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身上层出不穷的耀眼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一次历史事件的投影,折射出这个商业时代和商业逻辑的变迁;然而当他成为领跑者,他的每一个举措,又将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商业逻辑,和新的商业时代。 这是我们仅能说出的,关于苏宁的下一个悬念! 文/本刊记者 白 勇 特约撰稿 成志明 20年前,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20年后,他和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当他与所有少不更事的青葱男孩一样走过街头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是那个两三年后,公然同时与南京“八大商场”强力博弈的风云少年;更不会有人料到,这个依然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为客户安装空调的人,由此一举手而动乾坤,先是夺下中国最大空调经销商的桂冠,然后迅速成为中国零售领域的史诗性人物—— 2002年,他的企业销售额达到60.7亿人民币,2003年达到120亿,2004年221亿,2005年全国连锁店360多家,销售392.7亿;2006年连锁店500多家,销售猛增至609.5亿! 在不并购竞争对手、完全依赖自我扩张的基础上,中国几乎没有比这发展更快规模更惊人的企业了——这就是今日家喻户晓的“苏宁电器”。“苏宁电器是沪深股市最受基金青睐、持股集中度最高的公司。”这说明中国企业的财富创造能力,罕有出其右者!更有数据显示,五年来苏宁电器销售额平均增长达75%,净利润平均增长100%,上市两年多给投资者的回报更是达到20倍以上。 2007年1月20日,这个不事张扬的人终于抛头露面,以2006年度“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身份,在万众仰视中登上了代表中国经济领域最高成就的领奖台,获奖的理由是“一天开店52家……”利好之下,苏宁电器股价涨停于70.79元。这意味着,其市值突破500亿人民币,超过了美国第二家电连锁巨头Circuit city!这个注定将改变中国商业史的人,身价也随即蹿升至170亿,成为内地资本市场创造的首个百亿财富英雄。 他就是张近东,苏宁电器的缔造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1963年,生于南京。 ——除了他身上层出不穷的耀眼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每一个举措都是一次历史事件的投影,折射出这个商业时代和商业逻辑的变迁;然而当他成为领跑者,他的每一个举措,又将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商业逻辑,和新的商业时代。 这是我们仅能说出的,关于苏宁的下一个悬念! 终结者诞生 1984年,21岁的张近东大学毕业,在南京鼓楼区区属国企豪威公司谋得一份文员工作,月薪55.7元。这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王石开始在深圳倒玉米,柳传志创办了联想,张瑞敏进了那家濒临倒闭的工厂……逐渐鲜亮的变革色彩在这个国家的气息里涌动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心被扬到了空中,张近东年轻的身体里也开始躁动着主宰自己命运的梦想与激情。 1987年,哥哥张桂平下海经商,张近东工作之余也去帮忙。 无产者下海,一身的力气就是资本。哥俩奔波在商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承揽了一些电脑、复印机、空调安装工程的业务。这时两人惊喜地发现,各大商场卖出的空调只是半成品,只有安装成功能正常使用了,事儿才算完。市场意识刚刚启萌,服务经济一张白纸。巨大的市场空白散落在南京的每一条大街。 张近东乐此不疲,一到炎夏季节,就与哥哥一起光着膀子大干快上。“从那时起,服务就成了苏宁唯一的产品。这样的基因一直在苏宁的生命中传承。” 时间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新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变革的前夜,每一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混沌的社会现实与理想中,寻找自己新的定位、目标和人生发展路径。此时张近觉得自己蛰伏已经太久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彻底下海的冲动—— 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辞掉豪威公司的工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60号租下200平方米两层楼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营空调。 在那个年代,最抢手的家电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空调是人们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同时,这几大项家电在南方有从境外进入的大量货源,一到内地就被一抢而空。如此蜂拥争抢的市场,张近东却不涉足,着实让人费解。 “为什么?”记者问。张近东答:“差异化直觉。” 现在理性分析,发现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因素是,春兰扩大产能扩大招商,证明空调市场即将引爆;主观的因素是,第一,我不愿跟风,想冒险另辟蹊径。第二,虽然当时多数家庭不买空调,但是医院、高校、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高收入家庭对空调已有现实需求。直觉告诉我,未来市场肯定巨大。正所谓‘要行大船,必涉深水’。” 就这样,张近东将心一横,跳进了风高浪急又深不见底的无边商海中。 这个南京各大商场空调经营史的终结者诞生当天,鞭炮齐鸣,偶有行人驻足观望。 “万人敌” (一)资金链与货源问题 开业庆典的喜悦转瞬即逝,张近东必须回到残酷的生存现实中来。 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如何解决?区区10万元投下去,对于经营单台成本超过4000多元的空调来讲,无异于泥牛入海。但张近东是一个有商业天赋的人,他灵机一动,决定“先卖货,后进货”。进出顺序一颠倒,资金链可保无虞。 “那是一个短缺经济时代,供不应求是市场最典型的特征。这时你可以利用人们对商品的迫切需求,让他们先付货款。”张近东先把顾客买空调的钱收了,然后告诉对方先回去,公司随即送货上门免费安装。等对方一出门,他立马拿着对方所交现金去春兰南京分公司进货,然后送上门去。“当然你必须100%守信。” 从那一刻起,张近东开始利用市场的供求落差和人们的心理落差,以他人的钱赚钱。6000多元一台的空调,张近东搬搬货,转手就能净赚1000多元!这显然比笨拙的现款现货买断经销来得更加高明。此时,张近东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唯有为客户提供超出期望值的精心服务”,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于是三年内,张近东组织起了300多人的安装队伍。 1991年5月份天气一热,张近东就销售剧增,口碑传播不但使企事业单位提着现金纷至沓来,连一些小经销商也争相前来拿货。现金流加速周转,资金突然变得不是问题了。 随着手里的现金量大增,另一个重大难题却像巨大的冰山迎面撞来——货源能不能保障?顾客交了钱,货是半天也不能耽搁的。此时“钱不是问题,货才是根本”,谁手里有货谁就是大爷。而自己怎样才能获得稳定的货源,在国有大商场铁板一块的垄断市场里杀出一片天地?站稳脚跟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 此时,张近东对空调市场的厂商关系进行了分析—— 南京空调市场与全国各地一样,通常由国有商场绝对掌控,他们通常在每年4月份空调市场刚启动时,去工厂订购提货、上柜销售,淡季则停止拿货,多年来大商场一直如此操作。 因此,空调厂家遇到了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空调销售的季节性,导致空调生产出现季节性。虽然工厂可以在淡季时进行一些生产,库存一部分产品以供旺季之用,但工厂的资金能力、仓储能力毕竟有限,大量库存很难做到。 厂家要求商场淡季拿货,垄断着销售主渠道的商场坚决不同意:“一来不但要解决库存问题,还要占用大量资金;二来空调一年一个价,如果第二年降价,早进货不就吃大亏了?而且一旦卖不掉麻烦就更大,谁知道次年是不是‘凉夏’?!”厂家于是无可奈何。 多年来,这一厂商博弈一直困扰着双方,厂家不能正常生产,而商家也为旺季拿不到货而头疼,以至每年一到空调销售旺季,工厂生产和商家拿货都像是一场战斗。 (二)反季节打款 上述厂商博弈,张近东看得清清楚楚。他意识到,只有破解这一难题,弱小的苏宁才会赢得竞争优势。这时,一个全新的思路跳进了张近东的脑海。 ——向工厂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苏宁淡季支持厂家,厂家旺季回报苏宁,厂商携手,共进共退。具体讲就是,在销售淡季,苏宁就将下一个空调年度的订货资金提前预付给工厂,工厂淡季生产,在旺季时保证优先将货供给苏宁。 这绝对是一个厂商双赢的奇思妙想。因为,这意味着工厂在淡季也能生产赚钱,而且淡季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成本较低,还提高了工厂生产的计划性和稳定性;对苏宁而言,淡季订购,厂家在价格上会有较大幅度的优惠。更为重要的是,淡季时就把旺季所需的货源敲定落实,占尽了先手先机,凭借价格、货源两大优势,苏宁就掌握了销售竞争中两大制胜武器。 “从那时起我就比谁都关心长期天气预报,关心明年是‘热夏’还是‘凉夏’,但未来的长期天气趋势谁都说不准。因此,每次下订单时自己都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要有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才敢在订单上签字。有一次付给春兰5000万元预付款,自己在支票上签字时,手都直发抖。” 在强大的竞争对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张近东悄无声息地更换了游戏规则,与工厂建立了全新的合作模式,不知不觉中把对手已有的竞争优势化为乌有。 正因为这一业内创新的模式,苏宁在其后1993年爆发的那场轰动全国的“八大商场围攻苏宁”的经典商战中,一举击溃对手,而这一秘密武器曝光之后,立即为业内同行所群起仿效,逐渐演变成行业规则。 1993空调大战(一):钟山风雨 成立仅两年,苏宁就连续两年成为春兰空调全国最大的经销商!区区一个个体户,怎么可能?此时空调市场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了,苏宁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1993年1月,南京各大媒体上“要想夏天过得好,去到苏宁买空调”的广告铺天盖地,至四月份苏宁广告投放已超过50万元。虽然旺季还没到来,苏宁的空调销售额却已突破9000万元,南京70%的空调市场归了这家来势汹汹的个体户。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空前的空调大战,已迫在眉睫—— 1993年5月13日《扬子晚报》刊登了一个通栏广告,“炎炎烈日无须东奔西跑,买空调只需到苏宁一家”,广告详细列出了各厂家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同时敬告用户:顾客可参照市场(各商场)现价,以最低价在苏宁购买——苏宁直接发难了。 广告一出,生意立时火爆,同时也立即成为导火线!面对这匹咄咄逼人的黑马,习惯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国有商家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个反应强烈,针锋相对的广告相继登场:矛头直指苏宁。 5月15日,由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中央商场、交家电总公司等南京著名的“八大国有商场”,联手成立“南京家电拓展协调委员会”,并致信全国空调厂家,指出他们“将采取统一压价和停销等经济手段,对支持苏宁损害大多数同行利益的厂家展开反击”,试图掐断苏宁货源;同时向消费者宣布八大商场将对空调统一售价、统一维修服务和统一调换。 一方是入行不到3年,员工仅10人,营业面积200平方米,1992年销售额仅1.07亿的个体经销商;另一方是经营了几十年,占据黄金地段,营业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数十亿元的大企业。勿庸置疑,苏宁仅仅是块弱势的“小舢板”,而它强大的对手恰如一支“联合舰队”。于是,一场极富戏剧性、至今影响着全国空调市场格局的经典商战,直接进入了白热化。 5月19日,广东三洋空调在南京举行的供货商会议上,当主持人介绍来宾苏宁总经理张近东时,八大商场的代表立即起身,集体退场。“当时我的感觉是震惊!第一次体会到商战的残酷,但我还是镇定地把我的发言讲完,我觉得我赢了。” 八大商场的官商作风和极度的傲慢无礼,也顿时激怒了厂家,三洋董事长当即发话说,哪怕在南京一台空调卖不出去,也要把代理权授予苏宁! 5月20日,八大商场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公布统一的“旺季特价”,有些品种比苏宁公司报价还低100元,并宣称“已占据南京95%的市场”;苏宁随即反击,“谁也不可能垄断市场”!然后应战降价,并郑重承诺:消费者在南京任何商场所购同类商品的价格,如果比苏宁价格低,那么苏宁就全额收购并支付差价! 此举一出,广大消费者为之一震,随即店内店外水泄不通。 1993空调大战(二):一战成名天下知 一场势不两立的商战如火如荼。 接战时间一长,弱势的苏宁不仅一点没有溃败迹象,反而愈战愈勇。八大商场顿感蹊跷,他们一边研究苏宁,一边在价格上针锋相对,又一边通过媒体向苏宁发起猛攻。 5月24日,八大国有商场的总经理在媒体上联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称“八大商场的联合主要是维护国家商业主渠道的作用,维护国家、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我们要对国家负责,如果打价格战,企业损失不小,工厂也倒霉……” 张近东一看,心想,是将自己的底线和盘托出的时候了。此时唯有至真至诚,才能赢得消费者理解和支持。24日与26日,他在媒体上两次把货源和价格优势公布于众,将自己的经营内幕一一道出—— 1992年由于南京高温季节不太长,空调市场陷入低谷。当年10月春兰空调召开1993年订货会,但所有国有经销商都傲慢托大,采取一贯策略淡季观望,而完全市场化的张近东则按照自己的“淡季订购,反季节打款”策略,毅然签订了4800万元的合同,全力支持厂家,成为会上订货最多的销售商。1992年12月到1993年5月,苏宁每月向春兰预付400万元的货款;1992年11月华宝空调的订货会上,苏宁也签订了同样的合同。针对苏宁的支持,两个厂家则在货源与价格上给予充分的回报。 1993年1月南京空调市场启动后,由于苏宁在货源与价格上占了很大优势,公司为加快周转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加大了广告投入,并让利给消费者。“这场空调大战,人们说是价格之争,其实我认为适销产品的货源之争才是本质。至于我们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加快周转,那是企业正当的经营手段。” 张近东最后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不可逆转,计划经济的做法已不得人心,竞争只会促使苏宁更快发展。至此,消费者终于明白,这场空调大战,原来是市场经济变革的新生力量与官商保守旧势力的一次较量。 八大商场这才弄明白,这原来是一场新旧行业规则之战。 回忆起当时的紧张交锋的情形,张近东的激动溢于言表:“一个晚上,十点多钟,记者一个电话打进来,问:八大商场老总们都到春兰去了,还警车开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首先我们坚信春兰会按合同供货——那时的货源已经很紧张;第二,八大商场不是要打价格战嘛,这明摆着子弹都没有了现在临时去找子弹,这仗还怎么打?我们苏宁任何时候都做好了准备,不但保证价格低,而且还能保证货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