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陕西的断章

[复制链接] 12
回复
21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16 16: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缘    起

 

近两年的出游计划中,西安一直是我计划中的下一站,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正值国庆之际,老友MAY通过MSN传话,约我去西安一行,正中下怀,西安行程得以成行,宿愿得偿,才有了这篇文字。

现在想来,西安对我的吸引力,与17岁左右所读的长诗《长恨歌》关系很大。回眸一笑让六宫粉黛齐黯然的贵妃的娇媚,和最后落得“婉转娥眉马前死”的下场,曾让在半山夜读的我何其神伤。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用如斯传神的诗句,让当时的我神思飞越,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到了华清池这样一个地方,也让我萌生了到西安一行的念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是一个随便一锄头下去都可能捞回来国宝的地方,知道了“西安事变”对近代中国发展的意义,西安慢慢就成了我一定会来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陕西的以西安所在的关中为界,分为三个风格各异的部份。

关中的八百里秦川,是秦朝发家的地方。如果以流行的“狼文化”来理解,秦是中国历代狼性最强的朝代。秦国之所以能一匡天下吞并各国,与关中人的“狼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关中往南越过秦岭既是汉中,也就是汉高祖刘邦能成就帝业的根据地。

汉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警告中所透出的威严,千载不减。

而关中往北走的陕北是黄土高原,这是中华民族发源的地方,在黄帝陵前有他当年亲手种植的轩言柏为证。

从黄帝陵再往北行既可到达延安。作为革命的圣地,延安是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家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引领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终于站起来的地方。

鉴往知来,陕兴则国兴,可以说,陕西不但代表着中国辉煌的过去,也见证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13
发表于 2010-7-27 13:19:40 | 只看该作者
相当不错的文章。
12
发表于 2010-6-6 18:33:3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深刻----太好了
11
发表于 2007-11-21 15:30:4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好文章
10
发表于 2007-11-17 13:56:1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6:47:35 | 只看该作者

 

兵法说,凡战者,心战为上,兵战为次。

当毛泽东选择了心战时,蒋介石却选择了兵战,甚至发展需要到督战的地步。

双方的高下立判,他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又焉能不败?

攻心联呀攻心联,好一个“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在延安参观主席和其它领导人居住的窑洞时,看着那些简单的设施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想到创业时的风云变幻,对比现在,我发现,虽然我们走在腾飞的道路上,现在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缺少了一些宝贵的精神。

(全文完)

思学创作于2007年10月15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6:46:2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蒋介石的用心,张学良是了然于胸的。

由于最高统帅密令的重压,身负杀父家仇张学良,不得不身背“不抵抗将军”的千古骂名,在日本侵占他的东北老家烧杀掳列无恶不作时,他未放一兵一弹,统领着几十万东北大汉撤到了西安后方。

如今蒋介石安排他来打GCD,实在是一石多鸟的毒计。

首先,消灭走革命道路的GCD,可维护蒋的独裁统治。

其次,让他张学良与GCD打个两败俱伤,蒋介石则座山观虎斗,还顺便铲除异已。

其三,杀鸡咳猴,给其它不听蒋命令的实力人物一个示范,这就是不太听话的人的下场,可怜他张学良成了他想立威需杀的那只报晓大公鸡。

……

在进退维谷的两难思索中,广播中传来了那熟悉的东北歌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

 

跟随着广播的节奏,张少帅轻唱着这首熟悉的歌。

等歌唱完时,他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面对日本入侵的国恨和皇故屯谋害了他父亲的家仇面前,他清楚了自己责任和大义所在,于是有了后来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6:44:5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局面却有了最大的转机。

蒋介石用力过强,已经亢龙有悔;而中央红军一路磨难,经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事实领导后,已是否极泰来。

天为棋盘星为子,哪个敢下?

地为琵琶路为弦,谁人可弹?

从此,神州大地,成了这两个对手的逐鹿中原的大棋盘。

 

 

2000年前,楚汉进入关键的垓下之战时,汉军虽然将楚军团团围住的,但即使是战无不胜的韩信,也不敢与力拨山兮气盖世的顶羽争锋,更何况是贪生怕死的刘邦。

对锅中的硬骨头,赖蛤蟆虽然馋,但摄于对方之威,更怕折了牙齿,闪了舌头。

刘邦一时找不到吃掉对方的办法,正在心烦得很。

这时张良献计:让我们四面楚歌,来一个攻心之法。

刘邦眉花眼笑,妙计妙计,依计而行。

映着夕阳的余晖,悲怆的楚歌声,在汉军中响起,传到了楚国将兵耳朵中。

彪悍的男儿们思乡心切,泪如雨下。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

贱妾何聊生。

听到声声熟悉的楚歌,难掩心中的悲痛,虞姬迎歌而起,为项王最后一次歌舞后,拔剑自刎,西楚霸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虽然冲杀到江边,有了生机却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选择了自刎而亡。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6:44:04 | 只看该作者

      龙腾陕北

   在陕北的黄帝陵前,相信每一个来者都会有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强烈自豪。

因为中华5000年的历史有个伟大的见证。

     6个成年人方能勉强合抱的粗大古柏是这段悠久历史的见证。

    这株柏树相传为黄帝手植,大名为轩辕古柏。

   如果要评国树的话,轩辕古柏是当之无愧的。

    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起繁衍分分合合,躲过了雷霹火影,避开了刀砍斧凿,也逃过了炼钢铁时的无情砍伐,历经5000年的风雨,而仍然在顽强地生长着。

它一直守护着这个民族,见证了这个民族的兴衰,也在见证着这个民族的再度复兴。

    除了轩辕古柏,桥山上遍植柏树,总数达8万余株,仅3000年以上的古柏既有1000余株,而千年以上树龄的则达到3万余株!

   帝陵归来不看柏,我现在有这样的底气了。

  

 

据《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史书明确了桥山上的帝陵是黄帝葬身之所的说法。

   然据传说,黄帝并未驾崩,而是在桥山腾龙乘云而去。

   就是在这片陕北的黄土地上,在黄帝腾云之起的5000年后,另一条龙带领着黄帝后代正在腾空而起……

 

可以说,蒋介石确不愧为一代枭雄。

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世凯时是孙中山的干将,1924年任黄埔军校校长,北伐时任总指挥,打新旧军阀更是所向批迷,最终迫使张少帅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的指挥。

20世纪20-50年代,蒋介石也算是世界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之一。

可惜他遇上了毛泽东。

可惜他遇上的是生于龙年龙时,属相为龙,天纵其才的毛泽东。

 

从现在回过头去看1936年,发现当时的中国革命真是命悬一线。

由于“左”的路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

待中央红军破封锁,战追兵,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走来,最终到达延安与陕北红军会师时,中央红军由当初的10来万人只留下不足万人的队伍,数量上还不如陕北红军多,加上长期转战的劳顿和物质条件的馈乏,战斗力已大为削弱。

随着拓展生存空间的东征军和西征军受到重创的打击,红军士气更加低落。

而几百公理外的西安此时就是蒋介石围剿部队的指挥部,张学良和杨虎臣几十万装备优势的大军扼守要道,正对延安虎视眈眈。

1936124日,蒋介石亲自飞到西安都战,命令张学良和杨虎臣加紧进攻。东北军和二十九路军对延安的进攻已似箭在弦上。

看上去中国革命的处境已是危若累卵。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6:41:08 | 只看该作者
 与韩信没有得到善终不同,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则在功成名就之际选择了退隐,来到汉中留坝一个清山秀水的地方归隐僻谷,最终得于保全声名。这个地方建了“张良庙”以作纪念,这是在庙中的“授书楼”门枋上的一幅对联:

书不在多一卷可做帝王师相;

岑楼耸翠高声恐惊霄汉神仙。

张良的成功在于他“学习”的正确,张良能成为千古名臣的原因是在于他读了一部有用的书《黄石兵法》。其实真正有用的书,认真读一本、两本其实就够了。

我们今天的学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要读多少书,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值得读的。

多数情况下我们读的是垃圾书,吸收的是垃圾信息,得出来的是垃圾思想,培养出来的是垃圾人才。

遂想起了毛泽东的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即使是做靠用脑算计吃饭的谋臣或智囊如张良者,也是只需精读一、两本有用的书也许就够了。

我的《黄石兵法》在哪里?

 

 

楚汉风云之后约400年,汉中来了蜀汉的部队。

 老将黄忠从定军山上顺势而下,手起刀落,力斩曹魏大将夏侯渊,为刘备占领了汉中这块“金钵玉盆”。

从此,汉中成了诸葛亮北伐的基地,而慢慢消逝了金戈铁马战车声的定军山脚下,最终成了他安息长眠的地方。

 武侯祠时,于其前后植柏树54株,象征辞世时的54岁,存活致今仍然陪着他的还有20余株。

    做天下三分决策的隆中对,备时年47岁,而孔明才27岁,正值青春年华。

    决定出山时,亮吩咐书童照顾好田产,说早而三、五年,迟则十年,功成之后,他会再回来过他的耕读生活。

    谁想一去不能回头,最终却只能埋骨他乡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孔明留下的千古遗恨。

全国建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武侯祠,尤其以成都的武侯祠规模最大,以纪念这位贤相,由此可见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境界能排天下楹联前5位的“攻心联”存于成都武侯祠内: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既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深思。

    当战略大师毛泽东面对此联时,他注视着对联,点了只烟,陷入深深的思考。

  诸葛辞世后,他的对手司马路经诸葛治理下的蜀汉军队残阵,感叹到:孔明真天下奇才也!

   后来司马的军队攻破成都抓住了刘禅,在目睹了刘禅的无能后,司马感慨,刘禅之蠢,虽孔明复生亦不能辅,更何况是姜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