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商专业需要企业家精神教育

[复制链接] 0
回复
7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2-1 10: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分享


温州学生企业家精神比较强,这是我在温州教书几年的一个印象。网络时代的教育,特别是商科教育,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前几天,一个2006年刚毕业的学生找我聊天,请我吃饭。他告诉我和几个不错的搞了个工作室,给企业弄电子名片、画册、VCD等宣传材料的制作。记忆中,这个同学在校期间喜欢提问,在他们这届学生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出自他口。去年春天,就已经知道2005届毕业的一个学生在忙着开公司,指导这个同学论文的时候,最后答辩头几天才敷衍了我一篇,连导师的名字都没改!这两个都是男生。我还曾在温大成教学院兼一个毕业班的课,一个女生征求我对某两个行业的看法,言语间流露出工作两年自己干的想法,让我对眼前文静瘦弱的小女生刮目相看。

温州经济能在全国独树一帜,完全靠民营资本发展起来,不能不归功于温州人敢想敢干的冒险精神。追究这种经商动力的来源,大概有三点:

第一,可能是逼出来的,因温州四面环山,没有多少可耕地,只好做买卖。

第二,有自己独立的学术源流,这种学术背后渗透着企业家精神。宋代,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对商业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反对“重本轻末”,这与朱熹和陆九渊等人的理学虚争有本质不同。学术观点背后,反映了宋朝温州发达的市场经济状况,所谓“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改革开放后,温州人能在短短二十几年形成新的“温州商帮”,和温州人经商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

第三,受基督教的影响。有一种说法,称温州是中国的“耶路撒冷”,表明温州教堂之多、信徒之众,全国居首。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偶所在学校附近,走个十几二十分钟,可到三个教堂。很多办厂的是基督徒,有的还在礼拜日讲道。基督教教义鼓励合理合法赚钱,对只会看守钱财的人斥为“又恶又懒”,这和中国省吃简用的传统价值观完全相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这方面有专门论述。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温州大学招聘辅导员,竟有1700多名硕士报名,其中北大5名、复旦3名、浙大22名,还有一名博士生。看了之后,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稳定的铁饭碗,竟能吸引这么多“高材生”。发展市场经济,如果谁都不想当老板,谁都不想创业,谁都不敢冒险,光有人才、技术、资金有什么用?这么看来,企业家精神多么宝贵。我经常坚持的一点是:与学校各项纪律不太“兼容”的学生不要一味斥责,这些学生可能蕴含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在“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教育传统下,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开拓精神、创业精神。大学也鲜开这方面的课程,这与美国大学的各类entrepreneurship课程形成鲜明的对照。创业家精神是可教的,自然也是可学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形成潮流,首先需要敢干的人。学电子商务这个专业,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冒险,积极主动的,学有所长;消极被动的,在困惑中一无所得。电子商务专业虽然特别需要对学生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创业教育,但基于师资的原因,估计绝大部分大学无法系统开出这种课,在目前的条件下,只有采取化整为零的做法,具体包括:

首先,加大就业指导课的份量。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课时不多,少的只有十几个,一般是三十多个学时,基本没有创业的内容。在就业指导这个环节可以考虑把如何注册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等技术性内容加进来,讲解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就业思路,也会激发学生的热情。

第二,专任教师应该有这方面的培养意识。比如通过案例教学的时候,应大胆鼓励学生敢做敢为的精神,并从实际案例中让学生体会到当事人是如何识别机会、如何管理、如何发展的,激发其未来创业的兴趣。

第三,请企业界人士到学校开讲座,这就需要有眼光的校长们在这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了。

第四,学生自我培养。业余有意识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阅读一些成功企业家的传记,也该是有益无害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你期望学生是什么,他(她)就可能是什么,在课上,把对学生创业会成功的期待表达出来,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确有许多学生适合创业,需要老师强化其这方面的信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