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将于9月10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发表分析文章称,为了提升员工士气,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n A. Ballmer)选择了一位最不可能的人选为人力资源主管。但就是这名“圈外人士”,引领微软完成了一场人力资源革命。 两年之前,微软员工的士气出现了问题。由于公司股价上涨乏力,对于谷歌等科技行业新宠的羡慕情绪迅速在微软蔓延。与此同时,由于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屡次推迟发布,微软的发展前景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微软陷入了“中年危机”,正在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这种情况下,鲍尔默认为应当任命一位新人力资源主管,以尽快改善这种不健康的情绪。不过,他并没有在公司内部提拔一位人力资源资深人士,也没有去外界寻找合适人选,而是选择了产品开发经理丽莎·布鲁梅尔(Lisa Brummel)。几乎所有人都为这一消息感到吃惊,没有人相信布鲁梅尔有朝一日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这位47岁的高管从来不看商业书籍,每天乘公交车上班,衣着也和时尚的人力资源人士格格不入。 毛巾引起的骚乱 同很多革命一样,微软人力资源革命的“导火索”并不起眼,竟然只是
衣帽间中的免费毛巾。2004年夏季的一天,当微软员工抵达公司时,发现衣帽间里不见了免费毛巾。长期以来,微软员工一直认为在公司地下车库的衣帽间里提供免费毛巾是一项基本福利。显而易见,免费毛巾消失是因为人力资源主管希望削减支出。一名微软员工以嘲弄的口吻说:“毫无疑问,此举使微软每股收益增加了0.000001%。” 微软人力资源经理安妮·英斯明格尔(Anne Ensminger)当时认为,取消免费毛巾并不是一件大事情。但事与愿违,很多员工对此怨声载道,还有一些员工通过博客或信息板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一名微软员工写道:“这是黑暗而沉闷的一天,对自己好一点,离开这里吧。”与此同时,员工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英斯明格尔表示:“当时的情况就像是我们扣掉了他们90%的工资一样。” 这一事件引起了微软高层的关注,他们知道,员工的士气十分低落。毕竟,很多微软员工的期权都变成了废纸,而谷歌则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但是,微软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免费医疗,这一点连谷歌也无法比拟。与此同时,微软营收的增长速度也由2002年的6.7%增至2004年的9.4%。那么,为什么微软员工对此视而不见呢?鲍尔默认为,他需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也许是他任命布鲁梅尔为人力资源主管的主要原因。 不同寻常的任命过程 2005年4月,鲍尔默向布鲁梅尔提出了任命她为微软人力资源主管的打算,但遭到了断然拒绝。不过,鲍尔默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人。他拿着一根室内
高尔夫球杆,来到布鲁梅尔的办公室,在房间里不停的兜着圈子,一边敲打地面,一边说明为何布鲁梅尔是最合适的人力资源主管人选。 鲍尔默说,作为一位来自其它领域的人士,布鲁梅尔不会受到教条限制,可以带来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布鲁梅尔在微软非常受欢迎,拥有做好人力资源工作所需的技巧和能力。鲍尔默和布鲁梅尔在办公室里针锋相对,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鲍尔默还多次用高尔夫球杆敲击房间里的白色书写板。但是,布鲁梅尔丝毫没有让步,她明确表示,“我更喜欢产品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唇枪舌战之后,鲍尔默结束了这次会谈,此时他的高尔夫球杆已经断成几截。他无奈地说:“高尔夫球俱乐部,对不起了。” 布鲁梅尔也深深地陷入了矛盾之中。当时她已经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产品经理,非常熟悉包括软件开发、客户反馈、产品推出和更新改进在内的整个工作流程。与之相比,人力资源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过,她热爱微软,同时也认识到了公司遭遇的内部挑战。第二天上午,她给鲍尔默打了电话,并告诉他:“我接受你的任命。” 新模式卓有成效 过去两年里,布鲁梅尔打破了微软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针对每名微软员工需求进行定制的全新方式。在她的人力资源团队里,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门卫,而不是警察。由于微软股价一直没有太大起色,所以提升员工士气的方法并不多。但目前看来,布鲁梅尔的努力已经收到了成效。 布鲁梅尔让微软的年度绩效评估更加公平;推出了很多新福利,包括派遣医生到员工家中紧急救治;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工作更加透明和人性化。微软Windows部门首席软件测试员朱丽·迈德哈索丹(Julie Madhusoodanan)表示:“从最开始,布鲁梅尔的目标就非常明确,那就是为微软其它员工服务。”(摩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