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行业] [原创]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4
回复
15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21 09:5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进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关于XX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的调研报告

 

“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是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一项重要目标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各项环节间的合作,能获取区域的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推进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是我市接轨长三角,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我市产业集群现状

1、政府职能导向,产业集群出露端倪。

在深入实施“中部腾飞、两翼展翅、沿边崛起”的区块发展战略构想的指导下,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东塍工艺品、杜桥眼镜、江南医药化工、沿江船舶、涌泉柑橘、上盘西兰花、白水洋杨梅等多个产业群。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产业链环节间的优势互补,取得了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带动了我市经济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3.1亿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7亿元,增长23.6%

2、依托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层出不穷。

近年来,由于我市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再加上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磁场效应”,即会吸引各种要素向区域中心集中,形成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从而使区域品牌形成了自我集聚与扩散机制,产生了品牌经济。目前我市只在涌泉柑橘这个产业集群中就涌现了很多品牌,享有盛名的就有“岩鱼头”、“涌泉”、“南屏”、“沙塔”、“里湾”。除此之外,还有“伟星建材”、“珠光电脑绣花机”、“上游杨梅”等,这些区域品牌的不断涌现,不仅提升这些区域竞争优势,也带动了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

3、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我市产业经济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以机车制造、医药化工、船舶修造、休闲用品礼品、建筑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市上规模企业数量也有所增长。目前全市上规模工业企业412家,其中销售产值上亿元企业有38家,上市公司2家。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09:54:44 | 只看该作者

接上

二、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

1、从资源上看,生产要素稀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区域内用地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供水问题已经显现,目前以梅岙水库为供水源的供水能力基本饱和,要再发展必须寻找新的供水源。人才紧缺问题非常明显,无论从企业家的素质、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由于受我市区位条件的制约,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

2、从科技上看,企业科技含量低,科技投入少制约产业集群升级。

目前我市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以“小企业、大集群”为特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不充裕因而无力在科技上增加投入,从而造成了企业产品乃至整个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结构性升级。2006年全市企业各项科技经费支出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左右。

3、从结构上看,产业集群发展不和谐。

就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来看,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发展水平比较低下,造成产业集群呈“中间高、两头低”畸形发展。农业虽然也形成了涌泉柑橘、上盘西兰花、白水洋杨梅等产业集群,但这些产业集群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效益农业初显雏形;第三产业档次较低,旅游开发刚刚起步,科技、信息服务功能薄弱,大商贸、大流通、大服务的体系尚未形成。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09:55:24 | 只看该作者

三、推进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接轨长三角,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服务也非常重要。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推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大力培育要素市场,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产业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加快产业要素集聚。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集群集中,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2、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瓶颈。

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试行产业集群“联合贷款信用担保”。努力争取将我市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纳入国家开发行专为中小企业创办的“开发金融”范畴。鼓励一切非银行金融制度的建立。尝试设立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3、建设科技平台,推进技术创新。

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开放式技术中心。科技三项费用应优先用于产业集群内能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4、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和谐发展。

社会进步要和谐,经济增长要和谐,产业集群也要和谐发展。我市政府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目前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引导和激励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中部腾飞、两翼展翅、沿边崛起”的战略构想。

5、创新项目机制,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高度重视大型产业项目的储备,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泛长三角经济合作和“中部腾飞、两翼展翅、沿边崛起的契机,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着眼于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

6、创造区域品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最大限度发挥我市既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又有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的市场效应。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镇,共创区域品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4
发表于 2008-11-21 19:16: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09-5-25 01:58: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