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中国,认回自己 ——与探索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之路的朋友们共勉 我们每年都会发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管理理论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这种理论往往都是具有一般性特点。 然而,如果不懂得变通的话,对企业是有害而无益的。大家往往研究了许久,却被那些“目不识丁”的家伙们说成了只会讲理论的“白面书生”。这使很多企业管理工作者丧失了信心,得不到认可自然会感到丧气。其实,也无怪人家埋怨,尽管大家理论研究得很透彻,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理论不被认可也无可厚非。 为什么不能将企业管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呢? 首先,从表面上看,我们不能适应环境,更不能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方案。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我们在方案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设法适合环境。”大家都感觉,方案之所以有执行力,必须得适合这个环境才可以。给小孩子穿大鞋,或者给成人穿小鞋,如何能够执行?所以,就会对方案进行一定的裁剪、帮补,使之适应环境之需求。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来落实方案、开展工作的话,的确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所以其自然成为了管理理论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表层原因了。 其次,再进一层看,大家缺少一种意识,缺少一种认识与分析方案开展环境的习惯。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用之未必有利于企业,不用未必不利于企业。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针对某一问题而提出的经营手段、经营方法、经营策略而已,用与不用并不应该成为企业经营之目的。西方人喜欢将这些手段标准化,从而有利于向管理界推广,当得到众多企业认可后,就成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管理理论了。 经过屡次实践之后,大家慢慢发现好像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于我们。比如,同样是“处于死地而后生”韩信可以成功,而马谡却痛失街亭。中国人不太习惯操作这些程序化、死板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作为一种方法或者是案例,我们更习惯于“借鉴”,而不愿意简单地模仿或者复制案例,并认为其为“纸上谈兵”。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管理,大家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那就哲学。大家同读一本《孙子兵法》,却可打出不同效果的仗,同学于一位圣人,却可以管理出不同的国家。大家从不计较手段的相异,只注重解决问题哲学的一致,这就是活学活用,万变不离其宗。 现代企业管理偏偏就是在描述这些手段与方法,并且还是标准化了的手段与方法,这就会让我们大伤脑筋。向前大家看不到落实之前景,向后我们无法用哲学来解释实施其之原因,这种前后不能相顾的尴尬,只能让我们继续徘徊在删减与帮补方案的工作中去。 于是,我们并不注重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不知道自己在企业中地位与份量,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自己,有多少人赞同自己。也不知道管理者是真正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还是仍然彷徨不定、口是心非。企业究竟为什么要实施这个方案?我们实施这个方案到底有哪些资源还是我们不具备的?哪些是我们必须回避的等等。这种环境,我们确立项目之前并没有理性地分析与思考过。 引进与不引进是很理性的事情,企业需要就引进,不需要根本不必引进,这种事情不能随大流。并且即使是引进,也只是一种参考,并不是要生搬硬套。这些手段,专家们都已经分析与描述得很清楚了,我们应该花更大的力气来分析企业要实施这个项目的环境,来评估自己应该寻找多少个人的支持,平衡怎么样的利益关系。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将其进行理性的、习惯性的思考。 因此,如果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理性思考与分析项目开展环境的职业习惯,就不会遇到那么多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