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雇主品牌咨询公司Universum最新调查显示,今年有50.6%中国大学毕业生把“生活与事业平衡”作为职业目标,比去年…
小竺是今年毕业的IT专业研究生,她有四个朋友在中国一家知名电信大企业工作。问她会不会步朋友后尘,她说不会。为什么呢?“听朋友说,加班太多,”她答道:“都没时间玩了。”
竺丽(化名)毕业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Southampton University)管理学院,回到中国后,她在上海一家国有企业做见习生,希望很快能在这家国企拿下正式工作的合同。问她是愿意在英国,还是回中国工作,她表示,肯定是回国,不仅仅是她觉得自己更适应回国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好玩。她说:“回国很热闹,又开心,家人朋友都在中国。”
像小竺这样注重生活与工作平衡的毕业生,似乎越来越多。根据全球雇主品牌咨询公司Universum最新调查显示,今年有50.6%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把“生活与事业平衡”作为职业目标,比去年增加了近10%。 “这些中国大学毕业生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Universum品牌顾问高颖表示:“他们会理性地对待工作和生活,不会一味地做工作狂。”
要工作还是要生活
小竺在上述那家知名电信大企业工作的朋友中,两个还是高中时的同学,他们都是事业型人物。听他们介绍,虽然初进公司时起薪并不高,但工作两年后,就是IT行业的强手。“他们都想做‘牛人’”小竺。听小竺解释,所谓‘牛人’就是高手的意思。
小竺在中国大学读书时,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在英国读研究生,专业是信息系统。问到小竺的志向,她无意去做‘牛人’。她说:“不介意加一点班,但不会愿意老加班。”问她在“生活与事业平衡”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如何选择,她不加思索地答道:“当然选‘生活与事业平衡’。”
对小竺来说,事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她对工作的看法是:“尽心去做,收入合理,比较稳定,”她说:“工作只是生活的经济来源。”
我随机采访的另一位学生是小刘,她的职业目标听上去与小竺不同:“我的目标是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小刘清请楚楚地说:“工作应该排在第一位。”
小刘是2007年北京一重点大学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今年6月起,她开始在北京金杜(King & Wood)律师事务所工作。细问她工作上的事情,小刘对加班加点的看法与小竺有类似之处。
“如果特别有必要,事情很重要、很紧急,我不会介意加班。”小刘说:“但要是天天加班,我接受不了。对我来说,天天加班加到很晚,没有必要,也说不过去。”
小刘认为,工作的时候,不要想其它的事,要全身心投入。回到家,就不要想工作的事,不会去想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完,也不会去想明天还有什么事情要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工作上遇到烦心、不痛快的事,下了班之后还想不开呢。小刘想了想说:烦心的事还没碰到。要是有的话,先找一个朋友或亲近的人聊一聊,把不痛快的事说出来。关键是要寻求帮助,并在上班的时候把问题解决。她说:“空闲的时候,我会很注重生活,但要有主有次。”
中国80后求职需求
就雇主而言,他们也在关注近年来中国年轻人求职需求的变化。宝洁公司(P&G)大中华地区招聘经理林蓓蕾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80后是新一代的年青人,他们不介意努力工作,但同时追求开心;不怕工作有压力,同时希望工作有灵活性,即工作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不介意加班、全力工作,但工作完了之后,他们希望有个人选择,有自己的时间。
“80后是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的一代,父母照顾得很多。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相比,他们没有什么负担,不用为生活担忧,也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 林蓓蕾说。“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是要快乐,要开心。”
针对80后这一代人的特点,宝洁在工作方式上做出了许多调整,其中包括在家办公计划,每周可以在家里工作一天,工作灵活性,以及鼓励员工健身。
“在宝洁,员工一天工作8小时,上下班的时间是灵活的。” 林蓓蕾说:“比如,你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在早上7:30上班,或者在上午10:30上班。如果因参加电话会议或加班下班晚了,第二天可以相应晚来。”
林蓓蕾介绍道,在宝洁广州总部大楼里,就设有健身房,供员工对健康进行投资,舒缓工作压力。对不能享受公司内部健身设施的员工,宝洁会为他们提供健身卡,鼓励员工参加各地的健身俱乐部。这些健身活动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她说,就工作强度而言,在宝洁是具有挑战性的,但肯定不会像在IT或银行业那样辛苦。
问到宝洁为什么会为80后的年青人提供上述工作方式,林蓓蕾表示,在宝洁,60%的员工是80后一代,而这一代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别的公司也不能,” 林蓓蕾说,“所以要根据他们需求做出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