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第1期读后感,大家一起来写
<p><font size="3"><strong>第1期《家书》想必很多家人都收到了,大家有什么感想,一起来这里交流一下吧。<br/><br/>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家书》?那请查看下面帖子(<font color="#0000ff">[公告]《家书》-家园纸版刊物开始免费赠送<font color="#000000"><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4,99067,1,0,0,546528,0,1">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4,99067,1,0,0,546528,0,1</a></font></font>)<br/>什么,你申请了没有收到?那请到家园下面板块说说(</strong></font><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index.asp?boardid=4"><font size="3"><strong>家务事</strong></font></a><font size="3"><strong> </strong></font><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index.asp?boardid=4"><font size="3"><strong>http://www.21manager.com/index.asp?boardid=4</strong></font></a><font size="3"><strong>),看看是咋回事。<br/><br/>这个贴子只交流感想,不涉及其它,呵呵。<br/><br/><br/><br/><font color="#0000ee">我的《家书》第1期读后感如下:</font></strong><br/><strong>总述:</strong><br/>春节前收到家书的,当天就看完了,觉得从封面、标题、选材都非常喜欢,很能体会栖息谷的家园风格和管理人的厚重感。今天才终于有空把整个的感想和评论写下,希望没有迟到。</font></p><p><font size="3"><strong>1.随刊书签</strong><br/>两个问题:<br/>1.太小太薄,易丢易坏。<br/>2.印刷的家书随机编码易擦除,我的这本的编码已经模糊不清了。</font></p><p><font size="3"><strong>2.卷首语</strong><br/>语病和错别字<br/>弄得比较随意,需要注意网络发表和杂志发表不一样,付诸印刷需要更多的严谨性。<br/>1."家人凭借这片家园汲取更多学习,交流,发展的养分。"<br/>这句标点错误,应该都是顿号(、),而不是逗号(,);<br/>这句话不通顺,应该是“家人凭借这片家园学习、交流,汲取更多发展的养分。”</font></p><p><font size="3">2.“种下颗颗属于我们自己的嘉木。”<br/>这个“颗颗”应是"棵棵"。</font></p><p><font size="3">3."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人们通过在家园学习成长,并将所得用于个人成长,帮助他人,回报企业,贡献社会。"<br/>这句话读起来别扭啊,改成"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人们在家园学习、交流,并将所得用于个人成长、帮助他人、回报企业、贡献社会。"</font></p><p><font size="3">4."希望这本取势、明道、优术、践行、合众之文",不是一本文,而是一本《家书》。</font></p><p><font size="3"><strong>3.取势</strong><br/>《中国经济新风向》<br/>这篇文章高屋建瓴,解读大势。</font></p><p><font size="3">《<大国崛起>——一个危险的信号》<br/>振聋发聩,触目惊心,如梦初醒。<br/>换个角度考虑,讲得很有道理,透漏出某些政策方面的动向和趋势。<br/>不过《国富论》那段没有看懂,我要回头继续补这段历史了。</font></p><p><font size="3">《中国经济发展重大矛盾与13亿现象》<br/>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新角度看问题,值得多看几遍。<br/>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不盲目顺势,而是站在第三方冷眼观察,我觉得深度超过了中国人自己的观察。<br/>而且行文透彻,不遮遮掩掩,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中央政策和地方行动之间的矛盾。<br/>中国不是一个传统宏观分析及有效稳定政策所讲求的发展成熟的宏观经济题,其分散的结构比任何体系都更为"反宏观"。<br/>另外,文中提到的汉学家史景迁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意义,不仅在于经济领域,在其它领域也是。<br/>"大部分西方观察家长久以来都以他们用来自我审视的一套标准来看中国"。</font></p><p><font size="3"><strong>4.明道<br/></strong>《通往资本自由之路》<br/>它把当前金融市场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矛盾讲得很准,原因分析也很到位,确实是有"取势"之用。<br/>它和上面的《中国经济发展重大矛盾与13亿现象》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font></p><p><font size="3">《困境中的远征》<br/>名字取得很好,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和其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同,它们都是强者出征,"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并非强者出征,而是弱势所逼"。<br/>它对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做了总结和思考,有些启发。尤其是上面列的这段,见解精辟。<br/>我觉得可以借鉴当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后发国家进军欧美市场的经验。</font></p><p><font size="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谨以此文,作为我对家园价值观的阐释》<br/>副标题中是"仅以此文",总感觉应该是"谨以此文",我就直接改了。<br/>这篇文章已经读过多次,但再读再新,让烦于重复回答简单问题的我继续回答。</font></p><p><font size="3">《中国汽车制造商急功近利》<br/>文章分析得太正确了,中国是如此的浮躁和短视,后面会吃大亏。<br/>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扎扎实实做内功,暂时放弃短期市场?还是先把市场搞到再说?</font></p><p><font size="3">《明天我们相信谁》<br/>对这个兴趣不大,感觉数字图表罗列了一大堆,最后想说明啥?基本上没看懂。</font></p><p><font size="3">《是否应该废除绩效考核》<br/>这篇文章我就批了一个字"妙"。主要是把目前绩效考核的状况总结了一番,看完后能有个全面了解。<br/>这篇文章后面的备注资料,有一个错误,把高德拉特的《目标》也归入此类了,其实不是。<br/>高德拉特的《目标》是专门讲TOC的,和目标管理并无关系,呵呵。</font></p><p><font size="3">《目标管理的错位和过时》<br/>写得非常有见地,尤其是其中关于"错时"和否定之否定的阐述,不仅适用于目标管理理论,很多方面都可以适用,比较有启发。</font></p><p><font size="3">《为什么优秀的经理会制定出糟糕的战略》<br/>虽然出自名家之手,但真的没有看懂,感觉讲得很平常嘛。</font></p><p><font size="3">《说儒》<br/>这篇文章对儒家的解读非常有意思,有很多新东西在里面,对破除曾先生《中国式管理》的迷信很有价值。<br/>但还是有两个问题:<br/>1.儒家难道真的如此逻辑混乱却在中国流行了这么久,是不是下结论太简单了?<br/>2.中国式管理不行,但破坏之后的建设在哪里?</font></p><p><font size="3"><strong>5.优术</strong><br/>《创新VS多功能》<br/>我以前确实有点简单化认为创新主要就是多功能,自己做的时候也按照这个思路在做,现在才猛然醒悟:原来我进入了一个误区。</font></p><p><font size="3">《怎样创造一个消费天堂》<br/>《长尾市场只是二八法则的补充》<br/>尚未看过《长尾理论》的书,这两篇文章算是给自己及时地补课了,呵呵。</font></p><p><font size="3">《让商品在顾客的潜意识里上架》<br/>这个解读不错,把心理学的原理引入到品牌经营中。</font></p><p><font size="3">《以心理契约管理员工》<br/>提法很有意思,且做了一些探讨,有启发。</font></p><p><font size="3">《成功的秘诀》<br/>中有一段关于商业活动也可以练习的观点非常有道理,值得深入学习、应用。</font></p><p><font size="3"><strong>6.践行<br/></strong>《设备销售失败案例实录》<br/>《抢单》<br/>看了看热闹,未深入研究,呵呵。</font></p><p><font size="3">《营销副总的生存状态》<br/>算是了解了别样职场人生。</font></p><p><font size="3"><strong>7.合众<br/></strong>《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br/>标题上的这句话很有些启发。</font></p><p><font size="3">《外重者内拙》<br/>里面关于华伦达的故事和寓意说得很好。</font></p><p><font size="3">《巴比伦塔的失败》<br/>《人生的成长》<br/>《海的精神和家园的成长》<br/>《嘿,哥们你好》<br/>这几篇家园故事都很好,很能让人体会家人在家园成长的历程。</font></p><p><font size="3">《夏子与木子的家园故事》<br/>这次才看懂。看来有时候要在纸上才能静下心来揣摩,呵呵。</font></p><p><font size="3"><strong>8.小语录</strong><br/>边上的小语录选得很好,很不错。怎么到119页就没了呢?<br/>建议可以继续做下去。另外还可考虑吧家园的一些小文章、句子、观点放进来,加入家人ID,这样可能还可收到其它的效果。不过这对编辑的工作量比较大,可以考虑请家人推荐的形式。</font></p><p><font size="3"><strong>9.图标</strong><br/>取势、明道、优术、践行、合众的几个图标很别致,古典的中国味,仿佛见到了秦砖汉瓦,有一种朴实厚重的感觉,非常好。</font><font size="3"><br/></font></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5 19:39:43编辑过] <p>我先简单说几点,后面有时间了再细说。<br/>1.《家书》采用了和家园同样的绿色来表现,很温馨而亲切,我喜欢。<br/>2.文章大抵都是深刻而有内涵,不说空话套话,我喜欢。<br/>3.说说卷首语,那段绝对不是胡涂的手写体,而是一种印刷字体,我一眼就看出了,呵呵,你呢?<br/>4.鲜明地提出了"立己达人,同济天下"的家园价值观,很好。试着解读一下:<br/>"立己达人"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r/>“同济天下”出自《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br/>都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br/></p> 已经收到家书啦,真是太精彩啦,分析独到,能让我从更多方向去把握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期待第二期家书。还有要感谢家书的所有制作成员,辛苦你们啦!!! 收到家书,发表一下看法:1、文章很好,信息量大;2、文字太多,可适当加点图片;3、分析还可更深入,要多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4、多关注一下中小企业,毕尽现阶段中国大企业少。最后十分感谢胡涂! 整体还不错,继续reading..... <p>第一期已经收到,感觉非常不错!!!</p><p>期待第二期会有更精彩的内容!!!</p><p>更希望在下一期的内容中见到精彩的案例。</p> <p>收到家书的第一个礼拜里,我上班的路上,睡觉前都在抱着它。尤其是实战篇里一些文章中讲如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及针对大型运营系统的营销。使我受益非浅,与付遥所著《输赢》有异曲同工之妙。家书来自于家人,服务于家人,我深为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而感动。家书对我未来的成长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p><p>在此向胡涂及各位主编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及最深的敬意。</p> <p>我看了后 很多的文字 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谢谢 最真诚的感谢 </p> 《家书》的“取势、明道、优术、践行、合众”的内容分类很好地诠释了糊涂提倡的“立己达人、同济天下”,其中的文章更是体现了“为管理人服务”的宗旨。书本的设计很特别,特别是每一页都留下一小部分空白供读者做读书笔记之用,可见编辑们的细致。对于有家人说要求增加图片,我投反对票,图多对于《家书》来说会毁坏编辑们对这本书风格的设想。一人只见。最后,还是非常感谢糊涂和书本的编辑们。她已经成为我的床头书之一了:) <p>如果有一天,家书成了“可乐书”,世界会怎样? </p><p>家书打动我的地方:</p><p>1、家书是“我家之书”,有家就有根,家书让我有根的感受。</p><p>2、家书如果搞股权的话,我会入股。</p><p>3、可能我没有上传过资料,但我在同行中宣传家书却坚持不懈。</p><p>鼓励他们加入家书这个俱乐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