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品牌营销
营销环境:包括所有除公司内部以外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因素的总和。重商主义: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须保持顺差。
工业经济断代:机械经济/重工业经济/制造业经济/服务业经济/IT经济
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 政策环境
自95年以后出台的国内的经济政策与模式构建,基本上是以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这一点与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政策非常相似,也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基于自由资本理论的经济构建产生了与美国战前同样的问题: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性经济功能缺陷;相对过剩与相对短缺同时出现;城乡差别扩大;失业率上升。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资本基础匮乏、重商主义,因此这些问题的比较集中,且尖锐的暴露于国家领导者面前,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有更多的经济调控经验,这样也就避免了酿成类似资本主义三十年代剧烈经济危机的可能。
从趋势分析,自2001年以来,国内经济政策的立足点逐渐转向工业经济国家资本主义与服务经济私有化结合的模式,这一点比较类似于战后欧洲,及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其经济政策沿用至今。
(资料从略,以下同)
B 经济态势
参考不同标准的经济评估标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数据显示,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几个重要指标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全面超越五十年代的全世界黄金时代,由于富民的经济政策,兼之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藏富于民”的时代。这种态势与五十年代欧洲起飞与日本的崛起相当类似。
(数据从略,以下同)
C 工业经济结构
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实际上中国经济从整体而言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断代中最为低级的机械经济时代,但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地区与企业也早已进入了IT经济时代。从趋势上看,长江、珠江三角洲已将取代日本、台湾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而东北及内陆地区的重工业亦将稳定发展,但技术中心的转移还遥遥无期。地区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是中国最为明显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与西方各国均无可比性。
D 营销理论发展
目前中国几乎没有本土的营销理论发展,所有的理论均来自国外。但在实际操作中,经验操作与关系操作仍然是主流。由于国际间交流迅速与频繁,中国营销理论上其实并不落后于国外,但在实践中却并不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奇怪现象,实际上指导国内企业营销的理论大致相当于20世纪初期西方世界的叫卖营销。
六十年代的日本情况也相似,文化传统的格格不入,使得日本企业界并未能真正融入西方世界的营销概念,相反的是结合传统,创造了日本式的营销模式,进而为全世界效仿,这一点足可以为国内营销人士借镜。
E 媒体环境
国内媒体发展已经进入一种畸形的状态,这也与国内媒体的垄断性与两重性有关。单纯从媒体发展的角度观察,包括收视率、广告量等各个变量的情况,国内媒体已经达到接近于国外媒体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F 消费者心态
消费者心态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根据中国经济年鉴2000反映的消费情况与各不同品牌所做的消费调查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心态已经相当成熟,比较中国消费者与欧美消费者的调查表,除了在少数数据上因为国情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但在大多数数据上已经非常接近。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来看,中国的营销经理们是在百年前的营销理论指导下,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水平,依靠80年代的媒体环境,在现代的经济政策下面对着领先的消费者,这种痛苦也许只有当局者才真正明了。
现在我们的问题来了,消费者远远领先于我们的时候,该怎么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