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武力营救人质之回顾
凌朔
自古以来,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为质。人质,也就是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遭拘留的人。对于营救人质的方式,或为妥协,或为谈判,或为武力。而后者,显然也是最为冒险的下下策,通常是不得已才为之。
事实上,武力解救人质未尝不可。但终究,这种手段是在妥协与谈判破裂后才采取的无奈之举。历史上,在全球范围内,凭武力成功救出人质的事例不在少数,但以失败告终的也比比皆是。此外,这种解救人质的方式还有最为致命的一个弱点,那就是武力之后的“后遗症”。
法国:谈判伪装下的武力
1994年12月24日上午11时许,再过十多个小时便将迎来圣诞节。
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布迈丁机场旅客格外多。许多欧洲人都急着回国与亲人团聚。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00型飞机停在停机坪上,乘客开始陆续登机。这架原定于11时15分起飞的飞机突遭4名恐怖分子的劫持。
劫机者来自一个名为“伊斯兰拯救阵线”武装组织。4名20岁至25岁的年轻人都身穿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的蓝色工作装,胸前佩带着该公司的证章,一个个挥舞着俄制卡拉尼科夫冲锋枪、手榴弹和匕首,杀气腾腾地高呼口号,机上乘客顿时惊愕。
当时,登机人员中包括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乘客多数是阿尔及利亚人和具有阿、法双重国籍的人,还有40余名法国和其他国籍的人。
飞机被劫持不久,从机舱内传出阵阵枪声,恐怖分子大开杀戒。他们先将一名阿尔及利亚警察枪杀后从行李舱口推出机外,接着又杀死一名越南驻阿使馆的经济参赞。
此时,阿尔及利亚警察部队纷纷赶来,将飞机团团包围,无数辆救护车和消防车也闻讯而至,一架直升机在机场上空盘旋。阿安全局局长和内务部长坐镇指挥。一场艰苦谈判开始。
经过阿警方和劫机犯长时间的无线电谈判,恐怖分子同意释放人质,先后共有63名人质获释,其中多为妇女和儿童。
到了25日午夜,劫机恐怖分子突然要求飞往巴黎,法国政府立即表示愿意接收飞机,并责成阿政府履行诺言,准许飞机离境。
事实上,自飞机遭劫持两小时,法国外交部就得到消息,并立即成立了危机应急小组。法国政府当时确立了唯一目标,那就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尤其是40余名法国公民的安全。
26日凌晨2时许,这架在布迈丁机场滞留近40个小时、载有172名人质和4名劫机犯的空中客车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继而一跃升空。3时30分,飞机在法国南部马赛机场安全着陆。
天明后,马赛地区的行政长官和警察局长一方面与劫机分子进行谈判,同时加紧作突袭的准备。时任总理的巴拉迪尔这天上午作出了武力解决的决定。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法国国家宪兵行动小组的突击队员已到位待命。另外,40名医生、300名消防队员、80辆救护车和两架直升机也来到现场。
17时整,夜幕降临时,空中客车依然停留在那里,马赛机场一片沉寂。这时,劫机犯向指挥塔开了一枪,法国警察由此断定劫机者全在驾驶舱内。这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17时15分,40余名特种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成几个小组同时向飞机的头部、中部和尾部进击。10名突击队员爬上飞机前部舷梯,强行打开机舱门,正与4名恐怖分子相遇。劫机者端起冲锋枪乱射一通,数名警察中弹。替补突击队员随即跟进,向舱内扔入烟幕弹。与此同时,另几支突击小组也打开后舱门,把滑梯放下,因劫机者均在驾驶舱内,突击队员因此未遇抵抗。他们首先开始搭救人质。
尽管恐怖分子十分凶悍,但终因寡不敌众,先后被全部当场击毙。整个行动持续了20分钟,历时54个小时的特大劫机事件宣告结束。
秘鲁:创造营救“样板”
凭借武力营救人质的行动的确不罕见。但被评价为“几近完美、没有缺憾”的行动却少之又少。不过,1997年4月秘鲁军队解救72名日本人质的突袭行动确实获得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如此最高评价。
1996年12月18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正在举行日本天皇诞辰庆祝活动时突然被一伙武装分子占领,秘鲁政界要人和一些国家使节等400余人被“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扣作人质。之后,该组织武装人员多次要求释放460名被关在监牢里的战友作为人质交换条件,但秘鲁政府拒绝满足这一要求。
双方僵持数月之久,武装人员先后释放了300余名人质,但秘鲁政府始终没有让步。
1997年4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27分,秘鲁军队和特种警察部队共约200多名士兵,在时任秘鲁总统藤森的亲自指挥下,冲入日本驻秘鲁大使馆。一场持续了126天的恶劣人质劫持事件,在38分钟内得到彻底解决。
依照藤森事后的介绍,当时恐怖分子放松了警惕,正在官邸大厅内踢室内足球,而所有人质都被集中在官邸的二层。秘鲁情报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事先筹划好的代号为“查文·德万塔尔行动”(秘鲁印加帝国之前著名文化时代的名字)开始付诸实施。
藤森说,军警突击队从事先挖好的5条地道进入大使官邸,其中一条地道通向大厅,一条通向餐厅,其余3条通向花园的3个战略角落。这些地道深3米,有的长达80米,地道内有照明、空调和通信设备,可供人在里面呆几天。
该计划于21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开始布置实施,次日6时30分,士兵进入地道等待命令,15时27分开始行动。军警突击队首先把通向官邸大厅的地道口炸开,当场炸死了5名正在大厅踢足球的恐怖分子。有3名恐怖分子在同第二个地道口出来的士兵交火中被击毙。以塞尔帕为首的其余6名恐怖分子同从官邸大门正面进入的突击队进行了15分钟的顽强抵抗,最后全部被打死。营救行动从而结束。
据获救人质之一、玻利维亚驻秘鲁大使古穆西奥透露说,人质中有一名军官手中掌握着可同秘鲁情报机构直接联络的通讯手段,他一直密切注意着恐怖分子的活动,正是他事先向外界通报了上述情况,因此人质多少也有一些精神准备。
此外,在秘鲁军方花数周时间在官邸下挖地道时,为了掩盖挖掘的机械声,官邸附近的喇叭中一直大音量播放着军乐。此外,秘鲁特工还在地道内安装了敏感的窃听装置,用于监听恐怖分子的动静。
营救人质时,藤森坐镇日本大使官邸附近的一栋住宅内,亲自指挥了这次战斗。秘鲁电视台也派记者亲临现场进行直播活动。
成功营救后两天,美国反恐专家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秘鲁军队营救72名人质的大胆行动得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人质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同时采取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创新的做法,其中包括利用在大使官邸下挖的地道网。
一些专家说,秘鲁此番营救行动完全可以与以色列1976年从乌干达恩德培被劫持的飞机中救出105名人质的行动以及当年西德1977年从索马里摩加迪沙的一架班机中救出8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行动相提并论。
美国前国务院官员保罗·布雷默说:“我认为这次行动非常了不起——堪称样板。我认为这里的经验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拖延谈判时间是有利的,它使恐怖分子心烦,希望有一条出路。但是最终你必须准备使用武力。”
美国:武力未果 终靠谈判
1980年4月25日,美国华盛顿白宫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任白宫新闻秘书的科林·鲍威尔宣读了美国政府的一则声明,宣布美国为营救被扣留在伊朗的美国人质而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彻底失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的事端,缘自1979年伊美之间的一段过节。
当年11月4日,伊朗学生突然占领驻德黑兰美国使馆,并扣留52名美国人质。伊美关系急速降温。翌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政府宣布支持学生们的行动,还宣布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
这次人质事件发生在1979年2月霍梅尼领导人民推翻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伊朗伊期兰共和国之后。霍梅尼对美国过去一直支持伊朗前国王、并让他在1979年10月22日赴美治病十分不满。扣留美国人质的学生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
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驱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手续在美国居住的伊朗学生,并宣布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在美国的资产。与此同时,美国还派遣大量军舰进驻印度洋和海湾。
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接着于4月22日进行一次代号为“蓝光”的武装营救人质行动。依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一营救行动在实施时,因飞机在伊朗境内遇到沙暴天气“发生故障”而流产。
鲍威尔当时说,派去伊朗的两架美国飞机回撤时在伊朗境内一个边远沙漠地区相撞。机上人员8人死亡,数人受伤。不过,鲍威尔同时指出,这次营救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是为了保护美国的民族利益和消除国际紧张局势,而不是针对伊朗和伊朗人民采取的敌对行动。
“卡特总统已下令取消在伊朗进行的一项为营救我们的人质作准备的活动,由于装备失灵,这一任务已停止执行,”鲍威尔说,“总统对这次营救尝试承担全部责任。”
但与鲍氏的说法不同,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却声明说,坠毁在伊朗霍拉桑省塔巴斯的两架美国飞机上运载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和海军陆战队成员,他们企图“秘密潜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营救美国人质”。
此次武力营救的失败促成了随后的美伊谈判。当年7月,巴列维国王在埃及病逝后不久,霍梅尼于9月12日首次提出释放美国人质的4个条件,其中包括把已故国王的财产归还伊朗和美国保证不从政治或军事层面干涉伊朗内政。
1980年9月的两伊战争以及同年11月美国副国务卿与阿尔及利亚外长的会谈直接引出了1981年美伊协议的达成。美国人质随后获释。
俄罗斯:莫斯科“文化宫之战”
2002年10月26日凌晨5时30分左右,阿妮亚·安德里亚诺娃开始闻到怪味气体。紧接着,她见到了从空调出风口飘入的气体。然而,正是这种气体救了她。在俄罗斯特种部队解救人质的行动中,神奇的催眠气体成为秘密武器。军队从人质危机的第一天就开始在演出厅地下钻洞,最后通过这些小洞和文化宫大楼的通风系统把神秘气体送入大厅。
10月23日晚9时左右,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演出厅内,风靡一时的音乐剧《东北风》刚上演到第二幕。突然,四、五十名持枪匪徒闯入大楼,一名蒙面匪徒冲上舞台,对空中鸣枪,宣布文化宫被占领,所有人都被扣为人质。还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未及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质遭劫持进入第4天,清晨6时23分,就在向文化宫注入催眠气体近一小时,特种部队官兵突破文化宫的玻璃外墙,7分钟后冲入大厅,随即打死醒着的恐怖分子。一些已经昏倒的恐怖分子也被当场处决,包括腰间绑着炸药的女劫匪。
文化宫其它房间的枪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其间,一些人质试图逃走,被守在出口的车臣人打死打伤。恐怖分子头目、27岁的指挥官莫夫萨尔·巴拉耶夫在二层的配餐间被炸死。
7时刚过,仍作抵抗的3名劫匪举手投降。
与此同时,警方在文化宫周围及莫斯科其它地区逮捕了30名“同伙”。正午过后,据初步估计,在这次行动中共有90多名人质和50名劫匪丧生,特种部队官兵无一伤亡。
参加营救任务的是俄最著名的“阿尔法”和“信号旗”两个特种部队行动小组近200名士兵。他们在营救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准,只用35至40分钟时间,就将包括巴拉耶夫在内的约50名绑匪击毙,750多名人质获救。
危机结束后,俄罗斯国营媒体一片欢欣,普京总统成为当红明星。连续数日闭门不出的普京总统穿上白大褂,前往莫斯科市内某医院看望获救人质。反对派政治家也纷纷向他表示敬意。
不过,此次精彩营救行动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后遗症”。西方一些评论指出,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这次行动中使用了过量的催眠剂,导致数十名人质昏迷未醒,直至离开人世。也有评论指责普京总统对莫斯科的安全保证如“一纸空言”。不过,大多数人质的安全终究还是用武力换回。
德国慕尼黑:奥运五环下的枪战
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于1972年8月26日在当时西德的慕尼黑开幕。122个国家和地区的7153名运动员参加了205个小项的比赛。
或许说,正是从那届奥运会开始,国际政治的因素更多地卷入了奥运舞台。
当年的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武装人员入侵慕尼黑奥运村。他们强行闯入以色列代表团的住所,当场打死了包括一名以色列举重教练在内的两名以色列人,并把其余9名以色列运动员扣为人质,要挟以色列政府释放他们扣押的被控从事恐怖活动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
随后,该组织给慕尼黑警察局发送恐吓信,并要求西德向以色列转达他们释放巴勒斯坦人的要求。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西德警方决定发动突然袭击。
经过数日的谈判,西德当局同意武装人员和人质乘用直升机飞往一处空军基地,并从那里离开西德。但在幕后,空军基地四面的黑暗角落里早已布满了狙击手。当第一批人走下第一架飞机时,枪声响起,手榴弹也随之爆炸。
激战之中,8名恐怖分子中的5人被击毙,3名被擒。但在交火过程中恐怖分子炸毁了直升机,并开枪打死了全部的9名人质,另有一名联邦德国警察在冲突中遇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