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unzimba - 

[读书评论] 【连载】战略经典《孙子兵法》对话录——《教儿子学〈孙子〉》

[复制链接] 175
回复
5007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
  ○ 攻城之战打响后,情况怎么样?
  ● 孙子描述道:“将帅抑制不住内心愤怒,驱使士卒蚂蚁般地攀爬城墙,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敌城仍未攻破,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啊。”蚁附:象蚂蚁一样爬梯攻城。
  ○ 蚁附,是一种攻城战术吗?
  ● 那是一种人海战性质的密集攻城方式。
  ○ 看来这位将军也属于冲动型的性格,等不及贲辒、距堙等攻城器械完成,就大旗一挥,组织攻城了。
  ● 吴国将士,本来就充满血性,极易冲动。
  ○ 城池本是易守难攻之处,你必须了解其结构和弱点,再择机攻击,强攻不成,也可以另想办法呀……
  ● 你在想办法攻,你的对手在想办法守——大概也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出了一位著名的“守城”专家,名叫墨翟……
  ○ 墨翟我知道,就是墨家的宗师墨子,有一个词叫“墨守”,是不是与此有关?
  ● 是的。墨家是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一个学派,一个产生于战乱中的准军事集团,有严密的组织纪律,聚集了一批为信仰敢于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人物,他们吃苦耐劳,在损人利己的时代,专门从事损己利人、扶危救困的事业,很有一些侠气……
  ○ 这个组织倒是很令人神往,听起来比孙子孔子他们高尚许多。
  ● 那当然,只不过理想的主张都不容于世——比如墨家有一个重要主张,就是“非攻”;为了对抗“攻城”之战,他们专攻“守城”技术,并为此奔波与各个弱小国家之间。
  ○ 孙子和墨子交过手吗?
  ● 墨子的身世不见记载,大概比孙子晚五、六十年吧。墨子的守城技术,记载于深奥难懂的《墨子》一书中,包括守城的组织原则,对付十二种攻城技术的防御方法、防御器械等等,从字里行间透露的科学而又详尽的程度,可以想见那批墨家子弟的认真精神,非常令人感佩……
  ○ 以刚才孙子说的攻城之术,墨子会如何应对?
  ● 就以“蚁附”为例吧,墨子提供的战法有:在城墙下散布铁蒺藜和碎陶片,并埋设尖铁桩,以阻滞敌人前进;城墙上的士兵除了装备通常的守城兵器,还配备特制的长柄锤和长柄斧;对于攀爬城墙的敌军士兵,墨子建议向他们头上倾倒燃烧物、沸水、沙石……
  ○ 难怪孙子会说“此攻城之灾也”,也难怪楚庄王围城九个月会萌生退意——罢了罢了,我们撤兵吧。
  ● 这就是孙子所作的“攻城”预算报告:包括粮草的成本,武器装备的成本,时间的成本,现在,又搭上了三分之一士兵生命的成本……
  ○ 说到底,还是一个成本问题: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善之善者。
  ● 于是,孙子得出了关于战争的一个重要结论——

.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
  ● 孙子说:“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使敌军屈服,不一定动用武力;夺取敌人城池,不一定依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一定经过久战。”
  ○ 也就是说,制定战争计划,不一定局限于军事行动……
  ● 通常的军事行动,无非是进攻和防御,孙子的整体战计划,却在单纯的进攻和防御之外,提出了战略上的控制之道,即通过伐谋、伐交以及伐兵的配合运用,控制局势,瓦解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
  ○ 我想,即使在战术上,也可实施整体的控制战法……
  ● 哦,你倒说说。
  ○ 我看古人攻城,如果碰上顽固的敌将据城不降,聪明的将军就会向城内射出箭书,威胁利诱,分化瓦解敌军和城内百姓,这一招有时也很灵。
  ● 这就是“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 孙子的这种想法,吴王阖闾一定觉得非常新鲜——想必他原先认为,战争无非就是伐兵。
  ● 对于现代战法,新兴的吴国才刚熟习,而孙子却来自齐国……
  ○ 齐国是现代兵学的发源地……
  ● 想当年,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时,曾说:“至善不战,其次一之……”意思就是:至高的境界是不动用武力,其次的境界是一战而定胜局。
  ○ 孙子的思想,可能就来自管仲。
  ● 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非常倚重外交战,对此,孔子曾评价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 可不管怎样,你想通过外交战控制天下,也得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
  ● 对,从管仲辅佐齐桓公的第一天起,其政策就是充实内政,富国强兵,由此构成了最基本的威慑力。
  ○ 不战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称霸。
  ● 所以孙子说:“务必采用整体谋略来争胜于天下,这样,才能在不损伤军队的前提下,赢得整体利益。这就是谋攻的艺术。”顿:通“钝”,受挫之意。
  ○ 整体战的谋略,就是伐谋、伐交和伐兵的综合运用,就是“全”……
  ● 是啊,把战争视为整体争胜,而不仅是武力争胜,这样,你的争胜手段就会更丰富、更灵活。

.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太佩服孙子了,希望各路高手看贴之余,多多讨论交流~~~~~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1: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
  ● 我们的最高战略目标是“不战而胜”,是吗?
  ○ 是,已经阐述得很透彻了……
  ● 目前的状况是,我们面对的那个邻国,伐谋不成,伐交也不成,那该如何?
  ○ 那就不能和他干耗着了,照我说,一个字:打!
  ● 第一,打还是不打?第二,如果打的话,怎么打?想过没有?
  ○ 这个,你说呢?
  ● 孙子按照他一贯的风格,开始计算……
  ○ 孙子比较善于数字化思考,虽然很先进,但会不会失之死板?
  ● 先不忙下结论,我们看他怎么制定战略和战术……
  ○ 那好,我就洗耳恭听。
  ● 孙子说:“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四面包围敌军……”
  ○ 常言道,大军无兵法。这种态势,我去指挥也能获胜。
  ● 不过,你得注意孙子用了一个“围”字,没用“攻”字、“战”字,也是有讲究的。
  ○ 哦,既然十倍于敌,围了未必要打,争取不战而胜,才是上策。
  ● 孙子说:“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列阵而战胜敌军……”
  ○ 五倍于敌,照理说优势已很明显,但孙子还是比较谨慎。
  ● 你觉得他太谨慎了?
  ○ 不,我觉得非常正确。
  ● 说说你的理由。
  ○ 我方五倍于敌,尽管占有明显优势,但如果全力合围,也许某些部分会显得单薄,容易被敌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因而影响全局;但列阵而战,应该绰绰有余了,说不定还可分出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后方,实施夹击……
  ● 呵呵,还蛮有道理,就这样定了。
  ○ 下面,一倍于敌军怎么打?
  ● 孙子说:“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努力战胜敌军……”
  ○ 一倍于敌,以二当一,采用正面进攻的方式,从理论上讲不应该吃亏。但我觉得不必把全部兵力投入正面进攻,你觉得呢?
  ● 哦,为什么?
  ○ 可以考虑适当分出一部分兵力进攻其翼侧……
  ● 分兵的战法,孙子马上要讲到了。
  ○ 哦,一定是在双方兵力对等的状况下,采用分兵战法。
  ● 孙子说:“与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分散敌军……”敌:对等之意。
  ○ 双方兵力相等,正面对决的话,胜率只是五五开,恰当的做法,是派出小股部队引开一部分敌军,然后再正面进攻,这样,我军便可形成局部优势……
  ● 看他用的这个“能”字,其实很有意味。
  ○ 那表示分兵有不同分法,具体采用哪一种,得看你的智慧。继续……
  ● 稍等——我们插一个简单的练习,测试一下你的谋略。
  ○ 嗯,可以试试。
  ● 这里的“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两句,在许多的《孙子》版本中,却写作“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 两种写法,代表了两种战法,我们以哪一种为准?
  ● 以哪一种为准,你自己判断呀……
  ○ 让我想想——首先,如果双方兵力相等,我认为一定得采取分兵的战法,才有把握取胜,所以,“敌则能战之”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其次,如果我军数量一倍于敌,正面进攻是正确选择,分兵则是更佳方案。
  ● 尽管很多的《孙子》版本都写作“敌则能战之”,但早期兵家在引用《孙子》时,却常常说“敌则能分之”……
  ○ 那可能是后来的《孙子》版本弄错了。我们看下面,兵力少于对手时怎么办……
  ● 孙子说:“兵力少于敌人,就要善于防守……” 
  ○ 他又用了一个“能”字,说明即使兵力少于对手,也不可消极防守,而应运用谋略,采用积极防守的战法。继续……
  ● 孙子说:“实力不如对手的话,就要善于回避。” 
  ○ 请教一下,“少”和“不若”有何区别?
  ● 前者指数量,后者指综合实力,包括数量、装备、士气、将军的才能、后勤补给的保障等等……
  ○ 哦,数量少,还可以一战,综合实力不如对手,那就得识时务了……
  ● 怎么,不坚持战斗吗?
  ○ 明知不敌对手,还坚持战斗,不是自取灭亡么?
  ● 孙子在这里仍然用了一个“能”字,说明即使回避或撤退,还是得有一定章法,不但不可失了士气,甚至不排除以退为进的目的。
  ○ 自双方兵力相等开始,他都用了“能”字,可见谋略在此时的重要性。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21:57:41编辑过]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1: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 刚才你说,力量过于悬殊的话,就不必坚持战斗了?
  ○ 不然的话,岂不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 针对这一情况,孙子再次强调:“所以,弱小的军队固执硬拼,就会被强大敌军俘虏。”坚:固执。
  ○ 尽管孙子讲得很在理,但我还是有疑问。
  ● 很好啊,就怕你没疑问。
  ○ 我感觉孙子太注重数量优势,似乎不建立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就难以战胜对手,可历史上很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例,如何解释?
  ● 孙子并非只注重数量优势的兵法家,这我们后面会看到——不过我同意你的看法,战斗力的强弱不能仅看数量,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有时候,仅凭高昂的士气,就可战胜三倍甚至五倍于己的敌人……
  ○ 我想,他之所以特别强调“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可能是针对吴人的性格……
  ● 有可能啊。吴人强悍好斗,知进而不知退,崇尚那种“生往死还,不受其辱”的勇士作风;由这批家伙组成军队,其战斗力爆发出来,确实恐怖,但如果调教不当,结果也很可怕。
  ○ 他们不在乎死,只在乎个人行为的壮烈。 
  ● 为了荣誉和承诺,他们会不惜“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
  ○ 孙子的警告,真是用心良苦。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21:58:23编辑过]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
  ● 还记得《计篇》中,孙子讲完“五事七计”后,突然插了一句话吗?
  ○ 记得,他当时说:你吴王如果同意我的计划,我就跟着你干,如果不同意,我就走人。
  ● 在这里,他又一次对“将军”的职责给予明确定位……
  ○ 他是担心吴王阖闾欣赏他,却不信任他?
  ● 孙子说:“将帅,是国家的辅佐……”
  ○ 三军统帅,自然是国家的辅佐,社稷的重臣,这有什么疑问吗?
  ● 据说春秋时代,尚无专职领兵的将军。平日里,国君和卿大夫忙于政务,战事一起,国君就是三军统帅,卿大夫也各司军职,将兵出征……
  ○ 哦,军政不分,连政府首脑、行政官员都披挂上阵——他们行吗?
  ● 当时贵族阶级的所有成员,都是武士出身,自幼接受系统的文化和军事训练,所以大多文武兼备,当兵打仗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光荣;至于平民百姓,除非你有特别的才能和表现,才有资格参军……
  ○ 难怪当时的诸侯、卿大夫常常亲赴前线,还常常战死。
  ● 据说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军政才逐渐分开,出现了专职的“将军”职位和称号。至于孙子对“将军”一职的定位,恐怕与他推崇伐谋、伐交、伐兵的整体战思想有关……
  ○ 嗯,在整体战中,三军之统帅,必须具有全局性的政治远见,不能只知军事。
  ● 孙子接着说:“……辅佐得周密,则国家一定强大;辅佐有缺陷,则国家一定衰弱。”隙:漏洞、缺陷。
  ○ 辅,是相辅相成之意……
  ● 就将军而言,自应克尽职守,思虑周密;但是,在与国君的配合方面,也应明确各自的职责,不能有太多模糊区域。
  ○ 这是管理上最重要的问题,孙子说在前面,说明他脑子很清楚,也很职业……
  ● 他没有因国君一时的欣赏而犯糊涂,他知道,一切取决于今后实际作业时不出状况,所以才把丑话得说在前面。
  ○ 接下去,就是丑话了吧……

.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
  ● 就国君一方,孙子说:“所以,国君对军队可能构成的危害,表现在三个方面……”
  ○ 这就开始讲丑话了,而且是三个方面……
  ● 第一:“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进军,却命令进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退却,却命令退却,这叫做束缚军队。”縻:羁绊、束缚。
  ○ 这是国君在干涉前线的具体指挥……
  ● 第二:“不了解三军的事务,却要参与三军之事的管理,军士就会迷惑。” 
  ○ 这是国君介入军队基层的管理……
  ● 第三:“不了解三军的权变,却要参与三军职务的委任,军士就会疑虑。”权:权谋、权变。任:任用。 
  ○ 这是国君插手将帅职责内的人事安排……
  ● 关于由此造成的后果,孙子说:“三军将士既迷惑有疑虑,那么诸侯各国制造的祸端就会降临……”
  ○ 孙子所说的三军,包括哪三个兵种?
  ● 当时的三军不是指兵种,而是指主力和非主力。春秋时,大国一般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或设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为主力。后以“三军”泛指全军。
  ○ 军队的体制和管理,以及对人员的要求,确有其特殊性……
  ● 所以古兵法有“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的规定,就是说朝廷的制度重在礼让,不能用于军队,军队的纪律重在义勇,不可用于朝廷。
  ○ 可是,我军内部管理出了问题,何以会引来诸侯各国制造的祸端?
  ● 春秋之世,诸侯国之间互相觊觎,尔虞我诈,各国的内部动向,很快会传到邻国,邻国的君臣,马上会在朝廷上讨论此事…… 
  ○ 嗯,他们会讨论说:那吴国如今是君臣不和,上下猜忌,军无斗志,何不趁此之机,或以大军侵掠边境,或派奸细制造事端…… 
  ● 所以,孙子感叹道:“这就是自乱其军,而把胜机留给了敌人。”引胜:引敌人胜我之意。
  ○ 攘外必先治内,不然大家都会致力于内耗——可是我想,那吴王并非不知用兵之人,怎么也会这样?
  ● 不知用兵倒也罢了,问题可能就在于他当过将军,如今又兼国君,孙子不趁现在将双方职责讲清楚,将来一旦开赴前线,也许更加麻烦。
  ○ 看来当时,军政之职尚未完全分离,所以孙子才这样反复申说。
  ● 现在,双方的职责既已明确,就可举行授权仪式了……
  ○ 就是出师拜将的仪式吧,都有哪些规矩?
  ● 仪式举行前,国君会委派太史进行占卜,选定良辰吉日,亲自斋戒三日。
  ○ 国之大事,不可不慎重其事。
  ● 仪式通常在太庙举行,文武百官肃立恭迎,国君手执代表权力的斧和钺,进行授权;将军则北向而立,接受任命。授钺时,国君手持钺首,将钺柄递给将军,说:“从此上至于天,将军制之。”授斧时,国君手持斧柄,将斧刃递给将军,说:“从此下至于渊,将军
  制之……” 
  ○ 将军怎么回应?
  ● 将军会郑重地说:臣奉命出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国君不于朝内遥制将军,将军就可在前线专心杀敌;不获全胜,决不回朝。
  ○ 这套仪式的目的,也在提醒国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2: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
  ● 接着,孙子总结了致胜的几项要点:“所以,从五个方面可以预知胜利……”
  ○ 我看他是希望在战前,就这五个方面和国君达成共识……
  ● 第一:“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作战、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作战,能够获胜……”
  ○ 这是整体战的思想,前面讲过了,战争并非只有伐兵一条途径,而应综合伐谋、伐交。
  ● 第二:“懂得兵力多和兵力少的不同运用之道,能够获胜……”
  ○ 这是军事战略,前面讲过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甚至不排除必要时候“避之”。
  ● 第三:“上下齐心协力,可以获胜……”同欲:同心、齐心之意。
  ○ 这是精神准备,强化团队凝聚力,类似“五事七计”中的“道”,前面也讲过了……
  ● 第四:“以准备充分对付准备不足,能够获胜……”虞:警惕、准备之意。
  ○ 这是战略计划,在“庙算”阶段就开始谋划了……
  ● 第五:“将军才能出众,国君又不加干预,能够获胜。”御:这里指牵制、干涉。
  ○ 这是——呵呵,转了一圈,孙子又回到了这个敏感问题!
  ● 关于这个敏感问题,历来还是有不同看法——比如《尉缭子》这部兵书说:“夫将者,上不制乎天,下不制乎地,中不制乎人……” 
  ○ 这观点似乎比孙子更绝对。
  ● 战国时代的法家韩非子则认为,对于带兵出征的将帅授权太多,以至于他们经常不请示而擅自行动,这是亡国的征兆之一。
  ○ 说得挺严重——这是职业军人和政治家的视角不同吧?
  ● 这课题太复杂,先搁一边吧,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最后,孙子再次强调:“这五个方面,就是预知胜利的途径。”
  ○ 就是说,只要就上述五点与国君达成共识,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这,我想还不至于吧……
  ● 仔细体会孙子这五点教训,可以发现他的重点,还只是“治内”的一面。
  ○ 治内,就是自身的修炼,虽是首要之务,但还不是全部?
  ●所以,孙子才讲出了下面一段至理名言……

.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 回到《计篇》,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 阐述了政治问题,涉及国家战略的制定,对敌我双方综合实力的计算和评估……
  ● 回到《作战篇》,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 阐述了经济问题,涉及军事战略的制定,提出了侵略战争的速胜论……
  ● 回到《谋攻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 阐述了政治、外交、军事的整体战构思,涉及攘外和治内的关系问题……
  ● 于是,孙子开始作总结……
  ○ 不仅仅对本篇,而是对他整个战略构思的总结吧?
  ● 孙子说:“所以说:了解对手,也了解自己,虽经百战,也无任何危险;不了解对手,只了解自己,胜负的可能,各占一半;不了解对手,也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 这段著名的话,不仅对侵略战,也不仅对战争的进攻方或防御方,对任何有关生存竞争的活动,都具有启发。
  ● 所有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知”字。
  ○ 看到这个“知”,《计篇》开头那个冷静的“察”字,又浮现了出来,居然一直贯通到这里……
  ● 不止贯通到这里,你等着瞧,它还会一直贯通下去。
  ○ 就目前而言,这所谓的“知”,应该是谋攻的关键所在:胜,因为知;败,因为不知……
  ● 在中国古文字中,“知”和“智”本是同一个字,说明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中,了解和掌握情况,与拥有智慧是同一回事。
  ○ 有知就有智,谋攻需要运用智慧,但前提却是了解和掌握情况。
  ● 问你一个问题——就“知”而言,你认为知己重要,还是知彼重要?
  ○ 应该同等重要吧……
  ● 二选一呢?
  ○ 我想,如果你生来就没有企图心,而只想保全自己,知己重要一些;相反,如果你有野心,哪怕只有一点进取之心,那就非知彼不可——是不是这样?
  ● 是不是这样,我也在想——
  ○ 但是,通观目前所学的内容,孙子讲的,大多还是知己……
  ● 具体的知彼工作,他早已安排,不过现在不便说。
  ○ 是这项工作太隐秘?
  ● 在这部兵书的最后,他会透露其中奥秘,我们到时再说吧。
  ○ 看来,真正的战争,早已开始……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0 22:04:56编辑过]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0 2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谋攻篇》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