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6 01:26:38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南怀瑾释】 古往今来真明白了“明明德”,要想自立立人,自利利他,亲自涉世来“亲民”济世,把“内明”之学付之“外用”,求得天下太平,就要先治理其所在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把家庭、家族操持好;要想把家庭、家族操持好,就要先从自身修养;要想从自身修养起,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正。要想使自心正直、端正,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要想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要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生命最初的本来状态)。知天、知地、知人、知事、知物、知鬼、知神,也就是自知之明。达到这样的心物一元在于心能转境。
【智旭直指】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至善”皆“明德”中事矣。
“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载暄今解】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明白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心性本体后,要利益于天下),便可以知道“亲民”(为民间做无上利益之事)、“止至善”(自己觉悟也帮助别人觉悟达到觉行圆满)这些都是“明德”(心性本体)中的事情(所谓性情中人、性情中事,乃指的是心性本体中的人和事)。
“正其心者”(使自己的心意合乎于道者),把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如明镜那样映现万像的智慧。“诚其意者”(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者),把第七识末那识转为观一切法与自他众生都是平等、都是空的智慧。“致其知者”(做到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者),把第六识意识转为观察出一切法的特殊性的智慧而可以自在说法。“格物”(格物:心能转境;王阳明先生释为格除心中的物欲)者,作唯心识观,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唯心识:佛教唯识宗的重要观念,表示只有由心识所映现出来的表象的唯心论的立场),清楚地知道天下、国、家、根身(眼耳鼻舌身组成的身体)、器界(生命所居住的山河、大地、草木的国土世界),都是自性本体中所呈现的物境。除这个心外没有其他的与这个心性本体相对立的物体(佛教包罗万象的《华严经》,重点讲“一真法界”,阐明处处皆是佛)。
如果要达到心物一元的“格物”境地,最佳的方法就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心及心作用的对象。要是明确知道外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有(空,所谓诸法无自性),这才晓得自我内在的心及心作用的对象不是无(非空,比如内心各种情绪的反映),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恶念、邪意识等降伏并断除,尽心尽力实践心中的善,这样才能称为“自谦”(断恶从善),才能称为“慎独”(自我内心随时警惕并修正)。另外就一个“明德”,就分“心”(佛教唯识说心是所有现象的发生的原因的集合体)、“意”(分别、思量、心的作用)、“知”(了别一切境象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知”应为“识”,因为,佛教唯识学派特别重视感识以外的认识,并将之区分为心、意、识三种)这三种名称。“致知”,就是“明明德”(清楚明白了知自性清净本然的心性本体)。
【唯识简介】 智旭大师在这里提到了佛教唯识宗的几个最关键的词语:“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对此,先从概念上来理解这几个词语的含义:
第八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又称阿赖耶识。
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所以又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的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的真识,或染污的妄识,是佛学界所争论的一大问题。(录自丁福保《佛学词典》)
也就是说,我们在前一瞬间的心的作用,不管是清净的抑是虚妄的,其影响与印象,不会消失,而以习气或种子的姿态,贮藏在这个根本识中,作为引生下一瞬间的心的作用的原因。心的作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故这根本识贮存着作为一切现象的原因的种子,而成为人生与世界的根源。
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
为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由于它的作用是执取第八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故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前五识为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全部亦统称为意识。
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
对此,笔者写了一篇小文,对唯识作一些具体表述:
《西游记》人物的代表
唯识宗,在佛教里,又称法相宗,也称慈恩宗,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繁荣兴盛的十个宗派之一,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为五种唯识,即: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有大德提出,在现代科学日益昌明的时代,佛教当中能予以强有力的对应和辩驳的就是唯识学了,这也是继唯心、唯物后,提出的又一个哲学名典——唯识。唯识学对心理的分析可以说入微入细、至深至广、通博达精,尤其是研究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在读到佛教唯识学之后,无不对其义理所折服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无论再怎样发达和繁琐,都没有唯识学讲得精微详细和完备。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通达了佛教的学理,尤其是对唐玄奘大师宣讲的唯识学,体会很深。而唯识学的义理,又颇为深奥,一般人很难有所理解,入门更是很难,对此,吴承恩创作了小说《西游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阐述唯识学的深刻道理。但后世对《西游记》的理解,逐渐离真正的主旨相去愈远,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和看法,都赋予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大乘佛法的唯识学中,把人对境攀缘的妄心,分为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其他识发生作用。而第六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帮助他们发生作用。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为我,而反复思量。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藏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合和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是八识之总体,也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的寄托所在。
那么,唐僧师徒四人代表了什么呢?
唐僧,阿赖耶识的代表。阿赖耶识历劫生死,永不灭坏,众妖怪争着吃唐僧肉图个长生不老。阿赖耶识在生死轮回当中,受苦最多、享福也最多,因为是八识之总体,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唐僧一路备受世人尊敬,有的国王想让位给他,有的公主想嫁给他,最后还成佛,好事尽占。阿赖耶识只有藏意(能藏、所藏、执藏),没有和第六意识一样有分别计度作用,没有思维辨别能力,因此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沙僧,末那识的代表。末那识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即常恒地思量第八识而计度为我,依第八识,缘第八识,执持第八识为我,所以沙僧也就执定了唐僧,与他形影不离。学者蔡相宗、李荣昌作了个形象的比喻:阿赖耶识因为能藏,可说是一个大仓库;末那识因为执定阿赖耶识,可说是仓库的站岗人。既然是仓库,所以东西无论好坏,都统统容纳;既然是站岗人,所以他就必须执定仓库,与其形影不离。
悟空,意识的代表。意识变化多端,思前想后,极不稳定,像猿猴一样,跳来跳去,一刻也闲不下来,所谓心猿意马是也,所以悟空这只猴子就代表了人的意识。因为意识是无形的,所以一切外力都拿他无可奈何,天兵天将斗不过他,八卦火炉烧不死他,雷屑钉、刀砍斧剁、枪刺剑剐,都不能伤及其身。意识速度快、变化多,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的意识的速度比光速还要快上千倍万倍,因为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代表意识的快速度。七十二般变化代表了意识的变化多端。八识当中,惟有意识有分别计度作用,所以师徒四人当中只有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菩萨神仙,能辨别真假。意识是人的行为的主宰,因此悟空常常把唐僧和沙僧置之脑后,成为整个故事的主角。
八戒,眼耳鼻舌身的代表。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人接触外界的工具。眼能观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接触,因此,八戒是师徒四人中唯一一个集贪色、贪吃、贪睡和贪名利于一体的人。眼耳鼻舌身五识与意识的关系,是前五识只要有一识生起,意识便同时俱起。所以前五识的所作所为,意识看得清清楚楚,故而,代表前五识的八戒的心里所怀的种种勾当,都瞒不过代表意识的悟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