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iiii
发表于 2007-1-25 16:59:06
<p>准直销时期的各公司公关处理</p><p>1、 引发原因——市场活动违规或夸大宣传被查或被投诉</p><p>2、 处理过程</p><p>A当事人自行解决,业务指导配合</p><p>B情况不妙则由业务指导直接处理</p><p>C情况恶劣公司出面处理</p><p>3、 应对口径:当事人只装无辜, 请多教育批评,以后不敢了,个人需要什么绝对配合</p><p>公司只谈正规,只是个别人所为,请当地多多教育规范,公司也会加强管理</p><p>4、 防止媒体添乱</p><p>5、 提前和更高的监管部门说明情况</p><p>牺牲经销商(营业代表等名号),保住公司,反正不能说是老鼠会,打死也不承认。</p>
Carrie86
发表于 2007-1-25 19:46:00
<p>原来是这样,好受打击哦~~</p>
lellhome
发表于 2007-1-25 20:24:09
<p>你想象不到的国美永乐案真相 </p><p><br/> </p><p> 当黄光裕和陈晓两人终于出现在发布会现场时,在鹏润大厦二楼等了近三个钟头的媒体迅速沸腾了。2006年7月25日晚上7点半,国内外媒体猜测、报道近一周的“国美收购永乐案”终于揭开真相。被各种“炮筒”式镜头团团围住的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放慢了脚步,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着“首富”的招牌式笑容。永乐集团董事长陈晓则三步并做两步,先于黄光裕迈上了主席台。在主席台的背板上,两个小时前国美工作人员刚刚粘贴上“国美――永乐”“打造中国家电零售业旗舰”等几个大字。</p><p> 谜底与此前媒体的预测接近,中国头号家电零售商国美电器(HK.0493)将以股权加现金方式全盘收购竞争对手中国永乐(HK.0503),每股中国永乐股票持有者可换得0.3247股国美电器股份,此外国美电器还将为每股永乐股票支付0.1736港币,交易总作价为52.68亿港币,收购完成后永乐将退市。国美为此付出的代价略略低于外界的预期,此前媒体曾传出对类似收购方案陈晓断然拒绝的消息。</p><p> 自7月17日中国永乐突然停牌并传出将被国美收购消息后,过去一周里,连篇累牍的报道为“美乐案”勾勒了这样的素描:在黄光裕一手推动下,陷入困境的陈晓由拒绝转而妥协,最终无奈向国美出售永乐。在陈晓跳上主席台的那一刻,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试图从这个即将交出“帅印”的主帅脸上寻找失落、沮丧的神情。但人们很失望,面容黝黑的陈晓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全场,神色一如既往十分从容。</p><p> 真相与外界的猜测其实相去甚远。。短短三个月内,永乐收购大中、国美收购永乐,恰好演绎了一起商界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戏。固然,“黄雀”(国美)是目前看来捕获最丰的一方,但这两起连环收购案最大的导演,却可能是“螳螂”(永乐、陈晓)自身。</p><p> 五巨头的聚会</p><p> 2006年的春节对于黄光裕及其他两大家电零售企业苏宁和五星的董事长张近东、汪建国来说颇具戏剧性,他们收到了来自竞争对手陈晓的春节问候以及聚会邀请,而大中电器董事长张大中此前已与陈晓达成默契。这是一个极为秘密的聚会,参加者仅限于五大集团董事长本人。聚会召集人陈晓把时间定在了正月十三,地点则放在了风光旖旎的三亚。</p><p> 如果这条由某位巨头身边的匿名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的信息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个应在中国家电零售史上留下一笔的聚会。其时,这五家企业都身陷于2005年的低谷期,国美、苏宁和永乐三家上市公司更面临着公布年报的压力,巨头们心下或许都认为“是时候该聊一聊了”。</p><p> 由于春节长假刚刚过去,五个人都面临着繁忙的工作,地点后来临时改在了更便于碰头的北京。据那位匿名人士说,五人相谈甚欢,以至相约今后将继续不定期地见面沟通。五人聚会的发起人陈晓开始设立轮流召集人制度。聚会最初要求参加者仅限于五位董事长本人,后来由于五人过于繁忙,不得已扩散至各巨头的副手,但无论是谁,均被严格要求不得将聚会内容带出会场之外。</p><p> 五人聚会在2006年2月份和3月份非常频繁,据上文提到的匿名人士透露,有时候一星期会聚会一次,而整个3月份陈晓几乎都在北京,由于陈晓与张大中私交甚好,大中的员工们甚至在公司里经常会碰到陈晓。</p><p> 据悉,聚会的主题始终围绕怎样放弃2005年的“疯狂打杀”,回归理性竞争,以使各自利益最大化。但究竟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五个人莫衷一是。</p><p> 巨头的频繁密会很快被一些敏锐的媒体捕捉到了,2月底,媒体即曝出“国美、苏宁和永乐有可能象征性地相互参股10%~15%,以建立利益共同体,联手控制市场。”陈晓随后曾向媒体透露,“在近期的永乐、苏宁、国美三方高层定期会谈中已经达成共识,在南方部分城市可以尝试互换门店,有选择地退出经营不善的地区,以保持各方利益最大化。”陈晓补充说,“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三方都不会放弃竞争,但在南方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经营的差异化,导致竞争优势各有不同,这就有可能划分市场。”</p><p> 据匿名人士透露,五位企业首脑在2006年3月逐渐达成“划区而治”的方式,即五家企业以城市为单位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划分原则是将各自在一些城市的零散店铺交给该区域的强势企业,比如说把五大企业在北京的某些店面交给大中、上海交给永乐、天津和青岛交给国美……</p><p> 但是这个思路使五巨头迅速发生分歧,国美、大中和永乐因为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大投赞成票,苏宁和五星则感到失望。“发展到最后,张近东和汪建国渐渐就不再参加聚会了。”那位匿名人士说。据说,其时面对媒体对联盟的追问,苏宁电器总裁孙卫民表示,苏宁的原则是“结伴不结盟”,采购同盟没有必要,“也还远不到这种地步”,苏宁希望结成战略性的竞争伙伴,不打恶性价格竞争,保持合理利润即可。而五星电器董事长汪建国则反问媒体,“同业联盟,有过成功的案例吗?首先这种可能性值得质疑,而且,现在的问题不是联盟可以解决的。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优化供应链,减少供应链里的内耗。”</p><p> 在疏远了五巨头聚会后,张近乐开始加紧运作苏宁电器7.8亿人民币的定向增发融资计划,以应对2006年难以预测的竞争局面;而汪建国则接受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Best Buy的邀请,前往上海商谈双方未来的合资计划。</p><p> 经过两个月的密切来往,五巨头聚会在事实上浓缩成黄光裕、陈晓和张大中的三人对话。</p><p> 行业惨淡</p><p> 2005年7月,国美南京旗舰店“新街口店”开业现场。大门打开,人群如潮水般涌入,负责现场指挥的国美电器采销中心总经理李竣涛差点被挤个跟头。在2005年,伴随着各种促销狂潮涌入的人群并未能拯救整个家电零售业,在表面的繁华、喧闹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惨淡经营。</p><p> 正是整个行业的惨淡局面迫使零售五巨头走到一起“共商未来发展大计”。</p><p> 整个2005年巨头们将主要精力都投向了扩张――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扩张。在一级城市布局中,苏宁的最后落脚点是武汉,而国美的最后一剑则直指苏宁腹地南京,当一级城市布局以不同方式完满结束后,两大巨头同时进军二、三级城市。2005年,苏宁新开辟了32个地级以上城市,新增140家连锁店,连锁面积较2004年增长154.88%;国美新开辟的城市则高达44个,新增门店总数143家,连锁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158%,略略高于苏宁;永乐在这一年左冲右突,将其势力范围由34个城市扩张到72个,门店数则由2004年的92家增加至193家。</p><p> 新增店铺从表面上维系着每家公司销售收入的繁荣,但单店利润的迅速下滑、每平米收入的锐减深深困扰着整个行业。2005年,永乐每平米收入由2004年的40472人民币下降至25482元,下降比例高达37%,国美每平米销售额由去年的37570人民币下降至25900元,下降比例达31%。由于苏宁、大中和五星没有公布相应数字,无法做出更详细的比较。在毛利率方面,2005年较去年同期永乐和国美都下降了0.6个百分点,苏宁则凭借其较高的控制水平仅下降了0.08个百分点。</p><p> 据一位家电零售业高层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当年7月,由于不能及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国美和苏宁都经历了海尔、海信和美的等家电企业短期的“断货”惩罚,这致使国美和苏宁在空调热卖的季节错失部分商机。《中国企业家》就此向厂商求证,但基于双方的合作关系,厂商并不愿正面回答。但在国美2005年业绩报告提及,该年度空调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重较2004年由19%下降至16%。</p><p></p><p> 与此同时,2004年底同时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永乐和大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2005年11月,永乐无奈对外承认其“外地发展不顺”的事实。并随后与“难兄”大中电器在西安、青岛建立合资公司,以“分担营运风险”。</p><p> 对于家电零售行业何以在2005年跌入低谷,上文提到的家电零售业高层人士认为一是每家企业均在拼命扩张,比如国美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全线出击,使整个行业压力增大;二是企业间打起不惜血本的价格战,在最严重的时候,一台液晶电视在不同企业的价格差高达五、六千元,为了争取消费者,企业的让利幅度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些举措难免使零售企业成本大幅度增长,由年报数据可以看到,国美、永乐和苏宁的2005年较2004年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分别高达86%、47%、75%(其中国美为2005年全年与2004年后三季度比较所得)。</p><p> 陈晓:连环收购案的策动者?</p><p> 在家电零售火拼激烈之时,业内的收购整合已是在所难免,只是很少有人料到,它会以“永乐收购大中”、“国美收购永乐”这样的连环收购案形式在短短三个月间展开。</p><p> 谁是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好戏最核心的策动者?</p><p> 2005年10月,永乐在香港上市。在享受到融资喜悦的同时,永乐管理层开始背负上市前夕与摩根士丹利等外资股东签署的“对赌协议”带来的重重压力。根据协议,如2007年中国永乐净利润等于或低于人民币6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财务投资者转让93947635股股份。</p><p> 事实证明,该协议成为陈晓既往谨慎扩张风格的转折点。上市前后,永乐开始大规模扩建网络。2005年通过新增店铺,中国永乐仅供应商赞助一项较去年同期上涨134.7%,此项获得的收入高达6.25亿人民币。同期永乐的净利润为3.58亿。</p><p> 但是在2006年4月21日发布的中国永乐2005年度业绩报告中,永乐发出2006年上半年业绩将下滑,利润可能低于2005年同期的预警。</p><p> 但也就是在四月中,永乐收购大中的说法开始流传。一位大中高层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在2006年4月份之前“张大中始终都没有要卖大中电器的意思”。他认为,张大中本人性格很“硬”,不肯轻易认输,大中内部根本没人敢提被兼并的想法。但4月初张大中的态度却急转直下,到4月中旬即与陈晓达成了关于“合并”(其实是被收购)的计划,按计划双方互换股权,在合并后的新公司,陈晓出任董事长,张大中出任副董事长。但换股计划遇到了最大的问题即董事长陈晓的持股量过低。受访的大中高层透露,由于张大中及其亲属持有原大中电器100%股权,陈晓只持有原中国永乐约14.35%股权,如此简单置换的话,张大中的持股量将远远高于董事长陈晓,这从形式上看更像是大中收购了永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永乐决定拿出数目不详的现金收购张大中持有的股权。</p><p> 大中电器一位高管表示,在合并方案中双方约定,大中在北京和天津的收入将纳入永乐的销售额,但其他地区暂时仍不纳入永乐,“大中只在北京和天津地区赢利,其他地区基本都亏损。”这无疑印证了外界的猜测――陈晓决定收购大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当初与财务投资人签下的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p><p> 事后“用脚投票”的举动表明,永乐财务投资人对此起收购并不赞成。4月24日,永乐公告,在过去的5天里,其财务投资人摩根士丹利等分四次对外抛售约15.81%永乐股权,出让价为每股3.225港元,“较香港联交所4月24日收市价每股3.425港元折让约5.84%”,“较过去一个月间的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4.24%。”财务投资人的抛售,使永乐股价随即大幅下跌,并跌破其2.25港元的发行价,中国永乐市值从其巅峰时期的近100亿元迅速“缩水”至40多亿元。</p><p> 对此,永乐电器首席财务官张俭表示,“财务投资人选择一定时机退出很正常。”当《中国企业家》再次追问股价大跌是否与摩根抛售相关时,张俭无奈地说,“约15%的股权集中出售,肯定对股价形成压力。”而摩根士丹利方面对此则轻描淡写,“投资人退出就像你上了飞机也要下飞机一样,很正常。”</p><p> 摩根等机构的撤出令大中电器对此前“双方互换股权”方案不满,亦陷入被动之中。“显然,永乐市值的严重缩水使大中无疑被贱卖了。”一位匿名接受采访的永乐高层称,“双方之后开始渐生嫌隙。”据该人士透露,永乐对大中的收购最早连律师都没有介入,大中管理层防范风险意识很差,对于股权置换隐藏的价格风险事先并未意识到。在双方的收购协议中,对于大中改变出售决定或转投其他企业做了严格的约定,出现上述情况,大中电器需向永乐支付3亿及4.5亿人民币的额外补偿。但对永乐方面的约束则极为有限。</p><p> 就在大中进退维谷之时,外界传出“国美有意收购永乐,双方已密切接触”等消息,这恐怕是大中事前绝难想到的。</p><p>事实上,在“永乐收购大中”、“国美收购永乐”这两起紧密相连的收购案中,掌握各方信息最充分者,恐怕非永乐董事长陈晓本人莫属。</p><p> 据一位家电零售企业高层透露,在四月永乐业绩曝出下滑、摩根退出、股价连跌之际,陈晓即萌生退意,先后向苏宁和国美表示出售永乐的意图,如能成功收购大中,那么大中很有可能成为永乐向苏宁和国美谈判要价的一个砝码。</p><p> 长期研究国美的商界研究院院长李彤亦认为,种种迹象透露国美并购永乐幕后的两大推手其一是摩根士丹利,其二是陈晓本人。</p><p> 他分析,首先永乐股票大幅度下跌显然由人为因素所致,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财务投资人有意集中抛售以引起预料中的股价大跌,形成国美收购的良机。此外,据媒体此前披露,在大幅抛售永乐股票同时摩根士丹利继续增持国美股票至7.6%,总计持有国美电器1290万股,其增持可视为投资行为应无可厚非,但在国美电器并购中国永乐的公告中可以发现,并购永乐时摩根士丹利并未持有国美电器任何比例的股票。既然看好国美的投资价值,何以在并购永乐前出售高达7.6%的股权,摩根士丹利此举令人生疑。李彤认为,其显然为了避开相关嫌疑。</p><p> 其次,他认为,陈晓由于在中国永乐的持股量仅为14.35%,较低的持股量有可能激励着陈晓由永乐独立成长的领导者变为国美并购的策动者。李彤说,国美收购永乐成功后,永乐随即在公告中更正了此前的业绩预警,称“由于2006年4月21日公告的声明于约三个月前作出,考虑到由于永乐在华北和华南地区新开店铺加上同业其他公司的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成本增加及表现未如理想,永乐董事仅此指出,上述声明已过时,故不能反应永乐现时财务状况。”李彤认为,“显然此前系自己打压自己的股票,有配合国美收购之嫌疑。”</p><p></p><p>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圈内人士亦称,“陈晓才是国美收购永乐的真正的导演者。”他认为,陈晓一手促成家电零售业五大领袖定期聚会的目的是为了五大企业合纵联横、划区而治,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永乐收购大中只是划区而治的第一步,在手握北京和上海两大市场的“筹码”后,陈晓有意向苏宁表示出售的思路,并以此刺激黄光裕的竞购欲望,使黄光裕转过头来加速对永乐的收购,包括收购大中。该人士称,“整个棋局是在陈晓的一步步推动下进行的,现在国美收购永乐还只是第一步,终极目的仍是划区而治。”</p><p> 对于同业间的联合,陈晓早表现出了他的想像力,早在2005年年中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陈晓便设问道:“假如国美、苏宁、永乐联合或并成一个零售商,还有谁能与之抗衡?”</p><p> 一位永乐高层透露,早期谈判的许多细节都是由陈晓和黄光裕亲自敲定,7月初两个人几乎每天都在通电话,“谈判进展相当顺利,远不如外界勾勒的那么富于戏剧性。”</p><p> 余波未了</p><p> 三星、博西家电等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关于零售商之间的整合传闻在最近一年一直不绝于耳,针对迟早到来的合并案,制造商已多多少少在诸如市场投放策略上作出了准备。</p><p> 博西家电销售总经理吴建科说,“国美并购永乐,积极的一面是,市场上无谓的投入将会告一个段落,行业效率可以得到提高;不确定的一面是,目前很难说两家合在一起会以何种方式来进行整合、调整,他们合并后的议价能力提高了,有可能操纵市场,并继续对供应商施加压力。”三星内部人士表示,他们正在观察,收购后的国美是继续走低价位路线,还是有可能模仿Best Buy走向高端。这位人士透露,三星方面曾与Best Buy沟通过,Best Buy认为,中国家电零售的低价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换一种模式将会有非常大的空间。“Best Buy在美国是三星最好的合作伙伴,所以三星也非常期待Best Buy能够尽早进入中国市场,因为百思买走高端市场路线将有利于三星摆脱目前对同质化低价位渠道市场的依赖,对于三星的市场布局十分有利。”</p><p> 显然,伴随着Best Buy等新玩家的进入、国美永乐大中等老巨头的合并,新一轮游戏正在展开,赢家与输家的身份尚在不断转换中。<br/>p; 当国美收购永乐的棋局演绎至此,在外界的想象中,大中电器当顺理成章纳入国美旗下,但大中电器却在国美收购永乐消息发布第二天公开声明,将重新考虑此前与永乐的战略联盟协议,在私下里大中高层表示,永乐已非彼时之永乐,大中无意继续履行协议。对媒体的追问,陈晓称,近段时间由于精力投向与国美的合并,兼顾与大中的谈判有些困难,未来会继续展开谈判。</p><p> 陈晓没有提及,经历这样的收购变局后,大中电器这家北京区域性霸主已丧失了谈判的最佳筹码:假如撕毁协议单独前行,在国美、苏宁和Best Buy的夹击之下还能走多久;假如继续此前的协议,在这场收购战中大中电器已经沦为胜利者的附属品,大中的品牌,大中的员工将得到怎样的处置可想而知。</p><p> “假如张大中先行一步与国美展开合作,局面会否截然不同?”一位家电企业高层感慨说。但眼下大中似乎仍在等待,本来试图在国美收购永乐的新闻发布会后向媒体一吐为快的大中电器第二天突然取消了一切采访安排。据一位接近国美的人士透露,大中与国美重叠率较高,因此国美并不希望为收购大中付出过高的价格,但一旦大中由苏宁购得,必将在北京形成铜墙铁壁,成为其心腹大患,国美最希望看到的是大中仍选择独立前行。</p><p> 据说,目前大中已与苏宁展开谈判。</p><p> 家电连锁业五巨头</p><p> 2005年销售额 全国门店数</p><p> 苏宁 400亿元 360余家</p><p> 国美 500亿元 570余家</p><p> 永乐 180亿元 200余家</p><p> 大中 130亿元 110余家</p><p> 五星 150亿元 200余家</p><p><br/></p>
lellhome
发表于 2007-1-25 20:24:30
<p><br/> <br/>黄俊钦黄光裕受查 民营企业原罪话题再引关注 <br/>(2006.10.29)</p><p> 39岁的黄俊钦正 面临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这项调查,也涉及他名气更大、财富更丰的弟弟,37岁的黄光裕。<br/> 10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黄俊钦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了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 分家”后,哥哥转向房地产业,建立了“新恒基系”,在京城及东北拥有数栋著名的大厦;弟弟则独自经营“鹏润 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构成其主要资产。多年来,对黄俊钦兄弟巨额财富的来源向来不乏质疑。</p><p> 今年国 庆前不久,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 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早前,银监会也参与了相关摸查;摸查目标,是“新恒基系”及黄光裕 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两系”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摸查 名单。<br/> 初步官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的“新恒基系”和“鹏润系”在创业阶段,涉嫌以违法或严重违规方式 ,获得北京中行的信贷支持。</p><p> 调查表明,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 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在鹏润和新 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这些资金既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 ”,也在2000年之后继续支撑其扩张。这些贷款也构成了如今北京中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 尚未调查清楚。</p><p><br/> “我们发现,黄俊钦兄弟从北京中行贷出的10多亿元资金,绝大多数已陆续通过建成的房 地产项目回笼,但他们还是长期不还。”参与调查者指出,“这些资金大量转出境外,很可能被用于炒股和炒期货 ,或用作其他投资。”</p><p><br/> 就在今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黄俊钦本人也一 度进入公安部监控范围。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 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而黄俊钦是通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的。雷瑛也已被捕。</p><p> 相比哥哥,黄光裕与北京中行另有一番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岁的黄光裕结识了北京中行年轻 女职员杜鹃。杜鹃约在1999年前后辞职,之后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执行董 事。杜鹃在1999年前后嫁给了黄光裕,自此与丈夫共同进退。</p><p> 《财经》报道称,黄俊钦兄弟早年勾结牛 忠光等人牟取银行贷款,或为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原罪”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金融秩序远未建立 健全、同时民营企业发展路径也远未规范明确之时,这种模式印着时代的印记。</p><p> 时至今日,尚难确认公安部 正在展开的立案调查会否最终触及黄光裕,也难以判断早年创业期的违规或违法贷款究竟是何情节,留下了多大的 债务亏空,最终会给“新恒基系”和“鹏润系”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但无论如何,黄俊钦兄弟都面临紧要关头。 没有人知道,二人近年来急遽膨胀的“财富王国”是否真的足够强大,足以应对正在发生的“原罪”危机。</p><p> 《财经》同时发表的评论指出,前几年曾在国内广泛议论却又不了了之的民营企业“原罪”话题,必将再度引起高 度关注。为回避矛盾,目前一些政府机构、各级官员及司法机构对“原罪”采取内心宽容、表面含混的策略,显然 越来越难以为继。而务实而有效的做法,应当是以专业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严谨分类,确定不同的解决原则,在公义 和务实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进而以法律或法规的方式寻求一组可行的解决方案。</p><p></p>
lellhome
发表于 2007-1-25 20:25:28
<p>空心化的中国: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真相</p><p><br/>高层对人民币升值的犹豫,因为对于现有的外汇储备,虽然是归于资产 (Asset),但当中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负债 (Liability),属于自有资本 (Equity) 的只有不足40%。所以,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比如说升值了一倍,变成1:4的话,当债权人要求以美元计价,偿还负债的时候,我们就得要拿出原来以1:8换来的美元,按1:4的价格换出去,即我们要以双倍数量的美元去还债。到时候,我们手中的美元外汇储备必然被席卷一空。之后伴随的,必将是人民币必然大幅贬值,如同1997年的泰国。</p><p>该如何那庞大的已钻入中国内部的资本赶出去呢?</p><p><br/>空心化的中国:</p><p>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万亿美元, 但很可惜得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的确认都不真正明白外汇储备的真正含义, 而误认为就是中国赚了1万亿美元, 天大的笑话! 其实, 结合其它方面的数据,这是中国空心化的表现, 国际资本已经钻到中国的肚子里去了。<br/>第一, 先来看看:<br/>“中国国官方外汇储备1999年底为1547亿美元,到2006年10月底达到1万亿美元。从2000年到2006年11月底我国外贸顺差累计为3930亿美元,同期吸收外资累计为3690亿美元,到2005年底外债余额2810亿美元,三项合计为10430亿美元。“<br/>这说明1万亿里面, 实际只有3930亿来自于外贸顺差, 其余的都是来自于投资, 都是要还的! 而且, 这3930亿里面, 也不全是属于中国人的, 一大半是属于外国人的(下面要阐述).</p><p>第二,来看看外国投资:<br/>“十五”期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383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860亿美元<br/>"九五" 期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2950亿美元<br/>"八五" 期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1500亿美元<br/>”七五“期间: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750亿美元<br/>在此之前不详,假设总和为300亿<br/>总共利用外资:9330亿美元。<br/>由于其中有贷款等等, 可能会有一部分汇出中国, 但无论怎样,据<a href="http://info.jctrans.com/xinwen/syzx/gj/20061224375306.shtml">http://info.jctrans.com/xinwen/syzx/gj/20061224375306.shtml</a> “截至2006年11月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5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6766亿美元,前往中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两百个,世界前五百大企业中,已大约有480家在大陆投资。“ 至少有6766亿美元没有出去,这与<a href="http://www./wmf/posts/1115499871.html">http://www./wmf/posts/1115499871.html</a> 的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那么就是说, 有2600亿美元的资金在中国经运了17年以上, 6700亿美元的资金在中国经运了7年以上,你可以想象一下, 这个资本现在有多大,中国近20年来GDP 10%增长, 我认为这些资金的回报率不会低于年15%,现在至少应有1.5万亿~3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个数字与以下数据吻合:“外商投资企业近59万家“,假设外资仅拥有49%, 这些企业平均一家值3百万美元, 也就到这个数字了。</p><p>第三, 来看看外贸顺差<br/>2006年出口约9630亿美元‘, 其中外资企业占60%以上 (这是我的估计, 2005年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占57%),所以,这个3690亿美元有60%左右是外资企业的, 就算外资只占一半, 也有30%是外资的, 也就是说, 只有2583亿是真正中国人自己的! 13亿中国人花了近30年的时间赚了2583亿美元, 却让外国人在中国拥有了1.5万亿~3万亿美元的资产。 当然,这些资产不是以,美元以现金形式存在, 很可能是以地产, 产权等等存在。</p><p>第四, 人民币升值的真相<br/>现在的问题不是外国资本如何进入中国的问题, 而是那庞大的已钻入中国内部的资本如何出来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只是个表象,根本问题是人民币自由兑换! 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没有解决之前, 西方国家不会过分压人民币升值。 但一旦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短期一定狂涨,而后伴随着人民币的长期贬值。 西方各国对这一点心知肚明, 一般来说, 进入中国早的, 投资大的, 要求急迫些, 而那些后之后觉的,没有这么急迫, 因为他们很可能也将是受害者。</p>
lellhome
发表于 2007-1-25 20:26:47
<p>SKII事件背后另有隐情的几点理由</p><p><br/>1.化妆品检查中的重点是铅、砷和汞这样的危险物质,而这次检查的确是铬和钕。而没有化妆品公司会对化妆品添加钕因为它的提取非常昂贵。</p><p>2.铬本身不是毒药,就是毒药也要到一定的量才会对人体有害。而一根香蕉里的铬是此次检查结果的几倍之多。难道香蕉就没人敢吃了吗?</p><p>3.美国和欧盟的标准允许有此类残留物的存在,理由是化妆品中其存在量极小,除非你每10分钟就要化妆一次。</p><p>4.其他抽检产品查出的铬和钕的含量是SKII的几倍,却没有受到媒体放大曝光。从以上4条大家就应该理解为什么skII曾高调反击的原因了吧!</p><p>5.媒体没有给SKII解释的机会,而是不断地突出“霸王条款”和“日本货品质量问题”等字眼。却不报道在宝洁上海部门遭受的治安问题以及有些不法之徒用空瓶退款骗钱的新闻。而退款风波的主角就是相关部门要求无发票退款,造成事态的混乱。</p><p>有此可见,这个一个典型的阳谋。挑选一个无关紧要的金属元素进行检查,在没有任何相关病例的情况下,由权威机构发布产品不合格的事实,在媒体上广为宣传不给公司任何反驳的渠道。而这一切本都应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p><p></p><p><br/>还是拿了黑钱?从头条变到头版,疑云重重。 </p><p>SKII事件有几处不明: </p><p>1、原料问题是怎么回事?是原料检验加工的问题,还是原料本身不可避免的问题?有人说说日常吃的黄瓜中,铬钕含量本身都超出化妆品中的含量,是不是真的。 </p><p>2、起因是怎么回事?是宝洁ZB,被质检局查到?还是质检局ZB,宝洁不鸟该B,结果被敲诈? </p><p>3、SKII被鸟完了,为什么又放出来?是付了保护费,还是质检局没抓到把柄,无奈放了? </p><p>4、新浪为什么换下头条?质检局给压力了?还是SKII给美女编辑送贵宾卡了?前面的标题和里面专题的口气完全两码事,头版编辑干啥吃的,神经病?上了头条后如果不把事情搞清楚,谁TM以后还看你新浪? </p><p>整个一罗生门。 </p><p></p><p></p><p>关于SKII事件的真相 <br/> 写下这篇文字,可能会遭到某些人的谩骂,但是我仍然要把我所了解到的一些事实说出来:SK-II只不过是国际贸易战的一个牺牲品,因为日本刚提高了进口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标准,所以ZF就拿SK-II开刀了。 </p><p> SK-II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宝洁是美国公司,但是SK-II在日本神户生产。宝洁公司目前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护发系列,舒肤佳香皂、玉兰油香皂、舒肤 佳沐浴露、玉兰油沐浴乳、激爽香皂、激爽沐浴露,玉兰油护肤系列、SKII,护舒宝卫生巾,佳洁士牙膏、 佳洁士牙刷,碧浪、汰渍洗衣粉,帮宝适纸尿片,品客薯片,得宝纸巾等。 </p><p> 最近SK-II含重金属的事件,越演越烈,全国各地除了出现退货潮之外,在庞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宝洁公司在22日上午宣布,全面撤柜,使的进军中国大陆市场8年的SK-II,将面临重大损失。但即便如此,宝洁公司虽然坚称SK-Ⅱ产品没问题。那SK-II产品到底有没有问题呢?请看看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检验结果: </p><p>港、台、新加坡官方化验表明SK-II不含违禁物质 </p><p>【香港】 </p><p>香港海关化验指SK-II符合安全标准 </p><p>【大公网讯】香港海关今天公布的化验结果显示,虽然日本SK-II九个化妆品样本证实含有微量的重金属铬和钕,但没有超出规定的标准。 </p><p>据中央社香港22日电,海关在香港市面抽验SK-II九个化妆品样本,结果发现其中八个样本所含的铬及钕由百万分之零点零一至零点四;另一款样本「净白修护粉饼」分别含有百万分之五点二的铬和四点二的钕。全部没有违反香港「消费品安全条例」的规定标准。 </p><p>海关发言人表示,含有微量铬及钕的化妆品在正常情况使用,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 </p><p>另外,SK-II香港代理宝洁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青云回应时表示,测试确定产品符合欧盟和美国的安全标准。 </p><p>她强调,SK-II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铬、钕或其它重金属,所以没有必要为所有SK-II产品进行全面测试,所以不会存香港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停售SK-II化妆品产品,停售只限于中国内地。 </p><p><a href="http://www.cna.com.tw/perl/cipread_mp.cgi?id=200609220379">http://www.cna.com.tw/perl/cipread_mp.cgi?id=200609220379</a>
</p><p>【台湾】 </p><p>台湾行政院卫生署确认SK-II产品的安全性 </p><p>9月18日 <br/>SK-II送验过关 9项验出3项含铬钕属微量 </p><p>大陆验出SK-II部分产品含有铬及钕等物质,卫生署傍晚公布抽验市售9项产品送验结果,卫生署表示,检验产品都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规定,虽然其中有3项产品验出微量的铬及钕,但是,检出浓度都在可容忍范围。卫生署表示SK-II净白素肌粉饼等化妆品在大陆验出含铬及钕等物质,卫生署药检局检验『SK- II』9项产品都符合现行化□品卫生管理规定。检验产品中,晶透焕白粉饼,检验出含有钕0.87ppm,铬1.36ppm,晶透焕白粉霜检出 0.05ppm,润采活肤粉凝霜检出0.22ppm,不过,卫生署药政处副处长刘丽玲表示,检出浓度都在可容忍范围,如果这两种成分来自天然原料而非污染添加,就没有使用上的疑虑,例如欧美国家,有部份化妆产品也含有相同的物质,因为比例微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能够贩售无虞。卫生署表示,人体每天使用量中,依规定铬的总含量不能高於200微克,而以检验结果来看,铬残留浓度低於2ppm,远低於每天食用安全量上限,而且化妆品使用是外用,所以,所残留的铬元素,应是安全无虞。 <br/><a href="http://news.yam.com/bcc/life/200609/20060920339346.html">http://news.yam.com/bcc/life/200609/20060920339346.html</a>
</p><p>【新加坡】 <br/> <br/>星检验SK-II 初步报告对健康无威胁 </p><p>中央社记新加坡二十二日专电 </p><p>针对中国日前指SK-II被检验出含重金属过高,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正在检验新加坡贩售的SK-II化妆品。卫生科学局指出,根据当前所收到的报告,产品重金属含量少,不应该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p><p>中国日前指控SK-II护肤产品含铬和钕等重金属超过标准,其中有六种被指有问题的SKII产品,在新加坡贩售。 </p><p>因此,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表示,正在和SK-II的新加坡代理商宝侨(P&G)协作,检验在新加坡贩售的SK-II 六种产品,是否含铬与钕等重金属超过标准。 </p><p>不过,卫生科学局指出,从当前收到的报告,SK-II 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少,不应该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当局也没有收到因使用SK-II产品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p><p>宝侨最近也在新加坡的报章刊登广告,对产品的安全绝对有信心,并指铬这类重金属是自然存在,不少物质包包含少量的铬。 </p><p>台湾卫生署日前在检验SK-II产品后,发现三种SK-II 产品有铬与钕的重金残留,但含量没有超过标准。 </p><p>【2006/09/22 中央社】 <br/> <br/> <br/> <br/>--------------------------------------------------------------------------------<br/> <br/>2 回复:转贴:关于SKII事件的真相 <br/> 一、这是中国国家质监局的监测数据: <br/>SK-Ⅱ清透防晒乳液、SK-Ⅱ多元修护精华霜、SK-Ⅱ护肤洁面油、SK-Ⅱ护肤精华露、 <br/>SK-Ⅱ重点净白肌粉底液OB-2、SK- Ⅱ护肤面膜、SK-Ⅱ重点净白素肌粉底液OD-3、 <br/>SK-Ⅱ润采活肤粉凝霜OB-2系列进口产品中均被检出禁用物质铬, <br/>其含量为0.77 mg/kg至2.0 mg/kg。 <br/>二、这是中国国家标准食品中铬限量卫生标准 <br/>(GB 14961-94): <br/>“食品中铬限量卫生标准见下表。 <br/> 品 种 ┃ 指 标,mg/kg <br/>━━━━━━━━━━━━━━━━━╋━━━━━━━━━━━━━━━━━━━━━ <br/> 粮食 ≤ ┃ 1.0 <br/> 豆类 ≤ ┃ 1.0 <br/> 薯类 ≤ ┃ 0.5 <br/> 蔬菜 ≤ ┃ 0.5 <br/> 水果 ≤ ┃ 0.5 <br/> 肉类(包括肝、肾) ≤ ┃ 1.0 <br/> 鱼贝类 ≤ ┃ 2.0 <br/> 蛋类 ≤ ┃ 1.0 <br/> 乳类(鲜) ≤ ┃ 0.3 <br/> 奶粉 ≤ ┃ 2.0 <br/>三、结论: <br/>日本人生产的、涂屁股的都比中国人吃到嘴里的要干净。 <br/>生在中国真是三生有幸! <br/>四、疑问: <br/>按国家标准,铬既然可以吃到肚子里面,为啥不能涂到脸上? <br/>不符合逻辑啊,百思不得其解。 <br/>五、要求: <br/>这次中国人的脸丢大了。 <br/> </p><p></p><p></p><p>2006-10-26<br/>中国质检局逗SK-II玩?(zz) <br/>经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SK-II还没有从狼狈之中醒过来,中国质检总局突然宣布,SK-II中发现的铬合钕两种重金属属于原料中混入的,本身不含这两种元素。而到目前尚未发现铬合钕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例子。SK-II将在中国恢复销售。</p><p>这样一个戏剧性的变化,把中国的消费者彻底忽悠了一把。到底SK-II含不含违禁物质?难道原料中混入的铬和钕就不算违禁物质了?到底这两种物质对人体是否有害?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不能不更多地去看在这个事件中的双方。</p><p>中国质检总局的公信力在哪里?</p><p>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质检总局有翻云覆雨的能力,在它的出尔反尔之间,政府的公信力丧失殆尽。难以自圆其说的做法,让中国政府执政的随意性在世人面前表演的淋漓尽致。</p><p>在一个月之前,中国质检总局高调宣布SK-II查出含有违禁重金属元素,铬和钕。并且在同时表示,这两种元素对人体极其有害。顿时,全国上下人心惶惶,SK-II消费者更是潮涌般地涌向SK-II公司退货。而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懵了的宝洁公司,来不及对这个危机做出正确判断,以他们对公司产品的信心,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政府搞错了。于是按照这个思路而产生的后来的处理办法,让消费者倍感愤怒,与宝洁公司发生了严重的争议和冲突,甚至升级为民族矛盾,很多网友惊呼:日本人在借进口化妆品对中国进行生物战!</p><p>这样严重的一场社会性的事件,今天在中国质检总局的声明中,戏剧性落幕了,转化为一场荒诞剧。</p><p>中国质检总局在前后说法不一,让人实在想不通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怎么可以这样草菅人命,恣意妄为。如果说前面的检查结果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现在又允许这个产品恢复销售?如果检查结果是确实的,而像他们现在解释的,国内没有严格规定的超标标准,那这些官员凭什么在之前大张旗鼓的高调对外宣布?他们这样草率的没有依据的做法,使得SK-II的损失不计其数,这样的损失算在谁的头上?难道政府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本来一般的消费者本来对铬和钕知之甚少,只凭对于质检局的权威部门的信任而做出退货的决定,并且引起了对以往使用该产品的后果的担忧和恐慌。而现在,质检局轻描淡写的大转弯,却没有向给消费者带来的恐慌而道歉,难道对于行政的缺失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连道歉都没有吗?在事情出现时,很多人责备SK-II的名牌傲慢。现在我们却看到另外一种傲慢:执政者的傲慢。这样的执政者,让人无法接受。</p><p></p><p>宝洁打碎牙齿和血咽?</p><p>我们可以看到宝洁在中国质检局宣布这样的声明后,表示“非常感谢”,只字未提它在这次事件中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看到,大牌的企业在中国政府的胡作非为面前,也无法挺起腰杆,只能打碎了牙齿和血吞了。他们知道,和中国政府对着干是没有好下场的。中国政府想教训谁,你只能俯首贴耳地听着,没有回嘴的份。这一方面是依仗中国这个庞大市场,你不老实就给我滚出去,损失的还是企业。另一方面,惹了中国政府,在这个市场上混下去也难,今天税务局,明天质检局,让你永无宁日。</p><p><br/>中国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行政部门的谨慎行政和负责的态度,是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威信的前提,如果还是任由这样草率行政,并且以一种霸王的态度,毫无法制观念的行为横行,中国政府在世界的形象会彻底倒地,中国的市场环境也会受到非常大的质疑。这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不利。</p>
richard_l
发表于 2007-1-25 21:54:33
<p>手机行业之黑就只有买手机的不晓得了,不过谁让这一块的利润这么大呢,让人前赴后继,再说就这一块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在关外和周边地区,很多工厂都几千上万人的规模,无奈大品牌厂商看不上他,就只有给黑水货做配套的,获得也挺滋润,倘若政府一下重手,该有多少厂子倒闭,多少人失业啊,这造成的GDP损失是父母官关键不愿看到的东西,呵呵!</p><p></p>
liu_xx
发表于 2007-1-25 22:30:14
<p>我不幸在手机行业,早教机(点读机)都做过。说一个行业黑,其实不能光看利润。如果有那么高的利润,钱那么好赚。所有的资本都应该往这个行业流动才对啊。不是故意唱反调。事实上,手机行业没有那么黑。比如五码机(三码机现在不好做了)的渠道利润其实不高,水货批发的利润也不是很好。只是零售店的单机毛利很高,但是除去营运成本,也是很难的。如果做绝对的渠道毛利率比较,服装绝对是最黑的行业,日化也是。可是为什么没有人说黑呢?其实手机行业而言,售后服务确实很失败。也是让很多人愤怒的地方。可是我们不能归罪与所谓的黑厂家,往往是那些营销做的好的厂家忽悠人最厉害。如果没有国内所谓黑手机的努力,那么道貌岸然的洋厂家的利润很吓人啊,大家想想V3上市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呵呵,不想说什么了。记得几个星期前,听手机行业的朋友说。贴牌现在的质量已经很可以了。而且,大家为了长期在一个行业做下去,也很讲究产品线,讲究质量。点读机,表面看,零售利润很高,可是看看铺面的费用和月销量就可以原谅的。点读机最大的问题是教材的问题,对厂家和零售都是挑战。如果真较真,按法律办事收版权费。点读机是没有办法做的。</p>
小黑炭
发表于 2007-1-25 23:14:29
联通做事不地道,非大企业所为,有点象小流氓。投诉一个月了至今没有答复。
nixonnee
发表于 2007-1-26 00:29:44
<p>听一个和某些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人劝我: 请喝十次茶不如喝一次酒,请喝十次酒不如一起PIAO一次.</p><p>他还没有见过不拿好处的政府官员.</p><p></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