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汽车业] [转帖]我国汽车对俄出口激增 市场繁荣背后暗藏隐忧

[复制链接] 0
回复
6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2 11: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两国经贸往来飞速发展。2003年,中国汽车迈出了挺进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步,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势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集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07年1月,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正式启动,为中俄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含汽车及汽车底盘,下同)对俄出口3.8万台,价值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增长3.5倍和4.7倍,分别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总金额的16.2%和17.9%。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加工贸易出口激增。上半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对俄罗斯出口汽车2万台,增长11倍,占同期我国对俄汽车出口总量(下同)的53.5%;一般贸易出口1.7万台,增长1.5倍,占43.7%。

  二、国有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增长迅速。上半年,我国国有企业对俄罗斯出口汽车2.3万台,增长3.7倍,占6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646台,增长2.4倍,占17.3%。

  三、安徽省出口一枝独秀。我国汽车对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安徽省,上半年,安徽汽车对俄出口汽车2.1万台,增长4.7倍,占53.8%。河北省、北京市居第二、第三位,分别出口4878台和4267台,增长2.2倍和8.1倍。

  四、出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占近6成。上半年,我国对出口小轿车1.7万台,增长3.5倍;出口越野车5861台,增长6.5倍,上述两品种合计占59.5%。另外,出口卡车8944台,增长3.2倍;出口小客车3677台,增长27.5倍。

  上半年我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的企业众多,取得了一定的业绩,更让人值得欣慰的是,出口的汽车绝大多数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奇瑞、长城、江淮等很多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虽然我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受到了青睐,但“井喷式”增长的背后却难掩认证难、质量不过硬、售后服务弱等众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出口秩序亟待规范。由于我国汽车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势头十分迅猛,物美价廉的优势对俄罗斯本国汽车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俄罗斯部分人士的关注,对继续扩大极为不利。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还存在一定互相压价的现象,不但损害了彼此的利益,还容易引起俄方对我国汽车进行反倾销调查。

  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普遍重视车型的更新换代,重视汽车的外形高于汽车本身的质量。在汽车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上仍比较低,比如小轿车迎面撞击后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存空间、刹车系统、外部噪音标准等方面;另外,客车的总体安全性,汽车尾气排放、车内噪音、内部通风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存在售后服务瓶颈。大部分汽车出口商对海外销售和维修服务模式缺乏规划,随着我国汽车出口量逐渐放大,质量不过关和售后服务对出口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据了解,我国出口至俄罗斯的汽车保修期大多是18个月3万公里,或24个月5万公里,而其他的国家的汽车保修期最少是3年10万公里。另外,汽车零件的供应和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企业无法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刚刚启动的俄罗斯市场可能就会丧失。

  目前,我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以及影响力还远不及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我国汽车对俄出口是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有效和有益补充,汽车企业不能把产品出口看成一次性的贸易,而应当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看待,把俄罗斯市场作为企业的战略市场来开发、培育。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汽车对俄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是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在对俄汽车出口市场上加强宏观指导,避免恶性竞争;二是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职能,加强对车辆出口的监管和调控,控制出口节奏,避免一哄而上、抢占同一市场的混乱局面;三是企业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的竞争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改变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低档、廉价的印象;四是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在我国汽车产品档次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售前和售后的服务,并履行必要的义务,建立有效的销售服务网络。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