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twhsi - 

[修炼成长]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 長篇連載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264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8:13:1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0)如何管好自己的人生 186/200


前几天,网路上一起讨论时间管理的好友gasolin写了一篇好文章"我的时间管理心得",里面提到"
时间是不能管理的,能管理的,是自己的人生。",我深以为然,也觉得有必要从这篇文章中学习,这篇短文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提升自己对生命的主控权,却绝对是一件可以做到且值得努力的事情。今天我们用
简单才能长久、世界原来就复杂、Context的概念、持续每周检视四个角度来看人生管理这件事情。


(1)简单才能长久
k0"/>
将事物有条有理的呈现,能使“多”显得“少”
--前田约翰

时间管理帮助我们厘清如何管理时间及各种杂事,看起来复杂,但是却只需要收件匣、下一步清单、任务清单等资料库,重点反而在恒心及纪律。

    在单一的电脑程式上,建立好任务清单,让我们确认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运用PDA手机,担任收件匣,加工组织成下一步清单,让我们排除各种障碍,在道路上持续前进。

简单的系统,长久的运作,才能产生效果。

(2)世界原来就复杂

我们每天面对工作及生活,接触到的资讯相当的多,这些资讯如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会跑到头脑之内,记忆起来。从小到大,这些资讯的数量非常的大,要整理这些资讯,必需有一个好的系统。

    如果事情是一个行动就可以完成,我们称为杂事,放入收件匣。
    如果事情需要超过一个以上的行动,在GTD中称为open loops,需要加工后放进任务清单。

数量可能会很大,因此我们收件匣及任务清单的容量要够大,足以应付真实的复杂状况。


(3)Context的概念

我一直很喜欢
Context这个英文字,中文的翻译是"上下文",我觉得他代表了时间管理的因果关系。

    时间管理中的"场合"概念,英文也是context,同一个场合(如打电话)的下一步行动,运用批次处理,处理起来很有效率。
    任务本身也是另外一种context,当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专注处理同一件任务,在越做越专注时,常常能够触类旁通,

执行行动时,若融合这两种不同的场合概念,就像牵起了各个独立事项间的千丝万缕,让我们觉得在解决一个整体的问题,而非是单一的事件。

(4)持续每周检视
k2"/>
我很珍惜自己长久累积下来的任务清单,这是我这几年来每周检视的成果,gasolin的文章中 ,有一段话我很喜欢。


    如果你的生活就像是一张颗粒过大而显得模糊的照片,那么提高解析度,才能让你看清楚自己的影像。

k3"/>每当我检视自己的任务清单时就有感觉,觉得我人生的解析度提高了,头脑清明,比较容易找出自己下一步行动应该做什么。



结语
7/26看到好友老K在ITM发表"Last Lecture” 最后的演讲,兰迪教授已逝 :-("的讨论串,心中有惊讶,有难过。之前还看到他在卡内基美隆大学为毕业生做的演讲 ,很多人都写过了感动的话语,我要说得是,兰迪教授,您活了一个很精采的人生,您是我学习的偶像。


    我毫不思索的脱口而出,只靠着多活几天是无法打败死神的。
    击败死神的方法是活的更好,活的更有意义!
    因为人生终需一死。
    关键是,在出生时和死神降临之间,我们做了什么.....

    --Randy Pausch于2008年5月,于母校卡内基美隆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从朱学恒先生的部落格文章 中转贴这一段他的话)

我告诉自己,生命有其尽头,我要认真管理好我的人生,一起共勉。

--------
欢迎参加 [ITM] ,里面有将600位时间管理同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我的校内网主页, 欢迎加我为好友
我的海内网主页,  欢迎加我为好友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8:25:4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1)两种理论的比较 187/200


我 实践Getting Things Done(繁体中文版译名:"搞定!-2分钟轻松管理工作与生活")的时间管理想法,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而接触史蒂芬.科维博士的著作也有十余年。这两 位在时间管理领域都有其泰山北斗般的地位。这次写幸福行动家线上课程时,也翻出史蒂芬.科维博士的著作"与时间有约",详加阅读,并很有收获,今天我也就 两大家理论的同异之处,做一些比较及讨论,



(1)相同之处

两位大师的理论,自然有其共通之处,虽然用的术语有些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相近的。

a. 重视每周检视:

两本书都很重视检视的工作,利用一周的时间,为下一周做好规划的工作。

    "与时间有约",每周花三十分钟设定好第二象限的目标。
    Getting Things Done则是每周彻底检视自己所有的清单

检视并设定下周的目标,让我们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未来的一周,是个值得养成的习惯。

b. 任务和大石头

两本书都很重视任务这一个区块,并视为推动自己往目标及梦想前进的重要部份。

    "与时间有约",以大石头比喻第二象限目标,并将大石头放入行事历。
    Getting Things Done,着重于为任务清单重新更新下一步行动,再执行下一步行动清单。

任务和大石头,让我们掌握努力做事的终点,并在一周的时间理,努力地推动向前。



c. 整体及综效

两本书都有以"又要见树、又要见林"的整体-部份观,来看待行动及任务的关系。

    "与时间有约",的每周行事历,考量了角色,第二象限目标、重要的待办事项等概念,并整合其中。
     Getting Things Done,依照场合分类的下一步清单,每周检视的任务清单,也有整体的概念在其中。

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执行事情时会时时想到"将自己的努力,做综合的运用",这就是综效的概念。"与时间有约"书中,用一个切开的pizza图来作为整体-部份观的概念图片,我觉得很棒,也和大家分享。


(2)不同之处

两位大家对一些概念的看否则有很大的不同,也让我们来看看。

a. 尊重自然法则

史 蒂芬.科维博士相当重视"自然法则",讲究的是"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他认为想要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就不能只顾自己,还要重视与自己有互动关系的亲 人、朋友、工作夥伴们。不是只靠自己有强力的价值观及使命感,就可以达到圆满的人生。Getting Things Done则比较没有如此明显的大我倾向,仅在每周检视时会考虑综效的问题加以思考。

b. 周行事历的重要

" 与时间有约"中,相当重视以周行事历及角色第二象限目标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而Getting Things Done则相对偏重于Task management,也就是任务及行动管理。"与时间有约"的方式比较能运用大块时间来执行第二象限目标,而Getting Things Done则比较灵活,可以因应工作及生活中快速的事件改变。

c. 优先次序的概念

"与时间有约"讲究重要性,因此随时会思考手上的事情是否真正对达成我们人生目标有助益,重视重要性胜于急迫性。Getting Things Done则有ASAP (尽快处理)的下一步行动清单,不列优先次序,用场合分类批次处理,可以迅速处理手上庞杂的事情。

d. 收集及加工成下一步行动

Getting Things Done强调收集杂事,并加工处理成行动,让整个时间管理系统运作快速而有效用。好友gasolin曾经形容Getting Things Done让我们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史蒂芬.科维博士则让我们学习成为工程师,这个比喻真是恰当。



结语

艾 德勒,范多伦著有"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著作,这次把"与时间有约"及Getting Things Done合在一起比较阅读,觉得真是一次新鲜的体验,而想要把体会到的东西写成一篇文章,更是一种挑战。但是我总把人生当作一个容许错误的学习,就把这篇 课程发表出来了,也希望大家喜欢。

接下来的文章,我们会讨论我目前架构任务清单的工具,还请期待。


--------
欢迎参加 [ITM] ,里面有将610位时间管理同好,学习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我的校内网主页, 欢迎加我为好友
我的海内网主页,  欢迎加我为好友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08:27:5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動家 線上課程(42)我的任務清單工具 188/200

我的好友Ada 是筆記本達人,也多次參加我時間管理的研習會,她對任務清單、下一步行動清單、日記,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她認為這三個時間管理的概念可以英文文法的時態來 看,任務清單是未來式,下一步行動是現在式,日記則是過去式。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未來式--任務清單,藉著組織我們的任務,讓我們做事的效能更好。

我目前管理任務清單的工具是omnifocus,一個蘋果電腦上面的軟體,其他類似的軟體還有iGTD(蘋果電腦)、((PC軟體),今天介紹的是運用任務清單於各個工具的通用概念,可以套用在萬用手冊或其他工具上,我們這就開始。


(1)子母任務的分派

任務常常要歸類成不同的層次,往上是角色、長期目標、願景、往下是複雜任務的子任務。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上,覺得樹枝狀結構的任務管理程式最適合來掌控任務清單。因為樹枝狀結構的型式,可以清楚看出一個任務的上下關係,是比較好的選擇。

目前我的任務清單,就會區分為家庭、工作、社團等幾個角色領域的任務分類,再分別填入該角色的任務,這樣在每週任務時,可以對任務清單的部份一目了然,就像之前所說得概念"任務清單不過是一張紙",只是我把這張紙放在電腦裡檢視,並有子母任務的架構。

就算是用萬用手冊,也可以利用條列是的方式來列出任務的子母結構,只要先分為家庭、工作、社團等角色,下面再繼續寫任務,同法也可以用在許多文書軟體上面(例如word),用一張清單,建立自己的任務清單一覽表。

(2)任務的補充資料及下一步行動管理

我很喜歡omnifocus及igtd這一類的軟體,因為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單一任務的所有任務補充資料(見本文最上圖)。每一個任務總有許多瑣碎的提示事項,或者想要採取的行動,若是能夠統一放在一處,就能夠對我們執行的品質及效率有很大的影響。

相 對PC上的軟體(mylifeorganized、lifebalance、bonsai),所有的任務、下一步清單是放在一起的,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讀所有的任務下一步行動及補充資料放在同一個任務下,讓我們每週檢視任務時,能夠迅速抓到重點,知道自己要如何將任務繼續向前推進。

在 紙筆工具及其他程式上,要將任務補充資料及下一步行動放在一起比較困難,調整的方式是,每週檢視任務清單時,就把要執行的下一步行動,直接寫到自己的下一 步行動清單中,另外單一任務需要規劃的部份,就另外用一張紙來做好任務規劃,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任務清單與下一步行動的連結。

(3)每週檢視

我剛剛學習GTD時,說真的搞不清楚任務清單是做什麼用的,後來才發現任務清單並不是拿來當作執行清單,而是用在檢視之上。

每週檢視讓我們每週有一次的機會,可以對所有的任務做一次完整的思考,不用擔心有任何任務被疏忽了,養成每週檢視的習慣,就能將我們自己前進的方向不斷調整回正北,持續往目標前進。

一次每週檢視的時間約在10-30分鐘,我會先看看自己過去七天的日記、
檢視任務清單,看有無需要新增任務,並檢視一下上週的執行狀況,增加一些任務的下一步行動,設定下一週的目標。

我 自己並不會將任務清單(蘋果電腦上)同步到我的下一步行動清單(treo手機),相反地,我會在檢視完任務清單後,設定一些下週目標,寫到我的下一步清單 中。同步電腦與PDA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浪費許多時間的動作,因為常常有資料遺失的現象,因此,我目前寧願以少量抄寫的方式來避免。抄寫的時候,也會覺得自 己在複習這些重要的執行事項,一面思索如何執行。

我常常覺得使用紙筆工具做每週檢視有其好 處,但是由於任務可能增減,塗改及修正的機會比較多,或許使用鉛筆來寫更加適當,但是用筆劃掉完成事項的快感,和按下電腦的check空格是不同的。時間 管理工具因人而異,不需要一味強求要用別人的方法,自己去嘗試,並讓自己系統運作良好,這是最重要的。

結語
除非你先學會管理自己,否則你不會管理時間。
-- 管理大師 Peter Drucker


根據我的許多失敗經驗,發現管理好任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可以一步步地進步。藉由每週檢視任務清單,卻可以讓我們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如何走到。任務清單屬於比較新的概念,我也提出了三不一沒有的原則,讓大家更加容易理解任務清單。

    不是下一步行動清單:任務清單是目標的終點線,是達成事情的結果圖像,並不是行動的清單。
  
    不是任務規劃:大多數的任務屬於直線型任務做完一步,下一個行動就很明顯地出現,有些複雜的任務則需要任務規劃,再把要採取的下一步行動放到任務清單中管理。不要把任務規劃的工作放在任務清單裡完成,這樣子會看不清楚自己確實要執行哪些行動。
   
    不需要和其他清單同步:很多人嘗試將電腦與PDA同步,或者想要在不同軟體間的不同清單中同步,除非真的很穩定,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沒有明定行動時間:任務常常有其期限,但是執行任務的下一步行動可以提早進行,因為我們每週檢視,因此不必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而是有空就開始行動,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的壓力。

任務清單是一個強力的工具,但是要上手需要時間,也期許大家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任務,進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
歡迎參加 [ITM] ,裡面有將610位時間管理同好,學習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2:38:1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3)行事历 189/200


前一阵子,在Palmislife发表幸福行动家系列的文章时,网友simonpeng留言回覆了一些意见

    我老婆都是用很大本的行事历再加上几个夹子就用的吓吓叫,
    教书、念博班、带小孩、整理家里、和朋友出门、吃喝玩乐,面面俱到。
    印象中,她也没看过什么时间管理的书,就无师自通了。

很 巧的,我的老婆也是这一类型的人,她就是用一个月行事历及一些3Mpost-it(即可贴)来管理,包括家庭行程、购物清单等。如果全家出游,她就会准备 好一份完整行程表,小到一天行程中,几点几分坐车,几点几分吃饭,何时的行程如何分配,钜细靡遗。大到出国十余天的行程,每天要做什么主题活动,都会事前 列好 plan ahead。于是我们家庭出游基本上都很令人难忘,创造了许多珍贵的家庭经验。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行事历,行事历和待办事项清单市时间管理上最常用的两种工具,要如何搭配运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为何不能使用行事历软体来进行GTD呢?

前几天,网友N在我的部落格留言板中留言,问我"为何不能使用行事历软体来进行GTD呢?"。这还真是个好问题,以我的经验,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a. GTD有数量很大的下一步行动清单及任务清单

    行事历处理项目比起清单较少,如果我们月行事历上管理数十个行事历项目,就会有点吃力,但使用GTD后,我们下一步行动清单及任务清单项目都有上百项,这是放在行事历上就很难看的清楚的数量,因此将行事历和各种行动清单分开是比较好的方法。

    b. GTD运用场合和角色等将各个清单的项目串连
   
    GTD的下一步行动清单是以场合来串连,任务清单是用角色或目标将所有的任务串连,产生综效。如果把这些待办事项都放在行事历上,较难做整体的思考。举实 例来说,我在八月份有几场时间管理的演讲(广告时间:8/30是台北场的一日研习会喔),利用任务清单,我可以一起准备讲稿,节省时间,若是放在行事历 上,我只能看到研习会日期,没有让我有提前做规划的动作提示。

运用GTD,比较不适合使用行事历之类的软体,这就是原因。因为GTD的主体是一种任务及行动的管理,这时候,用清单来处理比较合适。


(2)Sacred Territory

Sacred Territory(中文翻成"圣地")是GTD原著中对行事历的称呼,作者David Allen希望我们放在行事历的项目,都是会在那一天中完成的,而非是写上一堆想做的事情,却无法执行。也就是说,他建议不要把待办事项也写在行事历中。

为甚么呢?

一来,今天的行事历,如果堆满了自己上周、上月不同时间写下,我们却无法完成的事情,我们做不完的事情就必须重新规划及抄写。
二来,行事历写满密密麻麻的约会及待办事项,反而会让我们不知道一天工作的重点,更会产生心理抗拒做事的压力。

也 因上述的理由,我建议,行事历中只放进这一天中一定要采取行动的事情(例如说出差、和人约会碰面)或者这一天所需要的资讯(亲友生日),而把其他不一定要 在这一天完成的事情,全部放到下一步行动清单之中。这样的话,整个行事历中就会很清爽,更加一目了然,这也就是圣地的意思,试想,圣地要是堆满了乱七八糟 的东西,也很难让人产生神圣的感觉吧 :>


(3)行事历和下一步清单搭配使用

看了simonpeng及我的老婆的例子,并和GTD时间管理整合之后,我发现可以把行事历和下一步行动清单两者的好处搭配得更好。

    在收集加工组织阶段,我们搜集某一些任务的执行细节及做事事项,这些都可以成为规划某一个活动的任务补充资料。真正要规划某一天特定活动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资料,排定到特   
    定的时间中,就像是制作企划书一样,把时间、资源、地点、人员等各种资讯整合在一起,变成当天预定的计划。

有些外国人把GTD的方法称之为Calendar-Free Task Management(不用行事历的任务管理),我倒是觉得不用这样,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我们做事情的品质,有好的方法,我们就善加运用,“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比较好的。

我自己则是在Treo 650手机上,同时放了行事历软体,并直接就在上面输入,这样的好处是,因为手机永远随身,和朋友约定约会时才更加容易。现在的手机几乎都有行事历功能,别忘了也要拿来运用喔。


结语

时 间管理,能让我们"Jump out the box",对于自己做事的方法做深入的思考,改变自己的观念,进而改变我们的做法。让我们不至于在外界环境快速变动中,打乱了脚步,就算一时失去平衡,也 能够在每周检视后,回来原来的轨道,继续的前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讨论流程三"组织"其他领域的问题,我们继续加油。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09:51:1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4)Omnifocus 192/200



Omnifocus是著名苹果电脑软体公司The Omni Group出版的时间管理软体,可以帮助我们把繁杂的待办事项中理出头绪来。这是一个根据David Allen的时间管理理论发展出来的软体(可以参阅 搞定!:2分钟轻松管理工作与生活 一书) ,主要的设计理念是让使用者建立下一步行动(task),并指派至特定任务(project),及特定场所(contexts),整个程式经过精心设计,我觉得是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中最成熟的。

我已经使用Omnifocus好几个月了,发现华人苹果圈较少人使用这个好软体,所以整理出一些这个软体的优点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可以下载试用看看,相信可以学到许多时间管理的概念。

(1)有组织地将待办事项做好整理

Omnifocus将任务、行动、场合作很巧妙的结合,就算我们下一步行动再多(上百项),都可以在软体架构下做很有组织的整理。不仅如此,透过良好的介面设计,将整理行动的例行工作,提升到工作做得更好的创意思考,增进做事的品质。
 
(2) 符合使用者的时间管理习惯

      
我曾经使用过许多种类似的软体,但是Omnifocus是我觉得使用介面最佳的一个,爽度一流,不论是按键的安排,页面的设计、软体影片介绍 等,都让人感觉到专业软体公司的用心。

(3)与其他程式的连结

        Omnifocus和苹果电脑的许多软体可以连结(ical、mail等),更棒的是提供和iphone版本的程式 ,让人对其期待无穷。

(4)清爽的任务清单(Project)

在Omnifocus的左栏提供了简洁清爽的任务清单介面,让我们能够对手上的任务分别别类放置好,相当方便。我自己强烈建议大家安排每周固定的时间来做每周检视,每周检视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对任务清单做一次完整的思考并将其下一步行动更新。

Omnifocus非常适合作为每周检视的工具,因为他设计了多元而便利的检视方式,不论是由任务角度、场合角度都能够让自己对任务做全面完整的思考。

(6)掌控任务的下一步行动(Task)

在Omnifocus的右栏则是针对单一任务的下一步行动检视,里面也有许多让我激赏的设计,让整个下一步行动的管理变得灵活好用。



例如备注的缩放功能,让人可以在每一个行动内藏一些注意事项。


通常要完成任务都需要多个行动才能完成,Omnifocus还贴心地会将所有任务下面第一个任务变成紫色,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辨别出来,提醒自己要执行这个行动




(5)下一步行动的场合检视(Context)

每一个行动都可以被分配到一个任务(检视用),一个场合(批次执行用,例如一次打很多个电话)。而Omnifocus,就能将下一步行动依照任务检视、场合检视分成两个画面。

场合的设置是自由的,我自己常用的是以上五种场合,例如要打电话,就可以一次打五六个电话,批次处理自然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Omnifocus还可以同时让我们检视两个场合(上图的例子是电脑及电话两场合),所以所有这两种场合的行动都会出现在右栏。

(6)Omnifocus和iGTD的比较

从前我针对iGTD这个软体写过一系列的文章,相信也有许多朋友关心这两个软体的差别之处。我以两句话来说明

    iGTD是一个业余天才发展的软体(免费)
    Omnifocus是一个优秀软体公司的商业软体(79.95美金)

从Omnifocus 确实可以看到许多iGTD的影子,但是许多细节上,Omnufocus却能处理到让使用者更加便利,尤其是任务清单的设计及下一步行动的使用介面,远远胜 过iGTD。因此虽然Omnifocus的费用很贵,但对时间管理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下载试用看看其优异的设计,相信一定会收获良多。

结语

其实David Allen的时间管理理论确实博大精深,我也针对我自己实践的心得持续写文章并发表在我的部落格,目前也累积了约200篇的内容。更有免费线上课程的连载,目前也到了第42堂课欢迎大家前去看看。

要发挥软体的功力需要理论及训练的养成,如果还不清楚什么有什么方式最好,那可以抽空参加我近期的一个研讨会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09:18:07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管理 管理自己的艺术——访时间管理专家张永锡


非常感谢希望泉杂志制作了时间管理专题,并访问了我、李娟、古道三位对时间管理很有兴趣的好朋友。


希望泉杂志是李开复先生创立的我学网下面的一个杂志,目前已经发行了23期,我的好朋友马京目前是这份杂志的总编辑,为了这次的专题,我们来来回回通了数十封信,才有这篇文章的产生,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时间管理 管理自己的艺术"吧。

------------------

时间管理 管理自己的艺术——访时间管理专家张永锡


【张永锡 时间管理专家】


GTD 时间管理实践者5(2002年至今)台湾国际青年商会讲师、PC OFFICE 20075月号-晨间日记专稿作者。【落实第八个习惯+感动】社群主持人(760人)个人部落格twhsi's blog提供GTD。时间管理.晨间日记的讨论园地(25万人次)新浪博客twhsi blog提供大陆地区浏览部落格文章举办多场时间管理讲座,包含台北、台中、彰化、高雄、北京等。中国我学网(李开复先生创立)成长顾问(注册会员近40万人)


记者:作为一名专家级的时间管理学习者,您当初选择时间管理动力在哪里呢?

永锡: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是对时间管理有强烈需求,而是《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写的太好了,让我觉得可以透过时间管理来找到幸福的人生。这样的一个开始,让自己投入了学习时间管理的路,并进而分享自己所知给更多的人。


时间管理是一个修炼和学习的旅程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开始做时间管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过不了多久却都放弃了。您是否经历了过这些时候呢?最痛苦的阶段是什么样子?

永锡: 刚开始做时间管理的时候,由于缺乏合适的导师,我和一群网友跌跌撞撞的讨论,走了许多错误的方向。看起来虽然是花了很长时间,大概5年左右,但是要不是那 一大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及尝试,我现在也无法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以个人成长的角度而言,我觉得是收获大于付出吧。但是,一般学习时间管理的人不用走那样多 弯路,找一个好的导师,把心法学好会快很多。

说 起来做时间管理最痛苦的阶段,就是别人批评自己的时间管理思考钻牛角尖、走火入魔的时候。当时我觉得很难过,努力很久的事情,被别人评价为没有价值,心理 上不容易接受。这些的经历让我自己深刻的反思自己时间管理系统的更基础部份,继续加强及修正,所以我很感谢网友给予的批评及指教。

记者:刚才您说到在开始阶段经历了一些评批,当时是否考虑过放弃呢?如果给自己一个放弃时间管理的理由,您觉得在艰难的时期会是什么样的理由?

永锡:时间管理不仅可以管好身边焦头烂额的事情,也可以管好自己的愿景,周边的生活环境,甚至包含心里的念头。这件工作做起来还真的很不容易,就和下围棋一样,规则可以非常的简单,但是要做好需要长期下功夫。

时 间管理最艰难的时候应该是在明明已经管理自己很久了,却感觉似乎还离成功遥遥无期。由于大部分人不容易觉得管理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这也是一些 人学习时间管理很久后却放弃的原因。所以说,时间管理是一个修炼和学习的旅程,人一辈子都会遇上和时间有关的问题,要一辈子努力面对才行。

记者:经历了批评,也经历了意识的挣扎,您终于走到了现在,取得了很多成绩。回头看一下,如果给自己一个坚持下来的理由,您觉得会是什么样的理由?

永锡: 谈到坚持下来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累积一辈子的能力,而且对自己和他人都充满意义。所有的学习和修炼,都可以整合成一个方向–做一个言而有信、说到 做到的人。 《Getting Things Done》的作者David Allen认为,我们没有做到或者没去努力实现承诺自己或别人的事情,就会导致很大的压力。若我们常常言而无信,就会让自己受到累加的压力。

时间管理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工具和流程,从收集、加工、组织、排程、行动、检视这几个过程一步一步的去做,每一个人都可以借这些方法,大幅提高自己信守承诺的能力,而且的经验证实有其实效。


运用工具管理好时间的杠杆

记者:刚才说到了时间管理的流程您通过什么具体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时间?

永锡:我有一个皮夹中的小册子作为收件匣,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情,或者自己想做的事情,立刻就写下来。另外,我也固定利用早起的时间,整理小册子上的事情,加工成行动,变成自己行动及任务的清单,让自己做事可以迅速进入状况。

上 班前,列好今天的计划,包括行事历、三件最重要事项及要办的事情,利用倒数计时器等工具,掌控自己的生产力,并让自己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之上。隔天早上,我 会做晨间日记,写下自己前一天的行动检讨。每周五上午,我会做每周的检视,让自己确认往正确的方向推动自己的人生,并更新任务及行动清单,使其合乎真实状 况。

我运用一些记事本、时间手册、电脑来协助管理自己,当我们生活及工作的状况更加复杂时,就需要运用更好的工具来管理,这是让我们妥善运用好时间的杠杆。


活在当下,活好自己的精彩人生

记者: 刚才说的很多都是您走过的路,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相信有句台词您一定很熟悉,”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这是家喻户晓的电影《大话西游》中的 台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回味做过的事情的时候,也会经常感慨:如果可以重来,我可以做得更好。那么,在时间管理方面,如果重新来一次,您又将如何选择 呢?

永锡:如果可以重新学习一次时间管理,我可能会选择先去美国上David Allen的研习会,从真正的导师身上学习到的东西是无价的。接着我会精读他的两本著作,并逐步开始建立自己的系统,这样的方式是看起来很昂贵,但是最短的路。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做不到,那也可以先读读我的时间管理线上课程,好好把David Allen的书看几遍,利用网路讨论区讨论,逐步累积自己时间管理的能力,这是耗时较久但是稳固扎实的方法。目前我在台湾有时间管理的研习会,也希望早日推广到大陆去。

我也会希望能有足够网路上的资源可以分享,让对时间管理有兴趣的朋友继续学习,觉得并不孤单。目前讨论时间管理的资源比较丰富了,但是距离理想的状况还是远远不足。”

记者:网络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实现空间。以上讨论了很多如何开始时间管理。但是,时间管理向上升一个层次,又会是什么呢?

永锡:如果将时间管理上升一个层次,我觉得反而是向内看是最重要的,因为更瞭解自己的内心、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候,就能够更加确认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由于更瞭解自己的能力,就是到应该采取哪些合适的行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向内看,是一种”深”,也是一种修炼。

时间管理主要是管好自己,借此来向目标一步步前进,活在当下,借此活好自己的精彩人生。根于《Getting Things Done》的时间管理让我们能由下而上,管理好自己的行动,并往任务、角色责任、目标、愿景等,各个不同层次提升,筑梦踏实。

记者:通过您的讲述,我们确实感受到时间管理更像是一生的修炼。我们知道您不仅在时间管理方面言传身教,还计划将自己的经验撰写成书。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呢?

永锡:这本书主要在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在充满挑战的人生中成为一位言而有信的人,既拥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又能维持身心的平衡。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任务,但是这是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协助读者达到的。

和其他书籍与众不同的是,这不是一本为了超人而写的书本,每一个字句都是可以实践的,做得到的,而且可以省下许多的时间,并且自己能够以较低的压力及较少时间完成。虽然这本书着重改变我们某些的观念,但是每一个步骤又是确实可行的。


采访后记

通过整个采访,我们可以永锡正在由一个时间管理的实践者向传播者的转变,而且他对时间管理的看法也随之更加的深入。在不久之后,相信永锡可以为时间管理爱好者带来一本优秀的时间管理实践书,同时也感谢他在我学网上的贡献。

另外,永锡推荐各位读者一个时间管理的SNS网站,名为”In The Morning” (http://inthemor.ning.com/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09:20:0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5)组织的纸笔工具--笔记本 193/200

之前流程三-组织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下一步清单、任务清单、行事历,今天我们来介绍的是我第四个组织的工具,笔记本。

一 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时,我只想要用电脑及PDA来解决所有的事情,但是时间日久,我发现我很喜欢在一个本子上,就单一的专案涂涂抹抹,写下想规划的事情,作 为任务的补充资料。我不是很喜欢用万用手册,就拿厂商赠送的年历笔记本来纪录,没想到写起来很顺手,一路写下来也近一年了。


写的方式也很自由,基本上写在笔记本上得偏向规划任务的阶段,因此我常常运用条列式及心智图两种方法。

条列式的笔记通常用在自己比较确定下一步行动的纪录,例如要汇款给他人,写下帐号及联络方式;例如演讲前的准备,写下一些注意事项让自己事前check。

心智图的方式则用在还没有确定下一步行动时,心智图的型式,让自己可以一面书写,一面思考这件事情的重点为何,找出合适的下一步行动。

喜 欢作笔记的名人很多,最有名的是达文西,图文并茂。马英九也很喜欢作笔记,把听到的意见都纪录在笔记本上。另外还有贝多芬,他也喜欢做大量的笔记,有趣的 是,贝多芬做了笔记,但是不喜欢复习。别人问他那为何要做笔记,他回答"我需要作笔记才能记忆事情,写完了,脑中记得了,就不需要回去翻阅了。"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Ada号称记事本狂人,爱买记事本,爱写记事本,爱自己手工做记事本,她写了一个有容乃大 的部落格,介绍各种笔记本的使用及制作方法,有兴趣的朋有一定要去看看喔。
结语
2007年9月22日我在高雄县议会的时间管理研习会上,有一位参与的外科医生文杰发表他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心得

"一开始我使用PDA,但终于割舍不了对纸笔书写的喜好,纸笔可以涂涂改改,那种触感及记忆是数位产品所难以取代的。"

对啊,时间管理是为了让自己做事的各种层面品质提升,用哪一种工具不是很重要,如何让自己使用工具时,用得顺手,达到目的比较重要。

延伸阅读
2008/8/30 台北场【幸福行动家 时间管理一日研讨会】EDM推出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7:37:4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6)流程三 组织图像化 194/200


最近忙着准备2008/8/30 台北场【幸福行动家 时间管理一日研讨会】,这次在研习会中,我采用许多图像化的概念来表达时间管理的概念,其中一个概念就是"组织"。

组织就是将清空收件夹加工后每一个行动,放到合适的清单中,在前面的文章,我提到了有四个清单是我目前使用得清单,分别是下一步行动清单、任务清单、行事历、任务补充资料。

由第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盒子就是收件匣,我们将收件匣中的杂事,加工成行动候后,一件件放到不同的清单中,这样便能有条不紊地做好整理的工作
,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第一个概念。
今天我们讨论的另一个主角则是下一步行动清单。




把场合的概念运用在组织下一步清单上面,就变成上面的图。

对于每一个行动,我们思考应该在哪一种场合处理,并将之放入不同的场合清单中。例如打电话的放在一起,email放在一起。不仅放入的时候清楚明白,执行下一步清单更能够批次处理,可以省下许多的时间。

不仅如此,每周检视时,由于行动已经依照场合分类,同一个场合的行动产生一种整合感,让人思考如何能够批次将之完成。

利用图示,可以将复杂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子来看组织这个流程,不就更加简单了吗?


我将组织的图示,放在组织所有的Reminders(行动、任务、行事历、任务补充资料)以及下一步行动清单两个地方,一个是搜集、加工、组织的三个流程,一个是下一步行动清单的分类。就算是放在一起比较,一样相当的清楚。


其实这个组织的图示概念,来自于一位日本的GTD迷,他设计了一种类似纸盘游戏的概念(参见GTD+R ),来整理他GTD系统的卡片,由于我并不用卡片来做时间管理,当初看的时候只是觉得有趣,这次思考将时间管理流程图像化的过程中,才觉得这个纸盘游戏图示,很适合来表达组织这个概念。


结语

我们训练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绝非是看看书,瞭解理论运作就结束了,而是要藉着这些所知,训练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GTD这类型的时间管理方法,将心中的杂事,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思考加工成行动,让心中的压力变低,才能产生创造力,这样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

时间不停的流逝,其实是无法管理的,时间管理教我们的,其实是怎么过我们的人生。怎么让自己掌好人生的舵,持续前进是我们一起共学的功课,一起加油。
59
发表于 2008-8-28 12:43: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什么?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7:38:5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行动家 线上课程(48)后三个流程 196/200

水平的时间管理总共有六个流程,为甚么却要分别为前三个流程及后三个流程呢?

这是因为前三个流程(搜集、加工、组织)代表了将杂事放进到时间管理系统的方法,和我们何时处理这件事情没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做固然可以,过一阵子在做也没有关系。

后三流程(排程、行动、检视)则着重在今天一天中我们采取行动的生产力高低。

首先,有了好的排程,今天的行动可以视为一个整体,持续地往愿景前进,或者突破某一个困难;
有了好的行动,让我们执行事情时候能够精力充沛,进入无敌状况,做事的效率一级棒;
每天都能够检视自己,让自己清楚了解自己身处的状况,面对各种困难及挑战更有办法。

前三个流程,架构我们时间管理系统,后三个流程,则是我们如何好好的面对这接下来的24个小时。就像练气功,一天中做完六个流程,就是一个小周天,内力就可以提升一层。后三个流程若是能踏实做好,就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1)排程
排程就是安排一日的行程,也就是每日计划。每日计划包含了当天最需要解决的三件事情、行事历及时区清单。我们会在课程介绍排程的四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两分原则、SWEET法则、青蛙法则(MITs)及行动清单。

前一阵子,我看李开复先生提到他管理时间的方法,他说:归纳今天要做的事情,依事情的重要性做排序。并承诺:一定要做完。 另外准备一张“琐碎事单子”:把一些琐碎但是必须做的事情,利用一天中时间的碎片完成。

这就是排程,先把一天想要做的事情计划好,然后训练自己一件件小事踏实地完成,可说是渡过充实一天地最好方法。

(2)行动

在行动之前,要回答好一个问题,"现在到底要做哪一件事?",运用一个倒数计时器、一个即可贴,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到不可思议的高。

一 般人常常觉得自己工作懒散是缺乏意志力,但是我长期研究时间管理后发现,有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有没有建立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及方法,就算是 在精力低落的状况,还是可以持续的前进,不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设计自己的工作方式相当重要。话虽如此,大家多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做这个领域的思考, 反而需要花费更多无效的时间处理事情,这是很可惜的。

认真的工作八小时,之后回家吃晚餐,或是无效地长时间工作,您选择哪一个?这当然是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但是我要说,有系统、有效率地工作,是有可能做到的。



(3)检视

如同车子需要定期保养一样,我们的时间管理系统也需要定期检视。写晨间日记,就是做好一日的检视,让我们提升执行力。

我常常觉得,写晨间日记是一件改变我生命结构的一件事情,写日记让我每天早起,写日记让我检视自己的人生,写日记也让我有机会站上舞台,成为讲师,影响他人,一起去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我运用晨间日记的基础,很容易就能做好每周检视,半年检视,一步步架构自己时间管理较高层次的检视(六个高度的部份)。我也要在此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来写晨间日记,这样的益处是,让我们增强对人生的掌控能力,筑梦踏实。


结语

不同于前三个流程,在建立完整的下一步行动清单。后三个流程重点在如何架构好我们一日的工作系统,是相当实务的时间管理运用,也是每个人都用得到的,我们准备进入流程四-排程的课程吧。

欢迎加入In the morning,有超过700名追求幸福的好朋友一起努力
http://inthemor.ning.co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