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古董 - 

[咨询战略] 《中国人的管理逻辑》自序

[复制链接] 69
回复
123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3-19 0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永不消失的责任----企业组织“责任守恒原则”》。

  写书似乎总是会遭遇到不如意的心情。在写第一本书时,感觉自己缺乏基本的理论修养,仅仅是凭借个人十余年小企业主的经验和感悟,在表达我对企业管理的看法,所以缺陷与不足自然可知。当我写这本书时,遭遇到了更为不如意的情况,即我选择了一个如此“庞大”的题目,完全可能出现内容无法支撑题目的尴尬。

  事实上,我一直小心翼翼的避免掉入“宏大叙事”的陷阱里,尤其是对于管理学这种“行”大于“知”的学术学问来说,往往微小的断面或角度选择,更有现实的管理意义。但我还是“掉”了进去,原因是中国的传统商业管理,几乎没有独立性的管理问题,而是环环相扣、相互支撑、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关系。

  就如同中国传统管理所恪守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观,支撑它的是“以义制利”的商业价值观;而实现“以义制利”价值成果的途径,则是依赖于“内圣外王”的组织制度安排。这其中,丢失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管理逻辑的断裂,因此,任何独立性的看待中国传统管理的做法,都可能是肤浅而幼稚的。

  二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商业组织管理,从不缺乏深刻而精湛的“思想”、而是缺乏实现管理成果的“路径”----这恰好与管理学这门特殊学问的要求相反,因为管理学的意义并不在于解释现象或问题、而是在于提供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在特定环境下仅仅对于个别企业有效的解决之道,仅仅是一种个人智慧----在中国,这种个人感悟式的“管理智慧”,可谓多如牛毛,但它与管理学意义上的普遍有效,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因为它的管理成本非常高昂,常常是以个人失败经验为代价,所以不值得称道。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得出的所谓“管理真谛”,常常是中国传统商业智慧的翻版,它对于今天中国企业组织管理,并不是贡献、而是伤害。

  糟糕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悟道文化,所提供的“管理思想”常常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甚至于连界定“诚信为本”这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非常困难,因而常常成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式的个人随意性解释。假如商业/企业组织的管理,只能依赖于个人经验式的慢慢领悟,那么,所谓的商业/企业组织的基业常情,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更为糟糕的是,中国传统的商业管理,将社会性的人生/理想/道德,与赢利性组织的制度/效益/效率,牢牢的粘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相互交叉、混淆甚至是替代,以至于我们都无法区分:“内圣外王”究竟是在教管理者实现“个人基业常青”的学问、还是教管理者学会实现“组织基业常青”的理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以“辨证思维”的方式出现----这种“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好事”的辨证思维,对于个人修养来说,有助于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但对于组织管理来说,却是典型的故意的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丢失原则的“搅稀泥”逻辑。事实上,中国传统辨证思维不但需要慢慢的体会与感悟,同时还将真理隐藏在了“诡辩”的泥潭里

  三

  我在这本书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试图将模糊不清的中国传统的管理概念,以逻辑思维方式梳理出来;将牢牢粘在一起的个人的、社会性的人生/理想/道德,与赢利性组织的制度/效益/效率,区分并剥离出来----这种区分是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角度入手,我尝试着区分了以下六种不同:

  1.“管理人”与“管理组织”,并不是一回事----当我们将管理客体看作是“人”时,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个别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管理就成为了特殊人物/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特殊性”管理;当这种“特殊性管理”发生在大型商业组织里,造成的管理混乱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只有将管理客体看作是一个“组织”,管理才会成为公平公开/一视同仁的组织制度化管理;在组织制度规章面前,每一个人都不再特殊,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制度游戏规则,使得建立起大型的商业/企业组织成为可能。

  2.“信任个人”与“信任制度”,并不是一回事----当“信任”发生在个人/人格/熟人之间,就意味着商业组织将很难成长为一个大型组织,原因很简单:假如你不会向“外人/陌生人”授权,你就无法建立大型科层组织;假如你不懂得如何信任“外人/陌生人”,你就无法走向更大规模/更远地域的“陌生人世界”。只有学会“制度化信任”,才会摆脱“熟人网络”信任游戏规则的狭隘,使得大型企业组织内部的层层授权、以及组织外部广泛的契约式信任合作,成为可能。

  3.“个人利润”与“组织利润”,并不是一回事----当商业利润主要来自于管理者个人征服客户/官员/权力的能力时,组织不但是渺小无力的、而且变得可有可无。个人能力越是强大,组织能力就越是弱化,从而使得组织的基业常青成为奢望。现代企业组织唯一的利润来源是“创造顾客”,只有当我们依靠“组织”自身的战略/渠道/品牌等等组织力量,征服了庞大而陌生的消费群体,才是来自于组织能力的“商业利润”;而只有摆脱了依赖于管理者强大的个人获利能力,才可能由此造就出一个强大的商业组织。

  4.“个人效率”与“组织效率”,并不是一回事----个人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仅仅实现的是个人效率、而并不是组织效率。中国传统商业管理一直误以为组织效率,是来自于个人效率的相加之和,但事实上,组织效率是来自竞争与分工。因此,“劳动模范”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式的工作,带给组织效率的完全可能是伤害、而不是贡献,因此热情忘我的奉献工作,完全可能是为创造库存积压产品而工作。只有当竞争充分、组织分工恰当,组织的最优效率才会出现,每一个平凡个体的平凡工作,才会由平凡而变得伟大。

  5.“个人基业长青”与“组织基业长青”,并不是一回事----“统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事业的基业常青;“管理”的目的,才是为了实现组织事业的基业常青。传统“个人统治观”的恶劣之处在于,当管理者遭遇到个人权力地位危机时,他会以牺牲组织目标和利益为代价,从而达到维护个人权威地位的目的。现代企业组织与早期商业组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现代企业组织以制度或机制设计,彻底结束了管理者无限制的长期统治,或者说,现代企业组织是以结束个人基业常青为“代价”,从而保证组织的基业常青。

  6.“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并不是一回事----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可以公开描述个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光宗耀祖”;但商业组织的价值观,却仅仅局限于描述组织内、外部的各种商业责任,尤其是对于顾客的商业责任。假如管理者不恰当的以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替代了组织的商业价值观后,就意味着商业/企业组织将背离商业本身的价值,而走向了不着边际的社会/人生的理想愿望。商业组织是一个活的、独立的生命体,而并不是承载管理者个人理想抱负的工具,这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充分的尊重组织。

  四

  在梳理和区分“个人”与“组织”的六种差别和不同中,难免搀杂进我个人褒此贬彼或非此即彼的倾向性----我不希望这些“倾向性”影响读者,因为我无法保证这些褒贬观点本身的正确性,事实上,这种梳理/剥离/区分的行动本身,比区分后的褒贬观点更重要。

  假如你是一个老板,那么,当你习惯于依靠个人能力、而不是组织能力获取利润时,未必就无法获得丰厚利润。但是,你必须知道的是,当你依靠个人出色的商业嗅觉和交际能力,譬如获取一纸批文/一块土地/一项垄断等等而取得财富时,仅仅证明了你个人出色的人情练达与人脉关系;假如你学不会使用组织本身的能力,譬如产品/质量/渠道/战略等等组织能力,去征服客户或消费者,你就只是个获得个人财富的成功商人、而无法成长为现代企业家。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主,那么,当你习惯于信任周围的亲朋好友、而不习惯信任陌生的外人时,未必就无法获得有效管理。但是,你必须知道的是,你现在的习惯于授权给亲朋好友,是一种熟人信任、而不是制度信任,它只能是某种特定时期的临时性行为,否则就意味着你主动拒绝了不熟悉的人才;假如你学不会授权给陌生人的“制度授权”,你就无法超越手工作坊式的局限、从而无法走向建立大型组织之路。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那么,当你习惯于控制命令式的个人统治、而不习惯制度化的组织管理时,未必就无法获得井然有序的组织秩序。但是,你必须知道的是,你个人牢牢控制组织的统治能力,仅仅证明了个人控制能力的娴熟和地位的稳固,但却不能自动的带来组织利益的实现;假如你不能摆脱传统的个人统治观、从而走向现代的组织管理观,你就无法摆脱组织依赖个人的局面、从而无法实现组织的基业常青。

  这就是来自六种“区分”本身的价值----不懂“组织管理”并不妨碍一时的赚钱,但是,却会严重阻碍企业组织的基业常青。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解决企业组织的持续性增长问题、而并不是教人赚钱的各种技巧,一个代代相传存在了三百年的包子铺,虽然实现了长寿,但却并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因为它只存在而并不增长;同样,一个在短期获取了暴利随后就迅速消亡的企业,也没有现代管理的意义,因为它只增长而并不关注长期存续,只有如何实现“持续性”并且不断的“增长”,才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关心的内容。

  今天中国企业管理出现的种种弊端,常常被归结为制度缺乏的原因,而事实上,“制度”对于管理的价值非常有限,制度并不创造效率、而仅仅是制造公平,甚至于都没有确切的数字或证据证明,通过“选举制”产生出来的组织管理者,就一定比“蝉让制”产生出来的管理者更合格/更优秀----实际上,与其说今天的中国人对于“制度”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不如说他们是面对“无能管理者”显的毫无办法/无可奈何,更为确切和真实。有理由相信,假如管理者是受到拥戴的优秀人物,组织成员会群起反对威胁“内圣”的制度。

  事实上,中国企业管理的真实弊端,是缺乏创造出“组织能力”的能力。一个企业家个人敏锐洞察与把握市场先机的能力,即无法模仿更无法传承;而一个老板结交官员获取利润的能力,甚至都无法传给他的儿子。因此,今天中国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常常选择从破除“家族制”开始,肯定是一个错误;或者说,撬动“制度管理”的支点,是起始于塑造强大的组织能力----当企业塑造出战略/技术/质量/品牌等等强大的“组织能力”时,它不但可以延续和继承,而且,在此时,制度常常不请自来,因为强大的组织能力,最终是以制度的方式被固化下来。

  五

  最后,我们需要这样更广阔的眼界:今天中国企业管理所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是中国社会整体性变革中所遭遇到的焦虑与迫切的一部分。

  今天的中国无论看起来多么的现代化,实际上,中国社会整体尚未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性过渡,九亿农民依旧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因此,今天中国各类组织的管理尴尬,其实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西方社会完成这个过渡,使用了三百年的时间,中国却仅仅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因此,一切都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中国需要的是“时间”。

  因此,无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埋藏着多么丰富的宝藏,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梳理和分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因果逻辑关系,并且需要现代的“组织与科学管理”的启蒙教育。事实上,曾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发出璀璨光辉的传统文明,在现代社会往往成为了阻碍进步的束缚性阻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某种情绪化的倾向,并且能够透过眼前的各种繁荣或缺陷的表面现象,以更加广阔的全球性眼光、到更加纵深的历史感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以上文字是为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01: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管理逻辑》作者后记

当我写完这部书稿后,我有一种长舒了一口气的愉快的感觉:我似乎终于搞懂了长期困扰我的中国式管理难题的真相。

  在此之前,一些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管理问题,譬如“究竟是用人不疑、还是疑人不用?究竟是管理人、还是管理组织?究竟是德能重要、还是才能重要?”等等两难选择,将我折磨得痛苦不堪,似乎都对、似乎又都不对,管理成为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模糊状态,因此,最后常常是归结为一句很虚无的结论:只要是合适的,就是好的。

  造成这种无奈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管理是从“最高管理者”的角度看待管理,因此,中国管理就走向了如何做人、如何管人等等问题上去,而事实上,现代企业管理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待管理问题,它所追问的典型问题是:组织利润来自哪里?组织效率来自哪里?等等问题,显然,这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上来看待管理。

  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管理并不关心“利润来源于何处?效率如何产生?”等等管理问题,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最高管理者是个品德高尚的圣贤之人,那么,效益和效率自然就会出现。我把这种状况称之为“管理逻辑的断裂”,即:如果一个最高管理者个人品德才能优秀,并不会自然的出现效益和效率----假如确实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和效率,那么,它也不会是来自管理者个人这种笼统的说法,在这中间,一定隐藏着中国人独特的创造效益和效率的方法,但是,它被掩盖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了早年我做记者时的一个感受:当本月计划宣传主题是“承包制”时,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成就,就被当作证据来使用;而当下一个月计划宣传主题是“主人翁精神”时,相同的数据再次被当作了证据来使用。也就是说,“事实成就”这个结果,被当作了证明事先设定“目的”来使用----显然,这种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因果逻辑关系的断裂和错位,事实成就的真实来源和实现路径,就被隐藏在了结果之中。

  二

  在我个人看来,“中国人管理智慧”或“中国式管理”都是很坏的提法,因为看似精妙的管理智慧,常常成为了破坏组织管理的元凶;而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则隐含着以地域为界限看待管理的误区。

  事实上,全世界所有的企业,所面临着管理问题,都是相同的----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无论百年企业管理看起来是多么的令人眼花缭乱,其本质都是始终如一的围绕着这两个基本管理主题在进行。因此,在管理的初始问题上,并不存在东、西方之分;所谓的东、西方管理之分,其实是对于这两个基本管理问题的不同解释;这意味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的提出问题,而并不是就中国特殊环境提出中国式的管理问题。

  “利润/效益”究竟来自哪里?现代西方企业沿承至今的管理结论是:“利润/效益来源于创造顾客”----你当然可以不同意西方人的管理观点,提出譬如“效益来自做人的能力”或“利润来自于熟人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但是,你必须提出有力的反驳理由,并且最终以实践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你所提出的反驳理由和结论,不能仅仅在中国特定环境下有效,而是必须被证明是管理理论上的通用原则,否则就会成为狭隘的“中国式管理”。

  “效率/绩效”究竟来自哪里?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所得出的管理共识是:“效率/绩效来源于竞争与分工”----你当然可以反对这个观点,提出譬如“效率来自于主人翁精神”或是“绩效来自于员工凝聚力”等等看法,但是,你必须以理性/事实/数据来说话,由此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在早期,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已经用事实数据证明了“如果没有分工”,那么一群工人连一枚钢针都制造不出来;现在,你必须用事实数据来证明,“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创造出强大的组织效率。

  这就是“管理逻辑”的价值,即:任何一项管理方法和行动的实施,其背后必定隐含着一个正确的因果逻辑关系在支撑;或者说,假如不是这样,那就将造成管理逻辑的断裂,并由此导致所期待的管理成果无法出现。譬如,我个人认为,“凝聚力”并不创造组织效率、而是创造组织和谐,事实上,和谐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因此,当我们试图通过塑造组织凝聚力而实现效率时,常常就会空手而归,原因就是中国人使用“想当然”的主观臆想式的逻辑,所造成的“驴唇不对马嘴”式的管理逻辑的断裂与错位。

  三

  这本书的缺陷与不足,在于缺乏破坏后的“建设性”,即:在区分与批判中国传统管理的缺陷后,并没有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的观点。

  这显然不是我偷懒的缘故、而是我个人的能力不足所致。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管理的梳理和批判,本身就造就了这样一个管理悖论:中国传统管理确实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但是,假如中国传统管理的真的一无是处,那么,就意味着中国人的管理只能跟在西方人的后面模仿。因此,正确的认识中国传统管理,应该是这样的思维:在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中,一定存在着对于今天来说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但是,它未必隐藏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管理中;事实上,在传统儒家主流思想之外,还存在着“诸子百家”的丰富营养。

  我个人有这样一种模糊的直觉:中国人可能对于世界企业管理的贡献,并不存在于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思想中,或者说,传统儒家思想在经过两千年的固化后,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和企业管理的桎酷,它的有效性仅仅体现在温和的、缺乏竞争的传统农业社会。我个人的感觉是:对于世界企业可能产生影响的中国人的管理观点,极有可能是隐藏在中国古代圣贤老子的《道德经》中;当然,这种个人感觉需要以严谨的理性的事实来证明,而实际上,今天世界性企业的管理潮流,已经逐渐的在证明了这一点。

  譬如,企业组织的“基业长青”,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早期的西方企业管理,一直认为“创造利润”是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但是,当带着美好的利润而死亡的企业大量出现,这种因果逻辑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事实上,是“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识破了其中的假象----德鲁克大声的呵斥企业:管理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利润并不是管理的目的、而是创造顾客后的结果。德鲁克的这个观点相当深刻,因为它使得企业摆脱了面向自己的狭隘、从而转向了面向他人的责任承担。

  但我相信,老子对于基业长青的认知,更为本质和深刻。在老子看来,“天长地久”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天地不自生,所以获得了永生----这是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因果逻辑。实际上,德鲁克已经撬开了“利他性”的一个缝隙,因为“创造利润”的本质是为自己,而“创造顾客”的本质是为他人,但是,德鲁克仅仅是面向组织外部的顾客,而并没有从组织本身角度来思考,全面的建立一个“利他性组织”。在我个人看来,利他性的责任组织,可能是未来实现基业长青的正确之路;企业的“利他性”越彻底,意味着服务顾客的能力越强大。

  譬如,组织成员个人创造性的成果,究竟是如何出现的?早期的西方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授权/激励”的方式来解决,给下属授权越充分、下属的创造性就越强,事实上,这是西方管理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自从“组织管理之父”韦伯,为组织设置了法定权力的组织模型,就意味着权力全部集中在了这种金字塔的顶端,权力下放只能依赖于高层管理者恩赐式的授权。实际上,这种状况也是从德鲁克开始,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绕开了授权这个难题,从“结果”回过头来看待管理,使得组织成员从压迫性的管理走向个性解放的自我管理,成为了可能。

  在我看来,老子对于个人创造性成果的看法,更为根本和彻底。在老子看来,车轮正因为有了辐条的虚空,才发挥了车的作用;陶土器皿正是因为有了空洞,才发挥了器皿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给人以便利,是因为它营造的“无”发挥了作用;因此,最好的统治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最次的统治者,人们才会畏惧他。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老子的“创造空间”和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有着多么本质的差别,实际上,德鲁克所设定的“目标管理”,依旧局限于传统的权力型组织框架内,而老子的“创造空间”则是彻底的回归了个性解放的本原。

  传统商人为什么往往很容易成功?原因是他们曾经与客户的距离最近,同时,拥有个人决策的最大空间,但是,当商人变成企业家后,他们就被层层相叠的组织结构,推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由此,他们成为了距离客户最远的人,这种状况下如果不会授权,管理的糟糕状况是可想而知的----即然传统商人们曾经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距离最近”和“空间最大”,那么,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为什么不学习商人们的传统做法,将组织成员变成一个个的小商人,将组织成员赶到离顾客最近的距离地点、给予他们最大的自主权?!事实上,在这方面,老子提供了大量的管理思想,从管理者个人的“无为之治”,到组织层面设计的“小国寡民”,可谓非常丰富。  

  四

  最后,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我们应该这样持有这样的认知:如果将“管理理论”当作一个产品,那么,它的消费客户并不是学术圈子、而是管理实践中的“企业管理者”。

  这个问题在中国解决得一直不是很好,管理理论常常成为抽象的学术观点之争。事实上,刻意标新立异的、美妙动听的管理观点,对于企业管理并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对于同一个管理问题,可以得出很多种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些不同的结论,并不是以学术标准来证明对错,而是必须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还是无效,这也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假如管理理论不能真诚的为“客户”服务,那么,即使它听起来感人至深,它也仅仅是“正确的废话”。

  我们应该以初生婴儿般的天真,提出一些最朴素的管理问题----譬如,为什么一线员工最敏感的感知着顾客需求的变化、最直接的掌握着客户信息,但是,他们却即无权力直接满足顾客需求、也不知道这些信息应该如何传递给最高管理者?为什么在授权之后下属面对顾客的需求,依旧显得无能为力;而组织层次扁平化之后,顾客信息依旧无法快速准确的传递到管理者手中?----面对等等类似的管理现象,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深受传统组织管理观点的影响,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事实上,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自由职业者、SOHU一族,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得到了破天荒的发挥,他们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原因是他们摆脱了组织边界本身的束缚,他们开始为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工作、而不是被强迫着为组织而工作,个人兴趣激发了他们自觉/自愿/自律式的热情,而个人的理想/成就/抱负则成为了最原始的工作动力。这意味着“组织”本身,已经成为了限制组织活力的障碍;“制度”本身无论如何宽松与忍让,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也许,传统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已经被挖掘殆尽;新的二十一世纪的管理,需要另辟溪径。

  我想,未来更具活力/更加有效/更为强大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在未来、他者、空间、个性、关联、简单、无为等等关键词中诞生,也许,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展身手的有为之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TO 太子傅

当我们说到“授权”时,其实是因为我们现有的组织是权利组织。当我们说起“协调”时,其实是因为现有的组织部门边界被严格的限定。当我们说起“合作”时,其实是因为我们现有的组织是自私性组织。

于是,我们开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种种解决之道,却是在现有的框架内进行,所以我们非常辛苦,因为越是更深入的前进,遭遇到的阻力就越是巨大,所谓的管理悖论也越来越多。

我想说的是:我们将现有的组织形态,当做了一个正确的前提而毫不怀疑。实际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要统一?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是否要保持一致?等等问题,也许,它的正确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实际上,在我看来,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还原其本来真实面目。类似于战略、授权、协调、绩效等等词语,其实都是在破解现有组织的弊端,而并不是“本原性”的问题;当管理一旦回归原始性的问题,那么,这些词语就会消失了。当然,一旦本原性的问题本身被提出,就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

4
 楼主| 发表于 2005-3-20 1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今天所遭遇到的管理困惑,很多都是来自于对原始性问题的模糊不清。

譬如人力资源考核问题,西方的绩效考核工具,非常明确的是考核“才能”,但是,中国人却提出了一个“德能”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本身,就令我们困惑,因为“德能”即不直接创造效益、又不创造效率,那么,德能存在于企业里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哪?这样问下去,就会问到了原始性的问题上去。

当然,由于中国人缺乏科学理性的精神,所以,常常将“德能”当做了“才能”来使用,而实际上,德能并不能自动的转化为才能,这中间,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一些非常技术性的科学手段,但是,中国人不懂,所以,就将德能和才能混为一谈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5-3-20 2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经常在玩味一种个人的直接体验:当我早期处在组织边界之内受管理时,是我的个人能力和个性表现最差的时候;当后来我自己成为了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时,虽然我的个性与能力得到了释放,但巨大的组织压力已经逐渐抵消了这种能力发挥;到了现在,当我完全摆脱了组织后,是我的个性与能力发挥得最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我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可能会创造出大大超越我预期的成就。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感觉:我越组织越远,我的个性越是得到发挥,能力就越是变得强大起来------这并不是组织无用,而是带给了我们一种思考传统组织弊端,为未来创建更加有效组织的一种思考。

我们当然不会愚蠢到去解散组织,或者说,解散组织的想法本身,依旧是基于传统组织有形边界的思维模式。我想,我们都很聪明,会找到更能满足客户、适应变化的新的组织形式的。依我个人的直觉,新的更有效的组织形式,不会是依据有形的、看的见的组织边界来思考,而是可能出现在组织外部,即外部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新的组织边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