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柳传志如此感伤:联想正在付出代价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4-27 13:10
标题: [转帖]柳传志如此感伤:联想正在付出代价
柳传志如此感伤:联想正在付出代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4-26 15:30:23
  张建峰 摄
  本报记者 欧阳长征 李振华   北京报道   是用结果来证明过程,还是用过程来评判结果,这对于柳传志来说都已不再重要。4月22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这个中国最大PC厂商的创始人心中却异常沉重。   两个月前,由于未能完成2003年营业规模达到600亿元的目标,联想集团(0992,HK)被迫进行大规模的内部重组,同时裁员5%。一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文章———《亲历联想裁员,公司不是家》———更为此次危机之下的战略调整增添了几分沉重感。   两个月后,一切似乎归于平静。当人们满心希望能从柳传志那里探寻到联想下一步的宏图大计时,才发现此次调整给他带来的冲击,要比对任何人都来得猛烈和深刻。   “公司不是家”是对的   那篇因联想裁员而出名的网络文章,柳传志也看到了。尽管文章内容很委婉,几乎没有情绪化的语言,但他依然感到“很难过”。联想分拆前老柳手下的员工,不少也在此次裁员的范围之内,但没有人因此而找过他,更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释怀。   从1989年联想到香港组建公司,其间分分拆拆,有多少整建制的团队离开联想,柳传志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发生如此巨烈的产业震荡而给员工带来命运变迁,“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柳为此感伤。   如果抛开情感上的因素,柳传志依然认为,在企业之中,最根本的仍是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员工说‘公司不是家’是对的。”   对于联想这次裁员,外界更多的看法是:“领导犯下的错,只有普通员工来承担。”柳传志对此并不回避,“我实际上也赞成这种说法。”他认为,联想实施多元化战略三年来面铺得过宽,导致原来进入的一些领域现在可能停下来,而且是整建制的停下来,因此裁员已不可避免。对于裁员给一些员工所带来的影响,柳传志说,“这样的情况,只能要求领导人少犯错误。”   说到这的时候,柳传志微微直了一下身体:“我想对杨元庆说三句话。”   “如果今天从头开始做的话,你还是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必须要往前面冲。”   “做的过程中,要特别的小心,要爱护员工,真是因为战略性裁员受到影响的人,应该在内心感到抱歉,要做好妥善的安置。”   “作为股东的代表,一名董事长,你去打仗,十仗中有七仗打胜,你就是优秀的指挥官,认真的反省是一回事,但不能因为有一仗打败,就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徘徊不前。我想来想去只能说这三点。”   解释这番话的含义,柳传志又用了一个故事。“秦国和楚国交战,楚国大将子渝犯了错误,楚国战败,子渝最后自杀。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有人恭贺秦王打了胜仗,秦王却说,我之所以这么高兴,不是因为打了胜仗,而是子渝死了。”   选择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刻说出自己的期望,显然,柳传志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杨元庆目前面临的种种压力:“从1984年开始,包括我在内也是第一次看到IT行业出现明显的下降,联想现在的问题,应该由我这个董事长来负责任。”   谨慎的多元化之路   2001年,杨元庆和他的团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三年规划。   “光靠PC领域,要想做到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有一定困难的。”柳传志这样解释当年的选择,“联想要实现飞跃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进入国际市场,要么是向其他领域发展,而这两条路都不容易。”   进入国际市场,联想必然与国际级的PC巨头———戴尔、惠普和IBM碰撞,对于刚刚崛起的联想,显然略显单薄,这条路也许更加崎岖和波折,最终联想集团选择了多元化———这也是众多的国内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联想集团对此的解释是“国内市场更容易掌控”。   三年过去了,杨元庆没有完成最初的设想,当初的目标是到2003年营业规模达到600亿元,而目前仅仅是200亿元左右。   作为联想的老帅,柳传志仍然坚定地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客观地讲,联想付出的学费并不算多,三年中联想集团的销售额增加了26%,利润增加了56%,在国内这样的业绩还是不错的。”   不过联想集团已经开始选择了战略性收缩。   首先开始的是服务器市场。普通服务器领域的异常激烈竞争使利润压低到了最小化,联想主动选择了退出。不过杨元庆仍然做出了保留,在联想技术象征的高端服务器领域,绝大多数部门和人员仍然保存了下来,“技术对联想来说仍然是极重要的。”柳传志解释。   而被杨元庆列为B类业务的手机领域,联想也未打算退让。“手机市场的进入是属于战略的考虑,未来的信息终端到底是PC、笔记本、手机还是其他无线手持设备,目前还很难说。手机与PC有太多的联系,从增值性考虑,手机市场一定不能放弃。”柳传志说。   现在来看,联想集团向PC的战略回归已经成为柳传志和杨元庆的共同选择。根据联想集团内部调整的结果,在整体的业务分类上,将主要分为三种:核心业务、重点业务和其它业务。   个人电脑及相关产品业务显然属于第一类业务。但这也许仅仅是暂时性的,“只是阶段性的战略调整,目的是为了站稳阵脚,不会永远停留在PC业务之上,未来仍然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柳传志说。   与联想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柳传志直接掌控的联想控股却大举进入其他领域。联想控股旗下融科置地在2003年提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地产领域的成功使联想控股在投资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金融业没有理由不成为下一步的选择。   此前有消息传出,联想控股与高盛合作进入投行领域,将对海南证券进行重组,而投行元老级人物方风雷将入主海南证券操刀证券承销,为深入金融业布下一枚棋子。未来联想控股将如何动作引人关注,对此柳传志表示不愿多作评论,而对此前传出的联想控股欲参股保险业的传言,柳传志则明确表示了否定。   也许,现在的柳传志并不愿贸然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联想集团多元化的失利正让他开始慎重起来。   联想需要国际化的CEO?   多元化道路上的暂时挫折,使得柳传志和杨元庆更加坚定了走国际化的道路。   现在已经不难理解,联想为何会斥巨资来更换品牌及代替IBM加入奥运全球赞助伙伴计划。   根据联想此次架构重组的结果,国际业务的地位明显得到提升,开始与信息产品业务群、移动通讯业务和IT服务业务群在结构上并驾齐驱。其新任领军人物乔松表示,联想扩张海外业务将会首选欧洲地区,而笔记本及台式机将在海外业务中打头阵。在解释为何选择欧洲作为国际化首选市场时,乔松说,虽然选择亚洲一些市场国际化比较容易,但是市场总量较小,而欧洲市场则很大,“具体从哪个国家开始,还在研讨中。”   众多前往海外市场发展的国内企业中,不乏成功的先例。也许是处境相同,华为在2002年前后因为国内市场缩水而通过海外市场翻身的经历,使得华为的任正非变成了很多联想员工心目中的偶像。不过,柳传志坦言,不会刻意模仿华为的模式。联想走的是更为缓和的道路,“双方的目标可能一样,但选择的路径可能因领导人的风格不同而有所差异。”   海外拓展之路,是像华为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还是模仿TCL透过收购来实现。相比之下,柳传志更看好并购模式,“关于并购的计划,已经做过深入研究,将依据情况来实施。”   目前国际化收入仅占联想总收入的5%,还大多是依靠板卡业务而非整机。按照联想的计划,要在3-5年内使这一收入比例提高到25%-30%,难度着实不小。   首先面临的是资金压力。柳传志也承认,公司帐面上目前有3-4亿的净现金可以直接调动,但光靠这笔资金来实现国际化远远不够。“如果通过股市来集资,就目前的外部环境来看,投资者将会给联想施加更大的压力。”   另外,国际化面临着许多矛盾。国际化的采购、制造、设计、销售和流通,都将给联想带来新的挑战。诺基亚和戴尔之所以能在全球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缩短供货周期。不能说联想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却需要时间来研究和学习。   更为关键的是,联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巨头,更需要一位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世界级CEO。“对于最高层的人也就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人,中国是缺失的,联想与中国的其他企业一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柳传志说。   世界经理人资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丁海森甚至认为,不是说杨元庆永远不行,而是杨元庆目前还不具备将联想由一个十几亿美元的公司带进世界500强阵营的背景和信心。联想应该到硅谷或者华尔街请一位真正的世界级的管理精英,最好是外国人。   此前,联想管理层中很少有“空降兵”的先例,即使是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时,也大多倾向于从集团内部进行提拔。柳传志的解释是,“联想有自己的文化,联想在选择人时,最关注的是对联想价值的认同。企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我更希望管理层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通过联想的事业吸引人和留住人。”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不提倡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去判断:如果他从国外回来,辞去优厚条件来到联想,我想他一般是想做出一些事业的。当然这部分人很少,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比如说赵令欢,但能满足联想条件的人还是太少了。联想要自己培养的人,因为多年在联想的工作,我们都很了解他,风险会小得多。”   看得出,柳传志的用人方式至今仍对联想产生着最为重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联想系旗下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0861,HK),在进入新领域时都感觉不太顺利。2003年,联想手机销售状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而神州数码则干脆因为分销手机而巨亏。   面对这一困境,柳传志如今也颇有迟疑,“是自身培养人才好还是另聘好,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是不是国际化的CEO更适合联想?柳传志的回答是“不排除国际化CEO的可能”。但有一点老柳是肯定的,“我不会学倪润峰那样重新出山。”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4-27 13:24
杨元庆还是太嫩了。
作者: billdry    时间: 2004-4-27 20:36

就凭这些就下这样的定论?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4-28 10:43

以前联想是多少有志之士向往的地方,人才集聚自然方便得多。现在……

以前员工敬业爱岗,现在人人自危。慢慢你就知道了。

无奈啊!太可惜了,对企业形象的损失太大了。尽管他的这个措施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措施而已,但是由于它是联想,万众瞩目,媒体一炒作,负面营销的作用不要太大哦!

如果你的联想的竞争对手,正在和他打相持战,你会放过这个机会吗?不会。

其实,柳和杨的心估计也在滴血,因为现在这个问题对联想造成的影响是用金钱都挽回不了得。但是如果改革的速度慢点,损失的是金钱。毕竟联想在国内的根基很深了。

天命如此啊!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4-28 10:51

如果有危机营销高手,现在可以出手了。:)

插一句,一个公司,如果对自己的内部的老员工都可以如此的无情,那么对于供应商和产品相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个人看法。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4-28 10:53
兔死狗烹,唇亡齿寒!
作者: 耳朵    时间: 2004-4-28 14:51
你好帅啊~~~~~~~~~~~~~[em08]
作者: sunnyskay    时间: 2004-5-9 01:14
以下是引用耳朵在2004-4-28 14:51:06的发言: 你好帅啊~~~~~~~~~~~~~[em08]

呵呵,说得对啊!他人帅,学问做得也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9 1:14:52编辑过]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9 10:17

谢谢,不过还是请勿灌水。

事实证明当初联想的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是不太好的。如果不是因为联想是国内PC的老大的根基的保护,早就垮了。


作者: sunnyskay    时间: 2004-5-9 12:07

请问zhaoleslie兄

联想赞助奥运,联想会成为三星吗?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9 15:02

我感觉联想暂时成不了三星。

首先技术优势没有,其次人才优势没有,再次品牌优势没有。

虽然三星从表面上看是从事消费性产品行业较多,实质上他的根基还是高科技和工业。

半导体和工业是三星能够发展壮大的基础,三星悠久的历史和企业文化是联想难以企及的。

尽管赞助奥运会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宣传企业自身。但是如果连平时的广告营销都作不到位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赞助奥运会广告。

举个例子,如果INTEL在行业内很厉害,一切都很到位,但是他不甘心只经营它的芯片行业,想跨行业经营,拓展公司的经营领域,或者想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这时候参加赞助奥运会将是一个好的方法。你可以通过全球的卫星,把你的广告中的信息传播给你的受众。

联想赞助奥运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拓展海外市场?联想现在有什么能力拓展海外市场?技术还是营销?好像都没有。板卡你能做过ASUS吗?不能,高端低端都没有能力。只有整机有点希望,但是最近联想的整机也在走下坡路,没有创意,在中国整机可以依靠低价优质打开市场,在国外情况就不一样了。1000美元的消费能力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太平常了。所以在国外销售整机,其实销售的是概念,服务,稳定,速度,功能,时尚。价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当初联想在中国的成功是由于其价格和服务策略的成功,在国外是不能再适用的。

我们再等等吧!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9 15:06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在发展中求新求变,力图做到最好。

TO BE FIRST CHOICE.

坚持就是胜利!


作者: sunnyskay    时间: 2004-5-9 15:49

说得太好了!佩服,受益!

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三年战略规划失败,宣布重新回归PC。

国内体育营销界一般公认的赞助费与市场营销费的比例是1:4,

市场费用5亿元左右。

联想必须为此投入赞助费10倍的费用即50亿,联想有这样的能力吗?

否则单纯的赞助投入就是浪费。 值得深思啊!


作者: trd010    时间: 2004-5-10 16:12
失败的多元化战略!事实上,大家认为多元化战略非常成功的GE,其多元化战略的失败现在也慢慢显现出来。比如大家认为GE多元化最成功的就是进入金融业,金融业销售额占GE总销售额的75%,但其仅仅贡献了25%的利润!联想和GE,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等方面比较,实力如何??不失败才怪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0 20:37

GOOD EXAMPLE.


作者: 临界    时间: 2004-5-12 14:29
不要相信鳄鱼的眼泪。实在没有看过几个人用联想电脑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3 11:21

没有几个人用,但是有企业用呀!:)

看城市的。城市的差异相当大。


作者: bairimeng    时间: 2004-5-13 11:47
以下是引用zhaoleslie在2004-5-9 15:02:03的发言:

我感觉联想暂时成不了三星。

首先技术优势没有,其次人才优势没有,再次品牌优势没有。

虽然三星从表面上看是从事消费性产品行业较多,实质上他的根基还是高科技和工业。

半导体和工业是三星能够发展壮大的基础,三星悠久的历史和企业文化是联想难以企及的。

尽管赞助奥运会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宣传企业自身。但是如果连平时的广告营销都作不到位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赞助奥运会广告。

举个例子,如果INTEL在行业内很厉害,一切都很到位,但是他不甘心只经营它的芯片行业,想跨行业经营,拓展公司的经营领域,或者想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这时候参加赞助奥运会将是一个好的方法。你可以通过全球的卫星,把你的广告中的信息传播给你的受众。

联想赞助奥运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拓展海外市场?联想现在有什么能力拓展海外市场?技术还是营销?好像都没有。板卡你能做过ASUS吗?不能,高端低端都没有能力。只有整机有点希望,但是最近联想的整机也在走下坡路,没有创意,在中国整机可以依靠低价优质打开市场,在国外情况就不一样了。1000美元的消费能力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太平常了。所以在国外销售整机,其实销售的是概念,服务,稳定,速度,功能,时尚。价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当初联想在中国的成功是由于其价格和服务策略的成功,在国外是不能再适用的。

我们再等等吧!

个人感觉联想在pc上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从开始推出幸福之家到一键上网,纯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用户却很有用啊!对需求理解挖掘的比较深入啊,现在又按行业细分市场产品。

联想今天是遭遇了挫折,但不见的人家什么都不行,ibm还痛苦过好多年呢,差点完蛋了。


作者: bairimeng    时间: 2004-5-13 11:49
补充一下:我不是联想的,所了解的资料都是媒体上来的,或者跟他的代理什么接触得到的信息。可能又不准确!但我希望能够多角度看问题。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3 21:41

伸双手双脚同意:联想在国内PC的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进的慢也等于在退!


作者: 这儿不错    时间: 2004-5-14 09:27
看见大家讨论,我也说几句.联想现在反思多元化错误,重回pc行业,姑且不论他的收缩是对是错?还是迫不得已?但他做奥运会的赞助商真是看不懂,联想卖东西本来就是终端和渠道并举,好象还是渠道为重,做赞助商的想法是不是联想想在终端上下更大的力气,要做到全中国都知道?其实联想的目标消费群要知道的早就知道联想品牌了,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了也不会由潜在消费者变为购买者,花这么多广告费还不如在价格上和渠道上并重!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4 13:04

是啊!

目前在商用低端机器方面DELL是他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而个人电脑方面HP是他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

笔记本方面ASUS和DELL都是巨头。联想根本没有力量在此层面抗衡。

IBM,SONY之类的,由于产品线不同,定位不同,冲突不大。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4 13:10

名校背景只是进入社会的一张名片

  “名校背景只是你的一张名片。”工作了近四年的小管面对炒得沸沸扬扬的“废物”之争,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小管是北大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商业银行,现在已经升职做客户经理。

  毫无疑问,小管属于混得比较“滋润”的毕业生,被划出“废物”之列。在问及名校背景对他找工作是否有利时,小管很肯定地回答:绝对。他告诉记者,招聘时用人单位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和学校,但一旦到实际工作中,名校和非名校之间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考进名校可能只是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强,而工作能力是在实践中检验的。”

  “越是名校毕业生,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小管认为,现在社会把名校毕业生炒得太过了,“关注度太高,并不利于学生得发展。我和很多人一样,巴不得自己的学校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工作以后就明白了,关注越多,加在你身上的砝码就越重。”

  在他看来,企业和学生双方的过高期望是造成名校毕业生成为“废物”的重要原因。社会的过度关注错误地影响了企业的判断,使他们以为名校毕业生每方面都很强,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也受到此类误导,自视甚高而忽略了实际能力,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他的看法在社科院研究员王震宇那里得到印证,王震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对名校学生期望值高是正常的,但要适度;同样道理,名校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也应当适度。

  被过度关注成为名校的难言之隐

  实际上,社会的过度关注所波及的不仅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还影响到了名牌大学自身的发展。

  在采访中,虽然清华等名校不愿承认社会对他们有过度关注的现象,但从高频率的曝光率已经可以窥见一斑。而北大的赵为民老师则坦言,现在社会对于北大,的确是过于关注了。

  “说实话,北大的确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赵老师所指的“好的环境”,是希望媒体和社会对学校的事务能关注少一点,为北大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氛围。“过度关注让学校不能很好地发展教育,我们希望更加安静一点,不要动不动就拿北大说事。”他告诉记者,北大现在已经刻意低调,他们希望能务实、稳妥、扎实地进行一系列工作。

  由于北大的特殊地位,几乎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甚至它的动态成为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的风向标。记者在网上用gogle搜索引擎随意一搜“北大”,出现的相关信息就多达1,600,000 条。

  而在记者和一些名校教师的私下交谈中,他们也承认,目前社会的过度关注让学校和学生都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和一些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学校相比,这些名校不仅要在教学、就业、科研方面起到楷模的作用,甚至一些常规性的日常事务也会被认为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的结果无疑会令它们如履薄冰,缩手缩脚。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震宇举例说,比如学校在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改革措施时,本身就还在摸索中,但因为地位特殊、关注过度,可能发展成全国都要以它作为榜样,毫无疑问不利于学校的改革。

  而另外一些专家的观点是,过度关注不仅对学校的日常校务工作造成压力,也会对学生造成压力,甚至引发他们产生不正常的心态,盲目乐观、荒废学业,这是产生“北大废物”的根本所在。(来源:千龙新闻网)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8 08:58

联想在中国市场遭戴尔逼宫 专家质疑其海外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sina.com.cn 20040518 08:09 新浪科技

  相关文章:一季度亚太区PC销量排名出炉 惠普联想伯仲之间

  方兴东:联想怎么办 渴望中国IT领头羊重新雄起

  新浪科技讯 根据IDC近日发布的数据,由于政府和企业客户的大幅度增加,戴尔在中国PC市场已经对联想的老大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E歌时代来临了!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飞鱼大赛秀出你的风采

  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在亚太地区的PC市场中占据了10.9%的市场份额,而戴尔的市场份额为7.3%。尽管在市场份额上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领先,但考虑到这一时期双方在市场中的增长速度,联想为19%,而戴尔则达到了52%,联想的领先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IDC资深研究经理布赖恩-(Bryan Ma)表示,戴尔在厦门开设的工厂对于该公司赢得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订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BC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专家理查德-(Richard Wong)指出,由于联想开始将计算机和手机的销售重心转向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其它地区,因此在中国本土同戴尔的竞争中反而体现不出资源上的优势。

  理查德-黄表示:“未来中国PC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海外企业将会给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HSBC是联想的第二大私人股东,排在摩根大通之后。此外,联想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控制了该公司57.3%的股份。IDC的数据表明,截至20031231日,联想在中国市场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在所有PC厂商中排名第一。

  花旗集团的分析师科克-(Kirk Yang)指出,尽管戴尔目前在中国市场仅排名第三,但是随着其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到2004年底该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超越惠普攀升至第二位。布赖恩-马表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投入非常大,同时也赢得了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支持,而此前这部分客户通常会选择联想。”

  今年第一季度,戴尔在中国市场PC的出货量同比增加了48%,比该地区的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了3倍以上。同时戴尔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了35%,超过了其在全球的22%的增长水平。戴尔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资深副总裁比尔-阿梅利奥(Bill Amelio)指出,戴尔在厦门的工厂仍然有扩展的空间。他说:“我们希望将公司在市场上的增长速度达到整个产业平均增长水平的3倍,并一直保持下去。”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在亚太地区,惠普第一季度在PC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为10.8%,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1.6%IBM的市场份额为7.4%,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7.9%。目前,IDC还没有公布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各PC厂商所占市场份额的详细报告。

  近段时间以来,投资专家纷纷对联想的海外战略提出了质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经营好这一市场足以保障联想销售额的稳定增长,而过度的追求向海外市场扩张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它意味着高额的支出。在截至1231日的第三财季,联想的销售额中有90%来自于中国本土。(飞仙编译)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8 08:58

方兴东:联想怎么办 渴望中国IT领头羊重新雄起

--------------------------------------------------------------------------------

http://www.sina.com.cn 20040512 16:11 新浪科技

  作者:方兴东

  在过几个月,就是联想成立20周年的大喜日子。联想20岁生日将如何度过,是欢乐还是悲凉?是振奋还是低沉?这已经是一个格外紧迫的问题。博客中国从去年就开始构思和策划做一个联想20年的专题,现在看来下笔越来越沉重了。不知该如何把握。

  前几年,联想如日中天之际。自己一直觉得联想存在诸多问题,对其前景实在不敢乐观。因此写过很多文章批评联想,包括批评“贸工技”的思想,批评联想对媒体的操控,批评联想对倪光南的不公平处理,联想强势的企业文化,联想明显的错误投资战略和多元化等等。由于媒体上一片“赞美”之声,因此,我也就下笔从来不客气。

  批评的根本原因完全是自己看着许多事情和迹象心里难受,一种担忧,一种着急。而现在,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经常看着联想的股票走势,心里比过去更加沉重。看到联想股票重新跌至2.2元,接近一年最低点,几乎只有年初3.90港元的50%略多,跌去将近一半了!而且跌势好像还没有停止,迹象毫无重振雄风的样子,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最後交易

  再看到最近联想PC亚太排名被惠普超过(争议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联想老大的地位不但没有巩固,而是开始动摇。这个趋势下去,再过一个季度,就无须争议地沦为老二了)。更是觉得天空灰暗:当下中国传统IT业的格局简直像走向一个烂摊子了,这如何是好?

  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希望联想能够重新雄起。在IBM、惠普和戴尔等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凶猛的时刻,联想不能徘徊,不能打盹。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局面!赞助奥运、裁员、重组和更名等都还没有看到任何起色。杨元庆的低调和沉默无法缓解外界的关注、忧虑和猜疑。

  联想如何才能走出低谷?如何才能重新崛起?这些问题成为自己思考的重点。继续批评联想已经不是一件让我兴奋的事情(当然,联想的不足和缺点,我们依然直言不讳,批评联想没有必要任何顾虑)。那么,我能做点什么?我们大家能够做点什么?

  作为中国IT业的领头羊,几乎引领了产业的一个年代。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谁也不会希望联想从此下滑。我们能够如何帮助联想思考,如何支持联想的奋起?这些问题思考起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次在美国开会期间,有好几个发言者提到联想,都依然使用“legend”这个被换掉的名字,没有人使用lenovo。而我自己在讨论时,使用了一次“lenovo”,人家根本一头雾水。让我重复了好几次,对方都摸不着边,不知道是中国的何方神圣。最后我说了“legend”人家才恍然大悟,但是依然不知道如何拼写,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换名。显然,这次联想换标,虽然说是为了国际化,但是,新标识其实根本没有国际化。要让国外人“学会”lenovo这次新词汇,熟悉这个新词汇,可能是很多年、花费巨大资金的巨大工程。

  还有奥运赞助一事,业界诸多的担忧、置疑和批评并不是无事生非。

  联想这些年做得很多事情都有点莫名其妙,很多举措好像比诗人做事还脱离市场现实,脱离市场效果,好像都是凭着一种即兴或者自我的感觉,都根本不到问题的点子上。这几年来,综观联想的举措都有点“梦游”的症状,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放眼中国电脑业,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人们骄傲和欣慰的公司,这一切究竟为什么?联想的困境,对整个中国IT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杨元庆也是业界最好人选,不可能有人替代他的位置。但是,杨元庆的确需要做得更好,需要更加开阔。

  很多问题,如何从外界第三方的角度来理性评判,能够让联想管理层对很多可能潜在的错误和问题及早有所觉察,让一切回归正确的方向,真正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者,当然,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身份,也有我们的价值和作用。批评依然对于联想是良药,但是,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得比批评更多、更多。

  还不清楚,但是,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

  转眼之间,联想从强者变成了弱者,并不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看来,我自己也得买一台联想电脑,做联想的忠实用户。当然,纯粹个人的选择。

  有更好的角度和更积极的方式吗?让我们一起思考!


作者: 这儿不错    时间: 2004-5-18 15:29
是啊,名校给学生的负面效应是很大,但不是名校给学生的负面效应也很大,这是一把双刃剑.北大的名气有多少是他自己炒作出来的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联想的换名与其说是一场错误,不如说是个战略调整,站在联想的百年历史长河来看(如果他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话),现在的失败和调整都是前进途中的沧海一粟,最重要的是联想得知道自己准备做什么(战略)?想要做什么(远景)?怎样才能做到什么(战术)?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8 16:06
希望,联想还能一路走好!
作者: whleaf    时间: 2004-5-18 17:47

不同意如下看法:

插一句,一个公司,如果对自己的内部的老员工都可以如此的无情,那么对于供应商和产品相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对于一个成功运营的公司而言,如果发现不合适的人员在不合适的岗位上时,必当应该进行更换,而不是因为老员工就迁就。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8 22:34

 同意您的说法.

所以,一般成熟的企业在把好了招聘关后.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不适合的岗位,没有不适合的人.对于在某个岗位工作的不是非常理想的员工一般采用换岗,而不会轻易抛弃他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

承认老员工是会有一定的惰性.但是在联想这样的企业,相信不会有多大的惰性,也不敢有多大的惰性.

另外,现代管理对于岗位适合人才虽然强调要及时的淘汰,但是你可以参考一下跨国公司,一般都是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

相对而言,越是成功的企业,一个岗位的稳定性越是强.对于老员工的待遇更是好的难以想象.比如提早退休,优先股权,丰厚的退休金,退休补贴等等!

理论和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理论上需要通过不断的更新来达到岗位效率最高,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工作岗位上是人,不是机器,新的机器可以保持最高的效率,但是人不是,新人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效率.

当一个岗位换了新人,所有的关系需要重新建立,所有的工作需要交接,然后当旧的关系被打破后,许多老客户对新的联系人是否满意都是X.


作者: 这儿不错    时间: 2004-5-19 09:49
公司和员工都需要磨合,但从管理上来看,找到合适的人比找到合适的岗位要困难.联想并不是因为他裁人就会遭到大家的质疑,而是因为他裁人的态度和做法才遭到大家的批判,至少应该尊重员工,员工才会尊重顾客.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19 10:36

是的,太伤很多人心了,特别是在联想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的人;以及所有爱它,支持他的人。


作者: 这儿不错    时间: 2004-5-20 16:43
联想以前能成功只能说明以前的联想人很努力;联想现在陷入困境说明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跟上就是成功,跟不上就是落伍.加油,联想.
作者: yuyuyuan    时间: 2004-5-20 23:34

中国Pc业务前几年急速发展是有几个因素的:

1 D版在中国的盛行,对Pc以及相关行业有了巨大的推动力!

2 中国有喜欢一窝蜂抢占利润行业的恶习,波及所有的行业,哪怕高科技产业也不例外。

3 国内生产资料的涨价,其实不是起于粮食调价,早就开始了,原因是出口增加。因此,产生了两个现象,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利润空间的压缩。

4 联想企业其实和国内的海尔等大型企业一样,都面临着好多困境,其实是管理和人才的困境。就像某位仁兄说的,联想缺乏执掌帅印的领军人物,能够拓展海外业务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入世以后,大部分行业都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境况。但是同时也说明国内企业在产能大量过剩的情况下,还有海外市场的机会。宏基在欧洲市场就作的不错,但是说老实话,宏基在欧洲确实是畅销品牌,主要因为廉价产品而已。宏基是国际化企业,而且有很强的市场能力,开发国际市场的能力。怎样作好国际市场的营销策划很重要,不得不说,联想确实需要和合适的人才去发展这方面的事情。不是找一两个外行出国考察两三次就可以了。

5 警惕海外市场的变化趋势。美洲(北、南),欧洲等有他自身的文化特点,尤其是欧洲。美国人是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苹果电脑和笔记本那么畅销你就知道原因了。不过,你要说服一个欧洲人去认同美国人的价值观就很难了。市场营销观点也是一样,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欧洲人比较保守,普遍是这样。因此,要想打开欧洲的大门,肯定是要进行很全面和详尽的市场细分。否则,你连一个合适的渠道都找不到。

以上纯粹属个人观点。我们是关起门来讲话,但是对外,我们还是希望联想能够早日进军大面积的海外市场。反对任何形式的使用学院派的观点。通常有局俗话,如果要想去搞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就去大学教书吧!


作者: yuyuyuan    时间: 2004-5-20 23:52

提到三星和英特尔,同联想是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你从产业链就能看出来。三星和其他几个大的日本企业都是在作垂直产业链的业务,同时他们的整体协调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尤其是三星,整个IT产业链的部分基本全部涉及,但是他也通过多种控股方式来利用外协工厂来作。而英特尔是典型的专业化盈利的公司,就是那句老话,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战略,就是要协调利益关系,放弃一部分,而取得另外一部分的思考方法。另外,华硕ASUS是作中高端主板的,华硕也是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不能说不对,他的本意是要增强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总的来说,联想的多元化是对的,不过对国内市场的饱和速度和发展进程不是了解的十分彻底,同时也不能排除在战术上的失误。联想在好多大学校园的订单往往都是那些很便宜的机器,很便宜不过性能马马虎虎。这就影响了现有的、未来将有可能的最大的目标市场之一的大学生,总体上形成了联想是一个质量很差,但性价比较好的品牌,这同联想拼命想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的意图是相悖的。通常要做多元经营的企业,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扎实的根基,然后才能涉及另一个行业。可是,联想在IT产品最大的目标市场中的品牌形象其实没有形成坚实的印象,在这种背景下的多元化经营,有了很长远的计划,但是根基是不稳的,有潜意识危机;在其他行业的营销作的不好,市场计划也很粗糙,还是沿用PC的推广方法,根本不行,战术上失误。决策陷阱就这样形成了!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21 09:11

说的好呀!

顶!

联想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其实就是他以前所积累起来的老问题。只是由于以前公司发展快,业绩好,所有问题都被光环掩盖了!现在业绩一有问题,所有的焦点都转移了。

不过再提到三星,我个人认为联想和三星还是不是一个档次的企业(不是贬低我们的联想)。三星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且经过多年的运作和摸爬滚打,其在其管理方面和市场开拓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三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也是联想不可企及的。这也是三星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支柱之一。

虽然三星在中国对工人的压榨是很厉害的,可是就平均收入水平肯定要比联想高的多。同层次的员工收入比较而言。所以,其在收入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另外,对于管理部门的员工其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小的。加班的话加班工资照发。

不会像联想那样让你免费超时工作,到头还搞个末位淘汰,不加班的嘿嘿!

对于工人是比较苛刻的。不过联想不还是一样吗?


作者: buglist    时间: 2004-5-24 16:28

楼上的兄弟对联想了解的还真不少呀。"不会像联想那样让你免费超时工作,到头还搞个末位淘汰,不加班的嘿嘿!"实际上联想跟三星还差一大截呀!人家就技术一项上就比你高出了许多.况且他们的营销很成功,在广大中国用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最主要是他们的产品新颖,质量好啊!

现在许多的公司对工人都是比较刻薄的,中国企业(海尔,联想)和外国都一样了.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25 11:29

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你会听见或者参加一种会议:“务虚会”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我一直认为人要务实。

可是就是有这种会议长期存在在许多企业中。会上大家吞云吐雾,大发感慨,交流思想,不知所谓。然后,就是散会,什么都没有解决。真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 虽然许多企业口口声声说要提高效率,精简人员,消除文山会海,可是这样的会议还是少不了的。可能这就是中国特色吧!


作者: wsbsmn    时间: 2004-5-25 11:44
简单总结,集体务虚,个人务实,真理呀呵呵哈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25 11:49

既然说起三星,偶就谈谈三星吧!

我们这里联想没有厂,只有办事处!不过三星有四五家厂,从半导体到消费电子产品都有。

三星在这里,大家都知道韩国的管理人员(住载员)是很腐败的,同时也是非常苛刻的。我们这里三星也出现过,一次上司让员工下跪,一次上司打下属耳光的事情,那时真是群情激奋啊!但是,工人还是正常开工。

在我们这里,三星的收入水平是在外资企业中属于中上水平的,由于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成熟,所以个人岗位职责相当清楚,超负荷工作一般只存在在工人当中。不过也符合劳动法。

另外,前面提到的腐败。哈哈,最腐败的就是中国人了,每次勾引韩国管理人员的都是中国女人,每次贿赂他们的也是中国人,溜须拍马的也是中国人。

是在中国他们学会了所谓的吃喝玩乐,泡妞。在中国可比在韩国舒服多了,到处都有中国人捧着他们。哎!悲哀啊。

再说员工吧!由于公司庞大,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不过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热爱这三星。在这里虽然等级制度明显,但是你的努力还是会被承认,虽然这里腐败,但是还没有烂到根,因为管理人员是轮换制的。虽然这里收入不高,但是还是可以让你的生活有保证。让你能买房,外地的员工,提供几乎免费宿舍。而且这里只要你老老实实干活,你的不会失业,你的工作生活还是很稳定的。

所以你可以看见有很多青年人热爱着三星。尽管他有N多的不好。可是它有那么多的好。

是大家都看得见得好,而且对大家又是那么的重要,满足了大家的基本需求。而它的不好却只是一部分人能看见得。

虽然我对三星没有什么感情,不过我还是挺佩服三星的。能让我那些从三星出来的朋友至今都有着深深的眷恋。虽然也苦过。


作者: zhaoleslie    时间: 2004-5-25 11:57
加上一句,三星现在的工资水平和欧美企业比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哦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