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经典畅销书《追求卓越》竟是大师捏造!(转)

[复制链接] 14
回复
30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5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一期的《管理》杂志曝出“真实的谎言”,原来已成管理经典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其中有些资料竟是捏造的。管理大师彼得斯在新闻界面前的坦承,引起管理界的极大震撼。《追求卓越》几乎是管理畅销书的始祖。此书出版20年来,销售量超过600万册,掀起企业界一股“追求卓越”的热潮,甚至直到今天都仍蝉联管理畅销书宝座。这本书也让作者汤姆·彼得斯成为最富有魅力的管理大师。

原来管理畅销书竟是大师捏造成

一段时间以来,管理界最劲爆的新闻是,已经成为管理经典的《追求卓越》一书,其中的有些资料是捏造的。

去年彼得斯在接受“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专访时坦承,这本书的数据资料是捏造的,不是经过扎实研究的结果。这个说法引起了管理界极大的震撼。

彼得斯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当时他们挑选这些公司时,其实并没有如书中所说,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研究,而是他和沃特曼根据周围同事(也就是麦肯锡公司的顾问)和朋友对“卓越公司”的述评和这些公司近20年的财务绩效,挑选了43个所谓堪称“卓越管理”典范的企业。其中有一些所谓的“卓越公司”,例如Date General,在书出版后没有多久就陷入困境。结果引发许多企管书籍和期刊,都以“为什么卓越公司不再卓越”为讨论主题。

这个事件无疑影响到彼得斯的学术地位和声誉。然而,受伤害的不只是彼得斯,整个管理学界和顾问界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未来当有人说,这是一项经过“多少年”努力,遍及“多少家”公司所作的调查研究,读者心中必定大大存疑:谁知道3年后,他会不会又承认只不过是捏造出来的数据?

成功从来无定式卓越管理贵创新

数据伪造这个事实足以令每位崇尚经典的管理人瞠目结舌。但还是让我们暂且撇开它可能会给您带来的不愉快,并且冷静地“品味”这部“名著”,以期认清它的“本来面目”。

《追求卓越》出版于日本企业在世界上步步紧逼,美国企业却是节节败退的大背景下。当时的美国企业热衷于在管理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模型”和“企业战略范例”,职业经理人和MBA习惯于计划模型和精确财务分析,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却普遍忽视管理学最基本的原则和品质,失去了对管理本质的把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美国企业的惨败和自信心习丧失。彼得斯回顾该书时说:“《追求卓越》首次描述了那些行之有效的东西。它的风格是刻意形成的。我承认,这本书的逻辑就是美国式管理已被严重地扭曲。这是对美国式管理和麦肯锡式思维方式猛烈的、面对面的攻击。”

在《追求卓越》中,汤姆·彼得斯通过其“永久性革命”理论,向企业界阐述了如何在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求得生存和成功的道路。他的核心理念是:管理根本不存在一般模式,即使有也不是成功的标志,因为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若按昨日有的模式运转,今天则注定要失败。当然,管理并非无理可循,它也有一定的规则与原理,但正如有人所说:管理如下棋,管理的规则和范例如棋谱,分析棋谱绝对对棋艺的精进有帮助,但是棋谱不可能重复,一旦自己置身于问题的迷阵之中,解决的方法便没有规则可循了。所以,原则自然要相信它,但应用时就要艺术化,而且要使自己明白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恒的,世上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法,任何执着于书本和信条的人都是傻瓜。

这本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管理书籍,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为近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

>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

>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

>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严格监督。

>对雇员的态度是多鼓励,避免产生“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

>以“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

>“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

>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

>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耐人寻味的是,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汤姆·彼得斯原则的影响。《追求卓越》成为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在美国,许多读者赞誉有加,称之为“1982年以来美国工商管理的‘圣经’”,“经典,畅销,里程碑式的工商管理书籍”,所有的媒体与商业人士都在谈论这本书。这本书甚至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当代管理学泰斗彼得·杜拉克一语道破天机:“彼得斯著作的力量就在于他强迫你关注最基本的东西……它会使管理听起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容易。你的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放在枕头下,然后一切都会完成。”

成功从来无定式,卓越管理贵创新。是的,没有人会反对彼得斯的这些管理学论点,而且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追求卓越》曾一度几乎是美国商业的拯救者”这一事实,但问题是,作者藉以佐证的材料并不是真实的。我们究竟如何对待这部作品?(马海宽)

《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2日
15
发表于 2009-12-7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就可以捏造吗?诚信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任何作假都不应该,也不应该有任何借口!
14
发表于 2006-4-30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有没有捏造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它能带给你什么

例如:你在读完《没有任何借口》后是否有真的转变?

非常流行的书,自然有它流行的道理

 

13
发表于 2004-9-15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Peter Waterman is the author of In seach of Excellent, however, he is still ended up split with his partner. Where is the spirit of partnership?

12
发表于 2004-9-11 19:40:00 | 只看该作者

听着!书好就行了!这本书为什么能20年畅销不衰?!不就是因为其中的许多理论和案例(我并不认为其中的数据是捏造的,就是捏造的,人家能捏造得这么好,已经很不错了)在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吗?

既然书是好书,我们又因此学到了东西,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再说了,消息是否属实,验证过吗?!

11
发表于 2003-10-8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坦承也够坦率.

其实数据是次要的, 我们经过专业调研的数据不也是要选定样本才可以吗?而那  
些经过整理的数据又有多少是接近真实的,由于我们选择的工具和度量的方法不同,有些差别是可以允许的.
重要的是理论是否成立,实践是检验事实的唯一真理.
10
发表于 2003-10-7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数据的东西无关紧要,看着书就是要开阔思维,学习方法。
9
发表于 2003-7-23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aobiyuan在2003-6-27 13:34:50的发言:
书中内容只是一耳之言,人生象棋局,没有一局是雷同的
[em06]
8
发表于 2003-7-18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没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也不能完全证明,那能说相对论不经典吗?所谓大师就是能有一些正确然而超时代的理论。
7
发表于 2003-7-14 17: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xfyj在2003-6-9 16:01:51的发言:
我对此报道不以为然,因为经过实践认证的理论,只要是有价值的就可以用,有选择的汲取。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同意zxfyj的观点,我在念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工科,真是看了这本书使我对经管类的书籍有了浓厚的兴趣!取其精华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获益非浅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