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吹蜡烛 发表于 2007-3-23 16:17:42

[转帖]“浙江模式”是否还能一路前行

<p>转自《中国中小企业》杂志</p><p>  陈修静在其文章中写到,浙江的出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时差不多整个中国经济都被通货紧缩问题所折磨,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下岗问题严重,而当时的浙江却似乎不为这些问题所困,经济依旧发展迅速,基本无失业下岗问题,人民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在如此强烈鲜明的对比之下,浙江作为全国的经济明星开始冉冉升起。“浙江经验”、“浙江模式”由此喧嚣一时,引得不少人顶礼膜拜,而浙江省政府更是总结出了“浙江精神”这一崭新的名词,用来解释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现象。</p><p>  然而,改革开放前的浙江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省份,1978年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4亿元,居全国第12位;财政总收入居第14位;从中可以看出浙江改革开放前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而且该省发展现代经济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5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煤少铁无油,缺少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大量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地处沿海前线,由于海防等历史原因,国家对浙江的投资很少,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952—1978年累计,浙江省人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有411元,处在全国各省份最后一位。<br/>是什么原因,让浙江能在并不优越的先天条件下,在短短20多年里,就从一个经济小省一跃而成为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p><p>  陈的答案是“民营经济”。</p><p>  在陈看来,浙江经济的主体是个体私营经济,从“草根”发端,顽强地生长成中小型企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据浙江经贸委调查数据显示: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产品类型囊括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而在这些产业集群中,大部分的企业均为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且依旧依靠当地众多的家庭作坊或小企业来维持丰沛的产业链完整。<br/>但是,令陈感到不安的是,现在的浙江正大力收紧有关小企业的用地许可。如2006年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该市用地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没有地,到哪里去办小工厂?而提供的房,又是怎样的价钱?</p><p>  陈认为,不少的小企业在市场里经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基础,都十分迫切地到工业园区去购买土地,建造大一点的厂房,跳出低端的市场,摆脱低档次的同质化竞争。然而,2003年开始的小型工业园区的撤消合并政策及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把这批有志于二次创业的经营者挡在门外,使得这些小企业无处发展,失去了扩大规模跃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陈相信,这些小企业的发展正是整个浙江产业向上提升的源动力之一。买不到地,无法建设自己的工厂。于是,一部分小企业只好陷于低端的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大打价格战,无法持续成长,另一部分小企业不得已去了外省投资。小企业无处发展,使得以小企业为主的浙江产业集群困于停滞的局面中,产业竞争力持续衰退,浙江块状经济的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浙江私营个体投资为什么突然减缓的原因之一。</p><p>  为什么浙江人有那么多人去投资房地产,陈认为,就是因为浙江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的恶化,市场越来越不自由,政策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造成了浙江人无法在生产领域继续投资。浙江在经济发展后,市场自由不但没有拓展,反而不断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当大量的中小老板投资无门的时候,单个或者联合起来去炒房子、炒石油、炒煤矿,是必然选择。因为相对于上涨快速的房地产来说,如果手里的钱不投入市场令其增值的话,两年之后就贬值了一半。下一轮的进入成本代价高昂,因此,投资房地产也好,逃离浙江投资外省乃至国外也好,是浙江市场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2005年,由浙江联销公司创办的羊毛衫科技创业园奠基开工的时候,100套小型工厂全部预订一空,报名的人数达到400多人。由此可见,民间的投资欲望是多么强烈,这些投资者有将近一半是有实力有想法去工业园区投资的。但是,在土地冻结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能量只能被冰封了。</p><p>  对此,陈认为,这是摆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课题中的一个现实难题。如何解决,用什么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但关系到浙江经济的指标提升问题,更关系到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如何提升产业层次,到更高平台上去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更关系到浙江经济能不能顺利转型,爆发持续发展动能的问题。不然,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必然遭遇整体停滞危机,难以持续发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浙江模式”是否还能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