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从钱钟书到思维导图,读书到底有多少奥秘?

[复制链接] 0
回复
6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2-8 13: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可以说是一个人汲取精神养料的源泉,笔者也常在思考怎样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有收获,目的也只有一个:化书籍为力量,而不是看过后就忘却了,像一阵微风吹过,彼时觉得凉爽,过后什么也没留下,如此便是太过怠慢一本好书了。
而今现代人读书的却有颇多目的了。买书如山倒,先拍一张靓照发朋友圈,攒够一书架便觉得成了读书人;读书如抽丝,常常粗略一翻就觉得完成了使命。差矣,书可不是为了在狭小的朋友圈里昙花一现的,书能给你留下什么,走近你灵魂多深,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大多数人的读书现状如何?先来看一张图。

很遗憾大多数人的读书效果并不理想。阅读两周后,我们会忘记其中一半的内容,两个月后,90%的内容都全部跟你“say goodbye”了,一片云彩飘过,什么都没留下。
那么究竟怎样读书才能真正有收获?
一、钱钟书告诉你:读书笔记大法好
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且素来就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天分,但一直被文学界评价“用功”。用功在何处?因为他不仅读,还勤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读三遍四遍,笔记也一直添补。
但客观来说,做笔记很费时间。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概是读书的一倍。但钱钟书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最有趣的脉络,要在整理好几遍笔记后出现。显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简单的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写成的笔记。

钱钟书、杨绛夫妇
他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看完就还,自己的书随手送人,从没有现代人读书时推崇的仪式感,无数的书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有笔记,却也绝不仅仅是笔记。如此,钱钟书先生用读书笔记大法精通了英、法、德、意文学作品,精读无数学术刊物和论文。一部一部细读,勤勤谨谨做笔记,从不浪费一本好书,把书读进了灵魂。
二、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读不下去?先写名词辞典
开始养成读书习惯初期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要把一些名词搞清楚,这些名词就像英文单词一样,非常影响读书效果。尝试着理解每个词是什么意思,不是书中的归纳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对这个词的理解写下来,尽量通俗一点,随着你理解的加深,不断的修改。一些专业词汇的理解程度往往决定你阅读时的效果。
譬如虚构类小说,尤其是外文小说,《百年孤独》之类拥有丰富庞杂的人物关系的小说,列出人物的名字,用你自己的理解为他们安排新的名字,比如万能的小说主人公---小明,相信很多人读完这本书的动力提升50%。
2.想进行领域涉猎?推荐主题阅读
进行主题阅读是对某个主题有着急切性需求时最好的方法。此时不要只读一本书,最好进行多本阅读,现代的很多书绕来绕去一本书就讲了一件事,质量不高,因此准备十几本书籍一起阅读就会有效很多。
有些书可能真的很烂,但有时能把一个的概念讲解的不错。一本看不懂就换一本,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观点会在不同的书籍中反复出现和阐述。这是主题阅读的重点。
3.只想解决几个问题?快速翻起来
有时候我们看书只是为了解决几个问题,需要把书全部通读吗?不需要。
把问题一一写下来,带着问题去阅读,充分使用你的笔记软件准备个问题列表。然后勤搜索,比如看看维基百科对于概念是如何理解的,或者花几天时间去图书馆,大量而快速的翻书,看看哪本书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读跟这几个问题相关的部分,做好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4.看书总是敷衍?讲个故事先
现在大环境浮躁,很多人都抱怨无法静下心来看一部书了。但我确定你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会非常认真,试着讲出来,你不理解和敷衍过去的地方会很快浮现出来。
且一些学科书籍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这时可以试着编故事来讲解这些概念,看你能把故事编得多好,曾经就有很厉害的大学老师把电工学活脱脱讲成了《射雕英雄传》。
实在不知道跟谁讲?那么用你学到的东西跟现实连接起来,写在各式blog上、社交网络,或者直接做PPT上传分享,都是好办法。
5.说教式书籍读不下去?先用几本书做例子
现在有很多人想要系统学习某领域的知识,但直接从专业书籍读起往往会被严谨枯燥的说教吓跑。结合几本入门的轻松书籍相互结合,相互映射来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譬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跟《一堂经济课》一起阅读,先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清楚。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和《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一起阅读。《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和《中级财务会计》一起阅读。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懂了。
三、你的知识体系,靠它就够——思维导图真是个好东西。
读书笔记若能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便能迅速划分出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脉络,专业书可以按章做,把每一章的重点列出来。针对某个细节,书中可能会出彩,这时要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摘要放在旁边。
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有时也建议单独把心得和想法做成单独的思维导图,把这些想法从新汇总、提炼后会非常有价值。做思维导图时,如果书非常好,建议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四、五遍的调整。
用这个神器,你能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一张张思维导图再编进新的导图,把书按照分裂放进个人知识图谱中,继续补充分支和扩展,不断思考寻找联系,再结合实践摸清规则,形成一张大网,最高境界便是触类旁通---顿悟了。

思维导图 by MindManager
介绍了这么多,小编更想要强调的还是一种读书精神——用功。
反复读,反复提炼,勤做笔记,勤翻看。很多精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在合适的时机和机缘与你悄然邂逅。
最后以钱钟书《饱蠹楼书记》(他译牛津大学图书馆为”饱蠹楼“)第二册中的题辞作为结尾:
“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
与君共勉。
更多思维导图内容,欢迎关注MindManager官网(http://www.mindmanager.c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