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骑车出发前,面前有两条路同时为你畅开:一条路上挤满了向前行走的车辆,一条路虽然很宽敞,但不是行车道,不过你依然可以向前通过。在特别是下班高峰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后一条道路,期望尽快超越在车道上行驶的拥挤的车流,早点到达目的地。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并不能如你所愿。因为,你会在骑得过程中发现,你永远不可能超越在拥挤车流中行驶最前面的车辆,并且会因为道路过于宽敞自己丧失了追赶对手的动力,即使很拼命地蹬,也无法把自己想要的速度在行进中展现出来,没过多久你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慢下来,一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心态上失去进一步追赶的动力,还有可能是因为车子本身的性能,而没有办法让你跑的更快。
企业发展,如同一个人蹬车。也同样存在上述致使企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可能不是体力问题,而是资本问题;不是车子性能问题,而是组成企业的一切相关元素问题;最重要是企业和人一样同样需要竞争对手,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参照物。
资本问题和本身组成的元素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解决。而竞争对手的确立和具备超越对手的意识,这对多数企业来说是很难的。
具体有几点原因:一是寻找自己各个阶段不同的竞争参照对手很难。全国、全球那么多同行企业,到底前期以谁为榜样,以谁为对手制定企业近期的发展战略,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是没有考虑的。二是企业一旦前期发展效益还不错,企业领导很容易陶醉在胜利之中,根本没有继续追赶竞争,继续做大做强的想法。三是很多企业领导不具备向对手借鉴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改进企业发展策略的能力。
拿成都一些家居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只要进入成都,就会被成都人天生的悠闲所感染。国外企业可能在总体规划上面还会有既定的发展战略,而本地企业则很少能够把竞争的弦绷得很紧。
近几年,随着外来家居企业的涌入,成都本土企业真正对这些进入者提高警戒,把这些进入者作为竞争对手,精心准备迎战的,却很难找到几家。再进一步把这些企业的优势拿来仔细研究分析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依然是按部就班,店内依然冷清清,营销方式依然没有变化,所有的经营者都再等待,等待对手时机成熟后的歼灭。
在成都,消费者天生就有这样一种观念:一天三顿都有饭吃,心里就不会慌,干事也就不紧不慢。对经营企业者而言,只要企业每天都有利润产生,至于企业利润到底多少?企业最终会发展到何种地步?领导者一般也很少考虑、规划。他们不需要竞争参照物,也不需要借鉴竞争对手的经验,即使有一些想法,也不能够深入下去,充其量是模仿一下对手的表象而已。
因此,当各类大型企业都在看好西部这个市场的时候,而西部本土企业并没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面充分施展拳脚,把自己的市场份额尽可能做大,给外来者一定的压力和阻力,而是坦然相让,如此一来,最后自己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滋润的生存,他们考虑的太少。
实际上,国内一些企业领导都存在这样的幻想:创业前期多做些业绩出来,把企业名声在本地搞大一点,一旦有外企或较大企业相中,则心甘情愿被外企或大企业兼并或收购,自己不仅可以赚得一笔巨额资金,而且后半辈子也衣食无忧,再不需要辛苦。相当于生出一个孩子,感觉抚养得累人,就直接卖给别人,认人做父,自己连父亲都懒得做了。
市场是需要竞争对手的,没有竞争对手存在的企业,或者不敢于寻找自己竞争对手的企业,就如同一个骑单车的人,在没有任何车流的道路上独行,虽然有向前的想法,但是最终会被竞争者淘汰多远,还能否在自己道路上继续行进,恐怕只有上天知道。
没有对手不愿寻找,或者只找比自己弱的,这样发展的企业永远是给自己设置一条无法攀越的心里屏障,而不愿意跨越。有竞争对手,却视而不见的企业,其发展最终只能被竞争对手吃掉,成为对手布局当中的一粒棋子。即使不会被吃掉,多数也会像目前众多百货商店的命运,在购物超市深入人心之时,百货商店即成为消费者冷落的对象,半死不活,既不能重返往日的辉煌,也不会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