这是来自上帝的呼召,所以你大可放心,且要对事业的未来有信心,因为有上帝掌管事情的命脉,而即使最后有了巨大的成功,你也要谦卑,不可以贪天功为己有。&nbsp;</DIV>
<DIV>&nbsp;</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我们今天的一般的学生与职业人士而言,我们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发现自己的呼召,或者转换来说是你深度的职业爱好,这些爱好可能是来自于朴素的成长过程中,也可能来自于你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过程中,而且完全有可能在不同的事情上有所调整与变迁,但很重要的是这种爱好要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其他人的风言风语或者善意劝说都不至于动摇你的爱好。有职业呼召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其一你找到一种有归属感与成就感的职业,以至你很享受职业发展带来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感;其二在有职业呼召的职业中,人们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承受相对较大的工作量的时候还感到享受;其三有职业呼召的人更具有热情,而有热情者更能感召工作的伙伴与团队成员,从而能带动更多人一起工作,其他人也享受与他一起的高效工作。因此,今天我们发现与抢救自己的爱好太重要了,因为如果没有职业的呼召,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份在人眼里看起来不错的工作,但是我们可能完全没有乐趣,而且工作成效太低。而我们的家长也要注意了啊,培养与保护自己孩子的深度爱好,是孩子未来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考试成绩与硬性训练的需要而把孩子的爱好给牺牲。今天的悲剧是,很多青年人在他们的孩童时代是说得出爱好的,而他们现在成人了却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喜欢什么了。</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只要有职业的呼召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做好事情一大半的条件,通常在我们的深度爱好上我们因为聚焦与投入而比其他人信息收集得多、对于相关状况更了解、对其细致的诀窍更明白,从而使得我们看起来更有专长与能力,这就是我们很多时候看起来的天份了。在我们明确了职业呼召的基础上,聚精会神积聚信息、注意发现相关领域的良师益友、进行直接的行动尝试并反复达到一定的熟练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爱好与专长的良好结合。</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偶然选择的学校、专业、单位、导师都不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无论是在校园、单位与社会上,应该按照我们的职业呼召的方向来积聚资源与选择资源,而不要反过来因为家长、老师与单位领导的简单要求与价值判断而去顺从。因为我们的快乐与成就感不在那些顺从里面。我们的学习成绩可以一般一些、我们的单位考绩也可以平平,但是我们要把所有这些机会当做肥料,来让我们确定与发现我们的职业呼召,那样我们就成为与没有发现呼召之前完全不同的人了。我们要多一些实习、尝试、社会实践、跳槽的历练,然后我们至少能确定相对更为爱好的领域与事项,所以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我们要大胆地进入与试验,在我们精力最旺盛的时代千万不要错过了在尝试中确定我们爱好的时机。</P>
<DIV>Rink:今后2年得好好看书。虽然老早就知道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但却一直没有时间看。考研,其实我也是想花时间好好沉淀一下,因为越往后,能够安心学习的时间就越少。一个人应当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完全地确定,但我知道差不多在今后的2年之内,我会定下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想好自己该走的路,踏踏实实地走下去。</DIV>
<DIV>&nbsp;</DIV>
<DIV><A href="http://blog.sina.com.cn/victory"><SPAN style="COLOR: #000000">袁岳</SPAN></A>在<A class=gn_storytitle href="http://blog.sina.com.cn/u/489548eb01000af4">今日感慨:长江牌男人</A>里说到:</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长江流域男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湖南、重庆、四川、湖北、安徽、江苏,这个流域讲究水性、偏阴、女性文化盛、历史上也是女神崇拜比较突出的地区。这个地方的男人有四个基本特点使得他们有别于非长江流域的男人,当然这些特征也是因为他们占得多一点,也不是说非长江流域的男人一点都没有,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活跃性与本地域人文的特殊影响,其中的某些特征也在影响着非长江流域的男性。这四个特征是:1、斯文——爱读书,重读书,爱好思想与算计,注重细节与微妙,但在力量一面,无论体质条件与本身的推崇程度均稍低;2、重家——比较容易听太太的话,爱做家务,很多喜欢做菜,家务情趣占有相当的生活空间,这种类似于“怕老婆”文化对于女性的地位似乎更为有利一些;3、过勤——学活快,爱干活,干活快,勤干活,干多种活,当然也会计较干活的报偿,很多人以为广东男人会做生意,实际上更确切地说是广东人更有雅量而用了长江流域的男人在帮他们做生意与做其他事情;4、体面——讲究出门的行头,愿意交易面子,也会对于外表与装饰的品味更看重,即使人到死后,长江流域的男人给先人造的坟也比非长江流域的讲究一点。</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长江流域的男人居于国之中部,勤奋又兼爱读书,本有经纬大事的能力,但是由于本地的男人均属同一特性,因此如拘泥旧地,多内部纷争而不易团结,如能出外做事,则成事机会更多,也更容易为人欣赏得势;又长江流域男人正因重家与重面子,因此也更容易不执原则,弄权营私,顾全亲友,其虽合家常伦理而逆国法,如能破此格则可为出色领导(中国三代领导中云集长江牌男人不是没有一点地理社会学原因的,在我不完全的观察范围内长江流域的人也特别适合做投资、营销、工程技术与其他精细服务业的工作),否则往往多贪官骗子,且贪骗者相攻其败更易。</DIV>
<DIV>&nbsp;</DIV>
<DIV>Rink:还真没认真考虑过这个话题。呵呵,不过对他的分析,感觉大多还是比较切合我哟。</DIV>
<DIV>&nbsp;</DIV>
<DIV><A href="http://blog.sina.com.cn/victory"><SPAN style="COLOR: #000000">袁岳</SPAN></A>在<A class=gn_storytitle href="http://blog.sina.com.cn/u/489548eb01000aeo">今日感慨:我看上大学的八大好处</A>里说到:</DIV>
<P>&nbsp;&nbsp;&nbsp; ——<B>建立有效的同学网</B>。获得一生职业与生活中最重要的功利色彩淡而持久性最好的社会关系网,而且在一地工作上过该地大学很重要,所以建议大家在今天工作流动性大的这个时代,经常到一地上一地的在职学位。我的同学录很长,也很有用,演变成校友关系也很有价值。</P>
<P>&nbsp;&nbsp;&nbsp; ——<B>获得良师益友</B>。良师益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与职业成长效率。在我到目前为止最尊敬的30个人中,12个人是我各大学中的教授朋友。而且其他的良师益友也来自于彼此带有学术气质的洞察力的互相欣赏。</P>
<P>&nbsp;&nbsp;&nbsp; ——<B>是爱好的实现平台</B>。我的爱好是读书与做研究,大学可以让我读足够的书,做任何想做的研究,大学扮演了一个爱好偏向转化为行动的起步点的角色。没有大学我的研究就可能只能变成朴素的业余爱好了。</P>
<P>&nbsp;&nbsp;&nbsp; ——<B>扩大兴趣</B>。我对于社会调查、跳舞、围棋、国际问题、辩论等业余爱好的兴趣都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大学把各个地方与各个方面的人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很有价值的交流中心。在上大学之前,我还不知道有足球呢。</P>
<P>&nbsp;&nbsp;&nbsp; ——<B>增加见识</B>。在元曲宋词课、美术鉴赏、音乐欣赏、计算机初步知识等大量的课程与可以旁听的很多其他院系的课程中,我接触到了这个世界更为广大的部分,也知道自己可以翱翔的范围比过去想象的大得多了。</P>
<P>&nbsp;&nbsp;&nbsp; ——<B>形成专业修养</B>。在一个特定领域养成了某种职业特点,比如在我最初学习的法律领域的规范性与论辩性,在后来的社会学领域的解析性与精细化描述,再后来公共政策领域的那种问题解决导向的思维模式。</P>
<P>&nbsp;&nbsp;&nbsp; ——<B>获得新技能</B>。我的演讲、文字编辑、活动组织、写作、社会调查技能都是主要在大学校园中开始锻炼与获得的。任何一个大学都有自己的长项与强处,用心的人不难习得新的东西,而多个大学的经历结合则会有意外收获。</P>
<DIV>&nbsp;&nbsp;&nbsp; ——<B>个人气质变化</B>。从一个农村孩子到一个城市职业人士的蜕变,大学充当了很好的培训所与初步养成机构的作用,这会表现在谈吐、衣着与沟通修养上。大学也往往具有某种新风尚的观察点与学习所的作用。</DIV>
<DIV>&nbsp;</DIV>
<DIV>Rink:大学教育对一个人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是那种求学的精神树立,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我个人比较推崇那种博览群书,多方求学。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对一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什么好事情。</DIV>
<DIV>&nbsp;</DIV>
<DIV><A href="http://blog.sina.com.cn/yulei"><SPAN style="COLOR: #000000">独立商业评论- 船长的BLOG</SPAN></A>在<A class=gn_storytitle href="http://blog.sina.com.cn/u/4730885f010009kg">考试人生</A>里说到:</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从来都厌恶考试,因为从读初中时候开始,我就怀疑书本上的知识。怀疑并对老师所教授的学问提出怀疑,这是我从初中开始便有的最大爱好。</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外一件事也是语文课上,我记不得是高中语文还是大学语文,当时是一篇毛泽东的《论党八股》,要求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我的文章是《论毛泽东的&lt;论党八股&gt;本身就是党八股》。这样的文章自然是不及格。但是我自己觉得是写的很好的。</DIV>
<DIV>&nbsp;</DIV>
<DIV>Rink:我从来就不认同中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语文,呵呵,虽然我的高考语文考了很高的分数137/150。但是在我看来,语文考试就是一个模式在那里,典型的八股。曾经我写过一篇文章,把语文高考条分缕析了一遍。本来想趁时间写一本教高中生如何应对高考语文的书,可惜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在我看来,市面上的高考语文辅导书大多是东拼西凑,误人子弟。想我高中,凭自己对高考试卷的研究,已经对语文高考了如指掌。呵呵,谁让它是那么的模式化呢。</DIV>
<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嗯,这几个月看能不能抽时间写把那本书写出来。了却我的一个心愿,也算是造福天下的考生。不过估计教育部的人就不干了,那不是在鄙视他们的考题吗?</DIV>
<DIV>&nbsp;</DIV>
<DIV>在<A href="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SPAN style="COLOR: #000000">黑三角</SPAN></A>那里看到几张好玩的图片,贴过来大家一起看看。</DIV>
<DIV><img alt=omath src="http://www.folo.cn/UploadFiles/2007-6/70942.15148611.jpg" border=0/></DIV>
<DIV><A href="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SPAN style="COLOR: #000000"></SPAN></A>&nbsp;</DIV>
<DIV>&nbsp;</DIV>
<DIV>&nbs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一度高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