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幕府末期与明治初期的动乱对日本围棋的影响
幕府末期的内忧外患,使延续近二百五十年的御城棋终于在文久三年(1663)寿终正寝。
庆应四年(1868)正月三日,戊辰战争从京都南部的鸟羽、伏见开始。东征大总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率西军兵分东海、东山、北陆三道东进,大军到处,所向披靡。七月十七日(阳历9月3日),江户改名为东京。九月八日改元“明治”,日本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然而,对于日本围棋尤其是幕府扶持的“棋院四家”而言,则是一个沉重打击。
明治二年(1869)十二月,新政府颁布了新禄制。以本因坊家为例,原来年俸米五十石,新禄制减为九石。这是日本游戏史家增川宏一根据政府文件得出的结论,在其他书中(如《坐隐谈丛》和《御城棋谱》)一般记为减至十三石。到了明治四年(1871),新令再颁,“棋院四家”剩下的最后一点俸禄也全部取消。
明治四年(1871)四月,新政府公布了户籍法,翌年二月一日实行。根据户籍法,本因坊秀和归还本名土屋秀和,十三世井上因硕归还本名松本锦四郎,本因坊和井上因硕都成了艺名。
为了维持生计,本因坊秀和腾出坊门空房出租,不料又遭祝融之灾,把本因坊道场连同相邻数十家烧为一片废墟,本因坊家的财产和传世之宝损失大半。时在明治三年(1870)。秀和不愿接受亲友的援助,在烧残的仓库里惨淡度过余生,死于明治八年(1874)。
继位的十五世本因坊秀悦(秀和长子,1850-1890)未几发疯,接替秀悦的十六世本因坊秀元(秀和三子,1854-1917)只有三段,整日饮酒,人称“酒仙”。明治十六、十七年(1883-1884)间,秀和次子秀荣离开林家回到本因坊,林家遂亡。明治三十六年(1903)一月,十世安井算英(1847-1903)在家里指导门人时突然脑溢血死去,算英当时尚未立嗣,安井家就此断绝。十三世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1831-1891)晚年移居关西,于明治廿四年(1891)客死神户。井上家自此在关西一带开创基业,再也没有回到东京。“棋院四家”只有本因坊一家度过艰难的明治时代,在东京生存下来。
“棋院四家”在幕末与维新时期尚且度日维艰,门下的弟子就更难以棋谋生,不得不纷纷改行。其中(当时或以后)较出名的棋家中,安井门下的二十一岁就晋升五段的海老泽健造(巖埼健造)当了法院的书记;井上门下的黑田俊节(方圆社六段,1839-1884)先从军后经商;本因坊门下的稻垣兼太郎(后日本棋院七段,1854-1840)从军后转入大藏省服务;另一坊门弟子内垣末吉(方圆社追赠七段,1847-1918)结识政界要人井上馨后进入官场。最有意思的是原安井家塾头、“四天王”之一的中村正平(当时六段,后七段,1833-1908),回乡开了一家名叫“太平楼”的“贷座敷”(大致上是小旅馆的意思,在明治时期专指租给***卖淫的场所)。
下面的一组统计数字可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明治维新对日本围棋总体的影响:
资料名称 刊行日期 有段者总人数
1,《围棋名棋鉴》 |天保四年(1833) | 136人
2,《大日本围棋姓名录》|天保十二年(1841) | 246人
3,《大日本围棋姓名录》|弘化三年(1846) | 326人
4,《围棋人名录》 |安政七年(1860) | 439人
5,《日本国中围棋段付》|明治八年(1875) | 375人
6,《全国围棋人名录》 |明治三十一年(1898)| 362人(*)
(*)内含八段1人(本因坊秀荣),七段3人(中川龟三郎、巖埼健造、十四世井上因硕大塚龟太郎),六段 4人,五段10人,四段8人,三段15人,二段23人,初段66人,三级初段42人,二级初段77人,初级初段113人。此外,人名录上还有初段格6人,三级初段格4人,二级初段格5人,初级初段格28人。
上表的前三个数据取自《江户时期的围棋书》(日本棋院,1996),后三个数据取自增川宏一的著作《围棋》(法政大学出版局,1987)。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江户时期,由于德川幕府扶持围棋,日本有段者人数稳步增长;经过明治维新,有段者人数下降。明治八年时大多数有段者应该是在维新前入段的。比较明治三十一年与明治八年的有段者,看上去人数相差不多,但前者包括了方圆社所属初段之下的三个等级共232人,实际上初段以上者只有130人,比明治八年时整整少了245人!换言之,尽管方圆社成立后努力普及围棋,日本真正的有段者人数在明治维新后的三十年间还是大幅度下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