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这两段话意味深长,既显示了本届政府施政的大智慧,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更为具体的含义。
但是,所谓"穷人的经济学",应该理解为研究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的经济学,而不是如何帮助穷人与富人对立的经济学。如果"穷人的经济学"是为了让穷人变富,那穷人变富了之后,还是应该有"富人的经济学"。因此,倘若把温总理提出的"穷人的经济学"作为一面旗帜,那么,这面旗帜也应举在包括穷人和富人在内的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非要树立一个对立面,甚至为主流经济学扣上一顶"富人的经济学"的帽子,并涂上"不道德"的颜色,那就不是做学问,不是平和的学术讨论,而是生生制造社会冲突了。应该说,挑起这样的冲突,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初衷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在有些人看来,主流经济学以增长方式带动效率提升,是一种专为富人说话的"富人的经济学"。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富人又从来都是贬义词。于是,温总理提出"穷人的经济学"的概念,竟然成为他们批判的武器。然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真正要关注穷人,让穷人变为富人的重要前提恰恰在于,全社会能否形成这样三点共识:第一,合法的私有财产(不论是多还是少)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精神;第二,能够让富人变为企业家或者投资者,私人资本变为企业资本,从而带动就业和推动财富增殖的制度安排;第三,不能把企业家简单地等同于富人:企业家成功时是富人,破产时是穷人;富人中有的是企业家,有的不是企业家;富人中有既成的企业家,穷人中也有潜在的企业家。
有了以上的共识,我们就能理解:绍济学家呼吁为企业家提供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既是在关注穷人"经济学",也是在关注富人的"经济学"。也能理解: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科学.在这个领域,有的经济学者侧重于研究富人的行为选择,有的却侧重于研究穷人的行为选择,这是一种社会分工而已,原本就无可非议。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既然穷人也有成为富人的权力,在逻辑上就不应把穷人与富人天然地对立起来。如果在根本的理念上,让穷人认为富人是坏人,那么,实际上就是阻挡穷人成为富人。而这种所谓的"关注穷人",其实是漠视穷人应有的权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建立,靠"说教"办不到,搞"穷过渡"也办不到,刻意强化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尤其办不到。只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方式才能实现。而要发展生产力,就离不开企业: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企业家;企业家要投资办厂做生意,就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文不名的穷人。进一步说,企业家既然要带领穷人变为富人,其自身就需要以一定数额的财产来获得经营所需的信用,同时意味着他有经济能力承担市场风险。这一切其实都是常识。当一种所谓的"正义感"违背常识的时候,正义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已经被人类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一再验证过无数遍了。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各阶层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平等自愿地进行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人来说,实现小康都将是一句空话。一个"两极分化"严重、"仇富心态"强烈、"富而不当"盛行、"为富不仁"猖獗的社会.既不是富人的天堂,也不是穷人的天堂。而是人人自危的地狱。.因此,我们才说,"和谐"应该是_种包容。如果穷人是一种存在,那富人也是一种存在,双方其实是一种共存的关系,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要从"一部份人先富起来"过渡到"共同富裕",通过和谐发展实现全面的小康,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郭梓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3 13:16: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