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递书] [原创]栖息谷版主力作——《有氧信息》专题贴(09年5月11日更新)

[复制链接] 76
回复
110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16 12:4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s有氧信息立体.jpg :

2009年2月,木易加盟栖息谷后的第一部个人作品——《有氧信息》终于面市了!这是一本有关信息传播的书。如果您在看书、写字、说话,那么这本书所谈的内容就一定会让您感兴趣。同样题材的书,总是有些备受欢迎,有些则备受冷落;同样是发帖灌水,总是有些帖子潜力十足,引人关注,有些帖子则无人问津;同样是说话,总是有些人更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为什么会这样呢?阅读过《有氧信息》后,相信您会有一番不一样的感受。如果您是信息的传播者,《有氧信息》将成为您最好的扬声器;如果您是信息的接受者,《有氧信息》将成为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利器。

作为栖息谷的一员,木易特在这里与众家人分享本书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木易的新作!

书    名: 有氧信息
作  者: 杨大宇
出 版 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2-1
  • 字  数: 200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40
  • 印刷时间: 2009/02/0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307067356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我实现/励志 >> 人际沟通
   

编辑推荐

最简单的点石成金术,最聚人气的智慧法则,最有说服力的沟通技巧,所有成功人士应该具有的策略。

内容简介

有氧信息让信息接受者的地位空前提高,每一个试图接受信息的人,都会被信息的制作者充分考虑到。有氧信息能够让多方受益,但获益最大的,却是有氧信息的制作者本人。出色的有氧信息制作者往往是人们眼中的明星。有时候,他们会以知名学者的身份出现;有时候,他们的头衔是畅销书作家;有时候,他们是站在荧幕前的节目主持人;有时候,他们是站在镜头后面的导演……无论他们以什么身份出现,都会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因为他们传递的信息是有趣的,是简单的,是实用的。人们会为了这些快乐而给予有氧信息的制作者们以丰厚的回报。在信息成功传递的过程中,财富、名声、地位都会作为副产品接踵而来,挡也挡不住。
如果您还没有成功,请翻阅它,因为它会让您成功。
如果您已经成功,请仔细翻阅它,因为它会让您更加成功。
如果您处在成功阶段,请认真翻阅它,因为它会让您巩固成功。
专题博客:http://blog.sina.com.cn/ydy135

当当网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465455

卓越网地址:http://www.amazon.cn/mn/detailmore?showtype=3100&prodid=bkbk9182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1 9:58:0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77
发表于 2009-6-15 12:04:28 | 只看该作者
要是能下下来看该多好。
76
发表于 2009-6-3 17:15:45 | 只看该作者
sounds great!~
75
发表于 2009-5-27 09:54:03 | 只看该作者
来晚了 也支持支持
74
发表于 2009-5-19 11:36:39 | 只看该作者
刚到书城买了一本,希望成为收藏本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9:43:5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LS几位的支持!有什么心得请分享在鄙人的专题博客http://blog.sina.com.cn/ydy135里,多谢了!!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9:34:31 | 只看该作者

2.趣味性与记忆
如果你传递信息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对方的认知,还希望他们能记住你传递的信息。那么,使用一些充

满趣味性的手段,可以让你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在学校里,学生们普遍反映那些讲课灵活、生动有趣的老

师所讲的内容,很容易接受。而同样的内容,如果是由讲课比较死板的教师来讲,记忆的效果就要差很多

。对于那些低龄的孩子来说,信息传递的趣味性就更是十分必要。小学算术的应用题经常举生活中常见的

例子来说明数字之间的关系:比如,妈妈今天早上给了你两个苹果,下午又给了你三个,现在你手里有几

个苹果?
类似这样的问题,因为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性,才能够被理解能力尚弱的孩子们轻松接受。否则,如果一

开始就给孩子们讲解一些抽象的数理概念,孩子们能听懂才怪呢。
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低龄孩子们的教材上总会有很多花花绿绿的图片,为什么老师总是

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教给低龄孩子们一些道理。答案很简单:增加教材和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研究少儿教育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十分注意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信息

形式来传播电视教学内容。比如著名的美国少儿教育电视系列节目《芝麻街》,之所以能够迅速在儿童类

节目中异军突起,长期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前位,就是靠着对儿童兴趣的准确把握和揣摩。
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会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关注和好感。与儿童不断变化的兴趣相比,

成年人的兴趣相对稳定。而且,因为成年人很少受到有趣信息的刺激,所以一旦接触到趣味性信息(即有

氧信息)的刺激后,反应会比儿童更加强烈,更加持久。
这样说来,趣味性法则对成年人的作用比儿童还要大。充满趣味性的信息同样能够以吸引儿童的方式吸引

成人,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对儿童来说,他们对书本中插图似乎更感兴趣,更愿意了解;对成年人来说,充斥在PPT中的图表和各种

插图,显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儿童来说,动画片往往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无比崇拜动画片中的虚

拟英雄;对成年人来说,取代动画片的,是充斥着各种电脑特技的电影,而银幕上的英雄成为了他们的新

偶像。对儿童来说,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玩具,成为了他们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对成年人来说,电脑

、手机、数码相机成为了他们的新玩具。
总的来说,成年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更高的层次上重复儿童的行为。所以,对儿童来说适用的理论

有很多一样可以适用于成年人。
当然,在步入成年的过程中,人总会有一些变化。比如人的机械记忆能力会明显下滑,过去只是重复两三

遍便可以记住的信息,现在可能花上更长的时间才能记住,而且很容易遗忘。
这使得很多成年人把记东西看作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为了提升记忆能力,很多成年人都报名参加了一些专

门训练记忆力的培训班。在这些针对成年人的记忆训练课程中,“趣味性”同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比如,圆周率的数字是:3.14159……,我们在记忆这一组数字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编成一个有趣的口诀

:山巅一寺一壶酒。你可以想象在山顶上有一座寺庙,而寺庙里烫着一壶酒。这副鲜活有趣的图像足以让

你记住枯燥的圆周率。
简单总结一下:“趣味性”原则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但可以让信息更加引人注意;

还可以让信息更长久地被人们记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1 9:41:25编辑过]
71
发表于 2009-5-10 17:28:46 | 只看该作者
买了一本,感觉真的不错
rmb
70
发表于 2009-5-2 11:57:38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一定会拜读完,要吃饭了顶部住了,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25:26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连载开始…………

第六章  如何吸引眼球

1.人是兴趣的奴隶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向你提出如下要求:他要你进入一个拥挤而阴暗的小屋。分配给你的空间不会超过2平方米。在长达4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里,你要保持身体的静止。头部、躯干和四肢都要尽可能减少运动。你不能吃饭,也不被允许喝水,甚至也不能上厕所。

你会不会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我猜你不会。但是有很多人都乐于这样去做。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甚至会在遵守上述要求的同时付钱给提出这些过分要求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这些花钱买罪遭的人叫做网民,而囚禁他们的小屋叫做网吧。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会心地笑出来,你自己就曾做过这样的囚徒。从事实来看,我的描述没有丝毫的夸张。大多数跑到网吧上网的网民都在身体上忍受着各种不适。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忍耐得住?

答案是有趣。网络能够提供给他们比其他日常生活更多的乐趣,仅此而已。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中时,与之相关的绝大多数不适都可以被我们忽略。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扫分担区的小学生一边干着并不沉重的活儿,一面抱怨;可是春游时大运动量的游戏,却让他乐此不疲。杂志编辑在编稿时痛苦不已,可上论坛灌水时却兴高采烈。

千百年来,趣味一直在改变和塑造着人们的行为。甚至在人们选择职业时,兴趣也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很多人选择职业的初衷,仅仅是认为它很有趣。世界首富、全球IT业永远的神话人物——比尔·盖茨,原本是一个游戏玩家。比尔·盖茨是从电脑游戏开始对电脑产生兴趣的。这份对电脑的浓厚兴趣最终引领他走入了电脑软件业。

即便成为首富后,比尔·盖茨仍然保持着对电脑的巨大兴趣。为了编出一段关键程序,他甚至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其劲头比今天沉迷于网游的青少年们还要疯狂。而这些在外人看来是无比辛苦的工作,对比尔·盖茨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股神沃伦·巴菲特也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走入证券投资的世界的。在很小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是学校知名的股票专家。记录股票涨跌的数字是他最主要的童年乐趣。直到晚年,当巴菲特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仍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我享受我做的事情,我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工作。”

如果说人们是兴趣的奴隶,绝不为过。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各种性质的刺激中,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吸引力最大。而兴趣往往会激发人的积极情绪,从而吸引人的注意。

留心一下你看过的广告。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你的注意,但是哪些广告最能吸引你的注意?答案是:那些引发你情绪波动的广告。还记得那则“雕牌”洗衣粉的广告吗?广告中妈妈下岗,她的女儿为了帮妈妈分担,便替妈妈洗衣服,还强调用雕牌可以更省钱。妈妈找工作失败后回到家,发现女儿已经累得睡着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我记不清自己为这则广告红过几次眼圈。后来看这则广告时,我总是忍不住偷偷瞄着旁边的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眼圈也红了。很奇怪的是,没过多久,大家买回的洗衣粉都是雕牌。

这个广告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即便现在我已经系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也学习了丰富的广告知识,非常清楚这则广告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更清楚它的目的是让我去买洗衣粉。但是每次重看它,我还是忍不住眼圈发红,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商都可以如此高明地利用情绪因素。更多的情况下,仅仅是把商品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能达到广告商的目的。想想我们在电视里看过的丝袜广告吧。有没有哪个广告只是把他们的产品堆放在一起,然后拍成照片给观众看?请仔细看一下,一个都不会有。大多数广告商会选择一位拥有美腿的模特穿着他们的丝袜摆出风情万种的姿势,然后再给丝袜一个特写。

很明显,在这则广告中,真正吸引人们注意的,并不是丝袜本身,而是那个拥有着美腿的模特。是她引起了广告的受众,尤其是男性受众的兴趣和美妙遐想。但有趣的是,当这些潜在顾客最终付了钱,把丝袜拿回家的时候,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受了广告中美女的影响,他们大多会认为自己购买这些丝袜是出于理性的判断。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理性,却没有留意生活中很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可以略过苛刻的理性批判的,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人们对一则信息产生了兴趣,他们甚至不会去关心这则信息本身的真伪和合理性。这既说明了有氧信息的巨大威力,也让我们在制作有氧信息的时候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负责的有氧信息制作者,应该在确保自己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这些手段来润饰自己的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