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黄泰 发表于 2007-1-28 12:18:34

请问周济部长:中国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 1月20日,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海南大学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p><p>  周部长当然有他的理由。但在这里,我却要给目前的中国教育判分“不及格”,虽然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越来越多的尖锐问题不断出现并难以有效解决,使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偏颇的“判决”。 </p><p>  除旧而后迎新。彻底剖析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然后我们才能不再幻想,才能促使一种新的良好的教育体制建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改革方案也够多了,但中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被人称之“画皮”。很多人担心,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改革将使中国教育病入膏肓!</p><p>  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众多的事实让我不得不怀疑:以人为本徒成空谈,学校倒成了盛产“机器人”的工厂。我认为这是教育宗旨和思想出了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建国伊始,大学就缺少自主招生的权力,“意识形态笼罩教育”开始成了我国教育的指导方针。到了文革,泛政治化的教育更是登峰造极,学校沦陷为“红卫兵”的练兵场,教育完全成了政治工具。</p><p>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教兴国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此后历届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教育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教育弊端百露,教育沦为一种产业。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是:今天的中国教育盛产了一大批“机器人”。什么是机器人?没有精神,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和创造;只有自私,只有享乐,只有盲从和模仿。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不少这样的机器人。教育依然以考试为本位,服从和背诵依然是学生升学和评优的法宝。社会道德的滑坡沦丧,教育脱不了干系。道德不是考试培养出来的,将思想道德之类的课程作为学生的考试科目,等于要学生计算道德值几个钱。中国学生背书厉害,做题厉害,但毕业即失业却越来越现实。</p><p>  无论是政治的功利还是经济的功利,都是教育的大敌,教育不是做买卖。我们是要培养万物之灵的人,而非“机器人”,这才是教育的宗旨。但现在教育体制所具有的功利性,决定了这是难以做到的。只要高考体制依旧如此,中小学生就得成为考试的机器;只要文凭证书还是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大学就难有人文精神,大学生就只有做考级考证的机器。中国的教育需要走一条全新的道路:教育与升学就业脱钩,教育只服务于人,不应服务于任何狭隘的利益;学校可以自主招生,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与专业,让学生自由发展,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学校要做的只是适当的引导和给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考试没有过错,但唯一标准答案的考试,教条主义的考试却是将人变成机器的祸首。</p><p>  为什么我们主管教育的官员就不能相信自由宽松的氛围才是学生成材最好的环境呢?当我们不再将种种功利之心加诸教育的时候,或许我们就会发现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涌现出来,那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那才是中国教育之福,才是中华民族兴旺之根基。(作者:黄泰,《证券导报》2007年1月27日特约稿)</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问周济部长:中国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