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刷”毁了好产品 有人说,产品的名称是产品的第二生命,它必须符合实际产品的印象。如果产品的名称能赋予产品活力,让顾客产生具体的印象,产品就会在市场上畅销,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为此,产品在命名时,要容易记忆,易于辨认,除了能显示产品的特性与用途等要点之外,最重要的,其名称必须符合实际产品印象,才不会造成误导。 有个发明家叫刘兴钦,即因产品的命名,闹了一个的笑话。很多年前,他曾经发明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新产品――两用刷,这个产品一面是刷子,另一面则是肥皂,而且又可接在水龙头上直接使用,既实用又方便。 刘兴钦当时非常看好这个新产品,因此除了为产品设计了豪华包装外,还给产品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鸳鸯刷”。但是刷子上市之后,反应并不好,销路也很差,他百思不得其解,心想,为何这么好的产品无人问津呢? 本想去调查一下,但是,还没有去,就有一位略带乡音的老先生打来电话,告诉他:“刘先生,你发明的鸳鸯刷实在不好用。刷子太硬了,洗澡时用来刷背,痛死人啦!” 刘兴钦听了一愣,连忙向老先生解释说:“鸳鸯刷是用来刷厕所的,不是用来洗澡的。”到此,刘兴钦才恍然大悟,由于是消费者把鸳鸯刷当成了洗澡用具,难怪不好用,销路当然差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鸳鸯刷的命名,因为不符实际产品的印象,误导了消费者,虽然名称具备了易记、易辨认、并能显示产品特性的优点,但是因为会造成使用者的误会,还是一个失败的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