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观点,当一个企业没有准备好要从企业内部培养、挖掘自己的核心团队时,这个企业仍旧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没有必要组建一个让自己的手脚忽然被束缚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否则当是叶公好龙而已。fficeffice" />
从业相关工作的关系,一直在思考人力资源在企业建设中的意义,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人物自然大有人在,但就我而言,至少对自己有足够的意义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拿出来梳理。
于是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组建人力资源部?
我理解的第一个原因,是面子工程而已。我们可以看到周围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将自己的人事部门改称为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中心……,Human Resource的提法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被各类管理人员挂在嘴上的面子工程,也同时成为更多企业发展不力给自己寻到的最容易的借口。经常看到或者听到的是类似“哪有企业还在用人事部这样老土的说法”的表达,当然这样的表述多半是“人力资源”系统内的成员,系统外的成员通常会用是否建立人力资源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的压力是成为企业更改部门名称的主要动力,出去招聘时都有面子,呵呵。
第二个原因,或许是更真实的压力,来自急速发展中的企业希望借成立人力资源部门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瓶颈。注意我的提法是“急速发展”,任何一个美好的创意后面都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将这些创意变为现实。而事业如日中天时的企业家往往是创意最足的时候,往往会在这个时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往往会在这个时候产生“天下人才尽可为己所用”这样的古代帝王式的幻念。但正是这个时候是这个企业最危险的时候,多年苦心积累的是事业可能恰恰就在这些“一念间”之后忽然面目全非。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我们的企业都去寻找能够为“企业经营带来改观”的人才时,那这些人才都从哪里生长出来?企业中的成功者多半会看不起理论,读书愈多的人可能更会瞧不起理论,而将理论或者学历挡在面前的往往也只是因为这样的遮挡会让自己避过一些尴尬。这段话,是想反证下面这个结论:所谓企业可用的人才一定是企业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愈被冠以人才,其企业的从业经验会愈丰富。我们还可以从满世界的招聘广告中“相同岗位工作经验X年”的表述中得到佐证。而对于这些“急速发展”的企业家而言,能够为企业经营带来改观的人一定是在其它企业中曾经为企业经营带来改观的人。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得到悖论:如果在其它企业已有相当成就,为何这些人会选择离开?事业正盛的人才能够离开他的舞台殊为困难,若可离开,则事业正盛其实已经成为伪装,骨头里面,这个人的事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所谓家庭、企业文化之类的表达无非是让选择与被选择的双方都能心安的一种借口。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即便是当初有因人岗不匹配而被迫离开的未来的精英流落异乡时,在当是时,因为以往的经历并不辉煌而会被人看轻,终能成就这些人的也一定是在将这些人培养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企业。
可能的“现成的”精英人才外流只会出现在一个优秀企业快速夭折的过程中,而尽管优秀企业的快速夭折所可能的原因各异,但这样的事情显然并不多见,或许科龙可以算一个例子。
也由此,我们知道,当我们着力于在外部世界寻找能够改变企业、挽救企业的奇人时,我们已经在建立一个超梦幻的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