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

[复制链接] 41
回复
1545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22 22: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2006年12月份的《漫谈个人知识体系【集锦】》到《个人知识体系与个人价值体系》再到《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期间修修补补、几破几立,过去了半年有余。总体上说,是在建立个人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从“知识与学习”视角出发,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一并纳入PDCA的闭环控制系统中。

个人平衡计分卡内涵丰富,与组织平衡计分卡相辅相成,除了能将零碎的生活组织起来以外,在补短板、专注当前工作、排除局部干扰以利整体等方面,也都是强助。但我也不是全盘搬来,而是切合自己现状做了一些修改,同时也剔除了一些与组织平衡计分卡结合的环节。这样一来,虽未能尽得其妙,但对个人管理来说,在保留其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PDCA的循环特性,徐徐图进也不失稳妥。

不做毕全功于一役的打算,只求能够渐进式前进,渐,而且进!

相关的学习书籍、参考资料都已经筛选结束,清单未附。事实上,从纷乱的信息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件挫折感很强的事,考验人的不是强度而是韧性。总算熬过来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结构的搭建?既然要建房子,先集中建筑材料有何不对?在空地上建房子这样做当然对,在脑子里建房子这样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佛“认知研究中心”创立者、“发现学习论”创始人布鲁纳的意见: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原文地址

下面是我的“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个人平衡计分卡中一个分支,目前处PDCA的第一个循环,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天底下没任何有两人的知识结构应当一模一样,每个人都能够学,但没有人可以交: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第20楼更新了最新版本的结构图,作了一些重要修正。呵呵,虽然挺慢,但是一直在前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13:45:41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7-6-22 23:12:0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知识管理一直是我学习内容。只是不能真正深入进去。一直在考虑平衡记分卡如何应用到项目管理中,但思路一直没有理的特别清楚。]

导图很全面。能够再把一些好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方法体现进去就更好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23:18:3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只是个简略的说明,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就够了,较晚的时候我再补上详细的讲解和所用到的工具。

实事上,我们真正缺乏的是系统的“思考”而不是“工具”

4
发表于 2007-6-23 00:10:23 | 只看该作者
实在话,不是强度而是韧性,够牛. 要我肯定搞不高,会感觉太累,呵呵...
5
发表于 2007-6-23 08:01:15 | 只看该作者

不做毕全功于一役的打算,只求能够渐进式前进,渐,而且进!

这句话,我喜欢。有时总是想做到穷尽,其实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但是怎么做到No overlaps,No gaps,还请大家赐教

6
发表于 2007-6-23 08:08:18 | 只看该作者
我看长云的博客结构也不断的在变化,如何把握知识管理和结构的动与静呢?
7
发表于 2007-6-23 08:27: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赞一个!

8
发表于 2007-6-23 09:45:4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知识一般是很零散的,如果系统的个人树立一下,可能会发现自己懂得很多,也可能创造奇迹,我们一直用到那个方面学那方面,往往顾此失彼,个人的大脑也是庞大的知识库,应该整理一下了。
9
发表于 2007-6-23 10:30:3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赞一个!

10
发表于 2007-6-23 10:37:1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运用起来好累[em13]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