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愚见是:真想修行的话,信轮回,比不信要好;信神通,比不信要好;信科学,不如信佛法;“迷信”越深,解脱的可能性越大。好比释迦牟尼“三乘喻”中那仨小孩,信外面存在三辆玩具车的,要比怀疑者更容易逃出火海。
一旦逃出火海,玩具车有与没有也就无所谓了。换言之,一旦你参悟了佛教真谛,佛经上的话是真是假也不再有意义,轮回是浮云,神马(神通)也是浮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过桥抽板、卸磨杀驴,这些成语恰好可以模拟一个修行者的参悟过程。
——————
不怕你笑,继续谈佛。
《天龙八部》这部书,取名于佛教术语“八部天龙”。八部,即八种生物,包括天神、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
天神近似中国道教的神仙,龙神近似龙王,夜叉是一种鬼,乾闼婆是另一种鬼,阿修罗近似魔王,迦楼罗就是《西游记》里抓过唐僧的那只大鹏金翅鸟,紧那罗介于人、神之间,所谓半仙之体,头上长一独角,样子很像二十八宿里的井木犴,摩侯罗伽意译为大蟒神。
这八种生物,各有各的神通,各有各的脾性。据说,它们分别对应《天龙八部》里的八大主角,譬如天神对应乔峰,龙神对应段誉,阿修罗对应慕容复。但是《天龙八部》的作者金庸先生并没有做过这样的对应。
我的愚见:也许金庸为这部武侠经典起名时,只是随手从佛经里取一名相,并没想让他笔下的人物分别成为八部天龙。真要对应的话,与其把书中人物对应八部天龙,不如对应人天六众,因为后者比前者脾性更明显,对应起来更少些牵强附会。
“人天六众”即六道,包括人道、天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佛教用六道来给世间一切“有情”做分类,使世间一切生物都在六道的囊括之中,六道之外,再没有别的生物。我们人类统属于人道,有七情六欲,有善恶之心,没有超能力;一切天神属于天人道,有七情六欲,有善恶之心,也有超能力,不过在情欲上要比我们人类淡薄很多;阿修罗道有神通,但是心高气傲,争强好胜,自私,好斗,喜欢权力;畜生道愚蠢,不明白事理;鬼道贪财贪淫;地狱道杀生作恶。
《天龙八部》诸人物,从脾性上看,段誉、王语嫣、虚竹可以对应人道,乔峰可以对应天人道,慕容复、慕容博、鸠摩智、马夫人可以对应阿修罗道,四大恶人之三南海鳄神可以对应畜生道,四大恶人之四云中鹤可以对应鬼道,老大段延庆可以对应地狱道。这样对应仍显牵强,因为段誉也杀生,南海鳄神则既愚蠢又杀生又争强好胜,所以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对应一道,而是对应好几道。
既然人天六众可以囊括一切生物,而八部天龙也是生物之类,所以后者是可以划入人天六众的。怎么划,佛经上无载,不妨自己来。照我的理解,天神自然划入天人道,龙神、大蟒神、金翅大鹏鸟则划入畜生道(佛教所说的畜生包括人类之外的一切动物,像昆虫、鱼类、细菌、病毒,全是“畜生”),夜叉和乾闼婆同属于鬼道,阿修罗当然属于阿修罗道,紧那罗半人半神,可以划到人道或者天人道里去。这样一划分,八部和六道就有了对应关系,不至于成为互不统属的两套概念。
佛教常讲轮回和因果,划分八部和六道,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轮回和因果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比如说,如果这辈子不善不恶,下辈子还会托生到人道;这辈子积德行善,下辈子就会托生到天人道;这辈子争权夺利,下辈子托生阿修罗道;这辈子愚不可及,下辈子托生畜生道;这辈子好色贪淫,下辈子托生鬼道;这辈子杀生作恶,下辈子托生地狱道。
如果你追问:要是前半生积德行善,后半生杀生作恶,将来是托生天人道还是地狱道?或者反过来,前半生杀生作恶,后半生积德行善,将来又托生哪个道?如果一个人既积德行善,又好色贪淫,或者既愚不可及,又积德行善,或者既好色贪淫,又杀生作恶,将来又会托生哪个道?
至少就我目前读过的经文来看,对以上问题,佛经里没给明确答案。或许因为创教者不是程序员,没有穷尽一切可能的思维习惯,以致让轮回理论留下了一些小漏洞。
有漏洞的理论不足以模拟我们复杂到变态的现实生活,因为身兼多种道德特性的人实在太多,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发自内心地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同时,又经常包养援交女生;完全可以在暴打访民之后,又扶着老太太过马路;完全可以一边往牛奶里兑三聚氰胺,一边却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早早过上低碳生活。总之,现实的躯体实在太大,理论的被子实在太小,随便你怎么裹都裹不住。
幸好佛经里还有别的理论,可以为八部天龙、人天六众、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理论打补丁。举个例子,释迦牟尼讲过“三乘喻”,说某老头儿有仨小孩,在一所大房子里玩耍,玩着玩着,房子失火了,火势由外而内,越来越大,老头儿在门外高喊:“快出来吧,房子起火了!”仨小孩玩得高兴,不愿出来。老头儿又喊:“你们瞧,火苗子都蹿到屋檐上了!”仨小孩一个火苗也没瞧见,以为老头儿骗人,于是继续玩耍。老头儿没办法了,编了个瞎话说:“我给你们买了三辆玩具车,好玩得很,谁先出来就归谁。”小孩一听外面有玩具车,一个个都跑出来了。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这个世界就像着了火的房子,芸芸众生就像那仨小孩,我就是那个老头儿,我怕你们在尘世间饱尝生老病死之苦,劝你们逃出尘世,可你们沉迷于种种欲望,不愿意逃出,也看不到我给你们指出的苦难,那没办法,我只好编造一些说法,譬如八部天龙啦、人天六众啦、六道轮回啦、因果报应啦,来诱导你们逃出来。
三个玩具车就是“三乘”,着火的房子简称“火宅”,所以这个比喻既叫“三乘喻”,又叫“火宅喻”。“三乘”后来在古印度引申为大乘、中乘、小乘,代指三个大的佛教派别;“火宅”则进入魏晋南北朝的文人视野,代指多苦多难的漫长人生。不信您回头翻翻魏晋诗赋,陆机、谢安、陶渊明等人在文章里就动辄火宅火宅的。
那么好,有了教主释迦牟尼的比喻垫底,我们不妨可以这么理解:所谓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只是佛教劝人向善、劝人修行、劝人去贪、劝人清净、劝人不再执着的手段。
但我必须指出,这样理解可就落了下乘。因果报应或许不总发生,六道轮回或许存在漏洞,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理论却是经常有效的。一个人被洗脑,被代表,却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从来不去想想病根儿在哪儿,跟入畜生道有何区别?一个人贪婪,忙碌,紧张,郁闷,五内俱沸,如入油锅,跟在地狱道有何区别?更合适的理解也许应该是这样的:你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产生什么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就入什么样的轮回,不必等到来世,时时刻刻都有六道轮回,时时刻刻都有因果报应,时时刻刻都是现世报。用唯识宗的说法,一切因果、轮回,皆为阿赖耶识所变现;或者禅宗的说法更形象一些:境由心造,你有什么心,就入什么道,快乐时是天人,痴迷时是畜生,贪婪时是饿鬼,好胜时是阿修罗。
从“科学”的角度看,如果轮回和报应只是“境由心造”的演绎,那么轮回是真,报应也是真。如果轮回和报应是指天堂地狱投胎转世均为实有,那么轮回是假,报应也是假。可是,说其为真和说其为假,都落在下乘,因为它们既不真,也不假,既不实,也不空,既不科学,也不伪科学,既是比喻,又不是比喻。
天台宗有“二谛”之说,即法有两种,真谛和俗谛,世间法为俗谛,佛法为真谛。真谛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来准确表达。释迦牟尼说:不可说,不可说。不是他有什么***不能说,而是没办法通过“说”的方式来让受众领会佛教第一义。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根本说不出来。可是不说,受众更没办法领会,于是禅宗的机锋和棒喝应运而生,师徒之间答非所问,大打出手,甚至呵佛骂祖,指释迦牟尼为“狗屎橛”,无非还是试图通过这种变态表达来让学人领悟真正的佛法。当然,禅宗到了后来是越走越偏,唐宋以来,绝大多数禅僧和禅门爱好者(如雍正和林黛玉之流)是不“悟”的,可是为了表明他们已经“悟”了(“悟”者可以承受衣钵,住持丛林,享受名誉上和经济上的丰厚供养,对“不悟”者的诱惑是很大的),或者自以为已经“悟”了,也跟着答非所问,至少在形式上显得高深莫测。这些滥竽充数的家伙越多,我越对禅门失去信心。你问:你怎么知道他们滥竽充数?很简单,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得出来,谁要说一个参悟了上乘佛法的人仍然那么刻薄尖酸贪婪愚痴,打死你我都不信。
世间一切科学、科技、制度、法律,在佛门看来都是“俗谛”,因为这些都不是佛教第一义。可是细想起来,多达一万多卷的经、律、论,释迦牟尼长达四十九年的说法,又何尝不是俗谛?释迦牟尼说,他说法四十九年,其实没说一个字。为何?说的都是俗谛,没有一个字是真谛,真谛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推而论之,八部天龙、人天六众、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密宗所深信的种种神通、关于释迦牟尼的神异传说、禅门的机锋、净宗的念佛……都是俗谛,都可以视为假名。可是要没有这些俗谛搭桥,你我都无法抵达真谛,在这个意义上,所有俗谛又都为真实。
我的愚见是:真想修行的话,信轮回,比不信要好;信神通,比不信要好;信科学,不如信佛法;“迷信”越深,解脱的可能性越大。好比释迦牟尼“三乘喻”中那仨小孩,信外面存在三辆玩具车的,要比怀疑者更容易逃出火海。
一旦逃出火海,玩具车有与没有也就无所谓了。换言之,一旦你参悟了佛教真谛,佛经上的话是真是假也不再有意义,轮回是浮云,神马(神通)也是浮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过桥抽板、卸磨杀驴,这些成语恰好可以模拟一个修行者的参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