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 发表于 2007-1-6 11:26:19

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

<font color="#000099">&nbsp;</font><div align="left"><h3><font color="#000099">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 </font></h3></div><div align="left"><h3>我是1954年10月在山东农村出生的,兄妹两人,父母都是农民。首先我想说说农产品的价格,以小麦为例。1970年——1980年小麦的市场价格:从“0.35元/市斤”上涨到“0.38元/市斤”,物价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非常稳定。我想说的问题是农民在市场上卖掉一市斤小麦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妹妹在1970年读小学一年级报名时,只须向学校交三毛钱(0.3元),当时只需交纳书籍费,没有学杂费,是真正的“一费制”。待到开学发书时,两门教材《语文》、《算术》的定价相加也只有两毛八分钱(0.28元),当初报名时多交的贰分钱还是被老师退给了每一个同学。0.28元就是当时整个一学期的费用,当时小麦的市场价是:0.35元/市斤。也就是说,农民只需要卖掉八两(0.8市斤)小麦就足够了。 </h3></div><div align="left"><h3>   让我们再看看当时其它内容的一些消费情况:柴油机灌溉或拖拉机耕地所需的柴油价格,每市斤是八分钱(0.08元),也就是说“1市斤小麦”就可以换来“4.38市斤柴油”;当时的公共汽车每次收费是伍分钱,也就是说卖掉“壹市斤小麦”的钱可以乘坐“柒次公共汽车”;当时的公园很多都免费,收费公园的门票也不会超过伍分钱;当时在电影院看电影,一张电影票只需“壹角钱”,也就是说农民卖掉“壹市斤小麦”就可以去电影院“看3.8次电影”。 </h3></div><div align="left"><h3>  当时一个鸡蛋的市场价是肆分钱,有人曾粗略地估计说:家里养上一只老母鸡,老母鸡所下的鸡蛋足够供两个学生上学的费用。这话不无道理,我兄妹两人从小学到中学的费用,基本上就是靠我母亲所养的几只老母鸡下蛋,这些鸡蛋所换的钱,除了供我们兄妹上学外,还要供应家里的油盐酱醋茶之需。 </h3></div><div align="left"><h3>   再让我们看看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农产品的价格,同上,看看卖掉一市斤小麦的钱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再看看养一只老母鸡可以供应几个学生上学?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本帐,无须我再一一列举。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究竟是谁在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究竟是谁在牺牲农民的利益?!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h3></div><div align="left"><h3>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当时的农民虽然还须向国家交纳爱国粮,虽然还没有免交农业税,但是农民当时的生活负担要远比现在轻松得多!虽然当时的物质财富没有现在丰富,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国家主人翁! </h3></div><div align="left"><h3>   从网上看,从周围人看,多数老百姓特别怀念毛泽东时代,认为毛泽东时代虽然“穷”,但感觉幸福、踏实,过得有奔头。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理想,人吃人、人剥削人的现象少,不受当官和有钱人的气,人人相对平等,但毛泽东时代的老百姓真的很“穷”吗? </h3></div><div align="left"><h3>   40岁以上的人都经历过,那时的人们享受着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和福利住房,这些福利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以现在为参照,一个家庭的这三项福利是整个家庭除吃喝以外的总收入的2.8倍! </h3></div><div align="left"><h3>   在毛泽东时代,城市人们享受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和福利住房,其中义务教育中小学的学费很少,大学中专以上的学生不但学费由国家承担,每月有生活费,那么,这些无形的福利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我大概算了一下,可能不太准确,只供参考。 </h3></div><div align="left"><h3>   公费医疗: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人年均医疗消费支出为1434元,按平均每户4人计算(毛泽东时代一个孩子的很少),每户年均4302元,1964年人均寿命75.85岁,每户一生平均支出相当于今天的为75.85×4320=435046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义务教育: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户年均消费教育支出5510元,每户一生平均支出相当于今天的5510×75.85=417934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福利住房:80年代,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80年代初的3.6平方米,均价按3000元/m2(还不算维修等费用),每户一生按1.3套房子,户均1.3×3.6×4×3000=56160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三项共折:435046+4179345+56160=909140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也就是说,每户家庭一生所享受的这三项福利91万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家庭收入: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一就业者收入为10009元,剔除就业者生活费后,其年均节余5800元左右,每户家庭按1.6个就业者,每个就业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5年算,每户一生平均节余5800×1.6×35=324800(元)。 </h3></div><div align="left"><h3>   每户家庭一生的三项福利是一生所攒钱的909140÷324800=2.8倍,也就是说攒一辈子的钱还不够毛泽东时代的这三项福利!!!! </h3></div><div align="left"><h3>  毛泽东时代真得像有些人说得很穷吗?这么穷还让老百姓享受这么高的福利? </h3></div><div align="left"><h3>   毛主席去世时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以上数据仅仅是家庭内的福利,还不算国家工业由一穷二白至第六工业强国,什么二弹一星了等等! </h3></div><div align="left"><h3>   </h3></div><div align="left"><h3>  <br/>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人那么没有奉献精神呢?不像毛主席时代那么好了。”我的回答是:“如果现在社会也能象毛主席时代那样把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看病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基本需求都包揽了,让老百姓不用每天吃了上顿担心下顿了,那谁都愿意去奉献~~~” </h3></div><div align="left"><h3>  每天都在为生计问题崩波,谁有空去考虑那些知识分子想的问题啊 <br/><br/><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h3></div>

770129 发表于 2007-1-6 21:26:51

够横的!

风中絮 发表于 2007-1-6 23:16:34

有道理,也许片面了一点。

jessone 发表于 2007-1-30 22:45:08

<p>ding&nbsp; </p><p></p>

jessone 发表于 2007-1-30 22:46:02

<p>能跟你交流下吗 QQ 408150514</p>

netbooks 发表于 2007-1-31 10:22:40

<p>不比不知道.进步还是退步??</p>

zyh52168 发表于 2007-2-3 12:42:04

<p>哈哈哈哈哈哈。。。。。。</p><p>太好笑了!!!!</p><p>居然也有这样算账的?</p>

玉米花开 发表于 2007-2-13 13:08:55

写的好!多发表!

我赞同你的看法!继续写下去让大家都看看!

unicell 发表于 2007-2-14 15:05:43

<p>写这篇文章的人别有用心,我保存的81年我上三年级上学期的书本代办费是4元,当时的大米国营粮店零售价是0.147元/斤,每人每月限量28斤,农民卖大米给粮站的价格是0.08-0.11元/斤,哪里有小麦能卖到0.35元/斤的。</p><p>另外当时每人限量油:0.5斤/月,肉1斤/月,布5尺/年,还没有电,我天天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煤油也是凭票供应的,一般人家点不起。</p><p>上文胡扯什么啊!那时候什么物资都没有,我小时候(80年吧)村里一个一起玩的小朋友的妈妈实在穷得过不下去了,拿家里仅存的面粉给我们做了一顿汤团,看我们7、8个小孩吃了,然后关好门一绳子吊死在梁上,是我从门旁的狗洞里发现喊人来的。至今我不吃汤团。政府在联合国说的不错,人最基本的是生存权。</p><p>强调一下,我小时候生活在江南苏州的农村,历史上最富庶的地方,当时尚且如此。</p>

ayi1982 发表于 2007-2-15 14:47:58

部分同意文章观点,当时的社会利益再分配没有像现在这么集中,贫富差距没有这么大。现在的经济有种说法叫“掠夺型经济”,即国家通过医疗、教育、住房等杠杆掠夺老百姓的钱,我们的物质生活看似丰富了,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对统一时代的平均水平而言,底层人民比以前过得艰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