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学习力的革命9下

[复制链接] 16
回复
72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8-4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yong 于 2012-3-20 23:15 编辑

[原创]学习力的革命9下

正文下载
[学习力的革命9下.rar]


关注效率
前面我们说过,即使是报听写,对于一般没有特殊训练的人们来说,说与写的速度大约相差五到十倍,更何况,听课的人还需要时间反应听到的内容,从而消化理解。笔记的记录效率体现在三个方面:
1、记录必要的内容
2、用简洁凝炼的语言
3、以注释作为补充

所谓记录必要的内容,在上面我们已经说明过,不妨再来重复一遍,笔记中记录的内容,应该是结构上必需的,如果不是在结构中占有必要的位置,那么再精彩的内容也最多只能放在注释中,或者,我们记录下以后,发现不是结构完整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加上一个“非结构”的标记以示区别。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过,如果一个末级分枝没有其它内容仅有自己作支撑,那它在笔记中存在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这种内容要么放进注释中,要么干脆就不用记。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听课时要记录的内容其实应该是干净的,干炼的。
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在Cornell 笔记记录方法上也有所强调,它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尽量不要使用过长的句子;二是多使用符号和缩写来代替那些冗长的专业词汇。其实在我们对思维导图有了初浅的认识后也知道,思维导图对分枝的语言描述也要求一再精简,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一再强调,没有必要用完整的语句,如果可能,尽量使用短语或者词汇。因为笔记中要记录的主要是内容,而不是叙述内容的技巧。
但有两个问题是我们在做笔记时必须注意的,其一是在思维导图的相关书籍中特别是托尼巴赞的著作中,说明把一句话拆分成多个导图的分枝,以作为导图练习的一种技巧甚至是作图的一种方向,这个要求至少有记笔记时是不太可取的,这样做的结果固然可以让导图的形式以及分枝看上去比较丰富,但是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增加的是工作量和对细节的过度关注。除了极少数关键的语句因为分析的原因可能会用到这种方法,日常记笔记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做法。
另一个问题是做过一些思维导图的人多少会有的一种经验,用简洁的语言甚至是用图形表达思想时,当时的我们是清楚的,但是有时过境迁后,我们会对当时思考的内容以及当时的记述完全没了印象,或者说不能确切地回忆分枝所要表述的内容。这个是思维导图更是笔记的一个大敌。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必须建立在所记录的内容准确、到位、可靠的基础之上,仅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有措施上的保证。
确保记录的内容准确、到位、可靠,又要尽量使用简洁凝炼的语言,两者之间在很多场合下是一种矛盾。但这种矛盾也是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的。首先当然是集中注意力,在选用表述时就充分注意这种含混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但这与各人的基础素质以及对学习的内容是否熟悉非常有关系,它可以一部分问题,但不可能全面解决问题。
因此就有了第二种方式,孤立地看,对于要记录的分枝内容,我们很可能在既准确又简洁上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述方式,但是因为我们的笔记是有结构约束的,通过上一级分枝、同级分枝、特别是下一级分枝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简洁表达的余地。特别是有下一级分枝的内容,一般说来,即使是用两三个字进行表达,依然可以从下级分枝的构成中看出要表达的内容而不至于混淆,这些是可以尽量精简文字字数的。
有两种情况要慎作精简,一是核心主题,也就是我们每一次笔记的大标题,这个一定要准确、唯一、不可能出现混淆的可能,特别是在笔记次数很多的情况下,准确的标题无论是我们日后查找还是寻求相互之间的关联和脉络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标题上不鼓励作太大的精简。另一种情况就是最末一级分枝,因为相对孤立,所以表述和应表述的内容不对等时出现模糊含混的可能性很大,但又因为最末级分枝是笔记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如果能有效地精简不仅能使我们做笔记时有高效率,而且在复习和记忆时也能有效地减少信息量,因此最末级分枝上的用简洁凝炼的语言,不仅必要,而且应该是我们注意的重点。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笔记的最末级分枝普遍使用注释,当然注释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但应该建立这么一种原则性概念:最末级分枝一般来讲有一个或多个注释,如果没有注释的话,那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部分内容自己已完全明白,用自己的话能随时说得清楚,第二是所用的表述是清晰的,不可能产生别的岐义。
有了以上的方法和限制,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最末级分枝肯定要用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只不过为了防止万一,我们一般要用注释来给它作为补充。

补充该补充的
严格来说,用做好注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善用或者是用好注释。做笔记过程中,注释的数量与听课的难度应该成正比,也就是说,只有听起来比较生疏的内容才最有必要做注释。这样的话,做好注释容易误导到注释做得越多越好,越详尽越好,但理性地分析一下,我们的要求不是这样,注释是以必要性为前提的,对于大多数已知的内容,或者是我们一眼就能看清理解的内容,为了保持结构完整可以记录下条目,但注释就显得多余。
在我们所说到的这种笔记形式中,注释的表现形式是:以要被注释分枝为基点,先空一行,在接下来的下一行里,从所属分枝的起始往后空三四个字符空格,开始写下注释内容。有两个细节,一是注释最有可能写得很长,可能一行是不够的,这时不要拘泥于Mindmapper的方式,我个人的经验是在下行的起始后空三四个字符(相当于一个Tab空格)开始继续,(如果有碍于观察笔记的大结构的话可以在注释完成后左端加个大括号似的弧以示区别)。另一个问题来自于注释如果有多个段落怎么处理,其实没必要处理,该分段的分段,该继续的继续,注释完成后,再空一行表示结束。
一般说来,注释有四种:
1、听课时及时做的,与相应主题内容相关联的注释,这种最能满足格式要求,
2、课后补做的,不能写成固定格式,通常是以补白方式完成的,
3、为了简化笔记留下的线索,比如说书本上有详细描述的内容,线索用注释形式,
4、与讲课结构无关的内容。

听课时及时做的注释又有两种,一种是老师在讲述时的补充,如果认为必要,同时又可以不作为分枝内容,可以直接作为注释进行记录。其二是本来老师讲的内容可以用几句话概括的,但长篇大论的内容不适合作为笔记的主题或分枝,自己用一个相对含糊但是简捷的词汇来表示,但准确的内容还是要用注释说明一下。
课后补做的注释不是这里讨论的要点,后面的PPT会做解释的。线索注释比较碎,留在后面说好了。与讲课结构无关的内容怎么记,在开始用这种方式的时候是有些让人为难的,比如说我们上一回说到的成成的那篇文章,开头一部分“聪明问题”就不是项目管理的结构性内容,怎么记?都成,可以当它是结构的一部分记下再说,然后做一个后面要说到的“非结构标记”,它自身的结构记下也不妨。你要是多少理解成成为什么这么写,可以写一句话:“习惯变成科学,产生了项目管理。”要是完全理解了,不写也没事。
这里倒是产生了一种技巧,就是在听讲时如果老师没有了结构或者没听出老师的结构,怎么办?只当老师现在是在讲一个名为“其它”的分枝,这个分枝行不写内容,也就是在后空两行之处当目前的内容是注释,听明白了结构,就总结一个主题给补上,实在听不出来,可以下来请教或和同学讨论,真要不是结构中的内容,标一个“非结构标记”就可以的。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到理解了内容但一时找不到表述的分枝记录中。总面言之,先注释后条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线索内容倒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这里不妨多说一些,有的可能在听课笔记上用不着,但在工作笔记或其它形式的学习笔记上还是很有用的。
最常用的线索是课本上已有完整表述的,只要和老师讲解的不是原则上的不同,一般说来不用再记,比如“放射性思维”这个概念,你可以只写这几个字,在注释的方式下简单记下P53。

引用,是一种特殊的注释,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在笔记时的工作量,我们都知道,写在书上特别是课本上的描述,经过认真思虑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上例所提到的“P53”是一种特指,也就是《思维导图》作为我们教科书时这样写是最简洁的,如果是在其它课上讲到,而自己又正好有这本书,那么写法应该是“思维导图P37”,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以下种种,我就不一一解释了。
......
栖息谷@三招十八式
波物@竞争论P37
......

在思维导图里,这种引用叫链接。链接是Mindmapper及很多导图软件很有效的功能,可惜文本文件中不能有。那么在手写笔记中,我们给它创造一个。
说到这里,Mindmapper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属性在笔记中也应该给创造一个,这就是分枝的时间属性。我们只好再次用注释来表示,这个用法工作笔记中常用,听课笔记中用处倒是不大。
时间属性有两种,一是时刻或日期,另一种是时间段。我举例几种表示方法:

Time15:30
Day7.22
D7.22 T8:15
D6.15~D7.22
D6.15PD37
T8:15PH3:30
(TDPH各表示什么就不用说了。)

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很多,声音的,影像的学习资料应该也见过不少吧,这些资料学习时,同样可以做笔记,不过是很简洁的笔记,没有别的太多注释,但重要部分播放的时间段是可以记录为注释的,除非很经典的内容,大多数材料你需要重看或重听的都只是一小部分,这时我会用类似于“14:23M3"这样的注释。大意是相关内容从14分半钟那里开始,约持续三分钟,如此而已。确实觉得要做详细笔记,把这些要点再选择性地播放就可以了。

其实Mindmapper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属性,这就进入了我们第四个讨论的问题。
我们说过的要左留两列,这两列有一列在格线内,是用来根据我们听课的感受作特殊标注用的。标注也是Mindmapper教给我们的一个好东西,千万别把这一列用来标注大一二三,小123的,在一个结构化良好的笔记里,这些数字标记没什么用处,更有用的是诸如重要、疑问、待验证,还有我们前面说到的非结构等等特殊标记。
在Mindmapper中,出现在右边栏的这些图标和一般用图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更愿意称它们为“属性图标”,它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它们是用图标来表达常见的含义,即使它也有12345之类的数字标记,但不要理解这是用来标记序号的,不是,它们是用来表示同类项的。其二,这此图标不能作为背景,只能放在或左或右,而且与其它一般用图不一样的是,这些图标可以多重使用,而不是非此即彼。理解了这些特点,就不难正确使用它们了。
由必要熟悉Mindmapper的“属性图标”,办法很简单,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重要的原始笔记是要再转为导图笔记供保存甚至记忆的,因此在手写笔记中就要有意识地为标记做一些规定,首先是这此标记要有意义,而且标记的符号要唯一,与Mindmapper的“属性图标”即使不一样,也应该有相通之处,其次就是要经常熟悉这些标记,熟能生巧,熟悉是随手可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多用,自己反复用过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死记硬背的多少还缺些灵气。右图是我常用的Mindmapper的“属性图标”,可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们要么就完全不在意标注,要么就会把标注做得过多。因此有必要强调,在笔记中做标记不能太多太滥,处处是重点则一无重点。以我个人的经验,也就是一个20%以下原则,就是在做原始笔记时,除非真的有所感触,轻易不要到处做标记,总的标记内容不能超过全部记录内容的20%。这样做出的原始笔记是有效标注的,也是清晰合理的。
为什么我在前面强调要左留两列呢,那是因为还有一列是在复习、整理、补充、完善原始笔记时要用的。听课时的记录不完善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对整体结构有了印象,在回头复习的时候还有补充的机会,这种补充不仅是补充内容,更重要的是补充结构,补充标记,补充注释。那么格线以外的另一列可以用来标记自己在复习时的感受,它当然也有一个20%以下原则。
以适用为原则,这确实只是一个原则,前面都已经讲到了,只是要重做一个结构来强调一下。在这个PPT中实际上就是反复说明如何把思维导图中的一些有效实用的元素加入到手写笔记中去。比如说链接、标注、时间及周期三个属性,比如说结构化、语句的干炼、必要的注释等理念。这些思维导图中应用到的属性确实能提高笔记的效率和实用性,反过来说,在笔记上的这些实用性应用也加强了我们对思维导图的深入认识。
补白是一个学习的流程,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复习、整理、补充、完善原始笔记时要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横跨两个阶段,即在手写笔记复习整理的后期和思维导图产生的前期,那么在纸质笔记上要有补白的空间。这个空间在我们这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以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笔记,初看有些浪费纸张的嫌疑,到处都是空白,写有内容的比率不大。再看就会发现,这种方式有利于大小结构的读出。进一步看那就是补白的空间很充足,我们可以把原始笔记做得更好更完善。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记笔记的当时,如果笔记有疏漏或者需要有修改时,在笔记正文的右边进行修改。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引起对笔记结构的误解,毕竟我们前面再三强调结构第一。而当笔记初步完成后,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时在复习、整理、补充、完善的过程中有修改也是正常而且必要的,这时的我们需要另一枝笔,我通常是用一枝红笔或者铅笔在笔记的左边进行修改。主要是为了区别,同时也为了有效利用原始笔记的结构和补白空间。
最后解释一下所谓的前空一页,左空两列,下余三行。左空两列前面已经说过,格内的一列是用来记录听讲时听到的如重要等等的属性。格外的一列则是在复习、整理、补充、完善的过程中再进行一次标记,和笔记当时的标记有所不同,这些标记更多的是在把握了全局后自己的理性思考,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把笔记读成自己的。当然如果用另一枝笔效果会更好一些。
前空一页,是要在有限的一面内指导此次笔记的大概表现出来,便于笔记当时心在有大局观。一个好的老师会在课头讲到,今天会有那些内容,如同一本书有它的目录一样。在这个前空一页里,我们最好是当个标题党,除主题外,只记录一二级标题就成,多余的内容是笔记正文的事,这样在一页之内记下主要概貌是不成问题的。在技巧上,我们可以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表述。如果老师课头时说到,记下来,并在过程中以结构第一的原则进行修改。如果老师不讲,那么只要自己有记笔记的过程中简要地建立一个,会有用的。
下余三行,要做的事就是把这页中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因为笔记是按顺序进行的,可能在一页中的主要内容有多项,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下余三行之说。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对有些人可能有些难,但要试着做,特别是试图在老师的讲解中找到这种一句话表达,实在没有,不妨下来后自己使劲地想,再想不出,还有办法,问问老师同学,这一部分用一句话该怎么表达。久而久之,这是日后工作中的一种很有竞争力的突出能力。
如果我们的笔记是这么做的,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享受笔记”,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过程上的。很遗憾的是我不能把自己的原始笔记拿出来做示例,我个人的原始笔记虽然很多,但现在大多是工作笔记,一般来说不便于公开,而无事找事地做一些笔记太累也没必要。我只能把我的探索和经验写在这里。如果有朋友能给出可供大家参考的范例,那应该是回贴中最大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发表于 2009-8-4 20:0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板凳
发表于 2009-8-4 21:15:07 | 只看该作者

精品啊;

大师的PPT最近有新变化,增加了一些配图;

 

4
发表于 2009-8-5 10:08:04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是离LZ最近的一次了,握个手

5
发表于 2009-8-7 14:01:09 | 只看该作者
eyong,你研究得真是很细啊!真是很佩服!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东东,是最值得培训的东东,不过市面上这样的东东可能反而不好叫座——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想要学到基本的东东,只是想要获得一种不劳或者少劳就有成果的“绝技”。悖论啊!
DUANXIN_1986@16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9-8-10 13:17: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9-8-10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学习了
8
发表于 2009-8-25 14:09: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获益良多。

9
发表于 2009-9-6 17:44:35 | 只看该作者
eyong兄的大作改变了我的学习思维,堪称经典,在考虑是否用于孩子教育中!
10
发表于 2009-9-10 10:18: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通过最近的学习,提升很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