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大学生就业遭遇“三重门” 就业指导专家对症把脉

[复制链接] 2
回复
103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3-30 16: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2009级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两个字褪去了光荣与梦想的光环,更多地承载着关于就业的压力和成长的阵痛。

伴随着求职进入冲刺期, 正在求职路上奔波的他们到底心存哪些困惑?这些困惑又该如何化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山东工商学院6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并邀请到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处的周金刚老师一起探讨,试图找到更具建设性和指导意义的答案。

渠道不畅 就业信息缺失

“虽然国家和省市出台了相关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工作岗位到底在哪里?从哪里才能获得准确可信的就业信息?”面对记者,6位大学生同时道出了对求职渠道的渴求。

“对我们来说,岗位信息是最重要的,可现在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实在太少了。”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的赵彦方从春节以后开始踏上找工作之路,除了参加了几场本地招聘会,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互联网上搜集就业信息,发送简历,然后就是等待。 “到现在我一共获得了四次面试机会,但结果都不太如人意。许多最新的消息无从得知,很担心因为信息的缺乏而与感兴趣的工作失之交臂。”

对此,其同班同学朱晓春也深有体会。“一般大企业要求很高,许多不错的中小企业也成为我们就业去向的不错选择。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难得到这些企业第一手的招聘信息。”他认为,信息的不畅通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潜在机会。

就业信息的缺失是现实,但问题还远不止这么简单。金融系的邓磊告诉记者,不少用人单位发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不少同学参与了考试,都没有了下文,“打电话也找不到人”。网上投递简历虽然省时省力,但大部分得不到回复,无法获知用人单位的真正态度和意图。“有时候像是走入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

【专家声音】: 主动出击 “鸿沟”变“通途”

“对于横亘在大学生面前的就业信息鸿沟,各高校和人事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但要有效获取就业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关键还是要靠毕业生摈弃‘等’、‘靠’的想法,主动出击,争取机会。”周金刚老师表示。

他告诉记者,临近就业,各高校网站都会随机发布一些用人信息,求职者要注意密切关注。“不少考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很多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即使投了简历,也很难去面试,最后不了了之。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网站提供的岗位会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用工信息,大学生不要忽略。”此外,当地人事部门的官方网站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渠道。如果考生钟情某种行业职位,可以先查询本地行业内的企业,然后登录企业网站或与企业人事部门直接联系,寻找工作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应届生要对投出的简历“负责”,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有时候,一个电话就会带来新的工作信息和工作机会”。

■“经验门”难跨 求职屡碰壁

因为经验不足而被拒之门外,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求职共同的遭遇。

编辑出版专业的李光云告诉记者,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她在求职中屡屡碰壁。许多单位在招聘时对工作经验的明确要求,让这个看起来很安静的女孩不得不放弃心爱的专业。“为了增加工作阅历,我曾一个人应聘到上海一家化妆品公司做文员。但因为没有经验,工资每月只有800块,这在上海要维持基本的生活都有些难。”谈到这些,李光云显得很无奈。

邓磊也有此遭遇。去年年底,他顺利经过面试和笔试后,应聘到本地一家证券公司。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实习期竟有10个月之长,“这期间没有任何工资待遇,实习过后也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的转正。”邓磊说,当时单位说我没有工作经验,因而无法立刻给予工作机会。令他很为难的是,面对这样的机会,当地要不要坚持下去呢?

“工作经验是企业对我们工作能力认定的一个标准,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这样的硬性要求是不是有些不太公平?”社会保障专业的吕宏川困惑地说。在他看来,“工作经验并不等于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考量中应更多侧重应聘者对工作岗位的描述和热忱,以及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实践活动表现。

【专家声音】: 先就业再择业 等待“柳暗花明”

求职“经验门”背后,是对考生就业观的一种考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讲,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并不过分。在目前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应该学会‘曲线救国’,通过先就业积累经验,提升眼界,再选择要不要重新就业。”周金刚对记者说。

“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影响举足轻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以此为借口不就业。“周金刚说,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时瞻前顾后,要求一次性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失去的不仅是锻炼机会,还有应对复杂社会的信心和竞争力。用人单位之所以看重从业经历,不仅因为可以减少培训成本,也是对求职者个人定位和竞争能力的一种检验。因此,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求职陷入“经验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因此而失去信心和战斗力。

周金刚老师建议,应届生不防放平心态,先就业后择业,积蓄“柳暗花明”的力量。即使是找份兼职、实习岗位或者参加职业培训,也能给求职心态带来积极的变化。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如果县级城市或者乡镇农村有更好的机会,你会选择去那就业吗?” 面对这一问题,6位受访者中只有2两位大学生迟疑过后点了点头。现实环境与理想的差距,让不少大学生在工作机遇面前“望而却步”。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我找工作基本不选择农村和乡镇,县级城市也甚少考虑。”老家在河北沧州的刘晶坦言。在她看来,既然选择在外闯荡,城市机会总是多于农村的。吕宏川也认为,环境因素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都想努力留在城市,而生在城市的同学就更不会想到乡镇去。这是个很难破解的怪圈。”

朱晓春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好友应聘到烟台县域一家知名的企业,对公司给的福利待遇都很满意,但干了三个多月还是选择辞职。“他说他受不了出门就是农村的感觉。内心的苦闷让他时时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继续漂泊了。”

尽管如此,朱晓春还是受访者中表示愿意考虑县域中小企业的少数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在文登一家公司找到了实习的岗位,不久就要启程前往。“实习期间的工资是每天15元,补贴7元,管吃管住。除去生活费,一天也就挣8块钱吧。”虽然眼前的待遇有可能让之后几个月的日子变得拮据,但他说更看重这家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30多位的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提供的平台,“我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忍过最初的艰难,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专家声音】:勇敢“出走” 广阔天地守护梦想

“环境因素已构成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听了几位大学生的求职心声,周金刚表示,不少烟台县域企业来学校招人,尽管开出的待遇相对丰厚,甚至将员工住房计划纳入福利,也还是很难吸引到急需人才。“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心态和吃苦能力还有待历练,同时也表明县域农村的就业环境与毕业生的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采访中,大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份满意的工作。

对此,周金刚老师认为,对于毕业生来说,大学四年的终点,更多的是要面对梦想照进现实时的落差和压力。再实际一些,再脚踏实地一些,是应届生求职心态必须要做的调整。广袤的县域农村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锻炼成长的广阔舞台,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眼前,看待长远的发展。 “那里的夜晚没有霓虹闪烁,却有繁星满天。”用稳健的心态抵制急功近利,用脚踏实地驱走内心彷徨,方会发现人生的另一番天高地阔。

板凳
发表于 2009-9-15 03:03: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一定指导作用~

沙发
发表于 2009-4-27 07:08:04 | 只看该作者
乡镇有合适的我想去试试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