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老板为什么要读EMBA

[复制链接] 1
回复
10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2-7 13:2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俏江南老板张蓝讲她过去的事。

   90年代初,她带了两万美元回国创业(在加拿大打工挣的),做了一个阿蓝酒家,卖粤菜的。后来又做阿蓝鱼翅海鲜酒楼,阿蓝夜总会,还有房地产中介,手机经销,总之什么挣钱做什么。做餐饮让她挣到了钱,更多地是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但主要发家还是来自于炒股票,她投资于上海汽车、中国石化等,几年间翻了多倍。据她自称,到99年的时候,她把所有的店卖了,套现6000万。

  张蓝自我总结,这个阶段是原始积累的阶段,积累资金、管理还有商业经验。她证明了自己是个很好的生意人。但她所做的事情,还都是红海,没有特别之处。

  2000年,张蓝思考了很长时间,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她自称一直有梦想要做一个中餐品牌,但不同于麦当劳、肯德基的大众路线,也不是唐人街那种廉价餐馆,最后她选择在北京CBD核心区国贸开了俏江南的第一家店。一个高端商务中餐品牌开始雏形。之后,她不断在五A写字楼开店,又做了兰会所等。期间没有贷过一分钱,也没有引进过风险投资,张蓝放弃其它生意,专心做这一个事业。

  这个阶段是张蓝自称的创造一个品牌、打造一个事业的阶段,她花了很多时间去商学院上课,把生意经验和学习心得结合起来,找到了确立品牌的诀窍,攻克了餐饮业的标准化管理。如果说2000年前创业是为了改变命运,那么之后就是发现机会,实现梦想。

   还是张蓝的故事。1999年,她把原来的生意统统转手的前后,先是去北大光华上了一个总裁班,接着又去中欧读了一个EMBA,读完没歇着,又去长江商学院读了CEO班。

  像张蓝这样辗转各大商学院的企业家,据我所知还有不少。比如赛维太阳能的彭小峰,先读北大,也上过长江。还有现在很红的炎黄健康传媒的赵松青等等。她们为什么一读再读商学院呢?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当然是积累人脉资源,在中国做生意,没有关系不行。比如赵,是做广告行业的,她需要客户,需要做关系,商学院同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炎黄的投资正是赵的清华EMBA同学帮忙拉的。

  但张蓝的说法不同,她说自己这行是开门做生意,来得都是客,做得是实业。而做实业最重要的是管理,她自称在商学院里学到最多的是管理的方法。比如如何给餐饮业制订流程标准,如何运用信息化,如何打造品牌,如何管理好现金流,如何绩效考核等等。这一下子让俏江南从成千上万家中餐馆中脱颖而出。彭小峰也谈到过读EMBA对自己的启发。他做赛维之前是做劳保用品的,生意做到上亿就做不上去了,也无想象空间。后来通过学习,知道了施正荣,知道了新能源产业。很快跟自己的商业经验结合,三年就创造了一个市值30亿美金的美国上市公司。

  在中国,40岁上下这一代的生意人很多是白手起家,靠转轨时代的特有寻租机会而发迹,靠个人权威和能力掌控企业,他们洞察人性,深知国情,不乏手腕。但普遍缺乏两个东西:一个是科学管理的方法,一个是前瞻性比较性的视野。这往往使他们的生意做大之后就难以突破。商学院恰好提供了其所缺的东西东西。一群老板在一块,系统学习西方哪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交流经验思想,了解国外的最新趋势和标杆企业。所以,中国商科教育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EMBA比MBA有用。事实上,这可能也是商学院对国内商界最大的贡献。因为中国这一代老板成长的土壤是完全没有商业氛围,或者商业氛围被异化的。而欧美甚至印度的企业家在20-30岁时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其整个经理人阶层大多也是受过系统商业教育的。所以,很多人需要通过EMBA或者各种总裁班来补课。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曾经说商学院无用,还有人说企业家精神是无法后天培养出来的。我过去也曾有同感。在没有多少真正的商业实践之前,就教一堆管理方法,完全是纸上谈兵。当然这主要是指MBA教育。

  我的新认识是,管理教育课堂应是一个让管理者们反躬自问、体会他们的工作经验,并系统提高的地方。通过类似EMBA这样的学习,那些老板们身上的企业家精神火种非但不会消磨,反而可能会得到更大更有效地释放。

沙发
发表于 2010-2-7 22:28:08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