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捂了一夏的心情,象是那枝头昂立的果子,骄傲地展现成熟的快乐。它要拿出来,抖抖心尘,淋透心雨,阳光下,舒张血脉,风干往昔!
浅吟低唱,心曲婉转,石板路走过的岁月,流水带走的年华~~ 一个人的江南 ,一个人的清梦,梦的时间很短,梦的空间很广~~~~
[attach]43964[/attach]
同里,是一首小曲,是一杯飘着花香的清茶。
[attach]43965[/attach]
西塘,是久远的梦,是一壶热热的浓茶。
游记一、偷得浮生半日闲 午后,阳光正酣,坐在西塘百年的烟雨长廊的石阶上,任温和的春风拂面。河的对岸,青瓦白墙间,一片片秋叶随风飘舞,纷纷扬扬落在河心,随波飘转。似那份无可依托的情愫飘泊于世间。 写生的男孩女孩,专注中时而嬉笑,脚边的小狗仰着小脑袋看着我手中的熏青豆,眼巴巴的,令人我见犹怜的,我只得右手喂它,左手喂自己,一粒粒青豆它吃得比我快多了。 闭上眼,放空思维,打个盹都是水乡情长~~~~
[attach]44032[/attach]
[attach]44033[/attach]
[attach]44034[/attach]
我是天上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心海,你暖暖的眼神,令我心涟漪。
[attach]44035[/attach]
游记二、夜寻归家,晨起小镇 |
By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3/09/2005 |
河边,悬着的红红灯笼再次照亮起来,坐在桥头,看着落日下的西塘,也许此时你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河边酒楼三杯两盏,给安静惯了的西塘添了喧闹。 踩着青石板,抬头仰望天上星星两三点,啃着大苹果,只听见自己发出的咀嚼声和偶尔从院墙里传来的狗吠声。 两个夜归的女孩,左转右看,找不到自己白天住下的店,呵呵,心下在笑她们时,想着自己却也费了一番工夫才找回住处。黑黑的弄堂,灯光比较昏暗,白天的招牌也收进去了,住的是民居,看着一扇扇门感觉都一样,正在烦恼如何识别时,突然对眼前的一扇门感觉很亲切,用钥匙一试,果真对了。躺在大大的雕花大木床上,连心思都不会去想,竟然一夜无梦。 早上五点,天已渐明,三三两两的游人都是端着相机。此时的小镇寂谧的只听见脚底踩着石板路的嗒嗒声 ![]() ![]() ![]() ![]() ![]() |
游记三、咸咸淡淡话家常
长廊下,街边的居民一边做着蜂蜜大头菜,一边和我聊着西塘,聊着他们熟悉的生活及过往。留在镇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中老年人,他们的笑容就象身边流着的河水,从从容容。无论你有什么疑问,他们总会用带着吴侬软语的声音给你慢慢道来~~~~
坐在板凳上,吃着刚炸出来的臭豆腐,嗯~~~~~~这是我吃过最香的臭豆腐了,卖臭豆腐的老头说着他的家事,并带我去他家看看他养的一群可爱的小鸡,守着那份久远的安宁,愿一生可以如此平静度过~~~~~~~
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临水而居,水洗的日子清爽自在
|
游记五、中国第一水乡 |
By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3/09/2005 |
周庄。一个古老的小镇,水乡的代名词。不禁想起一首甜歌--梦里水乡。 或许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画让水乡名扬四海,或许是水乡给人的幻想太多,怀着对画家的崇敬,怀着对梦里水乡的向往,开始了水乡之旅。 以前只听说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周庄旅行后才现丢了一句“中间有个周庄”。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在三毛茶楼驻足,在双桥留影,追寻张翰的“莼鲈之思”,恍惚中,有船驶过,飘过来几句吴侬软语,是摇橹的船家姑娘在给游人唱歌: 月儿弯玩照九州 几家欢唱几家愁 几家高楼饮美酒 几家流落在街头 那哀婉的歌声让我忘了身在何处,恍然间时光倒逝几百年,眼前好似浮现出那个时代的人以及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凭窗而览,水乡的感觉尽在不言中,石桥,流水,人家,印称着栽在两岸边的垂柳,迎风摇弋,心,也一点一点静下来,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是物化了的精神田园!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去留随意,宠辱不惊”,原本沉重压抑的心情豁然开朗,是种拨开乌云见月明的舒畅感觉! 尽管周庄的游客太多,尽管周庄的商业化太重,尽管周庄的铜臭味太浓,尽管周庄的平静已经打破,但是,周庄人创造的水镇永恒,人们心中清纯淡雅的江南、诗情画意的淡泊,是每个都市人期望跳出尘世的心愿。 大巴车沿着沪青平公路又是一路狂奔,水乡的景致,仍在我眼前忽隐忽现,清澈的流水、拱起的小桥、埠前洗衣的村姑、飘渺的炊烟、习习的凉风、蒙蒙胧胧的秋雨、咿呀呀的木门开启声、呼啦啦的船家姑娘摇橹音…… |
想起有传文国家准备撤销一个黄金周,空出的休息时间用中国传统的节日来代替,真是国之幸,境之幸.
看到他山传上的照片那湾浑浊之水,叹息不已,中国的环境,中国的大自然岂能承受如此之重?
不仅周庄,其实在江苏上海很多这样的地方 .
“记忆”里的江南
一直很想去也很向往的地方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