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9 09:17:33
|
只看该作者
姜明 心态决定胜负 口述|天明集团董事长 姜明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如果你手里只有1万元,你敢不敢向别人借30万?我敢。而且,还把其中的一半拿来买车。 那是在1993年,我刚刚辞职下海。大学毕业,我就在河南省体委工作,五六年中,工作一直挺顺利。但是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让我的思想出现了变化。其实我骨子里就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不管把我放到哪个位子,我都想做出点儿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于是,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从省直机关辞职下海的人。 对我的这个决定,家人全都反对,毕竟当时民营经济的前景不明朗,而我原先的工作又稳定又有前途,但我没有丝毫犹豫。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这是我最重要的一次人生选择,我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时,原单位的主任还建议我停薪留职,被我婉言谢绝了。我不喜欢拖泥带水,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年轻有冲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信。我在河南省体委负责体育场广告业务,单位总共160多人,我一个人联系的业务量就占所有业务量的近50%。 刚辞职时,我的积蓄凑来凑去只有1万元。好在,我的人缘和信用比较好,没有任何抵押和担保,就从两个朋友处借了30万。当时,没有人有这么多个人存款,这两个朋友的钱也并不都是自己的积蓄,所以,他们也为我担了很大的风险。至今我们非常感激他们当年的鼎力相助。 拿到钱,我先是花了近15万买了一辆夏利车,那时候正是物价最高的时候。天明成立的第一天,就在河南日报做了个通栏套红的广告,花了3万;另外加上办公室租金、各种办公用品……30万块,在一个月之内就被我花得只剩2万。现在想来,还真是够胆大冒险。 不过,我并没有为此寝食难安。我相信:所有的果都有因。善有善报嘛。至今为止的人生42年中,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事睡不着觉。 还好,公司很快开始盈利。天明广告刚成立的时候,我提出过一个“3、6计划”--3年跻身河南广告界前三强、6年成为河南广告界老大。实际上,只用了一年半,天明广告就在河南广告界排名第一了。我顺利地把借朋友的钱都还上了。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可能不敢那么做了,至少不敢买车了。我觉得自己当年多少有点儿无知者无畏的劲头。现在天明创业16年,资产逾10亿元,我花钱反而变得更谨慎了,每花一笔钱都要反复琢磨。 我觉得,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创业初期,一定要有冒险精神,不然,根本就不会有创业这回事。但越到后来,企业家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风险控制就越显重要。如果要想做一个百年企业,必须把风险控制好,否则不可能做长远。 心态决定胜负。怎么才能心态好呢?就是不要把自己逼到死角,做任何事都留有余地。 我现在的做事风格是,每上一个台阶之后,都先把这个台阶做扎实,然后再从这个台阶出发,谋求更高一层的发展。这样,即使做不上去,最多滑到前一个台阶,我不允许自己滑到原点。 作为一个企业家,冒险是必须的,但在冒险之前,一定要先想好最坏的结果。如果你觉得最坏的结果你能承受,那好,去放手一搏吧;否则,就不要去做那些自己输不起的事情。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 迁到上海后的一年成了伟志集团危险的一年,其间发生的变化,差点儿让我喘不过气来。 向炳伟 危险的一年 口述|伟志集团董事长 向炳伟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伟志集团成立快18年了,在这期间,最大的一次冒险发生在2004年底。当时,我决定把集团总部从西安迁到上海,同时,换掉原先的一批高管。 其实,这个事情我已经考虑三四年了。原因有几方面。 首先,做服装在西安没有地域优势。西安是一个非时尚城市,离时尚圈太远,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时尚信息,也不能融入圈里。这对一个服装企业来说是很糟糕的。我在2001年看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是想通过内部调整来解决,并每年派二三十人到意大利、法国等时尚之都参加展会,希望能借此获得最新时尚资讯,不过效果甚微,不能治本。 其次,西安与服装产业区距离较远,我们不能整合、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原、辅材料的采购距离远、速度慢,造成伟志集团的节奏总比同行业慢半拍。 再次,伟志集团内部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思想比较保守,习惯凭经验做事。这大概和地域有关。再加上西安的机会比较少,很难留住合适的人才。由于缺乏设计人才,那时候我们的产品没有统一风格,包装和宣传都显得很土气,已经严重影响到销售、影响到经销商的信心了。 当然,迁到上海虽然能解决信息、产业链、人才等问题,但也有很大风险。 首先是成本会高出一大截。记得刚到上海时,我们在南京东路租了写字楼,一年的租金要200万元,比在西安高得多。 其次,我们在西安,算是地方上的优秀企业,得到了政府各方面的支持。而到了上海,就没有任何外部的资源优势了。 最后,最大的风险在于引进外部高管的成败。 我当时的想法是,留在西安,伟志集团已经成了“年轻的老企业”,将来肯定是死路一条。迁到上海,虽然要冒很大风险,但至少有五成的成功机会。 没想到,迁到上海后的一年真的成了伟志集团危险的一年,其间发生的变化,差点儿让我喘不过气来。 为了引入外部高管,我提前半年就开始做准备:找了三家猎头公司,做了数十次筛选。记得那时候我刚好扭伤了脚,只得拄着拐棍,西安、上海来回跑。最后总算找了一个香港人和一个台湾人,分别担任正、副总经理。因为他们都是业内资深人士,我本以为可以松口气了。于是他们一上任,我就给了他们充分的授权,没想到大麻烦不请自来。 在2005年初,两个人上任不久,伟志集团通过收购,成为暇步士在中国地区的总经销商。没想到,4月,我发现那个香港的总经理在收购过程中居然出现个人经济问题。我只好立刻停了他的职。这件事虽然还不至于影响集团的正常运营,但对员工的信心打击很大。这是伟志集团十几年来第一次引入外部高管,他们来了之后也开始着手建立新的组织架构、新的团队,大家本来对这些变化抱着希望,以为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没想到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 接下来,我只得把那个台湾的副总升上来,主持工作。可是他对整个公司的了解比较少,再加上文化差异,做事风格不是很被内地的员工接受,过了两个月,这个人主动提出要离开。 没办法,我只好重新在内部选人,情急之下提拔了一位年轻的区域公司总经理。可是,这个年轻人也缺乏经验,很多事情决策缓慢,弄得人心涣散,只做了一个多月,他也主动请辞了。 这下问题严重了。公司内部员工议论纷纷、各地的几百家专卖店人心不稳、销售下滑了20%,这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我只好重新亲自接手具体工作。 由于效益不好、费用居高不下,有段时间,我经常坐地铁上下班、跟员工拼车、出差搭折扣比较大的早班飞机,甚至自己亲自去做采购员……一天24小时连轴转,还觉得时间不够用。 2005年11月,集团要开下一年的春季订货会,在郑州、西安、成都设了三个分会场,我一个也不落,全都跑一遍,向我们的四五百家经销商鞠躬致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并不觉得自己冒了多大的险,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只能那么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的选择、决策都要企业家自己来对结果负责,所以,胆识和决心是一个企业家所必须的。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 创业就像挖井,到底是再挖一锹水就出来了,还是底下根本没水?没有人知道。 吴海宁 再挖一锹 口述|职脉网CEO 吴海宁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十几年来,我先后在摩托罗拉、诺华制药、搜狐、UT斯达康待过,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 我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算得上顺风顺水。 1999年在搜狐的时候,我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里的第一个人力资源总监。 2000年到UT,正赶上了UT最火的时候。2006年,我已经在UT拥有一个大办公室、很高的收入、领导着一个成熟的团队……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我却发现自己已经没什么激情了。当了这么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我是不是应该自己出去闯一闯? 要放弃当时所拥有的一切并不容易,不过我一点儿不害怕。在UT做人力资源的时候,赶上UT发展最快的时期,几乎每年都要招两三千人。在这之中我发现,在国内招人很难,几乎没有一家能提供像样的人力资源服务的供应商。 因此,我形成了两个很简单的基本判断:一、中国一定是未来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启动;二、当时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竞争层次不高。由于在这一行挣点儿小钱很容易,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来真正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基于这两点判断,我决定自己创办一家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从创业到现在,不管多么困难,我的这两个基本判断从来没有动摇过。 跟我一起出来创业的有些是原来的同事、部下,有些是多年的老朋友。那时候web2.0风靡全球,我们开始是想做一个线上的互动招聘网站,要有模式创新、要发挥技术优势--毕竟我们都是高科技公司里出来的。这些都是很朴素的想法,纸上画得很好,跟别人聊也都觉得“OK”,但等到真正开始做,才发现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开始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试过好几个方向,也转型好几次。就像百米接力赛,你费尽全力冲刺,冲到了却发现不是终点;拐个弯再冲一次,还不是终点……团队信心备受打击。刚开始半年大家还有热情,后来慢慢都疲了。 那时候,没什么事可做,想加班都不知道干什么。我跟员工说,不用担心钱,在方向明确之前,我来负责所有的成本。有时候到月底算算,公司账上的钱不够发工资,我就得从个人账上打钱过去。最少的时候,办公室只有十几个人,还不断有人离开。有一天我去公司,突然发现办公室空了一多半,很冷清,让人伤感。 我的压力倒不在于能不能赚钱。说实话,干我们这一行的,随时退回去都能衣食无忧。 我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两点:一是能不能带领大家做出点儿东西来?虽然我对自己的基本判断从来没有动摇过,但究竟什么时候能实现,心里没底。我担心在成功之前团队就已经散了。二是这个洞到底有多大?虽然现在回头看,我知道只有一年,但当时真是没谱。要是拖个两三年,大家说不定就真熬不住了。 就像挖井,到底是再挖一锹水就出来了,还是底下根本没水?没有人知道。每次要开会讨论模式时,我的心理压力都非常大:是不是又要否定自己了?有过好几次,我早上睁眼要起床时,心脏就会紧缩几下,想着又要去面对这个事了。只有咬咬牙,对自己说:今天总要过的,先冲出去再说。 我的好友、酷6网董事长兼CEO李善友说过一句话:“我在搜狐的时候,每天早上一睁眼,张朝阳就欠我一天工资;现在我一睁眼,是自己欠好几百人的工资。”我当时还没有资格欠那么多人工资,但心情是一样的。我的白头发都是创业以后长出来的。我想,我得给大家有个交代,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不能耽误了他们的前程。 那时候,有人跟我说,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能不能出去兼职干点儿别的?还有人跟我说,只要我松一松口,公司可以先做点儿培训、猎头,顺手一划拉,钱就不成问题,干吗非这么耗着? 但我就是要憋个“大和”。 要是做猎头、做培训,我们十年前就做了。人力资源这一行赚钱太容易,这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开始赚小钱,就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每天为了小钱去做很多琐碎的事,哪里还有心思实现最初的想法呢? 直到去年下半年,我们才总算找到方向、知道劲往哪儿使了。那次的模式是唯一全票通过的。我们的想法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才是稀缺资源,只要我们整合了人才资源,企业端的客户自然会来。这个跟其他的人力资源企业正好相反,他们一般都是先提供职位,再寻找合适的人。 找到了发力点,职脉网的发展很快,今年初我们才二三十人,现在已经有近200人了。客户反响热烈,有些还是听说了我们的模式主动找上门来的。 当然,目前我们还谈不上成功,但至少我们现在知道加班要干什么了。虽然比过去忙多了,但每个员工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很有成就感。现在我早上起来,再也不会心脏紧缩了。 回头去看,那段“坚持”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财富。创业要坚持,谁都知道。但怎么坚持?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 经历过自己创业的过程,现在谁再跟我说一夜暴富的神话,我都不会相信了。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 休学创业,这在美国也许不是一件稀奇事,但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挺冒险的事。 姚欣 休学创业 口述|上海聚力传媒有限公司CEO 姚欣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2004年10月底,正在华中科技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休学创业。作出这一选择,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其实,创业是我很早的一个梦想。还记得大二那年,我作了一个人生发展计划:大学毕业后,给自己八年的时间,到两三家公司进行资金、管理、人脉等方面的积累,32岁开始创业。 2002年世界杯期间,我饱尝了无处看球的艰难。虽然当时在校内的网络上,可以连接视频转播的网站,但能容纳的用户非常有限,同时超过100个用户在线,网络可能就瘫痪了,最后只能15个同学到宾馆租房间看球。 读大四的我用BT下载漫画时,忽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将P2P(PeertoPeer,对等连接)的技术与网络视频直播相结合呢?因为这种技术的特性是人少了没效应,人多了反而更流畅。 开发这款PPLIVE软件时,我的目的很简单,觉得能研发出一款流行的软件,再签上自己的大名就很满足了。 到了2004年五六月,当软件开发到一定阶段,我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应该把这款软件发展为共享软件,还是朝BT下载的方向发展,做成开源的东西。当我和打工时认识的老板李沟通,他提醒我:“这个事情说不定是你创业的起点呢?”一句话,使我创业的开始时间大大提前。 休学创业,这在美国也许不是一件稀奇事,但对我来说,如果直接和父母说出这个想法,他们肯定觉得我不可理喻。 于是,我先和导师沟通。导师一听说我要休学,极其惊讶,盘问了我一个多小时。当我拿出开发的PPLIVE软件模型进行演示,又详细谈了自己在资金、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准备,导师最终表示支持我的决定。 最难的一关是我的父母。虽然我已经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创业,但为了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只得告诉他们:我只是暂时休学,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年后我会重回校园读书。这样,他们才勉强同意。 创业计划中,李答应给我200万的信用贷款。所以,我没有其他创业者早期在资金上的诸多困扰。不过,我还是希望尽量少花他的钱,争取把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去吸引风险投资。 几个月的时间,公司有了一定发展。但我们拿着软银50万美元的种子期基金,完全没有商业模式,市场前景也一片渺茫。看着当时腾讯推出的QQ LIVE,从推出的速度、拥有的资源,都比我们领先太多,很是忧心;但同时看到自己每天的成长,我们又“痛并快乐着”。 2005年底,公司刚度过孵化期,依靠PPLIVE这个软件向上海文广、湖南卫视等机构收取一些许可费。但VC是不会投资一家只能做技术,没有商业模式的公司。 在融资的压力下,我们需要从一家技术提供型的公司向互联网视频公司转型,甚至与腾讯、百度、盛大这些公司去竞争。 学生创业,其实是一件挺冒险的事。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的账面上只趴着10万元,仅够再维持一个月的开支。此前几个月,我一直在跑融资,但都一无所获。紧要关头,我请了一个融资顾问,终于在公司现金枯竭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了投资,渡过了那场难关。 (采访|颖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