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生活佛——不生气的智慧(1)

[复制链接] 77
回复
236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8-18 20: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比较烦躁,总是不能很快的静下心来,于是拿来一本不生气的智慧,书中都是关于佛的一些小故事,发到家园上来,一为静心,二好故事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章

      过分在意外界评价,生气的总是自己

       人生在世,如果活在别人的评价中,那将是非常痛苦的,这种痛苦能使人手足无措,能让人心烦意乱。其时,这就是你生气的原因:你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01 执着于外在形象,最后得不偿失的只能是自己

 

    天然禅师又一次路经洛阳的惠林寺,正值严冬时节,天寒地冻。于是他就将寺里的木头佛像扛了下来,烧火取暖。

    寺里的主持见了,大发雷霆:“你怎么可以为了取暖而烧了佛像呢?”天然禅师头也不抬,问道:“我在佛经上看到说,舍利子是有道高僧在火化后留下的一种晶莹剔透的东西。在佛教中,它被看作是戒律功德的结晶。在许多佛家著作中,只有少数高僧才能在死后留下舍利子。那是不是说,只有在佛教中成佛的人才能有舍利子留下来?”

    主持回答:“那当然!”

    天然禅师泰然自若的说:“噢,我想看看能不能烧出舍利子来啊!”

    慧林主持主持巨额的这是个疯和尚,惊愕地问:“胡说,佛像是木头做的,怎么可能烧出舍利子来。”天然禅师哈哈一笑,道:“既然烧不出舍利子来,那就是木头,不是佛了,留着它有什么用,再烧一尊来。尽管烧好了。”后来,天然禅师安然无恙,而主持却因心火上蹿,掉了两道眉毛。

 

    不向木佛求舍利,只向自己求心安。只要本性率真的做事,就是行了佛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

 

   点评:羊群里最惹人注目的不是那头最漂亮的头羊,而是那只丑陋的牧羊犬。外在形象是任何人都能“装”出来的,你选择怎样装扮自己都可以,只要你高兴。如果执着于外在形象,想去努力迎合别人和主流文化,那么最后得不偿失的只能是自己。

 

 

 02 没有人回因为你的勃然大怒而记住你

    

   一日,宝积禅师对它的众多弟子们说:“你们了解师父吗?”

   “了解。”众弟子齐声答道。

   “那好,谁能将我的真相描画出来?”众弟子都说能。

    于是,宝积禅师就给他们每人一份纸笔,让让他们画出自己的真相。

    过了没多久,众弟子们纷纷将自己画的画像拿给宝积禅师看。宝积禅师看也不看,就把它们都扔到一边,并失望地说:“看来你们都没看到我的真相。”

    话音刚落,只见普化和尚站出来高声说道:“我知道师傅真相。”宝积禅师点点头,说道:“那你来说说吧!”

    “好的!”普化和尚说完这两个字,就翻着跟头后退出去了。

    宝积禅师大喜,说道:“看来只有普化知我也!”

 

   点评:即心即佛也好,非心非佛也好,都难得真传。每个人都没有真相,别人更加不能看到你的真相。无论你的真相如何,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丑而已。一个翻着跟头的小丑,最后只能消失在众人面前。别人不会为你的消失而感到惊讶,没有人会记得你,更没有人回因为你的勃然大怒而记住你。

 

 

第08-12小节位于14-18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6 19:44:34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20:53:51 | 只看该作者

03 尊卑本不存在,芥蒂只在心中

  

   在唐朝贞观年间,在遥远的广东省,当年达摩登陆中国的地方,一户贫苦人家生了一个孩子,由于家里穷,这孩子没上过一天学,靠打柴为生。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买完柴禾回家,路过一家旅店,听到哦啊有人高声地念叨奇怪的话,就停下脚步。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好像打开了一个世界。便连忙跑进去问,这是什么话,从何处得来。

   那人鄙视的看着打柴的小孩儿,不屑地说:“你能听得懂吗?这是湖北黄梅的弘忍大师讲解的《金刚经》。”

   小孩儿毫不在意,一路打听并北上来到了弘忍大师说法处。他虔诚地向大师行礼,表示要学佛。

   弘忍大师看了看,问道:“你是哪里人氏?来找我干什么?”

   小孩答道:“我是岭南人,只求向你学习佛法。”

   弘忍大师笑了,调侃道:“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受到羞辱,小男孩不仅没有恼怒,反而不卑不亢地说:“大师,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大师虽然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但暗中却很赏识他,并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最后,弘忍大师终于把衣钵传给这位岭南来的蛮子,自幼丧父的小樵夫既是后来的六祖慧能和尚。

 

   点评:资质在人和人的身上是没有差别的,区别在于悟得到悟不到,悟得快还是慢,而不存在“有”与“无”。尊卑本不存在,芥蒂只在心中。只要你不轻视自己,便没有人能轻视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21:21:08 | 只看该作者

04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不容易被激怒

 

     在文豪苏东坡一直笃信佛教。宁神宗年间,翰林大学士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与佛印和尚相交甚好。两人虽隔江居住,但却常有书信往来。

     有一次,苏东坡在给佛印和尚的信中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自己参禅悟道,已经深得其中三昧,再不受世俗利害荣辱所扰。然而为不为世俗所扰,自身到底到了什么境界,往往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

     佛印和尚看到苏东坡派人送来的信,提笔只批了两个字:“放屁!”便让送信人拿回去给苏东坡看。

     苏东坡看到佛印竟然用这极其不文雅的两个字来评价自己的信,立刻火冒三丈。于是,急忙渡江找佛印和尚问个究竟,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佛印和尚却自己送上门来,已在江边候驾。

     他见到怒气冲冲的苏东坡就哈哈大笑道:“东坡居士,八风不动,怎一个‘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

     苏东坡欲与之辩论几句,却自觉佛印和尚的话十分有理,只能暗自惭愧,自己的修行还差得太远。

 

     点评:你要不想生气,没人能把你激怒。轻易被人激怒,还是定力不够,定力不够,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不容易被激怒。你要知道,无论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你还是你,不会多什么,也不会少什么。

   

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21:37:13 | 只看该作者

05 迎合别人,迟早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小丑

 

     有一次,白云守端禅师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歌舞剧岐方会禅师问他:“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荼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守端禅师谦恭地说。

     “好吧,那你诵来听听。”杨岐方会禅师道。

      白云守端禅师心想,这简直是小菜一碟,因此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地诵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一朝尘尽先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方会禅师听罢,哈哈大笑,然后一言不发的走了。

     白云守端禅师立刻怔在当场,不知道师傅为什么笑。

     当天晚上,他的心里很是愁烦,整晚都在思索师傅的笑,思索他大笑的原因是什么。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白云守端禅师实在忍不住了,一大清早起床便去问师傅:“弟子愚笨,想请问师傅,昨天我诵偈时,您为什么发笑?”

     见此情形,杨岐方会禅师笑得更开心,他对着因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都不怕笑,你难道怕笑么?”白云守端禅师听了,豁然开朗,从此悟道。

 

     点评: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正确认识自己,而最有必要做的事情也是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找到合适的职业,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获得婚姻幸福;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一味去迎合别人,迟早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小丑,反之,认识到自我,便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不因旁人的指点而烦恼不已。

5
发表于 2010-8-19 19:26:41 | 只看该作者
道不远人,佛见内心。
6
发表于 2010-8-20 17:09:56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你还是你,不会多什么,也不会少什么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4:09:13 | 只看该作者

06 无需向别人求证你自己

 

   唐末惠南禅师最有名的言论便是“三关”之法,即“生缘”、“佛手”、“驴脚”三问,这三问出自惠南禅师在主持黄龙寺时,所说过惊世骇俗的三句话:

      第一句是:“人活着有他的道理,什么是你活着的道理?”

      第二句是:“我的手好像佛手啊!”

      第三句是:“我的脚好像驴脚啊!”

      当时有很多人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就问他道:“惠南禅师,听说这是您用来考验世人的三句话,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还有,究竟有哪些人过关了呢?”

      惠南禅师没有解释这三句话的意思,反而说道:“已经过关的,自己一定知道。你看那些通过关口的人,他岂会跑回关口,向守关的官员问,我到底过关了没呢。”

 

     点评:总是向别人求证自己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因此也无需在意别人怎样看。无论是你的上司老板,还是你的伴侣亲人,他们的话都只代表他们的看法,反映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你的自信是你自己给的,而不是别人说你行,你才觉得自己行。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4:27:43 | 只看该作者

07 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古时有一个泼辣的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不远的寺庙里的一位无名禅师,希望他能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一见到无名禅师,她便急急的说完了自己的困扰。听了她的一番讲述,无名禅师没有说出什么开解的禅机,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女施主,请跟我来。”

     妇人紧跟着无名禅师,来到了一间禅房中。妇人以为无名禅师是想找个僻静的地方给她说禅,想不到无名禅师转身出门,落锁而去。他的举动,自然惹来了妇人的破口大骂。

     妇人骂了许久,耗费了很多气力,无名禅师也不理会她。妇人见这一招不好使,便又开始可怜的哀求,无名禅师仍置若罔闻。过了很久,气力已尽的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

     这时,无名禅师来到门外,问她:“女施主,你还生气吗?”

     见到无名禅师,妇人觉得顿时又有了气力,跳着脚说:“生气?我干嘛要为你一个老和尚生气。哼,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简直就是自作自受,我活该啊!”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看到她这样,无名禅师没再多说什么,拂袖而去。

      妇人看无名禅师走远了,也安静了下来,越想越觉得委屈,便一个生气了闷气。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无名禅师又来了。第一句话还是问她:“女施主,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没好气的说。

      无名禅师接着问:“为什么不气了?”

      “气也没有办法呀,被锁在这里,我气死也不会有人来收尸的。”说着,妇人瞥了无名禅师一眼。

      “施主,看来你的气并未消逝,还是压在心里。这样的气,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无名禅师说完,又离开了。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无名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看着天色已晚,着急回家的妇人告诉他:“大师,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女施主,不要着急回家。你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啊。所以,你还是不能走。”无名禅师笑道。

     最后,当无名禅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高声问道:“大师,你来告诉我究竟什么是气?”

     无名禅师笑了笑,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然后打开了门锁。妇人凝视良久,顿悟,叩谢了无名禅师,回家去了。

 

     点评:生气使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暴跳如雷的人与因为他人的评价就改变自己的人一样的愚蠢。把大好时光全用来生气的人,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这不但让你不快乐,而且还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因此,当我们为别人没有迎合你的心意或是做错事情而生气时,要想到你正用你的快乐和健康去偿还他的不当行为。

9
发表于 2010-8-23 08:28:13 | 只看该作者
修为无止境啊,说是容易做是难!
10
发表于 2010-8-23 15:39:29 | 只看该作者
静心之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