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是生存与发展。直白地说,就是在控制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赚尽可能多的钱。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生存一旦无虞之时,寻求发展与控制企业何者是首要目标就成为众多企业家难解的命题。或许,这也正是国内企业难以真正做大做强并持续发展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心理根源。笔者试图就本文对该命题予以解析。
国内的企业成立模式主要集中为:几个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瞅准了某个行业、客户、产品而组建公司。其中必不可少存在分工,有人擅长于技术;有人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有人精通市场开拓,无论何种情形,肯定会产生一个“带头大哥”。
在创业阶段,生存是第一要义,“带头大哥”与其他创始人关系相对还是平等的,在工作中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分歧,否则企业就不会成立或者很快就解体。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较长时间处于决策核心并拥有决策权的
“带头大哥”与其他创始人的距离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能力的提高速度
决策模式将会从初期的“委员会”制过渡到“常委制”直至演变为“独裁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带头大哥”因需其决策而带来比其他人员更多的压力,同时其个人能力的提高速度也会快于合作伙伴,而这又是建立在整个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整个企业的经验教训成就了“带头大哥”个人能力的快速提高。
当然,“带头大哥”的能力也不会无限制地提升,或早或迟都会印证“彼得原理”,企业将会发展到“带头大哥”无法胜任的阶段,可惜的是,几乎罕见会有“带头大哥”承认这一点。
二、拥有权力的大小
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权力,“带头大哥”都会不自觉地效仿刘邦,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权力;体验做“大哥”的美妙感觉;又因为掌握了员工激励的生杀大权,更进一步促成员工对“带头大哥”地位的认可。
三、享有利益的差距
表面上的工资收益差别并不明显,但很多隐含的利益是其他合作伙伴无法享有的。主要是权力大小而引起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收益、其他特权利益。
企业发展至此,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又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创业时期,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亲疏并不明显,而且大家无论是能力、对公司的贡献、还是关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分歧或者差距并不大,“带头大哥”也没有感受到自身的特殊地位,大家尚能平等相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一、追求卓越的嬗变
根据《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研究,少数企业家由于具备以下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而将企业带进卓越的行列,实现了公司的嬗变。
正是基于上述品质,卓越的“带头大哥”将雄心壮志倾注到公司上;为公司的成功培养接班人。在这一主旨的指引下,引进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主动建立规范的公司规章管理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实现公司卓越地持续发展。
二、寻求控制的蜕变
另一类“带头大哥”在此期间则将控制公司作为头等大事。凡事惟我独尊,人力资源管理以控制为中心,武大郎开店,形成“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局面,最终树倒猢狲散,企业走向萎缩。
惜乎国内企业家卓越者忒少,这也是国内难以形成百年老店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 中国ceo网 www.chinaceo.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