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焦点话题】你的管理为什么会事倍功半?

[复制链接] 18
回复
18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15 03:4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达一明 于 2014-5-15 11:02 编辑

    提示:原文请百度标题,在此对原著者提供此深刻意义的文章深表敬佩!
    在总裁班讲课,我经常问老板总裁们,你们在管理中有哪些问题?尽管回答五花八门,但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执行力太差、沟通不畅、职责不清、考核不到位……我再问,那你们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吗?学员们的回答大多是否定的。
    我的回答却让他们感到意外,我说:这些问题你们解决不了,我也同样解决不了。进而告诉学员,在管理实践中,花功夫甚至花钱请老师教导或尝试解决这类问题,注定会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得不偿失
    当然,我说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并不妨碍就这些问题的特点做一些现实的分析。
    首先这类问题很难找到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许多专家学者在讲授执行力、沟通等课程的时候,看似提出了林林总总的办法,并辅之以生活中生动的例子,管理者们也感觉听懂了。但当他们回到企业,遇到复杂管理现实的时候往往又被打回原形,不知所措。
    第二这类问题责任归属不清,没有人需要为此承担具体管理责任,更无需对此采取具体行动。尽管专家教授会说,执行力不好终究是老板的责任,这话管理者和员工感觉十分受用,老板也无可否认。但真正遇到某个年初约定甚至承诺的目标无法达成的时候,老板还是愿意认为,管理层和员工才是执行力不好的责任主体。
    第三这类问题在所有企业里面普遍存在,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幸免。即便在管理不错的企业里,老板大概照样会有执行力不好的感觉,只是不满的程度较低而已。为什么人们乐于把管理不好的结果归因于执行力不好、沟通不畅等说辞上呢?我猜想有这样几个理由,一是这样的解说听起来时髦上档次,二是不会得罪人,三是自己无需负责任。
    可见,执行力不好、沟通不善等只是对诸多具体问题的一种形而上的表述,是对管理不好的一种抱怨或感觉,甚至是“借口”而已,不是真问题,是伪问题。
    与伪问题对应的是真问题,简称为问题。所谓问题,就是现状和基准(目标)之间的差距。识别问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有基准或目标,二是能看到现状。也就是说,没有基准或目标,通常就没有问题;看不到现状,也就看不到问题。比如,住房问题是当今社会的大问题,但在改革开放前,它曾经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几乎与世隔绝,并不清楚住房该有怎样的基准,没有基准就没有问题,所以那时的人们并不抱怨住房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知道了绝对贫困、贫困、小康,富裕所对应的居住标准,有了标准和目标之后,我们开始看到自己住房方面存在的问题。
    管理中的问题很多,生产效率目标是人均产出100件,实际只有80件,是问题;设计变更错误多,造成呆滞料200万元,是问题;设备设施应该完好无损,实际是水龙头坏了没人修,是问题……可见,问题和伪问题的表述是完全不同的,问题的共性特点也有三:
    第一,它通常可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便一时找不到也是因为认知和智慧不够造成的;
    第二,它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只要抛出问题,总会有人不得不直面问题;
    第三,它是管理不好的客观事实,它存在于管理现场,可具体识别和把握。
    有趣的是,伪问题和问题之间除了上述区别之外,又有密切的关联性。问题越多越严重的企业,人们对伪问题(执行力不好、沟通不畅等)的抱怨越强烈,反之亦然。要想缓解人们对伪问题(执行力不好、沟通不畅等)的抱怨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动员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来实现。
    行文至此,有人可能会问,哪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些形而上的语言来误导管理者呢?笔者是这样理解的,人是感情的动物,发明一些谈论我们感受的语言在所难免。又因为在我们的话语体系里,长期以来养成大量形而上学的表达习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遍存在大话、空话和套话,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只要稍作留意,你就可以在各类会议上、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连篇累牍的大话、空话和套话,有人甚至可以滔滔不绝几个小时,却始终可以不着边际,不得要领,令人痛恨不已。不止一次,笔者被邀请在某些圆桌会议上即席发言,因为会议主题和话语体系的限制,我发现自己突然不会讲话了……悲哉。
    最近网上更是爆出县长讲话是抄袭市长的,县长出来道歉了,我觉得市长也应该出来道歉,原因很简单,你的讲话之所以可以简单复制,就是因为其通篇是大话、空话和套话。笔者期待这样的坏风气会逐步得到改变,今天的国家领导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
    发现问题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当我们发现员工看不到问题,或者说没有问题意识的时候,请不要简单抱怨,而要认真反思自己,在培养方面做得不够。其实,企业领导培养员工问题意识,说到底就是做两件事:
    一是通过言传身教,在员工心里埋下基准或目标的种子;
    二是想方设法激发员工主动观察和积极面对现状的意愿。
    总之,培养员工问题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问题的具体解决,要比做执行力、沟通、意识等培训强上一千倍一万倍。
19
发表于 2014-5-28 16:44:15 | 只看该作者
在很多中国企业,领导就是制度最大的破坏者。
18
发表于 2014-5-28 11:2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liverwolf 于 2014-5-28 11:32 编辑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可以解决,但是实际工作中是无解。如果管理者和决策者都能如一的做到知行合一,那么一切就好办了,但是实际上可能吗?
管理问题有些方面和社会问题是相通的,当然明晰责任、明晰目标、明晰奖惩制度是很必要的,但是这些也需要认真执行。但是认识和行动永远有差距,有时候被伤害恰恰是那些认真的人。如果连这些人都伤害了,那么其他人还会将那些堂而皇之的制度当回事吗?
17
发表于 2014-5-28 10: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达一明 的帖子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5S很重要。
16
发表于 2014-5-28 10:3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达一明 的帖子

管理就像一架飞机,失去了方向感和平衡感,再加上没有一套平稳的战略落地体系,一定会有问题。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ileen_ren2008 的帖子

无为而治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情况呢?很多企业家都很羡慕无为而治,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又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境界。
电影里我们常见到的是,大老板带妞度假,开游艇打高尔夫,现实身边的老板很多都是前半夜不能睡觉,每天忙的团团转。
别说老板了,其实我们自己家庭中很多事情都没做到事半功倍。前不久和一个朋友聊到居家过日子和管理的关系。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家里很乱,这样的家庭找钟点工都没法做下去,因为钟点工不知道你家里的物件该放在哪儿。
最为要命的是,物件不归位,浪费了很多主人的时间,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管理的时间成本。
在一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没有合理的定位,包括看得见的岗位和职责,也包括看不见的每天具体的工作过程等等,
这时候,如果为了增加工作效率,盲目的找外脑去解决,或许还会进一步的事倍功半。
就像是自己家的物件没有确定放哪儿,然后找个钟点工帮收拾衣服一样,最后还是一团糟……
14
发表于 2014-5-23 17:28: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好的话题,值得深思,对于管理过程中的事倍功半,本人有些粗陋的看法:
首先目标,本人认为在下达时能告知可行性和挑战性,必须能得到组织即使是部分人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公司内部管理流程的梳理、职责的明确,并对总目标加以分解,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角色、职责和方向;
再就是,员工的参与意识,老板也许不合适高高在上,一人说了算,让员工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参与进来,一个不知道方向的driver,通常是开不好车的。
13
发表于 2014-5-21 16:50:08 | 只看该作者
奖罚分明,考核到位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9:0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达一明 于 2014-5-26 11:10 编辑

       二是想方设法激发员工主动观察和积极面对现状的意愿
       今天有点空闲时间,就聊聊这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是看一个社会有没有原始的根本动力。员工是谁?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员工给你打工为什么?为了在社会活下去,为了活的好一些,仅此而已。这个问题想要解决,就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去做。单纯的理论灌输,都无济于事的。一位做培训师的朋友,跟我聊天,说到这个问题,他去一家企业讲心态的课程,就发现员工私下里事先就抱怨,抱怨企业又要给他们洗脑了。呵呵,现在的员工反洗脑的能力很强哦,不仅如此,这也降低了一些培训的效果。
       员工的主动性差,主要是员工没有从骨子里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很多员工不过是把企业当成一个跳板而已,这样的思想,怎么会让员工尽心尽力为企业效劳呢?
       其实,回头看看宗教方面很多做的很好,这方面有些值得企业学习的。      
       释迦摩尼老人家成佛千年了,现在依然有那么多的弟子虔诚的维护着佛教,这难道不值得企业学习么?
      


11
发表于 2014-5-20 22: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达一明 的帖子

教育他人从教育自己做起~~谢谢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