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经济观察报:我们发现一些巧合,经济最严峻的时候,往往也是联想完成转变的时候,这中间有没有共通的地方。 柳传志:我觉得联想自己要转弯时都能顺利转过,得益于两点,第一是战略本身有一定的科学性,就是在战略制订时能够把有可能预见到的东西预见到,然后向着预见要做什么事的方向走,选择要走的路线基本上选择对了。 像1994年的时候,中国在IT领域实际上率先实现了WTO,降低了关税,取消了批文,外国企业大兵压境。当时倪光南先生跟我在领导意见上有重大不合,同时发生在1994年的年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本来有可能放弃跟外国企业的竞争。因为一般的分析认为,我们在资金、技术、产品、管理能力上都不如人家,要打自己的品牌,会不会全军覆没,这是一个分析方式。 然而,我们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认为,整体上不如别人先不说,先说我们自己在以前的运行中到底有哪些缺点,这些问题是不是能够给予彻底改正。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成本巨高,本身是完全可以很好的解决的。另外也分析了国外企业,他们尽管全球势力强大,但在中国做起事来有哪些弱点,分析后,就决心跟他们竞争了。 在当时比较冒险的就是选了杨元庆来做负责人。杨元庆做的很好。同样的这种环境,决策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如果杨元庆做的不好的话,给我的压力非常大,我冒了相当大的压力来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到2001年的分拆就不同了,我们将分拆的每个步骤都研究的非常透彻,充分体现了非常强的执行能力,当时把联想分拆成为两个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把几百亿的营业额、上百亿的资产、一万多人的队伍进行分拆。 联想若不是拥有一支权威的领导班子、很强的组织系统和文化,很难成功。这根本不是理论能解决的问题,分拆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这充分体现出了联想的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事情都证明了大家要走的路很明显,但是有的人能过得去,有的人过不去,过不去的就是执行能力不够。 经济观察报:联想集团的现金超过15亿美元,现在很多企业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囤钱,这一做法你是怎么来考虑的? 柳传志:有人曾经问我说,联想控股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原来我经常说是人才问题,因为经常把路线制订好以后,发现没有很好的领兵人来做,人不到我们事就做不了,今天看来还有新的挑战因素。 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变成了中国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今天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因素,还包括了全世界的经济因素,都对企业产生了影响。在这种不确定情况下,企业制订战略最好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要给自己的经营目标给予灵活性,要有一个宽度。在这个宽度之中,重要的地方是保证现金流不能断流。市场萧条、产品不能正向循环、银行也不肯借钱了,企业怎么应对,这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现在萧条期也是一个机会,你有没有做什么准备? 柳传志:应该讲对所有的投资公司来说,现在都是机会,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为什么加“更好”两个字,在做投资里面,做法是不同的。一种是偏重于所谓价格实现,怎么样做高价格,然后上市退出,很快地去赚钱,这些公司往往会受到重创。 我们这两家投资公司定的战略路线,主要是以价值创造为主。现在看来,这个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做的相当成功。在这两家投资公司之中,所有被投企业,也许股价掉了一些,或者个别还掉的很厉害,但企业本身,都依然是好企业,好企业的意思就是说业绩都非常健康,现金流都非常正常,这样的企业等过了这个冬天以后,一下子就会大大地提升一步,而且他们也许会像刚才说的那样,通过冬天的到来,在行业里面进行扩大,这都完全可能。 真正的一个好企业,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其实这里面有学问,要不然谁都可以做投资了,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因此对联想系的投资业务来说,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春天播种的好机会。 我们抢在经济危机前,两家投资公司募集到四期基金获得很大成果,一家募集到14亿美元和50亿人民币,50亿人民币还没募集完,另一家募集到4亿美元,两个加起来大概20亿美元,钱已经在自己的口袋里边,这是非常重要的,没募集到钱就很难播种了。 确实就是提前一步做了,还是很不错。在AVCJ(亚洲创业基金期刊集团)举办的 “2008亚洲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颁奖典礼”上,赵令欢拿到“最佳基金募集奖”和“年度最佳专业奖”。这确实让我们感到高兴:别人没募集到钱就成空仓了,而我们把钱拿到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