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斑竹,帮忙!

[复制链接] 8
回复
14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5-5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的资料?
[fly]斑竹,呵呵,拜托了,先说谢谢![/fly]
沙发
发表于 2003-5-5 20:12:00 | 只看该作者
没问题,我会尽快收集一些资料给你,同时请家人们都帮忙找找。
板凳
发表于 2003-5-6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八字诀  

  大股东是如何掏空上市公司的?说起来令人吃惊,做起来不过八字诀而已。

  其一,“截”字诀。作为发起人,大股东在截留募集资金上占有先天优势。大股东很容易利用代位管理募集资金之便,截留募集资金以为己用。春都集团就是这样,由于贪大求全,四处出击,春都集团在把春都股份推上市之前已经背上了不少债务,尽快上市募集资金成为春都集团解决债务问题的首选办法。作为独家发起人,春都股份上市仅3个月,春都集团就提走募股资金1.8亿元左右,以后又陆续占用数笔资金,累计高达3.3亿元,相当于全部募集资金的80%。而2000年3月才上市的三九医药,实际募集资金16.7亿元,而被大股东截留占用25.8亿元,占用比例竟然超过154%。

  其二,“挪”字诀。大庆联谊上市时募集资金4.81亿元,计划投向四个项目。当年年报中公司谎称这些项目进展顺利。1998年报中,这些项目有的被取消,有的被改建,有的交给了大股东却并未按计划投入。而在1999年报的“投资”一栏中,再也没了募资项目的踪影,公司索性“坦言”相告:“前次募集资金被控股股东挪为它用”!

  其三,“垫”字诀。我办事,你付款,甚至比从自家口袋掏钱还要容易。粤金曼的大股东以集团的名义投资,但用的却是粤金曼的钱,等项目成熟了再由上市公司收购,10多亿元就这样打了水漂。北大青鸟入主北京天桥以后,青鸟天桥成了大股东的付款机,大股东负责设计开发投资项目,上市公司负责付款。据2001年中报披露,两年多来,青鸟天桥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付出的资金达66456.63万元,如果加上近期正在实施的四项投资,总额将近8亿元。

  其四,“借”字诀。东海股份的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然后再转手借给大股东和关联企业。就这样,第二大股东农工商东海总公司欠了上市公司5.21亿元,其下属的万隆房地产公司更欠了6.97亿元,12亿元巨债压在东海股份身上,成了东海股份的“噩梦”。托普软件2000年共计向大股东收取占用资金利息1281.60万元;2001年1~6月共计收取利息760万元。换言之,托普集团这两年所占用资金大约为21360万元和25333万元。可是,在历年的年报中,托普软件均以一句“无持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的欠款”搪塞了过去,未予披露。

  其五,“套”字诀。关联交易是大股东套取上市公司资金最为常用的手法。棱光实业自1994年由恒通集团入主以来,几乎每年都是靠跟大股东的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事实上恒通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几年来从棱光套走了8亿多元的资金,还留下了一大堆官司。ST粤海发大股东深圳粤海玩弄“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其置换给粤海发展的苏州一物业是个并不拥有产权的“空壳”,而这一“空壳”及另一笔实际未拥有的债权合计算了7000万元,一来二去,粤海发展还欠其3000余万元。五粮液通过向大股东购买无形资产商标使用权,仅今年一次就要付给大股东9780万元。这是其继去年花16.57亿元现金支付置换大股东窖池等酿酒资产的差额之后,又一次向大股东贡献巨额资金。

  其六,“赖”字诀。1993年济南轻骑改制上市时,轻骑集团作为发起人投入的部分资产至今未过户。公司首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又有3亿元被三大银行强行扣下替轻骑集团还债。但长期以来,在轻骑集团铁腕统治下,对大股东赖账不还谁敢说个“不”字? ST港澳、PT网点、西藏圣地、渤海集团等发起人股东的发起人股打白条,闽福发、活力28配股打白条等,无不如此。渤海集团大股东当初以土地使用权出的资,大股东却未支付土地转让金,令渤海集团至今未能能取得土地开发权和转让权,大股东等于向上市公司打了白条,然而,这个官司居然至今没法打赢。

  其七,“蛀”字诀。由于大股东内部人控制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四面八方的大股东分割蚕食公司利益的严重局面,也给某些个人侵吞公司财富提供了可趁之机。在1997年以前每年尚有几千万元净利润的琼华侨,自1998年起突然出现了巨额亏损,并连亏三四年。现已查明,李士祥在担任琼华侨总裁期间,“大肆挥霍损害国有利益和股东利益”,个人侵吞资财达4000多万元。前任董事长赵锴在任职期间也存在违规炒股和非法侵吞公司资财等严重问题。

  其八,“卸”字诀。成都联益第一大股东广东飞龙持有5474.56万股法人股,占总股本40%,其股份现已全部冻结。这些股份是广东飞龙向其欺诈所得。广东飞龙窃得第一大股东地位以后,伪造公司董事会决议,私刻公司法人公章,为广东飞龙高速客轮公司向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分行海珠广场支行贷款100万美元提供虚假担保,导致其所持成都联益法人股险遭拍卖。
4
发表于 2003-5-6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大股东长的第3只手,股市榨钱术揭秘
  
( 2002-03-15 11:24:36 ) 大洋网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为全体投资者谋利益是上市公司的天职。但民丰农化(重庆民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000950)虽然披着公众公司的外衣,骨子里却是大股东伸向中小投资者钱袋的第三只手。公司为了大股东的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看吧:公司高管人员一再将上市公司的钱偷偷拿给大股东使用。2001年5月14日至5月18日,中国证监会重庆证管办对民丰农化进行了巡检,发现公司截至2000年年报公布日,对大股东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农化集团)的其它应收款多达33612.72万元,除去项目收购款2.3亿元外,公司还为农化集团代垫各种款项1亿元左右。其中,以自有资金5846万元作为2万吨/年红矾钠项目收购预付款,为农化集团代垫职工开支758万元,代垫水电气款504万元,还代垫材料采购款911万元。

  2001年6月27日,公司董事会装模作样地通过《整改报告》,承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但说归说,做归做,公司作为大股东的第三只手,一边写整改报告,一边却知错不改,阳奉阴违,继续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向大股东献殷勤,又偷偷摸摸为大股东代垫各种款项。

  从2001年6月8日到9月6日,公司在前次检查后又为大股东代垫各种款项4515.93万元,其中包括归还借款及利息3459万元,代垫工程款402.53万元,代垫材料及设备款327.50万元,代垫职工工资225.90万元、职工医药费42.30万元、税金15.60万元、能源费8.70万元、住房基金7.30万元以及其他款27.10万元。更为恶劣的是,民丰农化涉及众多项目的资金挪用,不但未经董事会决议,而且也未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全都是偷偷摸摸干的。由于民丰农化董事会未依法履行职责,其董事长王泉虎和有关董事以及董事会秘书严重违反了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的诚信义务,属重大失职行为,且情节恶劣,因而在去年11月初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公开谴责。

  其实,民丰农化作为大股东的第三只抓钱的手,并非始自去年。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都在为大股东谋取非份利益。

  1999年9月16日,公司股票上市。9月28日,公司上市不足半月,便急急忙忙与大股东农化集团签订《收购出让2万吨/年红矾钠技改项目补充协议书》,将公司募集资金用于预付收购农化集团的红矾钠项目款项。为了填补农化集团红矾钠项目巨额资金缺口,公司不惜改变部分募集资金投向,还向银行借贷。截至2000年11月30日,公司累计向农化集团预付3.5亿元。其液相氧化法清洁工艺技改项目原拟投入4000多万元,但实际上只投入702万元,其余的3593万元被改作用于收购大股东的红矾钠项目。另外,公司还通过银行借款11407万元给大股东。从投资者钱包里拿走的数亿元资金早早地就拿给大股东花去了,而《收购出让2万吨/年红矾钠技改项目合同》公司直到2000年12月27日才与农化集团正式签署,而且是按评估值33625.70万元进行收购,而农化集团的实际投入只有17516万元,收购价比大股东的实际投入多出16109.7万元。

  民丰农化为什么会成为大股东抓钱的第三只手呢?大概是大股东太穷了,于是“饥寒起盗心”。

  民丰农化的大股东农化集团持有公司股份9117.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82%,大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权重虽大,但本身却是一个空壳。1999年,农化集团将主要经营性资产剥离到股份公司之后便陷入亏损,而且还背着红矾钠项目这个大包袱。据重庆华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截至1999年末,农化集团净利润亏损3137万元,而2万吨红矾钠/年技术改造项目则是农化集团留下的一个半拉子胡子工程。从1993年国家计委以计源19931124号文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到1995年以特急投资19952291号文批准项目开工,再到公司1999年上市,一共拖了近6年时间,工程预算也从最初的19772万元增加到34017万元。由于资金缺口大,农化集团在投入17516万元以后便无力再进行投入。农化集团左手抓瞎右手抓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上市公司当成第三只手才能抓到钱。于是早在1999年5月29日,农化集团就与民丰农化签订了《关于收购出让2万吨/年红矾钠技改项目协议书》,约定公司在发行A股募集资金到位后,用募集资金收购该项目。掏投资者的钱包填大股东的窟窿,这就是农化集团剥离资产让民丰农化上市的根本目的所在。
5
发表于 2003-5-6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占用2.98亿巨资不还 中鲁B大股东"伸手被捉"

     

   中鲁B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以前通过短期贷款等方式在账面上消化了,账上显现出来的只有1亿元左右的欠款,没有现在那么大。由于公司自查,纸里包不住火,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最终暴露出来

    中鲁B(200992)最近“焦头烂额”,继上个月发布2002年业绩预亏公告后,2月25日,中国证监会济南稽查局调查组进驻公司,就有关事项进行调查。2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又就大股东占用巨款资金对中鲁B及前法人代表王爱民进行公开谴责。

    证监会稽查局为何调查中鲁B?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有可能是针对公司大股东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占用中鲁B巨额资金不还,当然不光是这个事情,还有其他原因。

    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大股东山东水产占用中鲁B资金高达2.98亿元(未经审计),占中鲁B去年第三季度所披露的5.24亿元净资产的56.87%,而这部分巨额资金是山东水产通过“账面游戏”挪至自己口袋的。

    大股东玩游戏

    这种“账面游戏”的思路就是大股东欠款、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为大股东申请贷款、大股东用贷款偿还欠款、贷款到期大股东不还贷、上市公司代为还贷、大股东欠款。

    2001年12月,山东水产及其子公司对中鲁B有1.3亿元欠款,山东水产分三次向银行贷款共计1.3亿元,用以偿还欠款。与此同时,中鲁B分四次向1.3亿贷款提供质押担保。2002年4月,这笔贷款到期后,中鲁B以质押存款及部分自有资金代山东水产偿还贷款本息1.32亿元,山东水产对中鲁B的欠款同时增加1.32亿元,欠款总额也相应大幅增加。

    2002年6月山东水产故技重演,贷款1.5亿元偿还对中鲁B的欠款,中鲁B用3个月定期存单提供质押担保。2002年10月贷款到期后,中鲁B为山东水产偿还贷款本息,欠款又回到起点。

    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以前通过短期贷款等方式在账面上消化了,账上显现出来的只有1亿多元左右的欠款,没有现在那么大。由于公司自查,纸里包不住火,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最终暴露出来。

    尚无还款计划

    虽然中鲁B在公告中称,公司为山东水产提供质押担保未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但是如此大额的质押担保和关联交易,中鲁B没有理由不知道不进行披露会涉嫌违规。

    华夏证券研究员分析,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作为上市公司的中鲁B有自己的“苦衷”。原来两家公司是一家人,改制上市后,优质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被母体承担。大股东资金有困难,自然会向上市公司提款。这都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结果。

    记者注意到,尽管中鲁B已经对大股东占款一事进行了披露,但是并未明确具体的还款期限,山东水产何时能偿还欠款更是难以知晓。

    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山东水产一直就表示要还款,原来有过还款计划,去年也还了部分欠款,但是由于山东水产自身有困难,通过关联交易,大股东的欠款还是不断增加。

    不过该人士认为,山东水产还是有还款能力的,除了办公大楼,山东水产下面还有一些地产。但是用房产、地产偿还债务的话还有别的问题要涉及,比如需要进行评估,相关费用由谁承担等。现在中鲁B正在积极与大股东协商,包括用资产抵偿,或者其他法律手段清偿。

    《国际金融报》 (2003年02月28日第七版)
6
发表于 2003-5-6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情况一览表
http://www.txsec.com/zqsc/2002-nbdbqk.htm
7
发表于 2003-5-6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三九内幕:大股东掘25亿黑洞

   中国证监会对三九医药股份公司公开通报批评,谴责该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信息披露不真实。作为三九医药大股东的三九药业和三九集团占用上市公司三九医药资金超过25亿元之多,占公司资产的96%以上。

中国证券为什么拿三九祭旗?

三九医药成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检查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首家被公开通报的上市公司,该公司29日今天发布公告,就证监会27日发出的公开批评通报一事向投资者“道歉”,并且“深刻反省”,“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据粤港信息日报29日报道,在中国证监会6月11日至6月19日对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诸多问题之后,于8月20日向公司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9月30日之前发布整改报告。该公司原本以为事已至此,一番“深刻检讨”就了事了,但让该公司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证监会赶在8月27日下班前向新华社通报了此事,并且于第二天公布在证监会的网站上。

从通报内容看,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其总额已占到上市公司净资产的96%,比ST猴王大股东历年来累计占用ST猴王的资金还多,因此,可以说,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利用上市公司圈钱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而相比较之下,其他公司的问题就无关轻重了。

另据了解,由于检查中发现了三九医药及有关人员存在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中国证监会已正式立案稽查。耐人寻味的是,证监会在网站上挂出此通报时,“呼吁广大中小投资者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和集体诉讼机制向侵害自己权益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全体董事和监事索取赔偿,使民事赔偿制度成为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力武器。”


那么三九医药与大股东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被占用的25亿元资金又到哪里去了?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九医药股份公司的有关人士。

25亿的确被挪用

三九医药董秘室屈定坤承认,公司确实存在25个亿被大股东占用的问题,所谓的大股东和关联方指的就是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占62.7%的股权)和三九企业集团(占10.59%的股权)。

屈定坤说:25亿元的资金,一部分被用于与上市公司无关的项目,一部分是被集团公司借用,还有一些投资项目与上市公司有关。

7.5亿元替母公司还债

25亿中其中有一笔7.5亿的资金,被用于归还建设银行的贷款。屈解释说,三九药业作为三九医药的大股东,在公司上市前是中外合资形式,三九企业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各占股权为51%和49%。根据泰国正大的要求,三九集团在公司上市前从建设银行贷款7.5亿元买下了这部分股权,三九医药上市商出资所得的16个亿中,有7.5亿元就被集团公司用于归还这笔贷款。

屈定坤否认了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的说法,他表示集团公司属下还有其他产业,将会从这些企业拿钱归还7.5亿元的借款。

集团投资三九出钱

除了7.5亿元贷款,上市公司之外的项目投资也占用了数亿元的资金,至于这几个亿到底有多少,屈定坤说他不是很清楚。三九集团两年来投资了中药现代化、三九健康网和万佳连锁超市等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名义上是集团投资,用的都是上市公司的钱。屈定坤解释说,投资这些项目本意是由集团公司进行孵化,待项目正式成熟之后再转到上市公司内,但这几个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赢利。

谁参与了表决?

三九药业的借款,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根据公司公告披露,到1999年底,三九药业借上市公司本金合计2.79亿元,2000年为4.15亿元。屈定坤表示,他还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两笔不同的借款。

就在6月份的这份公告中,提到这项关联交易是在关联股东回避的情况下,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根据公告,当时参加股东大会的共有八名股东,代表77.47%的股份,而屈表示这八名股东都是三九药业和三九集团的,但实际上三九药业和三九集团合共持有三九医药的股权不过73.3%。另有4.1%的股权何来,如果按照关联方回避原则,八名股东都应该回避,董事会代表谁?那又是谁来参与表决的?

董事会代表谁?

三九医药大股东虽然有两家,但是实际上只是一家——三九企业集团。公司上市之初,赵新先一人兼任三九医药、三九集团和三九药业三家企业的董事长,在三九药业股权回购之后,三九集团实际上已经拥有三九药业100%的股权,三九集团直接间接持有上市公司73%的股权,目前排名第三的上海大众出租只占2.13%的股权,连大股东的一个零头都不够。中小投资者在三九医药无疑处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而此次被证监会点名批评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实际上都在三九集团及其属下企业任要职,其中好些位都是就职于三九集团财务部门的,这也难怪三九集团占用上市公司25个亿的资金,就像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一样,既不提示也不说明。
8
发表于 2003-5-6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1.42亿元被大股东抽走 望春花坠入重组陷阱
   
     随着望春花与大股东华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簿公堂,随着望春花控股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1.42亿元资金被抽走的事件曝光,打上"高科技"标签的华银重组案终于露出了其真实的面目。不仅如此,坊间流传的望春花及华银投资控股股东天津永泰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李德福已被司法调查的种种传闻,更使望春花的前途显得扑朔迷离。
    巨资如何被抽走
     1.42亿元的资金是怎么被抽走的?
     令人惊讶的是,整个事件的过程非常简单,李德福与其属下的华银投资很"方便"地完成了资金的转移。提起这件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所长韩忠朝,这位兼任望春花的董事及协和干细胞公司总经理的医学教授,用了一句"真没想到李德福胆子会这么大"来表达感慨。
     2000年11月,望春花决定成立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其中望春花出资57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7%,华银投资出资1000万元,占1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技术入股占33%。2001年2月,该公司正式成立,当年下半年,各方股东陆续开始投资。不过没过几个月,随着协和干细胞项目加快进展,韩忠朝却有些糊涂了,"公司帐上明明应该有钱,怎么老是不够用?"他马上去查账,结果发现大部分资金已被挪走。
     据公司介绍,当时望春花及协和干细胞公司的财务基本被华银方面所控制。因此,由协和干细胞公司聘请的审计人员,不得不费了很大的周折,经过一两个月,才将公司财务情况搞清楚。原来,望春花出资的5700万元资金根本没到协和干细胞公司帐上,而是分别于2000年12月28日、2001年1月5日汇至华银投资的控股股东永泰房地产的帐号上。至于华银投资出资的1000万元,倒也到过协和干细胞公司的帐上,但"过"了一下之后,也转走了约500万元。还有以协和干细胞公司名义申请,并由望春花担保的8500万元贷款,也大都很快转走,这些资金停留在协和干细胞公司帐上最短的时间仅为8个小时。最终,1.42亿元资金只剩下不到2000万元。
     公司大部分资金被挪走,韩忠朝急了,他紧急致函望春花总经理李培佩等董事 ,要求召开协和干细胞公司董事会。李培佩一听,也吓了一大跳。当时,不仅财务,望春花及协和干细胞公司的董事会也基本由华银方面控制。对于挪用资金的事,均没有经过两个公司董事会讨论,其他董事根本不知道,全是李德福一人做的主。
     在天津,记者见到了于2001年12月28日召开的这次董事会所形成的决议,其中关于财务管理问题决议明确提出,"要求华银公司在2002年4月底之前,将占用协和公司资金如数返还公司,而且在返还之前,要保证协和公司正常投资和资金使用需要","财务部门的人员要增加力量,要增加一名财务负责人"。
     在这次实质上是针对李德福挪用资金行为进行严重警告的董事会上,据说,李德福表现很好,一再保证尽快还钱。然而,直至今年4月底,李德福仅仅归还了一小部分资金,大部分资金仍是一去不复返。忍无可忍之下,协和干细胞公司将李德福告到天津市司法机关。于是,李德福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
     与此同时,望春花与协和干细胞公司联手采取措施,积极保全资产,锁定风险。今年5月7日,协和干细胞公司与永泰房地产公司签署还款协议。根据协议,永泰房地产将分三期,归还协和干细胞公司资金约1.33亿元,期限至8月15日之前,同时永泰房地产承诺以相应房产及股权做抵押。在这期间,望春花还与协和干细胞公司对华银投资及永泰房地产进行了民事诉讼。日前,上海一中院已就此事作出裁定,冻结华银投资及永泰房地产银行存款1亿元或查封等值资产,并冻结华银投资所持望春花法人股6819.4419万股和流通股242.669万股。
   
     大股东怎样布局 ?
   
     李德福对望春花的重组,从公开资料看,始于2000年5月8日。当时,华银投资协议受让,望春花二股东厦门奇胜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望春花转配股325.98万股。到了11月,华银投资开始大举介入,一次受让望春花大股东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法人股4262.15812万股,总计出资1.04亿元,从而成为望春花第一大股东。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华银投资自身的资产似乎对市场没什么吸引力。不过,同年11月15日,望春花发布的董事会公告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公司不仅将"发展生命科学"增加进公司章程,而且提出将投资干细胞基因工程项目。由此,以"生命银行, 托起明天的太阳"为最大概念的望春花重组,浮出水面。而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李德福携其属下华银投资,扛来协和干细胞的牌子,将其嫁接到望春花的身上。于是, 新成立的协和干细胞公司,还有留守的望春花总裁李培佩便也一起卷入了这场重组旋涡之中。然而,李德福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来对抗大股东华银的行动中,协和干细胞公司与望春花竟成为"一致行动人",站到了一条战线上。
     在华银投资重组望春花的过程中,韩忠朝及其干细胞技术的引进,尤其是协和干细胞公司的组建,成为望春花的最大卖点。正是因为有着新鲜血液的注入,因为有着独
     特生物科技概念的支撑,使望春花这家沪市传统产业公司一跃攀上了高科技的高枝,望春花的股票也因此成为当时证券市场的一大牛股。
     提起当初与李德福的相识,韩忠朝表示是经人介绍的。他说,协和干细胞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当时已被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干细胞产业化基地,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是,有人给他介绍了华银投资董事长李德福。双方于2000年10月份开始洽谈(正是在华银投资正式入主望春花之前的一个月),不久便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在此之前,望春花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已是节节攀升,随之而来的,又是公司200 0年当年净利润大幅提升,并提出10股转增6股的转增方案。不过仔细分析望春花这份年报,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大笔投资收益。据悉,当时望春花的一班老人对此颇有些疑惑,因为多做利润还得多交一大笔税,对公司划不来。而李德福的解释是, 业绩做好了,公司可以增发,如果每股增发价格25元,增发4000万股,就能圈10个亿。
     很可惜,去年下半年开始股指大幅下挫,望春花的增发计划也没能实施。而华银投资抽走资金的举动,暴露出其资金链条陷入了紧张状态。究竟华银投资将资金转移到了哪里?审计结果显示,基本都转移到永泰房地产公司及关联企业。不仅如此 ,2001年中,永泰房地产及其关联公司向协和干细胞公司借款总计4364.55万元;同期,天津市黑牛城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向望春花借款4000万元,向协和干细胞公司借款 7653.65万元。
     公开资料披露,华银投资注册资本2.2亿元,其中永泰房地产占51%股权,自然人股东占49%股权;永泰房地产注册资本1.1亿元,其中李德福占90.9%股权;李德福同为华银投资、永泰房地产及望春花公司董事长。
     无疑,在这一资金转移的过程中,永泰房地产充当了重要角色。在天津,记者了解到,永泰房地产及李德福的名气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响,业界对永泰房地产的评价是"这是一家有一定规模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有一大片正在开发中的房地产项目。"有人称,望春花及协和干细胞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支持了永泰房地产搞这些项目。
   
     望春花还有没有希望 ?
   
     望春花近年来在证券市场的沉浮,资本起了主要的作用。这家当初由李培佩一班人以3.5万元起家的集体企业,经过23年的发展,依靠资本市场才得以壮大,但也遭遇了资本的冲击。目前,以望春花实业有限公司名义持股的望春花职工持股会的股权仅居第三大股东,因此,李培佩及其一班创业者对诸多事情只能无可奈何。
     几度重组过后,尤其华银投资此番对公司的重组,使望春花遭受很大打击。好在李培佩还很坚强,她表示,公司原来的主业------平绒产品的外销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目前继续保持较好势头。他们的产品曾获上海市8项专利,是传统产品中的高科技,而公司也是因此而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李培佩与韩忠朝一样,依然对干细胞项目非常看好。据悉,关于组建上海协和血液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的申请基本得到了批准。李培佩认为,如果资金到位,加快启动和建设,干细胞项目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看来,干细胞项目仍然被公司视为望春花今后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那么,这一项目究竟进展如何?韩忠朝表示,因为资金被抽走,有一段时间项目确实受到一定影响,但该项目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过,目前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7月份开始, 公司每月都能盈利。韩忠朝强调,只要资金被抽走的事情尽快解决了,协和干细胞公司的发展进度一定会加快,估计只需一两年就会大有起色。据悉,目前天津协和医院也正在筹建中。
     不过,目前对于协和干细胞项目看好的还有许多企业,尤其在天津当地。天津市政府非常重视干细胞项目,自始至终给予大力的支持。经过这次华银风波后,协和干细胞公司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投资和股权多元化。如果这样,未来望春花所持协和干细胞公司的股权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稀释。
     望春花重组大事记
     1993年5月4日望春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8年7月7日上海鑫达实业总公司以其持有的望春花法人股4262.15万股作价 1亿元出资设立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而新长宁以27.27%的持股比例成为望春花第一大股东1998年10月15日厦门奇胜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025亿元收购望春花公司43家法人股股东的法人股、转配股合计3828.1万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00年5月8日华银投资协议受让望春花二股东厦门奇胜所持的转配股325.98 万股2000年11月新长宁将所持有的望春花法人股4262.15万股转让给华银投资,华银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0年11月望春花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成立"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望春花实际出资5700万元 ,华银投资出资1000万元,中国医学科学院技术入股3300万元
     2001年中华银投资的大股东天津开发区永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向望春花控股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借款4300多万元
     2001年中天津市黑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望春花借款4000万元,向望春花控股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借款7600多万元,共计人民币1.16多亿元
     2002月7月华银投资抽逃资金事发。望春花及协和干细胞公司作为共同原告把华银投资及天津永泰房地产公司告上法庭。
9
发表于 2003-5-6 14:36:00 | 只看该作者
上市公司是如何被掏空的


--------------------------------------------------------------------------------


一、典型“掏空”模式盘点:

1.掏空模式之一:(见图一)
    买壳之后“当家作主”,给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填充一些优质资产,从而达到配股资格;然后从股市中圈回更多的钱充饥解渴、补窟窿;另外为关联企业作贷款担保,当事人从中获利,还不了钱上市公司兜着。明着暗着,掏空了事。
典型个案:“笑里藏刀”——棱光实业和恒通集团
抽血:8个亿;
类别:关联交易
杀伤力:★★★★
阴险度:★★★☆

2.掏空模式之二:(见图二)
    多个不相关的企业拼凑在一起,包装上市,多个大股东根据出资分割权力,董事会、高管人员各自对自己的老板负责,而不是对全体股东负责,采取担保贷款、资产置换等方式透支上市公司信用或资产,转移注入自己旗下的子公司或者被公司高管个人挥霍侵占,从而掏空上市公司。
典型个案:“家贼难防”——琼华侨和董爷、总爷
抽血:1.8个亿;
类别:内部人控制
杀伤力:★★
阴险度:★★★

3.掏空模式之三:(见图三)
    国有企业拆分一部分上市,原国有企业成为集团公司和控股公司,不拥有股权的控股公司因国资局委托行使这部分股东权力。由于上市公司人、财、物由控股公司统筹安排,三不分开,致使控股公司肆意透支上市公司信用、资产、或受命于地方政府进行无回报预期的投资,或盲目进行跨行业扩张。这样,占了钱不还,借了钱收不回本息,投资的项目没有回报,而使上市公司被掏空。
典型个案:“一条裤子”——粤金曼和金曼控股
抽血:10个亿;
类别:三不分开
杀伤力:★★★☆
阴险度:★★☆

4.掏空模式之四:(见图四)
    用糖衣炮弹打通关系,出资打白条,受让国有股权,成为大股东入主上市公司,掌握董事会,然后以上市公司做担保贷款和股票质押贷款,款项用于低价收购资产,再高价卖给上市公司,以此抵消当初买入国有股权时打的白条,等于是不花钱白赚了个上市公司控制权。然后配股、增发,恶意出售、转移资产等疯狂掏空上市公司,再以承债转让的方式全身而退。换句话说就是钱我拿走了,欠的债由下一家来还,还了债你就来做大股东。
典型个案:“空手套白狼”——四砂股份和艾史迪集团
抽血:李协平抽走1.8个亿;
类别:恶意收购
杀伤力:★★
阴险度:★★★★★

二、部分被“陶”上市公司一览:


    1.济南轻骑——1993年12月上市,从1998年以来大股东一直占用巨额资金,公司对母公司应收帐款三年分别为:16.7亿、23.4亿、25.8亿元,超过公司净资产的90%。提款之巨,创下中国股市之最。

    2.ST康赛――1996年8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大股东拖欠公司6.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708%。

    3.ST猴王――1993年11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猴王集团累计对公司的欠债达到5.9个亿,公司已资不抵债。

    4.大庆联谊――1997年5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控股股东挪用资金达5.6个亿,占公司净资产的70.8%。

    5.ST海洋――1996年12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原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2.7亿,对外担保1.6个亿,公司净资产已为负数。

    6.春都A――1999年3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3.3亿元占净资产的55%。

    7.美尔雅――1997年11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公司第一大股东占用资金2.9亿元,占净资产的32.55%。

    8.ST幸福――1996年9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幸福集团占用资金2亿元,占净资产的130%。

    9.PT网点――1994年2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公司对外担保接近2亿,公司净资产已为负数。

    10. 中辽国际――1996年11月上市,上市后为大股东1.3亿元借款提供担保,由于大股东无力偿还,本息一直由公司代为偿还,截止到2000年底,大股东及其子公司仍占用公司8682万元的资金,占公司净资产的46%。

    11. ST中燕――1996年10月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关联企业占用公司资金800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40%。

    12. 渤海集团――1994年4月上市,但6年来大股东出资不完整(已涉诉的金额为7227万元),占净资产的50.2%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