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核成本中心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成本计算方法是否科学。成本计算方法科学的重点在于与多个成本中心有关的共用成本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如果分配方法不合理,很容易出现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成本中心反而成本会出现不利变化的假象。因此成本计算方法的合理与否是成本中心建立的基础。
2、考核成本中心的指标必须全面。因为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问一个成本中心的实际成本比理想状况高的话,是否能简单的作出该中心好坏的评价?因为,这会牵涉到单耗、材料价格、收得率、开机率、不同订单之间的机器转换成本还有排产水平等多种因素。因此,要想作出成本中心水平高低的正确评价,必须先与技术、计划等各方面的专家一道制定出全面的考核标准,并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可,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
3、考核流程和方法必须简单易行。在当今这个社会,信息是海量的,而信息的时效性愈来愈短,因此上个月还有效的建议,可能在这个月就成为误导,因此对于成本中心的考核速度必须跟上实际的进程,加快速度的一个有效方式便是简化流程和方法,采用内部转移价格、统一从生产到财务的各类产品、材料信息等都是必须考虑和采用的方法</DIV>
<P>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有哪些衡量、考核指标?</P> <P>清风徐来兄:</P><P>您也真能翻,这个问题好象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我这么久了都没有注意过这个贴子。不过确实好贴。</P><P>我试着对您提出的疑问给个我自己编的解答吧!</P><P>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考核有密切关系。先看成本中心的考核通则:</P><P>1、结合历史资料,建立成本中心的绩效考核的数据依据。</P><P>2、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以及执行方案。</P><P>3、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人的责任,以及其效益、奖惩机制。</P><P>4、对成本管理最终负总责的负责人的考核。</P><P>利润中心的考核通则,基本上参照成本中心的考核方法,唯内容变化而已:</P><P>1、历史数据的参照物,建立考核指标;</P><P>2、扩大利润空间的方案及执行措施;</P><P>3、执行利润指标完成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的责权利考核管理机制;</P><P>4、对利润中心最终负责的管理者的考核机制。</P><P>从上面的考核通则出发,相应建立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形成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衡量、考核指标系统。</P> 哈哈,谁知道,现在还有我在翻呢。 <font size="2">成本中心(Cost Center)<br/><br/> 成本中心是管理会计中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成本中心建立后需要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成本中心组。这样才能保证费用记帐在成本中心及部门上。成本中心的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font> <p>我想知道<span class="fs_14"><b>业绩评估中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在实际生产中具体都是什么部门?在实际中是怎么样体现各种控制的</b></span></p>
<p>非财务人员想要知道这个比较基础的概念实例</p>
<p>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哦</p>
<p>多谢</p> <p>弄那么復雜干嘛﹖</p>
<p>通俗點說﹕利潤中心是管錢的﹐成本中心是控制花錢的。</p>
<p>如果懂專業﹐就可以更深一點﹕利潤中心是以財務為主﹐進行資金控制﹐結余為利潤。</p>
<p> 成本中心是以內部控制為主﹐進行成本管理﹐方式不限﹐標的第一。</p>
<p>如果懂管理﹐則就可以更深一點﹕利潤中心為結算與戰略控制的部門。</p>
<p> 成本中心是以特定對象﹐依據特定手段進行合理管控的部門。</p>
<p>兩者關系呢﹖呵呵﹐﹐﹐成本中心是為利潤中心服務的。</p>
<p> </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