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学习力】【传统文化】【精摘】中国文字的本质--天人全息的文化符号

[复制链接] 0
回复
5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3-7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字产生之始,或文字产生的目的,是要以文化即人文形式,揭示、表述一种信息和关系,这种信息和关系必须是确定性的、定向的、一目了然的,这样才可以相互认同。它首先是要极简捷地表述、揭示这种信息和关系,然后才是规定性。这种信息和关系,包括当时人们认识到的世间万事万物以及人事的性质、属性、相互关系,等等。人们要把它们用文化的形式揭示、表述出来,作为相互交流、理解的方式或工具。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依类象形创造图画文字,或谓之图文。举凡中国早期文字都是这种图文。它们虽然是单纯化了的图形,但都准确地抓住了该物形的特征、属性、关系,所以人们见其图形,即知其义。

    记录语言的声音,或为着语言的交流,不是中国文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功用。中国的文字中一物多名,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说明了这一点。先民主要是依类象形而为类命名,即名物之实及其各种关系。

    今之文字是通过识、看、读、写,听等进行交流,中国古文字则主要是通过识形而会意,识其形便知其义,不一定非有一定的读音不可。况且,语言文字的读音,因族团而异,因地区而异(这是族团语言或读音的残存形式),因时间推移而异,变化极大。据说英国人100年前的信,就难解其意。唯有字形字义不变。成熟的文字,健全发育的文字,是应当以形为主,形、音、意兼俱的文字。所以中国古文字,非常注重图形,象形而象物,象形而指事,象形而会意,象形而形声,象物、指事、会意、形声而交流。故上古是演文,而不是读文。所谓“文明”。,即是因文而事理昭明。“文”者,我们已述是依类象形的图形,故知中国文明始自图画文字,始自徽铭文化。

  中国文字源于图腾徽铭和天文历法。图腾徽铭文化的第一特征是徽铭性,有徽根和徽族文化。图腾徽铭而徽铭本质上是本初象形文字。图腾要义之一是合婚祖先像。所以上古族团的族名,便有一个规律,即:从女或从人的多是族团自称,多是列祖列宗,多是单音节;合婚族团,多是父母系族团自称和合并,为双音节字形多是合婚像,少有单音节(如禹);合婚族团的后世子孙,不论绵延多久,总要保持列祖列宗的形象,也算是“遗传基因”或“遗传密码”吧。此后族团迁徙,便族迁名随,凡邑加“耳”旁,山加“山”,水加“水”旁玉加“王”旁,依此类推。这是中国文学独具的特征。

  我们只有明白了中国文字的这一本质,从中国文字本身固有的这一特殊规定性出发,才能把握中国文化,把握中国文化的灵魂,否则必定落入九里云雾之中。

  中国文字的偏旁部首,是具象的字根,也是中国文字“类”的显示;中国文字的造字原则和中国文字揭示事物信息关系名与实的天人全息本质,表现了中国人自始至终的普遍联系的天人整体观,也就是全息思维。这种整体综合思维构成的文字表述体系,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系统,构成了中华天人全息文化。因为不同于西方人的解析思维文化,被称为“东方神秘文化”。正是中国文字的这种全息性,在电脑时代,充分显示了它的先进性和巨大潜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