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康熙回忆录:一个CEO六十年的成长与历程(连载中)

[复制链接] 53
回复
73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14 13: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言
    
    1721年,除夕。北京城里下了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
    我几乎整整一天时间都在接受子孙们的贺拜,在这些子孙当中,将会有一个来接替我,继任这个全中国最大家族企业“大清集团”的董事长和CEO。
    一周之前的董事会,我感觉真的老了。张廷玉满脸忧郁的抱着一大堆财务报表时,我知道一切答案。我有点急躁地打断了张廷玉的发言,当我说声“sorry”的时候,突然发现张廷玉的头发和我一样花白:我们都老了。
    农历1721年12月24日,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全体董事会。在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退休,这把所有人都惊呆了。除夕前一天清早,协和医院的老院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到了肺癌晚期。我异常平静地告诉他说,这并不意外。我瞒住了所有人我的病情,包括我的太太,胤祀,胤题,还有胤祯,我不想在没公布继任者之前,因为我的病情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
    和往年除夕一样,照例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胤祯一走进屋子,还没来得及抖落身上的雪花,就拥抱了我。他的拥抱坚定而有力度,看着他冷峻而微笑的面庞,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在60年前,也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我的父亲顺治拍了拍我的肩膀。
    1661年,我成为了全球最大公司、规模高达160亿的“大清集团”唯一合法继承者,也成为了史上最富有的年轻人。这天,我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无比宽大舒软的椅子,喝着祖母给我冲泡的奶茶,下面是黑压压的公司员工。那年,我八岁。我接位后的第一天,我的祖母就告诉我,你如果想成大业,就必须成为一个大人。
    8岁时,我知道我的财富用一辈子也花不完。10岁时,我记住了所有属于我的公司名称,懵懵懂懂地知道我的公司占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5;12岁时,我记住了从公路建设到银行信贷,从地产开发到化妆品公司几乎无所不包的业务范围。大清集团是一个大的出奇的公司,我几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参观完我的公司。这个中国最有权势的公司,汇聚了全中国最优秀、最精英、最具活力的人才,也汇聚了鳌拜、吴三桂、郑经这样的野心家。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和80%的精英、20%的野心家打交道。
    16岁之前,我是中国最不快乐的儿童。我讨厌每天的例会,我讨厌每天的工作汇报,我讨厌每天起早床,我讨厌鳌拜,讨厌一切程式化的东西。我每天都做着我不喜欢的事,作为一个刚刚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我的希望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这当然仅仅是一个希望。
    我每天都处在一种学习中,学习如何接待客户,如何谈判,如何和员工打交道,甚至如何穿衣,这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12岁那年,我的生日愿望是能独立处理大事决断。因为祖母告诉我,如果我不能独立决断的话,那么所有一切将被鳌拜夺走。我的童年是在危机中度过的,但是每一次的决断都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以至于我在14岁的时候,我开始想独立召开董事大会,迫使鳌拜辞职。
    这种想法几乎让大清集团陷入绝境,在对付鳌拜上的种种急躁和幼稚的表现,几乎使公司毁于一旦。确实,一个14岁的小孩而言,无论如何也不会太成熟。在鳌拜们的眼中,我始终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不过,幸运的是,鳌拜把我当成了小孩。鳌拜是创业时的公司老将,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的,是一个在公司有绝对影响力的强权人物;而我则是一个爱好上网、爱吃棒棒糖的懵懂少年。后来的结果大概谁也不会料想到,在那场公司的竞争中,鳌拜竟成了失败者。身处危机中,我学会了治理一个大公司的方略,在这方面,鳌拜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
    化解鳌拜危机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当危机包围你的时候,也是你最强大的时候。在未来的吴三桂、郑经、葛尔丹事件中,我始终铭记这个信念,片刻也没有动摇过。从我继任开始60年来,类似的危机经常伴随着我,我不知道祖母对我期望值是多大,但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始终不顾一切地支持我。
    在我早年岁月里,我近乎疯狂地把自己推向危机的风口浪尖,与不同的野心家作艰苦的斗争。我任职大清集团董事长的60年,是我饱受世界关注的60年。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有人说我是一个“口衔金子出生的婴孩”。八岁我成为公司的继承者时,有媒体称我是“史上最让人羡慕的小孩”。在我化解鳌拜危机之后,我成为了“最勇敢的小孩”,我到了40岁的时候,一些媒体仍然形容我是一个“天生好命”的人。直到去年,有些媒体把我看成了68岁高龄还权不放手的“权利狂”。
    各种不同的形容只是人们对我看法的一部分,而我更希望人们在评价我的同时,能够发现“大清”公司的各种变化。一个诞生在爱新觉罗家族、从小由祖母带大的男孩,也许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和“大清集团”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1680年12月的一天,我在公司属下的皇室大酒店对济济一堂的媒体说,我希望三年内将“大清” 打造成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公司。我的目标是在三年内,重构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架构,使得整个公司更加高效、决策更加迅速准确。在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员工近20万的老牌传统企业,做出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既然改革的这一天迟早要来,何不让它来的早点?快速反应、管理集中、与时俱进、活力和创造力,是我梦寐追求的“乌托邦”。在我梦想的未来王国里,每一个员工都是真正主宰创造力的活力群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翅高飞,追求价值认同、创新与主动性。
    其实大清集团并未背离初始的方向发展,它的主要结症和其他所有大公司一样,沾染了大公司病。在我晚年的20年岁月,我不断弥补大清集团的各种管理漏洞。每天倾听和筛选成千上万的意见,而更关键的是,公司管理层的权力之争日嚣尘上,甚有重蹈55年前覆辙之势,我必须平衡所有的权力杠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个矢志不移其志的继任者。
    这60年的岁月里,我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投入到“大清”上。很庆幸,“大清”成为了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理念,一个轻便灵活的大公司。更庆幸我带领大清从一个成长型企业走向一个价值型企业中所得到的一切,所有的失败,和所有的成功,这是我的财富。我愿意和一些熟知的、陌生的朋友分享我的成长经历、财富,以及我成长中的所得与所失。在这段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里,我始终把自己推向危机的漩涡中,在危机中遵循最简单而最具成效的管理哲学:倾听。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传奇的商业传记。它记录了一个8岁到68岁的成长故事,这也是无数有理想、自信心、具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里充满了坎坎坷坷,但只要坚信并按照既定的方向去努力,也许成功并不遥远。
    这便是一个68岁老者的全部。
    
     爱新觉罗·玄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1: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在商人、企业家、总裁、董事长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称谓,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是《17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我时的一个问题。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了答案:总裁。在我办公室最底下的抽屉里,放着祖父费尽一生心血撰写的“大清管理决策年鉴”,年鉴的扉页印着猩红的大字“远见=财富”。祖父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
  1. 远见决定财富
  几十年来,祖父皇太极创业的故事被写入了哈佛大学的MBA经典教程。
  祖父皇太极是白手起家的,和众多的创业家不同,祖父的创业来自于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这给祖父的创业经历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对于出生于爱新觉罗家族的我来说,祖父的成功延续了所有创业家的轨迹。
  蒙古当时是中国的一片肥沃领地,独特的地域风貌,广袤的草原,明镜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成为了中国文艺青年们的神往之地。每年的秋天,数不清的文艺青年涌来这个尚属贫瘠的土地上,饮着奶酒,浅吟低徊。
  在那时,蒙古族的女子们招待远方的客人,大都习惯倒一壶满满的奶酒。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放,南北的喝酒方法和劲量也各不相同。蒙古人大碗喝酒的传统以及奶酒的酒力,往往使得南方客人喝得酩酊大醉。虽然这些阻挡不了南方人对蒙古草原的向往,但是这是南方人对蒙古大草原的一丝遗憾。正是这丝遗憾,让祖父掘得了他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那年的秋天,南方阴雨连绵,北方则是万里晴空。在诗人范文程的倡导下,一批南方的诗人发起“北上溯源”的倡议。南方号称诗人的国度,在南方诗人中,以范文程为最负盛名。在这场寻根运动中,祖父成为了第一个运用“文化营销”的企业家。
  一天夜里,祖父的帐篷住进了一位南方诗人,他正是为着大草原的豁达与辽阔而来的著名诗人范文程。那天,诗人和祖父把酒言欢,诗人惊讶于父亲对中原文化的造诣,而祖父则对诗人的才情佩服万分。诗人的一句醉言让祖父如梦初醒:“其实你们蒙古奶酒太过浓烈,并不适合南方人,但我还是要喝得酩酊大醉!因为这样才能最深切感受到豪壮广阔的草原文化。”
  在范文程的启发下,祖父在北上的诗人中作了一个大范围的调查。祖父发现,南方诗人更加乐意喝正宗的女儿红、花雕、烧刀子或二锅头,而对蒙古人酿制的牛奶腥味的烈酒并不喜欢,大多数人是体验蒙古的风俗和文化,才会接受这种蒙古烈酒。
  这些诗人是中国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群,要让这些诗人体味最浓烈的草原文化,并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蒙古最具特色的饮品,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良奶酒的配方,在产品诉求上获得这些诗人的认同。
  那年秋天,祖母孝庄夜以继日地改良配方,为了迎合诗人们不胜酒力的情况,祖母终于酿制出了不含酒精的酥油茶。在酥油茶的配方里,祖母添加了唯江南所独有的上好龙井茶。经过祖母上千次的调配,酥油茶成为了一种独特口感的饮品。受到这次“北上溯源”诗会的启发,祖父将祖母调配的酥油茶取了一个琅琅上口的品牌名――“故乡”。
  在范文程的力荐下,祖父的帐篷设成了“北上溯源”诗会的一个分会场。在这场举世轰动的诗会中,祖父成为了“北上溯源”诗会的唯一赞助商。祖母的酥油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在吟诗会中一举成名,成为了诗人们的首选饮品,吟诗会成为了祖母酥油茶口碑传播的源头。祖父创见性地出版了“北上溯源诗集”,在诗集中,有不少是咏哦故乡酥油茶的。如今,这些诗集依然流传,仍然在影响着“故乡”酥油茶的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们。
  “北上溯源”运动成为了当年最轰动的文化事件,由于祖父的草原乳品公司开创了企业赞助文化活动的先河,媒体对此大肆报道与评论,“故乡”牌酥油茶因此声名鹊起。随着诗人们的南下,通过口碑效应,“故乡”酥油茶在南方文艺界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故乡”酥油茶从开创品牌就获得极其难得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祖父通过“文化营销”创造了一个营销奇迹。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祖父的“故乡”牌“酥油茶”以一曲“故乡酥油茶,故乡的味道”而深入人心。追求心理共鸣和认同感,祖父从开始创业就订立的成功法则,直至现在依然振聋发聩。
  不久,祖父成立了草原乳业有限公司。为了将“故乡”酥油茶推向全国,祖父率领多尔衮、豪格、索尼等五人小组,对草原乳业所有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拜访,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商业活动,祖父一行并不单是为了稳定合作伙伴、推广“故乡”酥油茶而来,更是是为了推行“代理商”持股计划。这项计划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创举。
  代理商持股计划,其本质是为了和优质代理商建立紧密的价值型合作关系。这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与代理商建立这种紧密关系尤其重要。面对强势的代理商,成长型的品牌往往不得不牺牲自己,通过价格战取得竞争的筹码。但这种低端的竞争只能是饮鸩止渴。代理商持股计划便是基于此情况而提出的。
  未来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草原乳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和高成长潜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流通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在远期的发展中更具团队优势。祖母的代理商持股计划,规避了大流通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险,从价格战的泥沼中脱身出来,团结了一批优质的代理商,打造了一个紧密型的战略团队。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草原乳业来说,此举一举多得。
  这项政策甫一提出,引起了代理商热烈反响,随着持续不断的公关传播,代理商持股计划成为了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营销事件之一。从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坊,一跃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企业。但祖父的雄心并不止于此,他不仅要做草原的巴图鲁(英雄),更要穿越这千古的万里长城,建立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
  祖父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人。祖父在家人的眼中是和蔼亲近、爽朗豪迈的人;而在一些小作坊主眼中,祖父被蒙古人描述成残酷无情的掠夺者。在那场经典的并购中,祖父通过资本运营手段,控制了内蒙古近1/3的奶源。那段时间,祖父每天都要穿过茫茫草原和大大小小的奶牛场主谈判。靠着“故乡”酥油茶500万的资金,祖父控制了年产值几乎2000万的奶牛场。这是一段经典案例。
  酥油茶的主原材料――鲜牛奶的供应商大部分是来自大草原的奶牛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的扩大,祖父与许多奶牛场建立稳健而牢固的合作关系。那时内蒙古风调雨顺,牛羊肥沃,这使得这片草原里的牛羊数量大增,供求的过剩,需求的低迷,缺乏宏观调控的牛奶业面临着巨大危机。由于库存积压量过大,奶牛场每月都要倒掉数大量的变质牛奶。为了避免大幅度的亏损,不少奶牛场大量屠杀奶牛,贩卖鲜肉,维持奶牛场的正常运转。
  牛奶场经营者的日子雪上加霜,但随着“故乡”酥油茶的快速增长,祖父的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廉价优质奶源。这是祖父并购大业的最好机会。
  祖父的那场闪电并购战,注定了坎坷。祖父的并购想法首先受到了祖母的否定。祖母认为,稳健发展是一个成长型公司发展的根本,如果多元化经营的步子迈的太快,会导致整个经营链断裂,从而影响主营业务的运转。祖母不希望看到辛苦经营的“故乡”品牌,从此因为资金短缺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点上,祖母极力坚持。其实祖母的想法没有错,放在当今,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作为一个资本运营家,祖父希望通过准确的投资和政策导向,快速扩张企业规模,从而为主营业务带来充裕的资金。
  为了减少祖母的担心,祖父向祖母承诺,并购用的资金决不影响“故乡”酥油茶的发展。这场并购预算至少需要2000万的资金,草原乳品公司除了500万资金尚可动用之外,资金尚且短缺1500万。如何解决这1500万的资金缺口?
  祖父与内蒙古十大颇具规模的奶牛场主签订合作协议:草原乳品公司投资50万入股运营,同时在十年内每年购买乳源至少五十吨,但前提是草原乳品公司拥有奶牛场50.1%的股份。对于濒临破产的奶牛牧场来说,这无疑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不仅保证了十年稳定的奶源供给,而且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和稳健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合作,不少奶牛场主喜出望外。事实上,在祖父的经营下,奶牛场主们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祖父通过迅速的行动力和果敢的决策,大清集团开始几何裂变式的增长。
  这是一个经典案例,这其中蕴含了经济学的基本道理:供需平衡、资源整合。在这场以小博大的并购中,没有一个输家,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型。在这场并购中,祖父的风险也降到了最低,因为即使未来的投资失败,但至少可以保证了草原乳品公司十年的充足奶源。祖父的并购计划几乎完美,但他给予我们后辈的不仅是一出经典的商业游戏这么简单,这蕴含了一个企业家的远见和投资的所有学问和细节。
  至此,祖父拥有了整条乳品产业链,而控制整个产业链只用了500万,这是一个商业奇迹。大清集团的雏形初步形成。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1:38 | 只看该作者
2.蛇吞大象
  在祖父最后的岁月,他发动了一场瞩目的并购行动,这场行动被形容为“蛇吞大象”,作为一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并购战,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几十年。
  许多年来,我都要经常对我的子孙们讲述这段耳熟能详的故事。我的目的不是让他们体味故事的精彩和祖辈们创业的艰辛,而是学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素质和技巧,这段经历不仅包含了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更包含了作为一个卓越企业领袖所必备的技能:执行力、野心、坚韧、诚信、敏锐的洞察力、熟稔的谈判技巧和逆境飞扬的风度。这是我祖父给我的全部,我要将交给我的子孙们,这是爱新觉罗氏的风格。虽然祖父的时代离我们已久远,但他的经历依旧是爱新觉罗孙辈们历练的模本――这便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基本信念。
  在祖父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牧民时,大明集团就已岌岌可危了。大明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其开创者朱元璋是我一生最为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在我收回澎湖集团的那一天,我在朱元璋的陵前烧了一炷香。那一刻我才惊觉,朱元璋和祖父皇太极的人生轨迹是如此的相似,他们一样在无比恶劣的条件下艰辛创业,一样地富有远见,一样地通过并购手段建立了财富帝国。也许他们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亲手缔造的财富帝国,纳入了祖父皇太极的麾下。就象一个轮回,祖父皇太极的创业在重复当年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将大明集团带入了辉煌,但是终究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大明集团在魏忠贤等人的操控下,大明集团的经营状况急剧下滑。崇祯继任董事长后,虽然着手解决了魏忠贤危机,但是病入膏肓的大明集团难转颓势。面对资金链断裂,管理层倒戈和锐减的市场份额,崇祯有心无力,大明集团摇摇欲坠。大明集团就象一个深陷泥沼的大象,身形庞大却千疮百孔。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垂死的大明集团像一块待屠的羔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不乏李自成、张献忠等实力雄厚、颇具雄心的企业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并购中,祖父完成了“蛇吞大象”的经典传奇。
  祖父亲眼见证了一个巨型企业的衰颓,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企业,大明集团的由盛而衰给了祖父一个深刻的警醒。
  在草原上,祖父是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面对中原的无比广阔的市场,祖父渴望逐鹿中原。在成立草原乳业的那一天,祖父并购大明的想法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并购是大清不断壮大的根本,凭借锐敏的市场触觉和高超的谈判技巧,祖父完成了企业的裂变式发展。大清像一只奔跑的草原狼,渴望着不断的飞跃。
  1644年,大明集团旗下的产业,除了山海关公司外,其他产业都是运转困难。山海关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奶牛场,它是大明集团最优质的资产。目光敏锐的祖父并没有急于并购大明集团的其他产业,他认为,用极少的代价收购一堆看不见未来的亏损企业,不如多花点钱投资一个具潜力的高成长公司。祖父不止一次对属下说,大清收购大明的关键在于山海关公司,只要它还未落入他人手,那么并购大明就会有希望。
  如果和实力雄厚的李自成在资金上比拼的话,大清集团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张献忠的公司突然倒塌,使祖父的立场更为坚定:盲目的并购是自掘坟墓,强大才是并购的唯一资本。
  在这场世纪并购战中,李自成对大明集团志在必得。李自成倾其所有,最终收购了大明集团除了山海关公司之外的所有产业,整个并购金额高达数亿。李自成虽然将崇祯赶出了董事会,但是他这场华丽的盛宴背后却隐藏致命伤――山海关公司并没有彻底纳入李自成的版图。
  无论怎么算,并购大明集团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但可惜李自成遇见的是吴三桂。精明的吴三桂十分清楚山海关公司在整个并购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他加强了自己对山海关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一方面他积极与虎视眈眈的并购者们斡旋,待价而沽。无论是崇祯还是吴三桂,都不愿轻易将山海关公司卖掉。于崇祯而言,山海关公司是大明集团最后的救命草,山海关公司只要存在一天,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于吴三桂而言,山海关公司是与李自成、祖父谈判的砝码,两虎相争,山海关公司的售价必然飞涨。在崇祯、吴三桂的全力保全下,山海关公司成为了最后的堡垒。
  大明集团瓦解后,山海关公司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一段时间,祖父与李自成在收购山海关公司上针锋相对、势同水火。此时的大清集团虽然刚刚崛起,但是它快速而坚韧;而大周公司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它空虚臃肿。祖父始终坚信:大明将会成为大清众多产业中的一部分;因为祖父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吴三桂的眼光。
  在一次关键性的谈话中,祖父与吴三桂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谈,他向吴三桂分析:
  “李自成虽然强大,但是为了并购大明集团,几乎耗尽了所有资金,即便他有能力收购山海关公司,但是他的的管理能力和资金能力完全跟不上它的规模,这样的企业究竟能存活多久?一个企业能不能长久,看的是创业团队。但很显然,李自成的创业团队并不是一个守业的团队,例如刘宗敏,企业做大了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管理,整天把公司搞的乌烟瘴气,这种人身居要职,企业能做大么?李自成生性多疑,任人唯亲,即便收购山海关公司,他能让你继续掌控么?李自成的企业像一团泡沫无限制膨胀,看似最强大的时候也是最接近破灭的时候。几个月后,事实即可验证一切!”
  “然而大清则不一样,虽然大清集团远在草原,资金规模虽然比不上李自成,但是我们控制了几乎整个蒙古草原的产业链,即使并购了大明集团,在未来十年内,大清集团都有再发展的充足乳源和资金,每年100%的利润增长足以证明一切。对于并购,我们是审慎的,大清不是为了并购而并购,而是为了强大而并购,这是一个企业稳健发展所应有的态度与眼光,这也是大清为何没有全面收购大明的核心原因。目前大清缺的不是时机,不是资金,不是管理,而是像三桂你这样的人才!李自成还没有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这点你我都无比清楚。你我需要的就是今天的谈话。我现在可以应承你的是,选择大清,你将获得山海关公司大十倍的回报!三桂,这是你一生事业的最大机会。无论你答应与否,我都尊重你的选择。如果有遭一日你成为了大清的竞争者,你也会是一个我值得尊重的对手。”
  那一次谈话,洪承畴也在场。他是吴三桂的老师,曾是大明集团北方分公司副总经理,后就任大清集团的副总。他现身说法描述了在大清集团的所见所闻,最后他动情地说道:
  “山海关公司与大清集团都是经营与草原相关的产业,是互补性强强联合。三桂,你需要的是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益。”
  虽然吴三桂并没有当场表态,但祖父已察觉到他在思想上有所松动。祖父认为,只要吴三桂旁观不动,陷入资金陷阱的李自成并不能支撑太久。在后来的陈圆圆事件中,吴三桂对刘宗敏视同宿敌,这件事促使了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彻底决裂,不久他正式加入大清的阵营。在并购大明集团的不到一百天后,面对资本链严重断裂、创业者之间矛盾冲突,面对大清集团的强大竞争,李自成所精心图谋的企业帝国轰然倒塌。一个月后,大清集团正式并购大明集团,一场蛇吞大象的史诗性并购完成。
  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并购,它包括了企业经营的所有元素,就象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场面虽然惊心动魄,但是更惊心动魄的也许是企业领军人物之间的思想的较量。遗憾的是,正当完成史无前例的并购之前,祖父面南含笑而逝。
  关于祖父的创业的街头坊间传闻,成为了全中国人民饭后的谈资。似乎在一夜之间,大清集团成为了所有财经类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大清集团的各种猜测也不胫而走,甚至在引发了关于“企业家原罪”的探讨。
  并购大明,很多人以为祖父意在于证明自身的价值。这纯粹是片面之解,当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足以支撑并购成本而并购能为企业的主业带来增长时,并购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战略手段。祖父从不避讳他是一个并购者,他始终认为,只有准确,快速,强有力的并购才能使大清壮大。正因为这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并购,让大清从一个草原的作坊变成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的巨型企业,在这商业奇迹背后,贯穿始终的是祖辈们的智慧和卓见,它像一座永掘不尽的金矿,等待后世的人们去开采。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2:04 | 只看该作者
3.构筑多赢格局
  祖父皇太极曾经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地说,没有祖母就没有大清集团的今天。作为酥油茶的发明人和大清集团的创立者之一,祖母孝庄通过她无以伦比的手段实现了“资本利用最大化”的使命。
  祖父、祖母的组合,被世人堪称为“最佳公司管理组合”。祖父的性格极具蒙古人的特质,面容慈善,但性格坚韧,做事果断、面对困境逆风飞扬,是蒙古人性格的典型代表;而祖母则是一个善于处理各种微妙关系、性格温和、善于理财的典型中国女人。创业难,守业更难,在祖母的诠释下,大清集团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祖父去世后,年幼的父亲无奈地继承了大清集团董事长,大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多尔衮成为了实际掌舵者。在祖父所有成功轨迹中,都有多尔衮的足迹。尤其是在大明集团的并购中,作为大清集团首席谈判代表的多尔衮,其高超的谈判技巧和与客户沟通能力往往成为了决定胜败的关键。
  大清正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之时,祖父的逝世为大清集团蒙上了阴霾,公司的内部分歧逐渐浮出水面。以豪格为首的资本运营派,建议公司在奶牛场获得一定的利润后卖掉,将资金进行再投入,实现资金的再增值;以多尔衮为首的实业派,则提议将整个产业链做大,然后在乳业、牧业等领域实现垄断。这两派的决策争议让公司处在了一种飘摇的状态。
  草原乳品的赢利状况极佳,而并购奶牛场的投资风险极大,多尔衮为了扩大他在集团公司内部的话语权,趁公司正在产业重组之际,图谋收购公司小股份,成为大股东,从而实现他产业化的宏图。其实,祖母――孝庄并不反对多尔衮的产业化之路,她甚至赞同将产业做大做强、然后再进行资本运营。但是,她反对多尔衮的增持股份的决议,因为这意味着祖父辛苦开创的大业改头换面,成为了多尔衮的麾下企业。更不能让她接受的是,当时年幼的父亲尚未历练就从此退出决策舞台。
  这是两种经营思路的较量、资本的博弈,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判定孰好孰坏。经营方向如同两条不同立面的线条,在时间的交错里,也许都能够达成终点。产业化,还是资本化,这只是一种企业的形态,最为关键的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因此,我至今也不能给多尔衮一个定论,是他拯救了大清集团,还是大清因他而辉煌,但至少有一点能够说明的是,多尔衮减持股份的决议,让我的父亲顺治顺利地成为了大清集团的掌门人。
  经过祖母艰苦的谈判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多尔衮终于放弃了增持草原乳业股份的决议,但作为交换,多尔衮当上了大清集团的总裁,全权摄理公司业务,成为大清实际的领导者。这场股权风波中,祖母、多尔衮都成为了赢家。多尔衮实现了他产业化的梦想,而父亲依然对大清集团控股。
  为了稳定小股东、将此次股东风波化解到最小,祖母与多尔衮商定,在适当的时候提前召开集团股东说明会。草原乳业奉行员工持股的做法,不少创业期的老员工成为了股东的重要阶层。提前召开说明会,一是通过透明化的会议,平衡和维系股东层的相对稳定,二是对今后的草原乳业的战略思想进行初期说明,三是正式将父亲推向前台,为父亲的角色正名。
  这次会议是一个关键,在会上,祖母宣布了未来集团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草原的资源优势,构建集农业、畜牧业为主体的产业化蓝图;二是关联产业的资本运营,在未来的十年内,使企业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这个战略将从集团公司的两个核心组群向外扩伸,以草原乳业为核心的事业组群将担负起产业化的重任,而以牧场为核心的事业组群将逐渐过渡到资本运营。
  这是一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既平衡了两种经营思路之争,又勾画了大清的未来前景,更重要的是给父亲一个全新的挑战舞台:资本运营事业。祖母的这种安排不无道理,产业群组是专一性的产业群,其核心企业草原乳业相对成熟,让稳重的多尔衮去经营和管理更有利未来的企业发展,而且可预见风险更小。而资本运营事业,则是扩散性的产业群,它将是集团公司未来的主要利润增长点,这个事业群更富有挑战性、更需要有战略性眼光,这对父亲的历练和成长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舞台。
  为了平衡多个利益集团,大清集团成立一个特别的决策委员会,由五人代表组成:祖母孝庄,父亲顺治,多尔衮,多铎和豪格。这五人委员会的决定直接影响大清集团的发展。在早期,这个决策委员会的设立虽然让决策更缓慢,但却将大清从分裂的边缘拉了回来,保持了企业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父亲作为大清集团的董事长正式走上了管理前台。
  祖母处在权利的漩涡中,独自面临着暗浮的危机。在这重重危机中,祖母运用她极具战略思维和高超的运营技巧,挽救了大清集团,为父亲创造了一个铁打般的企业王国。如果说是祖父为大清勾画了一个未来的战略构架,那么祖母的种种改革和举措,让大清的战略框架更加清晰,扫清了未来大清集团所有的障碍,她为父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许多年,我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构建多赢局面。我倾其一生都在找寻其中的谜局,执掌大清集团的60年,就是我找寻那块“多赢”奶酪的60年。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平衡企业、员工、社会、赢利、发展、责任,祖母的决定给了我最初始的答案。
  祖母在那场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和游刃有余的手段,足以让我学习一生。如果说父亲教会了人生基本态度的话,那么祖母则教会了我所有的技能。她成为了我最好的观摩者,我人生近乎一半的年华,都在试图学习祖母。这种学习,已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祖母和父亲的苦心经营下,大清集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多元化投资集团。大清盛世到来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2:17 | 只看该作者
二 家族企业家的理想与现实
  “我完全相信我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在母亲孝庄的带领下,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带领大清开创一番广阔的天地,因为他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品质:坚韧,永不言败,永远追求卓越。”
  
  1.变革之痛
  父亲顺治走的那天,天是一种阴郁的灰。
  那天一大清早,我还没起床,父亲便拉着我去猎场。父亲的猎场位于靠近长城隘口的山脚下,方圆20公里,那是父亲众多产业中的一处。这里放养了许多野物,每到春夏,这里生机漾然,碧绿的草原上奔驰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兽。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在这里度过的。
  清晨是父亲一天最宝贵的时间,这样的时候,父亲通常都会读10分钟报纸,然后在家审批完昨天未完的文件——父亲的黑色公文包似乎永远都装着批不完的公文。那天,父亲没有去他的公司,而是带我去猎场骑马。照例的,他把我按在身后。在一处高地,父亲停了下来,他牵着我的手,遥望着天边的晨曦渐渐散去,长城那边是我不曾见过的美丽草原。
  那天早上,父亲无尽的伤感。许久之后,父亲扶着我的肩头,用一种从未听过的口吻对我说,千万别学父亲。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董小婉的祭日。她葬在长城的彼岸,距离父亲的猎场仅一箭之遥。
  父亲和董小婉的恋情注定了要轰动全中国,媒体关于父亲的评论从来没有停歇过,在外人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要美人不要事业的傻瓜。父亲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这个教材跟三国刘备之子刘阿斗的故事一样,被世人所不屑。但事实上,父亲是一个天生的管理者,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巨型企业带向了正轨。
  父亲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即便是处在他的危难期,他几乎从不将私人感情带入到公司里。虽然我的母亲给大清集团带来了10亿元的资金,但是大清集团的盈利状态依然极差,整个集团公司除了“酥油茶”项目能够每年能够盈利之外,其他产业大多运作不良。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继承者,父亲承受了比职业经理人十倍的压力。
  在中国,家族企业家的责任,远不止是操作好一个企业如此简单,它包含了家族责任与信誉,以及必须进行的改革,而这种改革往往与家族有关。在天朝广场一个宽敞舒适的会议室里,父亲和他的核心团队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父亲是一个整合多元化的高手,他把大清集团划分成三个事业族群:核心事业群,高成长事业群和边缘事业群。核心事业群是大清集团的核心命脉,这个组群的营业收入占整个集团公司的3/5,主要集中在乳品制造领域。高成长事业群,是公司未来十年内的盈利主体,父亲希望这个事业群成为将来的核心增长点,例如牧场、烟草业。而边缘事业群则是那些盈利率不强的产业,这些产业将被出售或关闭。
  父亲的改革,至今仍然是我变革的参照模本。父亲在那场命名“产业重组”的改革中,父亲计划出售所有低盈利的产业,涉及资金高达4亿,员工2万人多人。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革,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企业问题,而且还涉及到社会民生的问题。
  父亲成为了风口浪尖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饱受新闻关注。在一次电视台采访中,父亲发表了让我终生难忘的讲话:
  “无论多大困难,无论多大压力,大清集团的改革势在必行。我的改革志向不会变,作为大清集团的董事长和总裁,我责任也有义务将它带到一个光明的前景。不改革,大清集团就会死,只有改革才能有一线生机。”父亲没有夸张。许多年后,我翻看1660年公司财务报表发现,当时大清集团的现金流已经近乎枯竭,所有的营收大都靠乳品公司来维持。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信号。
  父亲以无比强硬的姿态出现各大媒体上,他的改革之声通过媒体的大肆传播,成为整个年代最具战斗力的号角。
  改革,并不是一句空话,他必须触动利益层。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经济体制相对落后的年代,市场经济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国家对大企业管控非常严格。一个大企业的使命远远不止盈利那么简单,它必须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负上社会的责任。大清集团的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改革,它更是一种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既有经济体制的挑战,更是对官僚体制一次对抗。父亲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每天晚上,紫禁城的门口都会有大批的记者,他们渴望从父亲挖掘出更加爆炸性的猛料,渴望能从父亲的言语中寻找出一丝具有新闻价值的迹象。那段时间,我的家里络绎不绝地出没着不同面孔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劝说父亲放弃他那个挑战性的改革方案。
  父亲的改革持续了多年,但仍然举步维艰。父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人都置疑父亲的改革能否坚持下去。我知道,父亲的改革将会成为家族使命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改革,才能让大清集团获得新的生命。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2:38 | 只看该作者
 2.父亲的理想与现实
  父亲是一个无比坚强的人,但是在祖母的心中,他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祖母就告诫我,永远不要学你的父亲。我知道父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是他似乎永远不合祖母的意。
  黄昏的时候,父亲喜欢看日落,看着云霞像一朵灿烂的花朵逐渐消失在天边,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爱弹起他心爱的冬不拉。我从来没有听见在他任何人面前弹过,别人也从来也不知道他有一把如此精制的冬不拉。这个时候,我都会静静的坐在他的身旁,听他弹唱一首接一首哀伤而优美的曲子。直到有一天我说,这么好听的曲子祖母听了肯定喜欢。父亲的眼神里满是哀伤,我明白,父亲的痛与愁与祖母有关。
  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的所有的痛与愁都与一个叫董小婉的女子有关。父亲有一段凄美的爱情,然而这段爱情不疾而终,据说这一切与祖母有关。作为一个近70亿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也许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我的母亲是皇城国际董事长的女儿,父亲与母亲的联姻,才给大清集团带来了70亿的规模。之前,大清集团已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是这场婚姻挽救了大清集团。
  我的父亲与母亲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幸,我后来才知道,我的父亲并不爱我的母亲。父亲的婚姻挽救了整个家族的企业,但是父亲并不幸福。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和母亲分居了。祖母对我的父亲顺治非常失望,在许多个夜晚,祖母暗自垂泪,哀叹父亲的种种不孝行径。
  在我出生之前,父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他不仅英俊潇洒,而且诗词歌赋、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最关键的是,我的父亲继承了祖父皇太极所有的优良品质。在我祖父去世的那天,我的父亲顺治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一个掌控着70亿资产的财富帝国。
  虽然公司规模庞大,但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却危机四伏:由于业务层面涉及太广,资金链开始断裂;不良债务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是,各大股东之间出现了分歧。特别是第二大股东皇城国际,他们正计划与与大清的主要竞争对手大明集团进行广泛合作,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在许多领域丧失竞争优势。鉴于这种情况,父亲与母亲结婚了。
  所有人都对这桩婚姻鼓掌道喜。所有的财经杂志都以头版刊登父亲与母亲的结婚消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事件,这昭示着大清集团与皇城国际的永好,昭告着一个牢固的公司联盟从此成立。虽然这桩婚姻举世瞩目,但父亲不爱母亲。如果没有董小婉的出现,也许我的母亲不会如此早就离开人间。
  我四岁的时候,父亲爱上了一个名叫董小婉的女子。父亲是一个性情中人,这和我的祖母如出一辙。和许多豪门的悲剧一般,我的父亲与董小婉的恋情注定了是一场悲剧。虽然我的父亲明白,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无疾而终的苦恋,但我的父亲依旧一如既往地爱着她。
  董小婉的出现,让父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70亿的家族企业和一个永远爱他的我的母亲,一边是他最爱的女人,但是父亲仍然选择了后者。这件事情和我父亲母亲结婚事件一样,再一次牵动了全中国人们的心。在得知消息的第一天,我的祖母怒火冲天对我父亲说,如果你因为你的那点事情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经营的话,那么你最好不要再干了。
  在我幼时的印象中,董小婉是一个颇爱诗赋的女子,如果不是家族的原因,我的父亲也许和董小婉是一对幸福的眷侣。但祖母以绝对不容置疑的态度全权包办了父亲的婚姻。父亲对和我母亲的婚姻极其不满,他认为,天底下没有比不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更痛苦的了。自从我母亲死后,父亲选择了反抗。
  公元1658年,我的母亲带着无尽的伤痛,永远地离开了他亲爱的儿子,她永远爱着的丈夫。我四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犯了一种心病。当医生宣布母亲不治时,我的祖母抽了我父亲一耳光。母亲去世的那年,皇城国际抽走了大部分股份,一夜之间,大清成为了一个空壳公司。除了酥油茶项目尚能正常运转之外,其他的众多项目基本停止了运转。一天,我看见祖母敲打着她的拐杖平静的说,他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整个事情,我的祖母和父亲都瞒着我,也从来不像外人道明。但幼时的我知道,祖母和父亲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父亲没有逃避责任,在至少4年时间里,父亲夜以继日,为公司恢复正常运作而努力着。而这时,我父亲深爱着的董小婉也去世了。她的去世和我母亲一样,她知道,我的父亲不会因为她而眼看着大清集团毁于一旦,她也不希望她爱的人为他的家族背负永久的罪名。她爱我父亲,但她不希望我的父亲永远被爱新觉罗抛弃,郁郁中,董小婉也悄然而逝。
  父亲的理想是当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和一个好的董事长,正是这种理想支撑了整整10年的时光。他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能在这三者当中找到平衡点,他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董事长,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在我的祖母眼中,我父亲是一个不孝的人,他违反祖先的禁制,更违背了“一切以家族的事业为重”的宗旨,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在我父亲离开的多年,我祖母一直告诫我,千万别因为女人而放弃了祖辈们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
  父亲是一个坚持的人,他始终认为爱情和事业一样重要,这构成了他生命的最重要部分。在相继失去我母亲、董小婉之后,父亲的心情异常沉重。在我八岁那年,父亲决定了离开。那天,祖母和父亲谈了一下午。那天,我第一次看见祖母哭的如此伤心。
  临走的时候,父亲紧紧抱着我,父亲的眼神让人心碎。他临走时,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你会比父亲更优秀的。这是父亲对我的最后教诲和鼓励。我抬头猛然发现,年轻的父亲头发已经花白,在一夜之间父亲明显苍老了。父亲走了,带着他的悲伤和他一生的负重走了,走的如此苍凉、如此决绝。看着父亲有点佝偻的背影逐渐消失在眼前,我嚎啕大哭。
  父亲走时的背影,让我永生难忘。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3:01 | 只看该作者
 3.父亲的罪己书
  父亲离开五年之后,我从一个铁柜里发现了父亲的一封从未开启的罪己书。信中饱含了悲痛和无奈反思了他掌管大清集团十八年来的种种过错,描述了他多年的苦闷,他的理想是希望将祖母留下的产业更加发扬光大,但是为了他的爱情,他宁愿抛弃这一切。他知道只要有祖母在,大清集团就会永远朝前而进。在信的最后,他提到了我,他说,我完全相信我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在母亲孝庄的带领下,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带领大清开创一番广阔的天地,因为他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品质:坚韧,永不言败,永远追求卓越。
  “我以德薄能鲜之身入继大清集团董事长,至今已十八年了。自继任以来,无论用人行政,还是公司治理,比起先祖、先父,实在差得很远。完成并购后,大清集团一天天被人牵着鼻子走,以致公司运营不继、举步维艰。此第一罪。”
  “自继任以来,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在资本运作上,都不能效仿先祖、先父之万一,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虽然小有动作,但是大清集团颓势依然,不进反退。此第二罪。”
  “先父远足时,我不过六龄顽童,未尽一日孝道。原想好好侍奉母亲大人,现在却要弃母而去,让母亲大人徒增悲伤。此第三罪”
  “我能有今日之成绩,完全得益于先父、母亲大人的言传身教。当年,先父万务缠身,仍不忘对我谆谆教诲。而我一天都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实在愧为人父。此第四罪。”
  “多年来,我对满族人才没有委以重任,反而对一些汉族人动辄升迁奖赏。虽然抡才不分亲疏以示公允,然矫枉过正,实则不公。此第五罪。”
  “我六岁继任,自幼位高权贵,富甲天下,养成好高寡听、优柔寡断的素性。对能者知其善而不能升迁,对庸者则明其非而不能黜退。此第六罪。”
  “虽然一心想继往开来,但用人不淑、重用庸者,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党争四起,虽身形庞大却深陷泥沼,简直在重蹈崇祯的覆辙。此第七罪。”
  “当年总部迁徙入京,已然耗费巨大。近年来,更是对办公大楼大加修葺,浪费资金数百万,致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此皆因我好大喜功、虚荣浮华所致。此第八罪。”
  “虽一心图强,然对公司内的积弊端熟视无睹,尤其是圈地之乱、平西集团之祸,如此影响大清集团根本之危害,却视若罔闻。此第九罪”
  “先祖辛苦创业,历尽万难,为的是为后世创造一片常青的基业,代代相传,永续辉煌。创造一个强大、统一的大清集团乃先祖、先父毕生心愿。如今,面对海峡对岸澎湖公司的分裂独立,却无一良策,实愧对先人。此第十罪。”
  “多年来,勤心尽勉,一心只为大清。近年来,因为董小婉而疏于公司管理,弃先人之理想而不顾,本末倒置,导致大清弊端百出,有负家族厚望。此第十一罪。”
  “一直以来,自认为聪明过人,以为管窥一斑,就可知全豹。孰知一叶障目,不经实地考察仅凭想当然和拍脑袋,便擅自决策,使公司处于危险境地。平西集团房地产项目即为罪例。此第十二罪。”
  “佛家说,人以慈悲为怀。然对待创业功臣多尔衮,虽他的过失实不可恕,但恍然回首,终觉对之未免苛刻寡薄。此第十三罪。”
  “我一生自负,自认傲视天下,无人出右,如今想起实在汗颜。非自信不能成功,但自负者必败。这十多年来,我无一日不谨记先父教诲,哪怕一刻也不敢懈怠,如今大清积弊如山,实乃我一人自负之过。想当初,力排众议任用汤若望,固执己见迎娶董小婉,痴心信奉佛家、疏于祖业,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面对祖业衰颓,我无力回天,实愧对列祖列宗,每每思及此处,不禁泪如雨下。
  近几年来,我感到了一阵孤独。也许在许多人的眼中,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一个幸运的继承者。不错,大清董事长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但对于我而言,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自从一出生就注定与大清荣辱与共。我的婚姻,我的荣誉,皆由大清所赐。我终日生活在光环下,但我并不快乐,我不知将大清带往何处,何人与我同行,谁人能助我。我每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仍觉得孤独;我每天与财富握手,但我很贫穷。有时,真想做回自己,没有枷锁,无忧无虑,平平淡淡,也许这样我会更快乐。
  幸而有董小婉,是她陪伴了无数不眠夜,挺过了无数的艰难时光。只有她,才真正懂我、惜我、怜我,知道我的痛楚,替我分忧。有什么比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更幸福的事呢?和她在一起的时光,美好却短暂。与她相识的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与这个女子生死与共。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爱情。我知道,爱情是唯一让我支持下去的勇气,也是我快乐的唯一乐土。如今,小婉已离我而去,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力量能支持我独自前行。
  这一段时间,我想了很多问题,关于大清,关于未来,关于人生。也许正如行森大师所说,前世今生皆为注定,也许我注定不是将大清带向辉煌的人,注定了行将独此一生。人终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呢?事业?家庭?还是责任?人一生为他人而活,可悲;一生为事业而活,可叹;人一生为家庭而活,可敬。这么多年来,我为事业、家庭、责任、爱情付出了所有,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行森曾说,我的前世注定了我不是一个号令财富的企业家,而是一个佛者。也许,他说的并没有错。
  此行离去,我思酌再三。该是我离去的时候了,看见我儿玄烨一天天成长,我心甚慰。我完全相信我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在母亲孝庄的带领下,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带领大清开创一番广阔的天地,因为他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品质:坚韧,永不言败,永远追求卓越。
  虽如此,但要成大业需有良才辅佐。在大清的高管层中,我以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可堪重用。他们四人中,索尼是大清的三朝创业元老,老成稳重,经历风雨无数,能把控全局,但太过年迈;苏克萨哈才华出众,敢作敢为,但太过率性,可;遏必隆精于交际,熟于人事,但太过圆滑;鳌拜是一个领导全才,果断有魄力,但太过骄躁。如果玄烨能善用此四人,用其长而控其短,此四人能同心一体,大清断不至于出大问题。即便有朝一日四人中有人起异心,陷大清于危难,母亲孝庄的雷霆手段可化解之。如此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我拿起这封信泪流满面,一刹那,我完全明白了幼时的种种挑战,以及父亲所有对我的惩罚对我的意义。因为我的父亲坚信,只有面对困境,我才能真正坚强。我至今完全记得那封罪己书的内容,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一份离别的决绝书。几十年来,这份罪己书如一柄悬在当空的宝剑,让我每天不敢懈怠。它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宝贵财富,我将永世珍藏,流传后世。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3:24 | 只看该作者
三 老师决定了成功的方向
  庆幸在我人生的最初几年,我得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是他教给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做事的态度,让我成为了一个正直的人;而我的启蒙老师魏承谟让我学习到了一种系统的思考方式,发现了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1.马背教育
  我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在我5岁的时候,父亲就把我扔上了马背。父亲喜欢骑马到他的猎场里去打猎,他习惯把我按在他的身后驾马狂奔,我惊慌失措地在马背上哇哇大哭,而父亲却坐在马背上爽朗的大笑。这个场景构成了我童年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我不知道父亲为何要这样做,也许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天生就应该骑马的。父亲喜欢周末的时候去打猎,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躲在祖母的怀里。父亲通常会一把我从祖母的怀里抢过去。照例的,他把我按在马背上,而他则大笑不已。我害怕周末的到来,我更害怕父亲的笑声,但我无法遁逃。
  每到周末,我便盼望着下雨。下雨的时候,父亲会教我射箭。这比骑马有趣多了,我喜欢射箭。周五的晚上,我都会问祖母:“祖母,明天会不会下雨?”祖母回答我,明天是一个大晴天。
  父亲和祖母无时不刻把我放在危机的边缘,我以后的许多性格都得益于父亲和祖母,他们给我上了人生一堂最有价值的课:困难既然不可避免,何不勇敢面对。在以后的许多年岁月里,每当我遇见危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父亲按着我骑马的场景,它像电光一般,照耀着我,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从一出生拥有了无尽的财富。但是我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母亲早亡,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幸福家庭对人是多么重要。我是一个独生子,从小我就知道了自己责任重大。父亲经常跟我讲的一句话就是,你别看我们住在紫禁城,也许我们明天就会搬到牛栅栏。
  紫禁城是一个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够看到全北京最美丽的日落和日出,在这里,你根本不用担心生活之虞。这里是富家之弟的乐园,这里的饮料都是免费的,每天都可以享受到最尊贵的服务,这里所有孩子的生命轨迹几乎都规定好了。就跟我一样,我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继承父亲的产业,为家族企业而奋斗。幸运的是,幼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财富给我的特权,我和上千上万的普通小孩一样茁壮成长。这里,我和贵族子弟们同处一个教室,受着良好的教育。
  在以后的许多年里,许多新闻媒体说我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但我认为我的领导才能源自于父亲。
  父亲从来不知疲倦地灌输他的理念和想法,无时不刻他都希望我永不服输。他喜欢玩下象棋,但他是一个臭棋篓子,而我则有下象棋的天赋。父亲下棋的时候,表情永远严肃,好像我是他战场上的敌人。我们下棋的时候约法三章:不能悔棋、下棋不能讲话、输了要心服口服。每次下棋,他大部分都会输,而且是心服口服。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不仅得到了我心爱的礼物,更重要的是,我战胜了父亲。是父亲教会了我竞争的快乐。
  我的童年是游戏中都过的,和大多数满族子弟一样,我爱好骑马、布库、射箭以及一切有竞争性的游戏,这些游戏陪伴了我大多数时光。父亲创造了一种扑克游戏,在游戏中,每一分钟都充满了竞争。如果你是弱者,那么你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遵守团队的规则,只有团队胜出,你才能胜出。父亲特别喜欢玩这个游戏,他喜欢当一个独裁者,当我们拼命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他都会得意的哈哈大笑。这让我很不甘心,他是一个臭棋篓子,但这个游戏他可是高手。我们往往输给他,他也从不让着我。直到有一天,我们痛快地赢了他。我们欣喜若狂,因为我们第一次通过团队的力量打败了一个独裁者。
  父亲是一个异常严厉的人,他总是以优异的标准来要求我。有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得了85分,但我仍然害怕告诉父亲,我向他撒了个谎,我说把成绩单弄丢了。什么也瞒不过父亲,他气冲冲地站起来威胁我:“如果你因为害怕告诉结果就撒谎,那么你将受到更大的惩罚。”当我有了儿子、也用这种方式骂他的时候,我的儿子跟当年的我一样怨恨着我。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反抗了,他知道了上学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教会了他要勇于面对困难。父亲激发了我。
  我上学的时候,父亲从不接送我,但他每天都会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这让我很讨厌。每天早上六点钟,天刚麻麻亮,他穿好西装打好领带,穿着鏳亮的皮鞋准备出门的时候,总是不忘掀开我的被窝,然后命令我,十分钟。他让我十分钟自己将衣服穿上。从车库里取完车,他在窗户外嚷嚷:“十分钟到了。”直到听到我说“穿好了”他才安心驾车离去。十分钟,是我在以后经营管理中的另一个哲学。正如我父亲要求我的一样,快速行动,永远不要拖延时间。我终于成为了父亲一样的人。在我的公司里,我总是要求我的员工能在十分钟内给我明确的信息和建议,我的演讲从不会超过十分钟。好长一段时间里,“十分钟成为了我的标签,曾经《皇家财富报道》的一篇关于我的封面文章标题就是“十分钟康熙”。
  从祖父时代开始,公司的高层每天都必须开半小时的早会,风雨无阻。大清集团的早会并非简单的例会,而是一个真正的决策大会。为了让我全面了解大清集团,父亲要求我每天必须参加早会。父亲期望我通过参加早会随时了解大清集团的动态和走向,学习大清精英们的决策和管理精髓。幼时的我,便在这种谈判的氛围中接受熏陶。
  父亲无时不刻不在培养我作为一个总裁的能力,即使我是一个几岁的小孩。从我五岁开始,我便每天都参加早会。大多数的时候,我只是倾听,从不发表结论性意见。但会议结束后,父亲都要我作出简单明确的判断。虽然有些时候我的分析愚蠢可笑,但是父亲都会耐心地告诉我答案,然后花上几分钟帮我分析。最初的时候我都十分紧张,我害怕我的判断出现偏差。从之前的紧张,到后来的兴奋,我发现我自己的变化。我惊奇于我自己的这种转变,是父亲改变了我,还是我改变了我自己?也许,我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因为我骨子流淌着的是爱新觉罗氏永不服输的血液。
  总结我60年的职业生涯,我发现竞争是使我不断强大的最重要原因,它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我失败的时候,父亲总是对我说,爱新觉罗家的人,从来都是最棒的。父亲管理着近70亿元的家族企业,他要求他的继任者必须具备卓越、坚韧、危机感、从不言败的品质。在60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用父亲的标准来挑选我的继承者。这是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我要将他延续下去。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3:46 | 只看该作者
2.严厉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启蒙导师是魏承谟,是当时著名的饱学鸿儒,祖母曾如此评价他:“礼义忠孝、大方之家”。他一生恪守师道,全心全意辅佐和教育父亲,父亲的许多思想都受到他的影响。
  我父亲走后,魏承谟成为了我的老师。那天,祖母把我领到他的面前,对我说:“他一生教育你父亲顺治,可谓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才不过四十来岁的人,都已是鬓发苍苍了!玄烨,你一定要敬重魏老师,在魏老师身上可是有你用不尽的学问!”。我非常幸运,在人生的最初就得此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是他帮我打开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宝库,让我接受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师道者道;师佛者佛;师儒者儒”,在我成功的印迹里,无不透着魏老师儒学思想的印迹。
  祖母始终认为:严师出高徒,拳棒下出孝子。为此,祖母曾专门交待:别人做错一分,罚一分;玄烨做错一分,罚两分。魏老师是一个十分严厉的人,他对迟到者尤其痛恨。他认为,一个连守时都不能做到,何能做大事。每天三更天,他就开始了早课。不管风雪,无论寒暑,早课是不能迟到的,迟到者往往会得到最严厉的惩罚,但是我是例外。有一天深冬清晨,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路上的大雪覆盖了一尺多厚,我心想这样的天里迟到几分钟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吧。当我来到课堂时,我看到了一张怒不可遏的脸,他一言不发地走到他的儿子魏东亭面前,拿起戒尺狠狠地打了下去。魏东亭是魏老师的儿子,也是我的陪读。所谓陪读,对那时的我而言,实际上就是代我受过。
  起初,我并不明白东亭为何受罚,我像一个没事人似的,看着戒尺雨点般打在他的手上。所有的学生都噤声不语,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魏老师如此凶狠。虽然手被打得满手皮开肉绽,但是东亭没有一句辩解,默默地忍受着他父亲给他的严厉惩罚。当所有的学生看着我时,我忽然明白东亭是在代我受过。我胆战心惊地看着魏东亭,终于忍不住,我哭着求魏老师别打了。但他却充耳不闻,戒尺也越打越重。直到他筋疲力尽、打到三百下,良久,魏承谟老师才指着墙上的戒条:迟到者,罚三百戒尺!
  在许多学子仕人眼中,魏承谟老师是一个博古通今的大家。虽然幼时的我十分佩服他的博学古今、学富五车,但有时却觉得他有些迂腐。魏老师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书本似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无论在哪里遇见他,你都会看见他戴着老花镜,手持一本书在阅读。曾经有一次我故意偷藏一本他正在读的书,白发苍苍的他像一个走丢的幼童般手足无措,我躲在一边却大笑不已。祖母知道后,她异常严厉地说:“一个人如果连尊师重道都做不到,还指望他能成什么大器?”
  祖母对魏老师十分敬重,每到逢年过节,祖母都要送一份厚礼作为答谢,数十年来不辍。魏老师对我的教育更是不分寒暑,对自己的所知、所行,倾囊相教。在我八岁前,我已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每天放学的时候,他都要堵在课室门口,戴着老花镜,半眯缝着眼,听所有学生咿咿呀呀地背诵课文。背诵课文成为了唯一的放行条,如果不能流畅地背下来,那么这一天的结果是挨饿。
  有一次,我因为背诵课文而被留在教室里直至深夜,魏老师和东亭一直饥肠辘辘地陪着我。直到最后,我顺利地背诵完最后一段,我才发现我亲爱的祖母偷偷地站在窗外足足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虽然她无比心疼她的孙儿,但她始终未有一句责怪。回家后,祖母对我说:“不要怨恨你魏老师,严师才能出高徒。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祖母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像魏老师这样的人!”
  在课堂上,虽然威严不可侵犯、不苟言笑,但在课外,他却是一个温和的人。他一生最感骄傲的有两件事,一是能有幸培养大清两代企业家,一是收藏万卷藏书。魏老师一生俭朴,家中除了书之外,别无值钱之物。魏老师的书房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书籍各式各样,浩瀚如海。他的书房是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没有课的午后,我喜欢躺在他家花园的长椅上,静静地读书,一泡就是一整天。这个时候,魏东亭偶或打一趟库布,或射箭。有时,苏嘛――我祖母最喜爱的丫头会带上几束美丽的花。有时候,魏承谟老师会作几首诗来教我们。这是我最轻松的时候。
  魏老师集儒学的大成,他不仅教我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虽然他曾许多次与财富近在咫尺,但是他时刻保持着读书人的秉性。他时常告诫我:财富和权力是终生的负累,千金散尽,唯德常留。他认为金钱于人的意义只是一串虚荣的符号,它随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父贫则子勤,父富则子庸。他经常讲一个举子的故事:
  从前一个举子,父母双亡,十年寒窗苦读,一日终于状元及第。平步青云后,想起往日的艰辛岁月,他便终日不可释怀。从此,他整日介为了权力和财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官场上一路青天,每天日进斗金。
  他虽然每天过着奢华的生活,但他每天生活在胆战心惊中,他害怕有一天财富完全失去。
  直到有一天,有人陷害他。他进入牢笼前,感叹万千:“这数十年来我每天如履薄冰,想不到终被孔方兄所累!”
  那人却反问:“既然知道财物可以惹祸,您为什么不早点散掉呢?”在狱中,举子过了一段人生最惬意的时光。他后来在狱中著书多部,终成一代大家,其思想流传至今。
  “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并非钱财,而是道德和思想。”他说。“富不传代,财富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创造。千金散尽还复来,拥有创造财富的本领,就等于拥有了财富。如果一个人连思想都没有,再多的钱财也只是累赘。”
  魏老师熟读史书,他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熟知历史的人。我最爱上一门叫“王道”的课。他系统分析了战国七雄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成吉思汗的从名不见经传到万世传诵的王道思想和成功秘诀。他用平实生动的语言为那些人人熟知的历史增添了鲜活的注解。
  许多年以后,我在处理许多企业棘手的问题时,脑海里时常想起魏承谟老师讲述的那些生动历史和对它们的分析过程。虽然魏老师在我十岁前就已离任,但是那些浸淫了他全部心血的课程却为我的漫长人生奠定了基本的人生观。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3:23:56 | 只看该作者
四 鹰图腾:爱新觉罗的圣经
  再一次见到鹰,是在祖母的故乡――科尔沁草原。在这里,我见到了草原的图腾――鹰。
  1. 鹰图腾
  以前父亲的猎场里养了一只黑色的猎鹰,展翅三尺,身形庞大,它是父亲的最宠。它为为父亲忠实的仆人李德全所驯养,鹰并不惧人,竟有些温驯。终日听人的指示猎食,有时是狐兔,有时是山鸡,匍匐而去并不落空。我想,它应是最驯服的动物吧。后来在大清管理年鉴的封页上,看见了苍鹰的图案,眼神锐利,一跃飞天的模样,气势磅礴,上书祖父的遒劲大字:“治企当如鹰”。那时一知半解,不知鹰与大清有何关系。直到那次回到祖母的故乡――科尔沁草原。
  在一个傍晚,突然来袭的暴风席卷整个草原,草原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景象,天地间是一片铅色的凝重。突然,一只鹰如箭般划破长空,像一道闪电从身边斜刺过来。刹那间,一阵巨大的气流排山倒海地向我涌来。我惊叫一声:海东青!。我忽然想起魏先生教我的那首杜甫《画诗》诗来:“摄身思狡兔,侧月似愁胡,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祖母告诉我:每当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它们都要展翅高飞,因为暴风雨能赐予它们力量。听祖母说,鹰是拯救其先祖女真人的神灵,是满族人的图腾。女真词义为“东方之鹰”,女真文字“女真”二字书写就像空中飞翔的一只苍鹰。神鹰赋予了女真人的生命,也给了女真人力量。
  “你知道为什么满人要祭鹰神么?”祖母问,我摇了摇头。
  “天初开的时候,大地象一块巨大的冰块。一只母鹰从太阳里飞过,把光和火装进羽毛里头。从此,冰雪融化,世界有了生灵。可是母鹰她太累了,羽毛里的火不小心掉出来,燃烧了整个森林,彻夜不熄。神鹰用她巨大的翅膀盖火,烈火烧毁翅膀,神鹰终于死去。这便是萨满神。”
  下午的时候,正好遇见当地萨满请鹰神的仪式,那是氏族强大的守护神。他击鼓而唱:“我是受天之托,展开神翅蔽日月,乘神风呼啸而来。”他舞动着长长的飘带,像一只只神鹰翱翔在万里蓝天。一个族人虔诚而嘹亮的声音在吟唱:你能在悬崖峭壁上飞旋,神风荡野,你能在无边的森林中,看穿千里,你振翅高飞,所向披靡,是阖族永生的神主。
  这是我前所未见的场面,如此庄严而肃穆,这一个鹰的族群。在情绪高涨的人群中,我看见祖母那天穿着她珍藏多年的少女时代用鹰羽编制成的美丽头饰,她的眼睛如此深邃而又如此虔诚。
  萨满送给祖母一只展翅高飞的铁鹰,在火光的掩映中灼灼发光。萨满用满语对祖母说:“感谢您和大清给氏族带来荣耀和财富,鹰神永远保佑您。”
  祖母说:“她被人们永生祭奠,是因为她的付出带来了荣耀。”直到那天,我才终于明白了祖母为何如此崇拜鹰,如此向往草原。草原成就了鹰,也成就了大清,因为它们带给了草原以荣耀。
  随后,祖母给了我讲了一个关于鹰与鹫的传说:
  相传,鹰与鹫都是隼演变而来,它们每天生活在苍茫的草原里。直到有一天大旱,草木都枯死了,漫山遍野都是獐兔的尸体,隼饥饿难耐,生死交关。它们中的一群展翅高飞,穿越草原,迁徙至群山之巅,而另外一群则不愿展翅高飞,终日以敛翅低行,以腐尸殍肉为食。前者即为鹰,后者即为鹫。
  “你知道鹰和鹫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祖母问。我怔怔地摇了摇头。
  “鹰鹫之不同,在于面对生存的态度,性傲者鹰,性鄙者鹫。同样面临生存危机,志向高远者扶摇直上,无处不生机;志向浅陋者,苟且偷生,永不知天外有天。”祖母的声音洪亮而具有穿透力。
  祖母说。“来自草原的鹰从不会因为山的高度而停止前行,不会因为暴风雨遮住眼而迷失方向。鹰才是草原真正的巴图鲁。”祖母的眼神坚定而锐利。喃喃地说:终有一天你将承载大清的荣耀,玄烨,你何时才能像鹰一样的展翅翱翔啊?
  我告诉自己,我会成为那只鹰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