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们:
“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
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
“把它放进大海里。”
个人只有依赖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永续发展。单独的一滴水,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所作为。但融入大海,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还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取材自罗马奴隶起义的电影——《斯巴达克斯》。斯巴达克斯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罗马大将——克拉苏的长期包围攻击之后,最后还是失败了。
在电影中,克拉苏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他旁边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下一个人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最后,被俘虏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起来说他才是斯巴达克斯。
这个故事是否虚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来更深一层的启示。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在于,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选择受死,但是这个部队所忠于的并不是斯巴达克斯这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的“共同愿景”:获得自由。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以致于没有人愿意放弃它。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每一个自我实现的人都献身于某一事业、号召、使命和他们所热爱的工作。”马斯洛晚年曾从事对杰出团队的研究,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在特别出色的团队里,个人目标与团队愿景已经无法分开了。
看罢《致加西亚的信》,我也发现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他们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把信送给加西亚。
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35天中,罗文只是担当了一个信使的作用,确切地说,他只是那个优秀团队中的普通一员,与他一起的还有更多的人——向导格瓦西奥·萨比奥、拉伊、送烤鸡和啤酒的老黑人、船夫(两个)、准备晚餐的厨师(两个)、接应换马的人(两个)、卡斯特罗上校、里奥将军、克拉索将军、赫尔南德兹上校、维塔医生,还有一些流亡的古巴人和200人的骑兵部队。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一路有人接、有人送,有人为他准备食物和车船,还有人做他的保镖,一切都安排的妥妥贴贴、恰到好处。试想想,如果仅仅依靠罗文孤身一人,能否把信送给加西亚恐怕还是一个问号。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且这个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信送给加西亚,才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共同愿景的树立必须由个人目标汇聚而成,借着个人目标的能量,才能汇集成强大的共同愿景。要建立起团队的共同愿景,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树立发展自己的个人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个人目标,对共同愿景的态度只会是附合、顺从,而不会产生内心真正的意愿。只有将组织强大的共同愿景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目标,才能激励自己。诚如欧白恩所说:“我的愿景对你并不重要,惟有你的愿景才能够激励自己。”当然,个人目标也要尊重组织的共同愿景,不能凌驾于组织的共同愿景之上,更不能破坏组织的共同愿景。
松下幸之助是成功的共同愿景塑造者,他认为:“只有先了解人性的尊严,‘企业就是人’这句话才能成为事实……如果真能做到尊重个人自由,则人们就能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分子,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独立自主的意愿,员工就能体会到‘我是组织的一员,组织的事业就是我个人的事业’,这样,必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从宏观角度讲,一个组织的发展战略——这是大愿景;从微观角度看,组织中的各个团队都有小愿景,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也都有个人目标。作为组织的成员,首先顾及的应是大愿景,其次才是团队愿景。众多的团队愿景共同支撑着组织的大愿景,组织的事业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愿景才可能实现。如果各个团队只顾自己的小团体,仅仅实现自己的团队愿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全局,组织也将因缺少共同愿景的支撑而出现危机。
作为组织的一分子,首先应该充分地理解组织的共同愿景、团队愿景,再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个人目标,转化为自己的意愿,只能这样,才能激励自己为组织的共同愿景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