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二世从1888年到1918年,统治德意志长达30年之久,他的战略思维完整地体现在《德皇雄图秘着》(即《朕之作战》)中。威廉二世”征服全欧,统一世界”的战略构想是
征服欧洲战略
德国要“征服欧洲诸国而为全欧之盟主”,其步骤是:首先征服法国。他说:“朕之征服全欧不可不以征服邻邦之骄儿法兰西为第一步。盖与其先征奥匈比等弱国,宁先侵法国”。为此必须离间英法同盟,对英国“饵之以利”,“结有利彼(英)之条约,彼必舍法而就我”,“然后以疾风迅雷之势申讨法兰西”。第二步打败英国。认为“德英之战终无可免”,“先将法兰西蹂躏,然后渡海西指而征英”,“夺取英国所掌握的海上霸权……务使其降至二等国以下。”第三步并吞奥匈比荷等国。对波兰先是“以专尚亲挚之怀柔政策”,尔后“对波兰人最后手段惟有杀戮之一途”。第四步征服俄国。
征服世界战略
威廉二世提出“永远维持我帝国于不敝,及统一世界”的三套方案。第一方案:“与美国缔结攻守同盟”。以德美同盟为基础,唆使美国与日本开战,德美联合击败日本海军。第二方案:如前一方案不能实现,则“笼络俄国,而促使与日本为复仇之战”,德国进行海上支援作战。事成之后德俄瓜分日本。第三方案:如前两案均不能实现,则“抛弃征服日本之念,速将日美各种问题解决,使美日和好如初,而组织日德美三角同盟”。作为权宜之策,由德美日三国瓜分世界,即“日本得经德美两国之同意领有亚洲之全部及南洋之一部;德国得日美两国之同意,领有全欧及非洲全部并澳大利亚洲之一部;美国得日德两国之同意,领有南北美洲之全部及澳大利亚洲之一部。”对中国的侵略,威廉二世提出“朕已略取胶州湾,为极东计划之第一步”,“朕以胶州湾为策源地,以窥伺支那北部固属事实,然朕有夺取台湾以图支那南部之一念亦事实也。”最后对美作战,夺取巴拿马运河,征服智利,实现“占领南美全土之大企图”。威廉二世的上述野心,可谓空前绝后,连俾斯麦都不敢苟同。1890年3月,威廉二世将俾斯麦革职。他的这套战略计划破坏了俾斯麦通过政治外交和有限的军事扩张所建立的国家战略基础。1893年法俄军事同盟成立{后来加上英国},使德国腹背受敌,而走向孤立的道路,在战略上铤而走险,最后必然遭到可耻的失败。
威廉二世为了实行他的全球扩张战略,还提出了一套荒谬的理论,诸如:黄祸论、人种优越论、帝权神授论,等等。提出为达目的可以不讲信义、不择手段。他“告诫陆海军决勿以合乎正义与否为念,决勿以悖于人道与否为虑”,“无论其人为战斗员或非战斗员概予杀戮可也,至杀戮之方法,更可从心所欲,恣意而为”,“尽所有之方法与手段将敌人屠戮净尽,务使其靡有孑遗而后已”。后来希特勒的所作所为正是与威廉二世的主张一脉相承的。
第三帝国战略思维
阿道夫?希特勒在战略思维上继承了威廉二世的衣钵,他所着《我的奋斗》与威廉二世的《朕之作战》实如出一辙。它们都是以兽性和妄想代替人性和理智的产物。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宣称:“上帝并没有给任何国家以方寸的土地。一切边界不过是世人的自由更改罢了。一个国家能够获得许多土地,不见得永远能守之不失,这不过表明强者能征服土地,弱者把它失掉了。只有强力,才能获得权力”。希特勒的战略构想,一是撕破凡尔赛条约,发展军备,实行军国主义;二是吞并奥地利;三是明确主要作战对象是法国,他强调“认清法国是德国不共戴天之仇”。“应该以一次残忍的手腕,结束这个法兰西的多头蛇”;四是以反对犹太人,宣扬雅利安人种优越,煽动种族狂热,作为凝聚德国人的精神支柱。后来的发展,便是德国与日本、意大利结成战略同盟——轴心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走上了自取灭亡之途。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